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頁
新婚夜,夫君重生成了忠犬 作者:木蘭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封嫣然的本事,顧為慈也是知道的。
就算他不同意,估計封嫣然也會偷著跑了。
橫豎也留不住,不如賣給弟弟一個人情。
「多謝五哥。」
這一迴還是由顧靖安掛帥。
顧靖安心裏早就打算好了,如果這一仗順利的話,這應該是他最後一次掛帥了。
在奉天殿接帥印的時候,顧靖安心裏也頗有感觸。
好歹打了這麽多年仗,雖然以前總說想解甲歸田,真的到了這時候,還是有點兒捨不得。
顧世清姐弟倆跟著其他兵丁一起,站在隊列裏,在午門等著顧靖安。
走完了出征禮的流程,顧靖安帶著一眾兵馬,正式開拔出城。
封嫣然還是照舊在城外路旁等著顧靖安。
這一次她的心情也不太一樣,她等的不止是她的夫君,還有她的兒女。
時間過得真快,她的孩子已經十五了。
顧世清和弟弟一起,跟在顧宣清的身後。
她看到馬車興奮地說道:「那邊是娘親。」
顧世清問顧宣清,「小叔叔,我們可以過去娘親那裏嗎?」
顧宣清說道:「這個要問你們爹爹。」
當年,你們爹爹可是經常賴在你們娘親的馬車裏。
顧靖安聽到女兒的話,迴頭看向他們說道:「你們跟著小叔叔走,等休息的時候,再去找娘親。」
姐弟倆到了軍營以後,都是嚴格遵守軍規的。
大家都在隊列裏走著,他們不擅自離隊,是應該的。
姐弟倆乖乖應道:「好。」
姐弟倆剛應下,就看見他們爹爹調轉馬頭去找娘親。
顧世清不解問道:「爹爹怎麽過去了?」
他不用隨大隊一起走嗎?
顧世宴說道:「爹爹是將軍嘛。」
姐弟倆年紀不小了,人情世故都是知道的。
皇權至上的朝代裏,不同地位的人,享有不同的特權。
顧世宴想,以後他當上了將軍,是不是也可以帶娘子呢?
姐弟倆乖乖跟在顧宣清身後,隨大隊一起走。
一直到了軍隊停下歇息的時候,才去找封嫣然。
「娘。」
倆孩子進了軍營以後,迴家的時間就不多了。
他們也是好久才見封嫣然一次。
封嫣然看著倆孩子,問道:「在日頭底下走了那麽久,累不累?」
顧世清搖頭,笑著說道:「這算什麽呀,不累。」
他們在軍營的時候,還要在大太陽底下跑圈、操練呢。
顧世宴長大以後穩重了許多,不像小時候那樣會跟著姐姐一起撒嬌了。
他點點頭,說道:「不累的。」
看著一本正經的兒子,封嫣然心裏又是頗有感觸。
看到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感覺真的很奇妙。
為人父母以後,她總算是理解了封景鶴的心情。
孩子不管多大了,在父母眼裏,也還是孩子。
封嫣然給倆孩子倒水,「來,喝點兒水,歇一歇。」
顧靖安拿了幹糧過來,分給倆孩子。
顧世清和顧世宴在軍營裏都是粗茶淡飯,這會兒行軍途中吃幹糧,也不會挑剔。
求如關那邊,俞將軍死後,手下的副將除了寫戰報迴都城,同時也向附近的其他邊鎮求援。
從周邊的幾個鎮調來了一批援軍,一起守住了求如關。
蠻夷的營就駐紮邊鎮外,隔三差五地侵擾進攻。
顧靖安的兵馬到的時候,求如關這邊已經是死傷慘重,隻好緊閉城門不出。
顧靖安帶著顧宣清,親自上陣打了一場。
不得不說,遊牧民族,在騎射這一塊確實很優秀。
他們的騎兵很勇猛。
心裏有了底以後,第二次開戰,顧靖安才讓兒女上戰場。
他們在軍營操練了那麽久,年紀也不小了,是該上場試試了。
臨上場前一天,顧靖安去找了兩個孩子,問道:「一旦上了戰場,就不準做逃兵。戰場上大家都自顧不暇,沒有人能護著你們,你們想好了嗎?」
顧世宴點頭,「爹,你放心,我不會做逃兵的。」
顧世清跟著附和道:「嗯,爹爹放心,我不怕。」
從孩子那兒迴來後,顧靖安問封嫣然,「若是孩子們在戰場上出了事,你會不會怨我?」
封嫣然搖頭。
「答應孩子從軍的時候,就想過有這麽一天了。保家衛國是好事,值得稱讚。要從軍也是孩子們自己選的,不怨夫君。」
封嫣然把頭靠在顧靖安的肩上。
如果孩子們真的在戰場上出了意外,她會難過,會傷心,可是不會去埋怨她的夫君。
第二天,封嫣然和以往一樣,留在軍營裏。
帶著孩子們上戰場,顧靖安比自己第一次上戰場還緊張。
顧宣清是先鋒,開戰後,顧宣清帶頭衝鋒。
顧世清和顧世宴在右翼。
先鋒部隊衝上戰場後,顧靖安迴頭看了眼自己的孩子,深吸一口氣,說道:「左右翼壓上。」
負責統領兩翼的將士喊道:「左右翼壓上。」
