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新婚夜,夫君重生成了忠犬 作者:木蘭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01章 是個好孩子
永盛帝已經習慣了日日服用丹藥,用完了那僅剩的三枚丹藥,永盛帝拿出淩陰道人新煉的丹藥,卻覺得這效用大不如前了。
這日,永盛帝照例到問天殿修煉內丹。
待到打坐結束後,永盛帝問道:「道長,為何這幾日朕總覺得精神不濟,那丹藥似乎又沒了效果。」
淩陰道士微微躬身說道:「因為煉丹的材料不足,貧道無奈隻好改了新的丹方,這效用自然也差了許多。」
「這……」
永盛帝有些為難了,軍費動不得啊。
又過了幾日,永盛帝在床上又開始提不起勁來,忍無可忍,便找來了顧為慈。
「你說說,為何不同意內務府購置那些補品?」
「迴父皇,近年天下紛爭不斷,軍費開支巨大。七弟爭氣,我軍打了勝仗,獎勵軍功又是一大筆費用,國庫是日益空虛。好不容安穩了不到一年,又起了戰事。今年若不是抄沒了貪官,充盈了國庫,又多收了許多商人的稅款,說不定現在都供不起七弟在外頭打仗了。」
永盛帝聽著,臉色越發陰沉。
顧為慈隻當沒看見,繼續說道:「再者,那淩陰道人來了才幾個月,送到問天殿的藥材補品,已經超過以前各宮一年所用的量了。這些東西進了煉丹爐就麵目全非,究竟有沒有落到您的肚子裏可不好說。還有,那煉丹房還在建,這又是一大筆費用……」
「夠了。」
永盛帝怒斥道:「打仗固然重要,那朕的身子就不重要了嗎?」
人年紀大了就會怕死,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更捨不得死。
秦皇、漢武那般豐功偉績的人,年老時照樣是尋仙問道,耗費無數銀兩,隻為求得一顆長生丹藥。
顧為慈看著永盛帝有些花白的鬢角,放軟了口氣,勸說道:「過猶不及啊,父皇。那大補之物吃多了,您真當對身子一點壞處都沒有?」
顧為慈的話不是沒道理,自從服用那丹藥以後,一旦斷了丹藥,永盛帝便能感覺到身子大不如前了。
見永盛帝沒有反駁,顧為慈繼續說道:「父皇,眼下應當以戰事為重。您若是覺得身子不適,不如請太醫看看,試試中醫調養的方子。若您還是執意覺得丹藥好,兒子給您去尋個別的道士,別總是聽信一家之言。」
否則被人誆騙了也不知。
最後這句,顧為慈很給麵子的沒有說出口。
「再尋個道士?」
顧為慈點頭。
「天下懂方術之人也不止淩陰道人一個,您隻聽他一人說的,怎知他給的方子,就一定是最好的?」
淩陰道人在兩國開戰的時候,就慫恿永盛帝花費國庫的銀錢,顧為慈懷疑,這人是心懷不軌,留著定是個禍害。
永盛帝看著好言相勸的顧為慈,擺擺手,說道:「行吧,先按你說的辦吧。」
這個兒子,許久沒同他說過這麽多話了。
顧為慈躬身行禮,「兒臣告退。」
永盛帝看著顧為慈離開的背影,不知怎得竟想起了長孫皇後。
長孫氏溫柔體貼,也總是勸誡他要顧著自己的身子。
當年他隨先帝出征,受了傷迴來,也是長孫氏衣不解帶地照顧他。
當初長孫家的事,永盛帝也不過是打算廢了她的皇後之位,沒想過要她死。
「嗐。」
永盛帝長嘆一聲,是他對不起長孫家。
如今老五還能一心以國事為重,還不怕死地跟他講道理,是個好孩子。
