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頁
新婚夜,夫君重生成了忠犬 作者:木蘭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了軍營,衛川跟顧靖安到中軍帳,給他匯報最近的各城池的守衛安排情況。
封嫣然和顧宣清則是去另外一頂營帳,說起最近各自的情況。
說了好一會兒後,顧宣清問道:「七嫂,我聽衛大哥說,你和七哥這次過來,是準備要班師迴朝了。」
顧宣清臉上的笑意淡了下來。
封嫣然猜他有所顧慮,安慰道:「你放心,這次你護國有功,周大人的事你又不知曉,皇上不會責怪你的。」
至於會不會封賞,封嫣然也不敢說。
顧靖安和衛川說的差不多了,就到封嫣然的營帳去尋她。
看到有些失魂落魄的顧宣清,顧靖安問道:「你小子又怎麽了?」
蘇宣清搖搖頭,看向顧靖安,「七哥,謝謝。」
這次如果不是顧靖安帶著他出來,他留在皇宮,未必能這麽快就接受外祖家的巨變。
如果沒有親眼看到那些戰死的將士,顧宣清未必會意識到,通敵叛國是這般的可恨。
這段時間待在軍營裏,和士兵們聊天的時候,大家偶爾也會提起自己家裏的事。
衛川的出身不好,是靠著自己從小兵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顧宣清相信,隻要他努力,將來也能掙到軍功,讓母妃在後宮不被欺負。
顧靖安大手一拍顧宣清的腦袋,「臭小子。」
顧宣清撓了撓自己的腦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他聽得出來,這次他的七哥不是在嫌棄他。
這段時間北宥這邊的士兵已經差不多安排好了,隻是有些官職還是空缺,暫時由同一人兼任。
這個問題顧靖安也解決不了,隻能等吏部那邊安排。
等著其他城池的士兵過來集合的期間,顧靖安到周邊幾個城池都轉了轉。
城中的百姓生活還算穩定,官衙的秩序也還可以,之後讓吏部那邊加強監督就好。
大軍開拔迴都城是大事,都要事先跟永盛帝說一聲,得了允許才能開拔。
顧承善和皇後也知道了顧靖安要迴來的事。
皇後自長孫家翻案以後,心情就一直不怎麽好。
她有些擔心地說道:「現在長孫奕璟迴來了,定王也要迴來了,若是定王和譽王聯合,那……」
顧承善說道:「母後放心,我不會讓老七和老五聯手的。」
若是他們倆聯手,他這個太子之位就一定坐不穩了。
「長孫奕璟和定王是舊友,當年也是因為長孫家的關係,譽王和定王才沒了往來,現在長孫奕璟活著迴來了,這可不好說啊。」
皇後越想越不放心。
「等老七迴來後,我會讓人盯著他的。若是老七有意和老五聯手,他們倆之中,我會先除掉一個。」
第447章 忽然出現的女人
永盛帝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這段時間處理政事總是覺得力不從心。
他覺得自己已經對政事倦怠了。
當初因為長孫家的事,永盛帝跟顧為慈生了一段時間悶氣。
後來看顧為慈還是繼續老實本分的做事,氣也就慢慢消了。
當初那北宥來的道士在丹藥中下毒,企圖害永盛帝。
是顧為慈找了別的道士過來,勸永盛帝不要聽信一家之言,這才讓他不至於中毒太深。
這件事,永盛帝一直沒忘。
現在周家倒台了,永盛帝肯定是需要有人和太子黨製衡。
顧靖安打了勝仗,風頭正盛。
軍營裏的將士又大多是效忠將軍,而非效忠帝王,這點永盛帝心裏明白。
顧靖安手下的那些人對將軍,比對自己這個皇上還要忠心耿耿,永盛帝知道但也沒辦法。
再加上安複初那一家子手裏也拿著兵權,永盛帝說什麽也不可能扶持顧靖安在朝堂上發展自己的勢力。
想來想去,也就隻剩顧為慈這個兒子了。
永盛帝將六部的事,交給顧為慈和顧承善監管,一人監管三部。
有什麽大事要做決定的,就私下再來找永盛帝詢問,若是小事他們可以自己做主。
永盛帝閑下來的時間多了,大多時候就是沉迷美色。
後宮的女人雖多,可是日子久了,總是會膩,永盛帝就尋思著要招新人入宮了。
皇上要採選妃子再正常不過了,永盛帝也不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合適,直接就跟兩個兒子提了這事。
這是個往永盛帝身邊塞人的好機會,顧承善自然不會放過。
顧為慈雖然有些無奈,但也沒有出口勸誡。
他爹要找女人,既算不上勞民傷財,又多是想進宮的姑娘,他能說什麽。
採選的消息傳開,不少官員也動了心思。
看皇上的樣子,應該還能活上好幾年,可即便是有了子嗣,要爭皇位已經是不可能了。
那他們的女眷,到底是送,還是不送呢?
