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新婚夜,夫君重生成了忠犬 作者:木蘭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餘部分死者的身上也有死後傷,但全是劍傷,應當是歹人為了殺人滅口,在無法逃離的同夥身上刺了一劍。以防有漏網之魚走漏了風聲。可唯獨史公子,身上的死後傷是刀傷,故而在下覺得有些異常。」
「可有發現能識別死者身份的線索?」
仵作搖搖頭,「沒有。」
待仵作退下後,方初雨一人坐在房中,嘴裏呢喃著仵作的話,「先死於劍傷,再被刀砍傷。」
那日眾皇子、大臣隨聖架出遊,除了弓箭,並未帶任何兵器。
定王等人殺敵,用的也都是錦衣衛給的繡春刀。
那日用劍的,隻有那些黑衣人,這麽說,史言淳是死於同夥手中。
留在現場死者皆是身份不明,唯獨史言淳的身份眾所周知,史言淳又是故意被殺死的,難道是有人想禍水東引?
可即便如此,他們也不能斷言史言淳就是無辜。
有可能是被誆騙,也有可能是在最後關頭被當成了棄子。
眼下最要的,是要查出那些黑衣人到底從何而來。
「嗐。」方初雨無奈長嘆一聲,江湖那麽大,這要去哪查啊。
第155章 嫣兒對仗劍閣閣主很了解
次日朝會上,吏部左侍郎出列說道:「臣有一事要奏,河北三省已查處官員數名,有諸多官位出現空缺,眼下吏部尚書不在朝中,四品以下官員調動的公函無人批覆。」
吏部右侍郎也出列說道:「史言淳所犯之事論罪當誅九族,臣以為應當盡快卸去史清吏部尚書一職,派人頂替才是。」
永盛帝看著下邊一左一右兩位侍郎,心裏也是清楚的很,這吏部尚書還沒定罪,下邊的人就急著想要上位了。
永盛帝也是經曆過黨爭的人,對於朝中的情形,眾人的盤算也能猜到一二。
最近接連有官員被革職,眼下是個安插人手的好時機,這時候吏部尚書這個位置,就尤為重要了。
永盛帝掃了眼神色各異的眾人,說道:「此事待查清了再說,吏部的事,你們倆先共同協理。」
左右兩位侍郎互相對視一眼,躬身應道:「臣遵旨。」
顧靖安聽到這兩人的話,也知道這兩人是有意爭尚書的位置。
他記得這個右侍郎是顧懷寧的人。
前世顧懷寧裝的一副假仁假義、為百姓殫精竭慮的模樣,弄得顧靖安還以為他會是個好皇帝。
誰知顧懷寧上位後就開始剷除異己,其中就包括顧靖安和還是吏部尚書的史清。
說起前世,顧靖安又想起,顧懷寧在江湖上也有勢力,而那些黑衣刺客顯然是江湖人士。
難道這事是顧懷寧做的?
顧靖安的心裏存了疑慮,心裏便老想著這事,沒有證據他也不能把顧懷寧怎麽樣。
午後,封嫣然在藥圃裏晾曬草藥。
顧靖安端著兩個裝了藥材的簸籮,在封嫣然身邊站著。
封嫣然將自己手中的簸籮放在藥材架上,又迴頭去拿顧靖安手中的簸籮。
見顧靖安似乎在發呆,封嫣然輕聲喚道:「夫君?」
顧靖安沒反應,封嫣然提高了些音量,又喚了一聲:「夫君。」
「啊?」顧靖安迴過神來,見是封嫣然盯著自己,問道,「嫣兒,怎麽了?」
封嫣然接過顧靖安手中的簸籮,放置在藥材架上,隨後問道:「夫君可是有心事?」
「為夫在想昨日父皇遇刺一事。」
朝堂上的事封嫣然不打算過問,有些事她可以不計較,但傷到她在乎的人,她就得連本帶利地討迴來。
她本想私下解決這件事,可見顧靖安心中存疑,便問道:「夫君可想知道是何人所為?」
「嫣兒知道?」
封嫣然拉著顧靖安到樹蔭下坐著,細細說給他聽。
「江湖中但凡叫得上名號的門派,都有自己獨門秘技。昨日圍攻夫君的歹人,劍法布陣極為精妙,江湖中擅劍法,且劍陣精妙的門派屈指可數。如今隻有仗劍閣、青城派、恆山派三個門派,黑衣刺客應當就出自這三個門派之中。」
至於具體是哪一個,封嫣然已經修書一封給二哥,讓二哥幫忙查清那黑衣刺客的身份。
封嫣然又接著說道:「不過那黑衣刺客皆已死絕,若是這三派咬死不認是門派中人,朝廷要追根究底怕是有些難。」
所以封嫣然還是覺得江湖事江湖了,橫豎有二哥在,封嫣然並不擔心自己不是那些門派的對手。
顧靖安聞言心中也有了數,他也沒有隱瞞的打算,如實告訴封嫣然:「應當是仗劍閣所為。」
「仗劍閣。」這是三個門派裏頭,封嫣然覺得最不可能的就是仗劍閣。
仗劍閣旨在仗劍天涯,行俠仗義,怎會做出這種事。
「嫣兒不信?」
封嫣然搖搖頭,「我自然是相信夫君的,隻是夫君為何會這麽想?」
「仗劍閣是四哥的人。」
隻怕仗劍閣為顧懷寧做過的醃臢事不止這一件,前世顧懷寧以刺殺儲君為由,派兵剿滅仗劍閣,想來也是為了滅口。
「戶部尚書被革職,斷了四哥的財路,四哥記著要借吏部在河北三州安插他的人,所以才想讓史清也被革職,好扶持他的人掌管吏部。」
封嫣然還是有些難以置信,「仗劍閣閣主為人灑脫,一副俠肝義膽,怎會給朝廷賣命?」<hr>
「可有發現能識別死者身份的線索?」
仵作搖搖頭,「沒有。」
待仵作退下後,方初雨一人坐在房中,嘴裏呢喃著仵作的話,「先死於劍傷,再被刀砍傷。」
那日眾皇子、大臣隨聖架出遊,除了弓箭,並未帶任何兵器。
定王等人殺敵,用的也都是錦衣衛給的繡春刀。
那日用劍的,隻有那些黑衣人,這麽說,史言淳是死於同夥手中。
留在現場死者皆是身份不明,唯獨史言淳的身份眾所周知,史言淳又是故意被殺死的,難道是有人想禍水東引?
