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新婚夜,夫君重生成了忠犬 作者:木蘭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修禮將信將疑的看著封嫣然,問道:「我憑什麽相信你?」
封嫣然笑著反問唐修禮:「您還有別的選擇嗎?」
第166章 是哪個逆子,這般膽大包天
夜裏,睿王府。
顧懷寧因為聽聞刺殺永盛帝的刺客被捕,整夜惴惴不安。
他派人探查過消息,刺客的身份是如何暴露的尚且不知。
但方初雨確實是從麓山抓了一群人關進詔獄,連夜審問。
顧懷寧在床榻上輾轉反側,雖然唐修義肯定是拿不出什麽實證。
空口無憑,他大可矢口否認。
可這事隻要傳到了父皇耳朵裏,以父皇的性子,即便不懲戒他,也定會起疑心。
到時他隻怕是要徹底失了帝心,與皇位無緣了。
忽然一支短箭破空而來,一張紙條被短箭釘在了床邊的腳踏上。
顧懷寧側耳靜聽了一會兒,沒發現任何動靜後,才上前將那箭上的紙條取下。
他將紙條打開,麵色逐漸陰沉了下來。
次日。
方初雨帶著連夜審問出來的口供去見永盛帝。
「啟稟皇上,根據仵作驗屍的結果,吏部尚書之子史言淳,乃是受劍傷而死後,才被人用刀蓄意偽造傷痕。根據犯人的供詞,史言淳乃是他們圍攻殺害後,將遺體帶到現場。因此臣以為,史言淳乃是被蓄意栽贓陷害。」
永盛帝看著關於史言淳的那份供詞,喃喃道:「哼,栽贓陷害。」
一個史言淳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幕後之人真正要陷害的應當是他那當吏部尚書的爹。
想起急著要上位的兩個吏部侍郎,永盛帝更是心氣不順。
這兩人,其中必有一人也是策劃此事的共犯。
永盛帝合上那份關於史言淳的口供,說道:「把史言淳的屍首送迴史府,告訴史清,待辦完史言淳的身後事,讓他迴吏部複職。」
「是,皇上。」
「那些犯人可有供出幕後主使之人?」
這次既然是為了把吏部尚書拉下馬,那勢必是涉及黨政。
這事不指定就和自己的好兒子有關,隻是永盛帝也不敢斷言,究竟是哪個逆子,這般膽大包天。
方初雨麵露為難之色,說道:「皇上英明,此事幕後主使另有其人,但無憑無據,微臣不敢妄言,皇上能否親自隨微臣走一趟?」
……
豐香樓。
顧懷寧按照昨夜紙條上所寫,來到豐香樓赴約。
見到毫發無傷的唐修義,顧懷寧也算鬆了一口氣。
「看來唐少閣主是逃過了一劫啊。」
「怎麽,我沒被抓走,殿下應當高興不是?畢竟除了在下,沒人知道我們仗劍閣是在給睿王辦事。」
「唐少閣主約本王來豐香樓,所為何事?」
「事到如今,在下對您已經沒了利用價值,不知您打算如何處置在下?去刺殺永盛帝,栽贓史清,全是奉了您的意思,您可不能棄在下於不顧。」
顧懷寧臉色漸漸沉了下來,冷聲問道:「你想怎麽樣?」
「您說呢,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些年仗劍閣為您暗殺朝臣,攔截貢品,刺殺永盛帝,不都是為了錢嘛。」
永盛帝站一牆之隔的地方 ,聽著隔壁的對話,麵沉如水。
待到顧懷寧離開後,方初雨微微躬身,試探著喚道:「皇上?」
永盛帝閉上眼,緩緩問道:「是你給老四下得套?」
方初雨跪下,說道:「此事涉及皇家血脈,事關重大。微臣不敢相信此人的一麵之詞,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請皇上恕罪。」
永盛帝擺擺手,「罷了,起來吧。方才那犯人與老四說的事,可有口供?」
「有的,不過臣不知真假,故尚未呈給皇上。」
那些口供他們早就準備好了,不過擔心永盛帝心存疑慮所以沒有給他。
「迴宮,迴去後將口供拿給朕瞧瞧。」
雖然早知道這事可能和自己的兒子有關,但親耳聽到,永盛帝還是免不了有些心寒。
禦書房,永盛帝看著手中的口供。
這些年仗劍閣幫顧懷寧做過的事,一樁樁,一件件寫得清清楚楚。
怒氣漸漸取代了心寒,永盛帝對方初雨吩咐道:「派人去把幾個皇子都給朕喊過來,你親自帶人去老四的府邸,在老四進宮後給我搜,把那些幕僚給朕抓迴來,睿王府所有人等不許進出。」
「是。」
第167章 此子不除,必成大患
永盛帝忽然召見,除了顧靖安能猜到怎麽迴事,其他眾人皆是不知永盛帝為何召見他們。
到了禦書房後,大家才發現永盛帝連幾個未上朝堂的皇子也喊來了。
以往來禦書房議事,永盛帝隻會喊幾個涉足朝政的皇子過來。
在看上首的永盛帝麵色陰沉,隻怕這次的事,非同小可。
一眾皇子到齊後,永盛帝將手中的口供遞給太監,說道:「拿給老四看看。」
太監雙手接過永盛帝手中的口供,走到下邊,將口供呈給顧懷寧。
顧懷寧接過口供,打開查看。
看著上邊的罪狀,他的雙手逐漸開始發抖,看到最後認罪畫押的落款,寫著『唐修義』三個大字。