顧靖安這邊已經啟程,在迴南夏都城的途中了。
行軍的時候,他會定期派使者傳消息迴去,告知永盛帝大軍的位置。
封嫣然的馬車就跟在軍隊的後麵,和軍隊隔開了一段距離。
顧靖安和來時一樣,偶爾騎馬跟著軍隊在前麵走,偶爾到封嫣然的馬車裏偷個懶。
他們路過北宥王城的時候,封嫣然拐去了王宮一趟。
把北宥國師的那些藏書搬了一部分迴去,她打算迴去再繼續研究研究。<hr>
封嫣然和顧宣清則是去另外一頂營帳,說起最近各自的情況。
說了好一會兒後,顧宣清問道:「七嫂,我聽衛大哥說,你和七哥這次過來,是準備要班師迴朝了。」
顧宣清臉上的笑意淡了下來。
封嫣然猜他有所顧慮,安慰道:「你放心,這次你護國有功,周大人的事你又不知曉,皇上不會責怪你的。」
至於會不會封賞,封嫣然也不敢說。
顧靖安和衛川說的差不多了,就到封嫣然的營帳去尋她。
看到有些失魂落魄的顧宣清,顧靖安問道:「你小子又怎麽了?」
蘇宣清搖搖頭,看向顧靖安,「七哥,謝謝。」
這次如果不是顧靖安帶著他出來,他留在皇宮,未必能這麽快就接受外祖家的巨變。
如果沒有親眼看到那些戰死的將士,顧宣清未必會意識到,通敵叛國是這般的可恨。
這段時間待在軍營裏,和士兵們聊天的時候,大家偶爾也會提起自己家裏的事。
衛川的出身不好,是靠著自己從小兵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顧宣清相信,隻要他努力,將來也能掙到軍功,讓母妃在後宮不被欺負。
顧靖安大手一拍顧宣清的腦袋,「臭小子。」
顧宣清撓了撓自己的腦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他聽得出來,這次他的七哥不是在嫌棄他。
這段時間北宥這邊的士兵已經差不多安排好了,隻是有些官職還是空缺,暫時由同一人兼任。
這個問題顧靖安也解決不了,隻能等吏部那邊安排。
等著其他城池的士兵過來集合的期間,顧靖安到周邊幾個城池都轉了轉。
城中的百姓生活還算穩定,官衙的秩序也還可以,之後讓吏部那邊加強監督就好。
大軍開拔迴都城是大事,都要事先跟永盛帝說一聲,得了允許才能開拔。
顧承善和皇後也知道了顧靖安要迴來的事。
皇後自長孫家翻案以後,心情就一直不怎麽好。
她有些擔心地說道:「現在長孫奕璟迴來了,定王也要迴來了,若是定王和譽王聯合,那……」
顧承善說道:「母後放心,我不會讓老七和老五聯手的。」
若是他們倆聯手,他這個太子之位就一定坐不穩了。
「長孫奕璟和定王是舊友,當年也是因為長孫家的關係,譽王和定王才沒了往來,現在長孫奕璟活著迴來了,這可不好說啊。」
皇後越想越不放心。
「等老七迴來後,我會讓人盯著他的。若是老七有意和老五聯手,他們倆之中,我會先除掉一個。」
第447章 忽然出現的女人
永盛帝不知道是不是年紀大了,這段時間處理政事總是覺得力不從心。
他覺得自己已經對政事倦怠了。
當初因為長孫家的事,永盛帝跟顧為慈生了一段時間悶氣。
後來看顧為慈還是繼續老實本分的做事,氣也就慢慢消了。
當初那北宥來的道士在丹藥中下毒,企圖害永盛帝。
是顧為慈找了別的道士過來,勸永盛帝不要聽信一家之言,這才讓他不至於中毒太深。
這件事,永盛帝一直沒忘。
現在周家倒台了,永盛帝肯定是需要有人和太子黨製衡。
顧靖安打了勝仗,風頭正盛。
軍營裏的將士又大多是效忠將軍,而非效忠帝王,這點永盛帝心裏明白。
顧靖安手下的那些人對將軍,比對自己這個皇上還要忠心耿耿,永盛帝知道但也沒辦法。
再加上安複初那一家子手裏也拿著兵權,永盛帝說什麽也不可能扶持顧靖安在朝堂上發展自己的勢力。
想來想去,也就隻剩顧為慈這個兒子了。
永盛帝將六部的事,交給顧為慈和顧承善監管,一人監管三部。
有什麽大事要做決定的,就私下再來找永盛帝詢問,若是小事他們可以自己做主。
永盛帝閑下來的時間多了,大多時候就是沉迷美色。
後宮的女人雖多,可是日子久了,總是會膩,永盛帝就尋思著要招新人入宮了。
皇上要採選妃子再正常不過了,永盛帝也不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合適,直接就跟兩個兒子提了這事。
這是個往永盛帝身邊塞人的好機會,顧承善自然不會放過。
顧為慈雖然有些無奈,但也沒有出口勸誡。
他爹要找女人,既算不上勞民傷財,又多是想進宮的姑娘,他能說什麽。
採選的消息傳開,不少官員也動了心思。
看皇上的樣子,應該還能活上好幾年,可即便是有了子嗣,要爭皇位已經是不可能了。
那他們的女眷,到底是送,還是不送呢?
顧靖安這邊已經啟程,在迴南夏都城的途中了。
行軍的時候,他會定期派使者傳消息迴去,告知永盛帝大軍的位置。
封嫣然的馬車就跟在軍隊的後麵,和軍隊隔開了一段距離。
顧靖安和來時一樣,偶爾騎馬跟著軍隊在前麵走,偶爾到封嫣然的馬車裏偷個懶。
他們路過北宥王城的時候,封嫣然拐去了王宮一趟。
把北宥國師的那些藏書搬了一部分迴去,她打算迴去再繼續研究研究。<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