可即便如此,他們也不能斷言史言淳就是無辜。
有可能是被誆騙,也有可能是在最後關頭被當成了棄子。
眼下最要的,是要查出那些黑衣人到底從何而來。
「嗐。」方初雨無奈長嘆一聲,江湖那麽大,這要去哪查啊。
第155章 嫣兒對仗劍閣閣主很了解
次日朝會上,吏部左侍郎出列說道:「臣有一事要奏,河北三省已查處官員數名,有諸多官位出現空缺,眼下吏部尚書不在朝中,四品以下官員調動的公函無人批覆。」
吏部右侍郎也出列說道:「史言淳所犯之事論罪當誅九族,臣以為應當盡快卸去史清吏部尚書一職,派人頂替才是。」
永盛帝看著下邊一左一右兩位侍郎,心裏也是清楚的很,這吏部尚書還沒定罪,下邊的人就急著想要上位了。
永盛帝也是經曆過黨爭的人,對於朝中的情形,眾人的盤算也能猜到一二。
最近接連有官員被革職,眼下是個安插人手的好時機,這時候吏部尚書這個位置,就尤為重要了。
永盛帝掃了眼神色各異的眾人,說道:「此事待查清了再說,吏部的事,你們倆先共同協理。」
左右兩位侍郎互相對視一眼,躬身應道:「臣遵旨。」
顧靖安聽到這兩人的話,也知道這兩人是有意爭尚書的位置。
他記得這個右侍郎是顧懷寧的人。
前世顧懷寧裝的一副假仁假義、為百姓殫精竭慮的模樣,弄得顧靖安還以為他會是個好皇帝。
誰知顧懷寧上位後就開始剷除異己,其中就包括顧靖安和還是吏部尚書的史清。
說起前世,顧靖安又想起,顧懷寧在江湖上也有勢力,而那些黑衣刺客顯然是江湖人士。
難道這事是顧懷寧做的?
顧靖安的心裏存了疑慮,心裏便老想著這事,沒有證據他也不能把顧懷寧怎麽樣。
午後,封嫣然在藥圃裏晾曬草藥。
顧靖安端著兩個裝了藥材的簸籮,在封嫣然身邊站著。
封嫣然將自己手中的簸籮放在藥材架上,又迴頭去拿顧靖安手中的簸籮。
見顧靖安似乎在發呆,封嫣然輕聲喚道:「夫君?」
顧靖安沒反應,封嫣然提高了些音量,又喚了一聲:「夫君。」
「啊?」顧靖安迴過神來,見是封嫣然盯著自己,問道,「嫣兒,怎麽了?」
封嫣然接過顧靖安手中的簸籮,放置在藥材架上,隨後問道:「夫君可是有心事?」
「為夫在想昨日父皇遇刺一事。」
朝堂上的事封嫣然不打算過問,有些事她可以不計較,但傷到她在乎的人,她就得連本帶利地討迴來。
她本想私下解決這件事,可見顧靖安心中存疑,便問道:「夫君可想知道是何人所為?」
「嫣兒知道?」
封嫣然拉著顧靖安到樹蔭下坐著,細細說給他聽。
「江湖中但凡叫得上名號的門派,都有自己獨門秘技。昨日圍攻夫君的歹人,劍法布陣極為精妙,江湖中擅劍法,且劍陣精妙的門派屈指可數。如今隻有仗劍閣、青城派、恆山派三個門派,黑衣刺客應當就出自這三個門派之中。」
至於具體是哪一個,封嫣然已經修書一封給二哥,讓二哥幫忙查清那黑衣刺客的身份。
封嫣然又接著說道:「不過那黑衣刺客皆已死絕,若是這三派咬死不認是門派中人,朝廷要追根究底怕是有些難。」
所以封嫣然還是覺得江湖事江湖了,橫豎有二哥在,封嫣然並不擔心自己不是那些門派的對手。
顧靖安聞言心中也有了數,他也沒有隱瞞的打算,如實告訴封嫣然:「應當是仗劍閣所為。」
「仗劍閣。」這是三個門派裏頭,封嫣然覺得最不可能的就是仗劍閣。
仗劍閣旨在仗劍天涯,行俠仗義,怎會做出這種事。
「嫣兒不信?」
封嫣然搖搖頭,「我自然是相信夫君的,隻是夫君為何會這麽想?」
「仗劍閣是四哥的人。」
隻怕仗劍閣為顧懷寧做過的醃臢事不止這一件,前世顧懷寧以刺殺儲君為由,派兵剿滅仗劍閣,想來也是為了滅口。
「戶部尚書被革職,斷了四哥的財路,四哥記著要借吏部在河北三州安插他的人,所以才想讓史清也被革職,好扶持他的人掌管吏部。」
封嫣然還是有些難以置信,「仗劍閣閣主為人灑脫,一副俠肝義膽,怎會給朝廷賣命?」<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