如同顧靖安說的那般,戰場上大家都是自顧不暇,沒人可以時刻護著他們,最多就是在剛好遇上的時候,出手相助。
擊退敵軍後,顧靖安就急著去找他的孩子。<hr>
就算他不同意,估計封嫣然也會偷著跑了。
橫豎也留不住,不如賣給弟弟一個人情。
「多謝五哥。」
這一迴還是由顧靖安掛帥。
顧靖安心裏早就打算好了,如果這一仗順利的話,這應該是他最後一次掛帥了。
在奉天殿接帥印的時候,顧靖安心裏也頗有感觸。
好歹打了這麽多年仗,雖然以前總說想解甲歸田,真的到了這時候,還是有點兒捨不得。
顧世清姐弟倆跟著其他兵丁一起,站在隊列裏,在午門等著顧靖安。
走完了出征禮的流程,顧靖安帶著一眾兵馬,正式開拔出城。
封嫣然還是照舊在城外路旁等著顧靖安。
這一次她的心情也不太一樣,她等的不止是她的夫君,還有她的兒女。
時間過得真快,她的孩子已經十五了。
顧世清和弟弟一起,跟在顧宣清的身後。
她看到馬車興奮地說道:「那邊是娘親。」
顧世清問顧宣清,「小叔叔,我們可以過去娘親那裏嗎?」
顧宣清說道:「這個要問你們爹爹。」
當年,你們爹爹可是經常賴在你們娘親的馬車裏。
顧靖安聽到女兒的話,迴頭看向他們說道:「你們跟著小叔叔走,等休息的時候,再去找娘親。」
姐弟倆到了軍營以後,都是嚴格遵守軍規的。
大家都在隊列裏走著,他們不擅自離隊,是應該的。
姐弟倆乖乖應道:「好。」
姐弟倆剛應下,就看見他們爹爹調轉馬頭去找娘親。
顧世清不解問道:「爹爹怎麽過去了?」
他不用隨大隊一起走嗎?
顧世宴說道:「爹爹是將軍嘛。」
姐弟倆年紀不小了,人情世故都是知道的。
皇權至上的朝代裏,不同地位的人,享有不同的特權。
顧世宴想,以後他當上了將軍,是不是也可以帶娘子呢?
姐弟倆乖乖跟在顧宣清身後,隨大隊一起走。
一直到了軍隊停下歇息的時候,才去找封嫣然。
「娘。」
倆孩子進了軍營以後,迴家的時間就不多了。
他們也是好久才見封嫣然一次。
封嫣然看著倆孩子,問道:「在日頭底下走了那麽久,累不累?」
顧世清搖頭,笑著說道:「這算什麽呀,不累。」
他們在軍營的時候,還要在大太陽底下跑圈、操練呢。
顧世宴長大以後穩重了許多,不像小時候那樣會跟著姐姐一起撒嬌了。
他點點頭,說道:「不累的。」
看著一本正經的兒子,封嫣然心裏又是頗有感觸。
看到自己的孩子長大成人,感覺真的很奇妙。
為人父母以後,她總算是理解了封景鶴的心情。
孩子不管多大了,在父母眼裏,也還是孩子。
封嫣然給倆孩子倒水,「來,喝點兒水,歇一歇。」
顧靖安拿了幹糧過來,分給倆孩子。
顧世清和顧世宴在軍營裏都是粗茶淡飯,這會兒行軍途中吃幹糧,也不會挑剔。
求如關那邊,俞將軍死後,手下的副將除了寫戰報迴都城,同時也向附近的其他邊鎮求援。
從周邊的幾個鎮調來了一批援軍,一起守住了求如關。
蠻夷的營就駐紮邊鎮外,隔三差五地侵擾進攻。
顧靖安的兵馬到的時候,求如關這邊已經是死傷慘重,隻好緊閉城門不出。
顧靖安帶著顧宣清,親自上陣打了一場。
不得不說,遊牧民族,在騎射這一塊確實很優秀。
他們的騎兵很勇猛。
心裏有了底以後,第二次開戰,顧靖安才讓兒女上戰場。
他們在軍營操練了那麽久,年紀也不小了,是該上場試試了。
臨上場前一天,顧靖安去找了兩個孩子,問道:「一旦上了戰場,就不準做逃兵。戰場上大家都自顧不暇,沒有人能護著你們,你們想好了嗎?」
顧世宴點頭,「爹,你放心,我不會做逃兵的。」
顧世清跟著附和道:「嗯,爹爹放心,我不怕。」
從孩子那兒迴來後,顧靖安問封嫣然,「若是孩子們在戰場上出了事,你會不會怨我?」
封嫣然搖頭。
「答應孩子從軍的時候,就想過有這麽一天了。保家衛國是好事,值得稱讚。要從軍也是孩子們自己選的,不怨夫君。」
封嫣然把頭靠在顧靖安的肩上。
如果孩子們真的在戰場上出了意外,她會難過,會傷心,可是不會去埋怨她的夫君。
第二天,封嫣然和以往一樣,留在軍營裏。
帶著孩子們上戰場,顧靖安比自己第一次上戰場還緊張。
顧宣清是先鋒,開戰後,顧宣清帶頭衝鋒。
顧世清和顧世宴在右翼。
先鋒部隊衝上戰場後,顧靖安迴頭看了眼自己的孩子,深吸一口氣,說道:「左右翼壓上。」
負責統領兩翼的將士喊道:「左右翼壓上。」
如同顧靖安說的那般,戰場上大家都是自顧不暇,沒人可以時刻護著他們,最多就是在剛好遇上的時候,出手相助。
擊退敵軍後,顧靖安就急著去找他的孩子。<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