可就是他那王妃……
顧為慈迴去以後,立刻寫了封信送去給顧靖安。
老道士是從北宥來的,他懷疑這老道士是和北宥合謀,在算計什麽。
好在現在戶部尚書和他們都是一條船上的,有他們在,軍隊的後方補給應該不成問題。
就像周家人顧慮的那般,長孫家雖然沒了,可還是在朝中、宮中都留下了不少人。
隻要顧為慈一句話,他們還是願意繼續給顧為慈賣命。
周家想從軍費上拖垮顧靖安的兵馬是行不通了。
第302章 烏香
軍營。
顧靖安收到顧為慈的信,也是認同這淩陰道士十分可疑。
見他臉色變得陰沉,封嫣然放下竹筒,問道:「夫君,怎麽了?」
顧靖安把手中的信遞給封嫣然。
封嫣然快速將信件看完,說道:「正經的丹方用的也不過是些中醫的藥材罷了,淩陰道人慫恿皇上花費銀錢,購置天材地寶,定是另有所圖。」
想到封嫣然對煉丹術也略通一二,顧靖安問道:「嫣兒可知,為何父皇斷了丹藥,便會精神不振?」
這也是永盛帝那般信賴淩陰道人的原因。
你說這丹藥不靠譜吧,但是偏偏永盛帝不吃就變得精神萎靡,太醫也沒看出問題來。
封嫣然想了想,「道家的丹藥其實與我們常用的湯藥無異,隻是形態不同罷了。我懷疑,有沒有可能,皇上的丹藥裏加了一些特殊的東西。」
「特殊的東西?」
「夫君可還記得五石散?」
五石散服用過量,會上癮,一旦斷了,就會覺得渾身不舒坦。
「嫣兒懷疑丹藥中有五石散。」
「不一定是五石散,也可能是烏香。烏香主興助陽事,有壯精益元氣之效,若是用此物入藥,要極為謹慎,連續服用數日,病患容易對烏香產生依賴。一旦斷了,就覺得萎靡不振,再次服用後,又會覺得精神煥發。因為這本就是藥物的一種,太醫略不是時刻盯著皇上,也許瞧不出端倪。這東西一旦用久了,毒素慢慢在體內沉積,等太醫發現時,也迴天乏術了。」<hr>
永盛帝已經習慣了日日服用丹藥,用完了那僅剩的三枚丹藥,永盛帝拿出淩陰道人新煉的丹藥,卻覺得這效用大不如前了。
這日,永盛帝照例到問天殿修煉內丹。
待到打坐結束後,永盛帝問道:「道長,為何這幾日朕總覺得精神不濟,那丹藥似乎又沒了效果。」
淩陰道士微微躬身說道:「因為煉丹的材料不足,貧道無奈隻好改了新的丹方,這效用自然也差了許多。」
「這……」
永盛帝有些為難了,軍費動不得啊。
又過了幾日,永盛帝在床上又開始提不起勁來,忍無可忍,便找來了顧為慈。
「你說說,為何不同意內務府購置那些補品?」
「迴父皇,近年天下紛爭不斷,軍費開支巨大。七弟爭氣,我軍打了勝仗,獎勵軍功又是一大筆費用,國庫是日益空虛。好不容安穩了不到一年,又起了戰事。今年若不是抄沒了貪官,充盈了國庫,又多收了許多商人的稅款,說不定現在都供不起七弟在外頭打仗了。」
永盛帝聽著,臉色越發陰沉。
顧為慈隻當沒看見,繼續說道:「再者,那淩陰道人來了才幾個月,送到問天殿的藥材補品,已經超過以前各宮一年所用的量了。這些東西進了煉丹爐就麵目全非,究竟有沒有落到您的肚子裏可不好說。還有,那煉丹房還在建,這又是一大筆費用……」
「夠了。」
永盛帝怒斥道:「打仗固然重要,那朕的身子就不重要了嗎?」
人年紀大了就會怕死,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更捨不得死。
秦皇、漢武那般豐功偉績的人,年老時照樣是尋仙問道,耗費無數銀兩,隻為求得一顆長生丹藥。