他今日才見過唐修義,怎麽可能這就被抓了,還招認了這麽多罪狀。<hr>
封嫣然笑著反問唐修禮:「您還有別的選擇嗎?」
第166章 是哪個逆子,這般膽大包天
夜裏,睿王府。
顧懷寧因為聽聞刺殺永盛帝的刺客被捕,整夜惴惴不安。
他派人探查過消息,刺客的身份是如何暴露的尚且不知。
但方初雨確實是從麓山抓了一群人關進詔獄,連夜審問。
顧懷寧在床榻上輾轉反側,雖然唐修義肯定是拿不出什麽實證。
空口無憑,他大可矢口否認。
可這事隻要傳到了父皇耳朵裏,以父皇的性子,即便不懲戒他,也定會起疑心。
到時他隻怕是要徹底失了帝心,與皇位無緣了。
忽然一支短箭破空而來,一張紙條被短箭釘在了床邊的腳踏上。
顧懷寧側耳靜聽了一會兒,沒發現任何動靜後,才上前將那箭上的紙條取下。
他將紙條打開,麵色逐漸陰沉了下來。
次日。
方初雨帶著連夜審問出來的口供去見永盛帝。
「啟稟皇上,根據仵作驗屍的結果,吏部尚書之子史言淳,乃是受劍傷而死後,才被人用刀蓄意偽造傷痕。根據犯人的供詞,史言淳乃是他們圍攻殺害後,將遺體帶到現場。因此臣以為,史言淳乃是被蓄意栽贓陷害。」
永盛帝看著關於史言淳的那份供詞,喃喃道:「哼,栽贓陷害。」
一個史言淳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幕後之人真正要陷害的應當是他那當吏部尚書的爹。
想起急著要上位的兩個吏部侍郎,永盛帝更是心氣不順。
這兩人,其中必有一人也是策劃此事的共犯。
永盛帝合上那份關於史言淳的口供,說道:「把史言淳的屍首送迴史府,告訴史清,待辦完史言淳的身後事,讓他迴吏部複職。」
「是,皇上。」
「那些犯人可有供出幕後主使之人?」
這次既然是為了把吏部尚書拉下馬,那勢必是涉及黨政。
這事不指定就和自己的好兒子有關,隻是永盛帝也不敢斷言,究竟是哪個逆子,這般膽大包天。
方初雨麵露為難之色,說道:「皇上英明,此事幕後主使另有其人,但無憑無據,微臣不敢妄言,皇上能否親自隨微臣走一趟?」
……
豐香樓。
顧懷寧按照昨夜紙條上所寫,來到豐香樓赴約。
見到毫發無傷的唐修義,顧懷寧也算鬆了一口氣。
「看來唐少閣主是逃過了一劫啊。」
「怎麽,我沒被抓走,殿下應當高興不是?畢竟除了在下,沒人知道我們仗劍閣是在給睿王辦事。」
「唐少閣主約本王來豐香樓,所為何事?」
「事到如今,在下對您已經沒了利用價值,不知您打算如何處置在下?去刺殺永盛帝,栽贓史清,全是奉了您的意思,您可不能棄在下於不顧。」
顧懷寧臉色漸漸沉了下來,冷聲問道:「你想怎麽樣?」
「您說呢,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些年仗劍閣為您暗殺朝臣,攔截貢品,刺殺永盛帝,不都是為了錢嘛。」
永盛帝站一牆之隔的地方 ,聽著隔壁的對話,麵沉如水。
待到顧懷寧離開後,方初雨微微躬身,試探著喚道:「皇上?」
永盛帝閉上眼,緩緩問道:「是你給老四下得套?」
方初雨跪下,說道:「此事涉及皇家血脈,事關重大。微臣不敢相信此人的一麵之詞,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請皇上恕罪。」
永盛帝擺擺手,「罷了,起來吧。方才那犯人與老四說的事,可有口供?」
「有的,不過臣不知真假,故尚未呈給皇上。」
那些口供他們早就準備好了,不過擔心永盛帝心存疑慮所以沒有給他。
「迴宮,迴去後將口供拿給朕瞧瞧。」
雖然早知道這事可能和自己的兒子有關,但親耳聽到,永盛帝還是免不了有些心寒。
禦書房,永盛帝看著手中的口供。
這些年仗劍閣幫顧懷寧做過的事,一樁樁,一件件寫得清清楚楚。
怒氣漸漸取代了心寒,永盛帝對方初雨吩咐道:「派人去把幾個皇子都給朕喊過來,你親自帶人去老四的府邸,在老四進宮後給我搜,把那些幕僚給朕抓迴來,睿王府所有人等不許進出。」
「是。」
第167章 此子不除,必成大患
永盛帝忽然召見,除了顧靖安能猜到怎麽迴事,其他眾人皆是不知永盛帝為何召見他們。
到了禦書房後,大家才發現永盛帝連幾個未上朝堂的皇子也喊來了。
以往來禦書房議事,永盛帝隻會喊幾個涉足朝政的皇子過來。
在看上首的永盛帝麵色陰沉,隻怕這次的事,非同小可。
一眾皇子到齊後,永盛帝將手中的口供遞給太監,說道:「拿給老四看看。」
太監雙手接過永盛帝手中的口供,走到下邊,將口供呈給顧懷寧。
顧懷寧接過口供,打開查看。
看著上邊的罪狀,他的雙手逐漸開始發抖,看到最後認罪畫押的落款,寫著『唐修義』三個大字。
他今日才見過唐修義,怎麽可能這就被抓了,還招認了這麽多罪狀。<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