“草民有一點拙見!”


    滕子榮頗為得意,他好歹讀了多年的經典,曆朝曆代的史書也讀了不少,在來之前,又認真了解過湖廣的情況,準備充足。


    對於湖廣現在的情況,他自然有不少想法。


    理了理思緒,他笑著說道:“侯爺,領兵作戰,後勤乃是重中之重,而後勤,無非軍械、糧草!”


    “這軍械,自然不需要草民多說,侯爺手下兵馬強大,便是因為這軍械之力。”


    對於李柯手下兵馬的那些兵器,滕子榮也心驚不已。


    那些武器,都是以往不曾出現過的,威力大的驚人。


    有這樣的武器在,奪得天下,簡直如探囊取物,輕而易舉!


    “至於糧草,一個在民、一個在地。”


    “隻要種地之百姓多,耕種之地充足,糧草自然不缺。”


    “草民知道,湖廣之地本就百姓眾多,這兩年,因為中原戰亂,不少百姓南下逃難,湖廣自是不缺種地的百姓。”


    “唯一缺的是耕種的土地!”


    說到這,滕子榮神色略微凝重幾分,看著李柯,說道:“侯爺,積蓄糧草的關鍵,便在於這耕地!”


    “湖廣一帶,原本土地並不匱乏,可這些年,朝廷分出了不少給藩王,而地方大族又占據了不少土地,在逐漸的兼並下,如今留給百姓的土地已經所剩無幾。”


    “而那些個大族,耕種的土地並不繳納賦稅,這也是朝廷這些年財政愈發困難的原因。”


    “侯爺若是想要有足夠的糧草供應,就應當將這些富商、大族納入征收賦稅的行列中。”


    “當然,若是能夠將這些大族的土地收迴來,分給百姓,自是更好的!”


    聽到這話,李柯略微有些意外。


    滕子榮怎麽說也是儒家書生,怎麽會主張他將那些大族的土地都收走?


    不過這倒是一個辦法,如今湖廣的百姓太多了,而耕地又太少了,若是不能重新給百姓分地,遲早會出問題的。


    見李柯點頭,滕子榮頓時氣勢大增,信心再次充裕了幾分。


    “侯爺,這些年朝廷田賦太重,又加征了遼餉,百姓賦稅大增,許多百姓甚至放棄了不少耕地,致使湖廣出現了不少的荒廢土地。”


    “若是能重新開荒,將那些荒地利用起來,想來也能增加不少的賦稅。”


    李柯微微頷首,對於這件事他也曾聽說過。


    剛聽到這種事情的時候,他心中還疑惑不解。


    為什麽朝廷加征稅銀,會導致百姓棄耕。


    等了解了情況之後,他這才明白過來。


    朝廷加征的賦稅,都是落在了耕地上,簡單來講,就是耕種土地所得的收入,還不足以彌補耕種的耗費,收益太低。


    一戶百姓耕種的土地,所得收入,六成要作為稅銀交給朝廷,剩下四成養家,而在額外加征遼餉等附加稅銀之後,八成收入都要交給朝廷,剩下兩成,隻能勉強維持生計。


    若是開墾更多的土地,收入是不是能夠增加呢?


    並不是,大明的耕種條件,以及農業發展水平,本就是精耕細作的。


    想要通過大規模種植攤薄成本,根本就不可能。


    反而,擴大生產之後,需要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而一戶人家所擁有的勞動力是固定的,這樣一來,隻能減少在單位耕地上所投入的精力,最終的結果就是,單位耕地的收成反而會下降。


    這就導致了總體的收成並沒有大幅增加。


    所以,百姓自然也就不願意擴大生產,甚至還會荒廢一些土地,僅僅耕種足夠維持生活的土地。


    耕種的土地多了,他們也隻是給朝廷的那些老爺們打工,百姓自然不願意。


    不過,這對於他而言,倒是不成問題。


    他剛得了挖機、推土車,這些東西,雖然不是農用機械,可用來耕地也不是不可以。


    用挖機來墾荒,效率自然要比百姓自己動手挖,要快得多。


    再者,用來修個小的水利設施,給農田弄個灌溉的水渠,挖機都很好用。


    實在不行,用來耕地也可以啊!


    挖機那力氣,後麵綁幾個曲轅犁,耕地效率肯定比普通的耕牛好用。


    若是在後世,定然有人會覺得,用挖機來耕地,這簡直是大材小用,種地的收成還不夠燒油呢!


    可他不一樣啊!


    挖機要多少有多少,還怕這點消耗!


    對於他而言,頂多是耗費些人力。


    想到這,他抬頭看著滕子榮,笑道,“你這些想法都不錯。”


    “就是過於保守了!”


    “既然要耕地,那些大族的土地就不要給他們留著了,全部拿過來!”


    “湖廣缺地的百姓多了去了,怎麽能平白讓那些大族將土地占去了!”


    那些大族,根本就不拿百姓當人啊!


    就拿土地來說,那些個大族,本就不需要繳納多少賦稅,而名下的土地又全部租給了貧苦百姓,隻需要躺著收租,那收入就難以估量。


    更要命的是,百姓租了土地之後,要給那些個大族上交六七成的收入,這佃租比起大明開國之時定下的賦稅還高得多!


    他既然得了湖廣,自然不能讓那些大族繼續這樣躺著吸食民脂民膏。


    幹脆將那些大族的土地都收攏起來,分給貧苦百姓耕種。


    哪怕他收三成的賦稅,百姓都要稱他‘青天大老爺’!


    李柯接著說道:“墾荒的事情也不能落下,既然要辦,就要將那些荒地都開墾出來。”


    “湖廣不缺耕地的百姓,耕地自然越多越好!”


    “我看可以先開墾出十萬畝良田出來!”


    聽到這話,滕子榮一下瞪大了眼睛。


    十萬畝良田!


    這是短時間能夠做到的?


    開荒可不比耕種土地,需要做的事情不少。


    哪怕是動用十萬民夫,少說也得半個月時間啊!


    “侯爺,這是不是急了些?”


    “如今侯爺還在修入川的大道,耗費的人力物力不少,這可是個超級工程,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


    “若是再開墾十萬畝良田,耗費的人力物力更是海量,這怕是會引起不必要的動蕩啊!”


    自古以來,大興土木的統治者,能有好下場?


    就算是良策,那也要慢慢來不是。


    “此事你不必憂心,我自有辦法!”李柯笑著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無限軍火,誰給我披上皇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滴墨不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滴墨不沾並收藏明末:無限軍火,誰給我披上皇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