顧為慈看著永盛帝有些花白的鬢角,放軟了口氣,勸說道:「過猶不及啊,父皇。那大補之物吃多了,您真當對身子一點壞處都沒有?」
顧為慈的話不是沒道理,自從服用那丹藥以後,一旦斷了丹藥,永盛帝便能感覺到身子大不如前了。
見永盛帝沒有反駁,顧為慈繼續說道:「父皇,眼下應當以戰事為重。您若是覺得身子不適,不如請太醫看看,試試中醫調養的方子。若您還是執意覺得丹藥好,兒子給您去尋個別的道士,別總是聽信一家之言。」
否則被人誆騙了也不知。
最後這句,顧為慈很給麵子的沒有說出口。
「再尋個道士?」
顧為慈點頭。
「天下懂方術之人也不止淩陰道人一個,您隻聽他一人說的,怎知他給的方子,就一定是最好的?」
淩陰道人在兩國開戰的時候,就慫恿永盛帝花費國庫的銀錢,顧為慈懷疑,這人是心懷不軌,留著定是個禍害。
永盛帝看著好言相勸的顧為慈,擺擺手,說道:「行吧,先按你說的辦吧。」
這個兒子,許久沒同他說過這麽多話了。
顧為慈躬身行禮,「兒臣告退。」
永盛帝看著顧為慈離開的背影,不知怎得竟想起了長孫皇後。
長孫氏溫柔體貼,也總是勸誡他要顧著自己的身子。
當年他隨先帝出征,受了傷迴來,也是長孫氏衣不解帶地照顧他。
當初長孫家的事,永盛帝也不過是打算廢了她的皇後之位,沒想過要她死。
「嗐。」
永盛帝長嘆一聲,是他對不起長孫家。
如今老五還能一心以國事為重,還不怕死地跟他講道理,是個好孩子。
可就是他那王妃……
顧為慈迴去以後,立刻寫了封信送去給顧靖安。
老道士是從北宥來的,他懷疑這老道士是和北宥合謀,在算計什麽。
好在現在戶部尚書和他們都是一條船上的,有他們在,軍隊的後方補給應該不成問題。
就像周家人顧慮的那般,長孫家雖然沒了,可還是在朝中、宮中都留下了不少人。
隻要顧為慈一句話,他們還是願意繼續給顧為慈賣命。
周家想從軍費上拖垮顧靖安的兵馬是行不通了。
第302章 烏香
軍營。
顧靖安收到顧為慈的信,也是認同這淩陰道士十分可疑。
見他臉色變得陰沉,封嫣然放下竹筒,問道:「夫君,怎麽了?」
顧靖安把手中的信遞給封嫣然。
封嫣然快速將信件看完,說道:「正經的丹方用的也不過是些中醫的藥材罷了,淩陰道人慫恿皇上花費銀錢,購置天材地寶,定是另有所圖。」
想到封嫣然對煉丹術也略通一二,顧靖安問道:「嫣兒可知,為何父皇斷了丹藥,便會精神不振?」
這也是永盛帝那般信賴淩陰道人的原因。
你說這丹藥不靠譜吧,但是偏偏永盛帝不吃就變得精神萎靡,太醫也沒看出問題來。
封嫣然想了想,「道家的丹藥其實與我們常用的湯藥無異,隻是形態不同罷了。我懷疑,有沒有可能,皇上的丹藥裏加了一些特殊的東西。」
「特殊的東西?」
「夫君可還記得五石散?」
五石散服用過量,會上癮,一旦斷了,就會覺得渾身不舒坦。
「嫣兒懷疑丹藥中有五石散。」
「不一定是五石散,也可能是烏香。烏香主興助陽事,有壯精益元氣之效,若是用此物入藥,要極為謹慎,連續服用數日,病患容易對烏香產生依賴。一旦斷了,就覺得萎靡不振,再次服用後,又會覺得精神煥發。因為這本就是藥物的一種,太醫略不是時刻盯著皇上,也許瞧不出端倪。這東西一旦用久了,毒素慢慢在體內沉積,等太醫發現時,也迴天乏術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