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時隔五日,京城百姓再度欣賞到漫天煙花,二公主李素心的影像,足足不斷映照在半空中長達半個時辰。李胤答應了長孫無病的,自然是會做到的。
次日,李令月和柳輕眉同時相邀,白熙羽果然帶著田家姐妹來寧王府做客遊玩,不過顏如玉還是跟著同來了。德妃、端妃、莊妃,還有三個公主一個郡主,也跟了來,隆德皇正巴不得皇妃和公主們,能替自己跟李令月緩和關係,自然是交代過的,不然,這些女人哪裏能隨隨便便出的了皇宮?
午膳之後,李令月,長孫無香以及諸公主,在柳絮兒,趙小娘子一幹女護衛的保護下,帶著田家姐妹齊齊登船,到湖上遊玩去了,倒是三位皇妃留在了王府歇息。
寧王府後堂,李胤正在自己寢殿內,渾汗如雨。
“李郎!妾身和喆兒,之後該如何做?”雍容華貴的西蜀公主,如今的德妃劉華,星眸迷離,趴伏在榻上。
其實,德妃早在位份還是華妃的時候,於那日詩會上初見李胤,便為其才華所傾倒,特意派了心腹侍女去見李胤,請李胤教導五皇子李喆文采。
那時的劉華和五皇子,並不受隆德皇所重視,因此,劉華稍稍化妝,混出宮來,倒也不是太難。劉華雖性子溫和,可她畢竟出身皇室,自小便冷眼旁觀西蜀後宮中群妃爭寵,早就對那些爭寵的心機手段了如指掌,更是深諳收買人心之術,宮裏上下背地裏稱她“菩薩一般的性子”,便可見她有多得人心了。她知道,自己母子不受皇帝喜愛,又有皇後貴妃的排擠,要想日後能有個安穩,還得想辦法讓皇帝喜愛李喆,這才是正途。
自從十六歲和親入唐,畢竟在唐宮中生活十多年,哪還能沒幾個心腹可用?在心腹侍女的掩護下,劉華數次出宮,密會李胤,一個有心,一個有意,很快,劉華便“說服”了李胤。李喆時常在心腹太監的護持下,借口出宮遊覽,去接受李胤的教導,這也讓原本膽小懦弱的五皇子,很快變得老成,而且遇事有了自己分析的能力,因此也逐漸受到隆德皇的喜愛和重視。
要說起來,劉華和李胤的相互了解,可比太子妃還要早的多。隻是兩人平日來往極其密切,又掩飾克製的很好,整個寧王府上下,除了李胤身邊的紅袖和青衣,隻怕再也無人知道德妃和李胤私下的交情身後
今日諸女去遊湖,端妃近來有些食欲不振,莊妃和德妃各懷心事,因此便不約而同的表示留下歇息。李令月等人前腳剛出門,德妃便悄然來他寢殿見李胤,一進門,兩人便急不可耐的抱在了一起,隻是,劉華並沒發覺,她的舉動,早已落在了某個有心人眼裏。
李胤一邊做著運動,一邊跟德妃聊著那些她所關心的事,聽她如此問,便說了一句:“讓五皇子平時多去皇帝麵前賣乖討巧,不要主動提及李苕李莙的事,若皇帝問,就誇太子,其他一概不提,其它一如往常,靜觀其變。”
“嗯!本宮知曉了!這迴,二皇子和三皇子一垮,喆兒是不是……?”
“太子中毒之事,皇上已知,沈家和李葶跟青州王有牽扯,已然犯了皇帝的大忌,將來的太子之位,非五皇子莫屬。”連番猛烈運動,讓李胤早已汗如雨下。
“噢……可喆兒在朝堂上並無根基!”劉華嬌聲問道。
“隻要他被冊封為太子,滿朝文武,大多都會支持於他,根基自成,我今年年底之前,必須迴寧州,你切記,不要讓他多說話!他雖年紀小,但心智不弱,能分的輕輕重,你也不必太過憂慮。”
“可見不是你親生的,你對他就這般放心?”
“他是你親生的,如今你隨了我,我又豈能不管他?即便是為了你,我也會盡力護他周全。
“你我如今這般……你就不怕萬一哪天事敗了,會惹來橫禍?這可是一等一要誅族的大罪呢。”
“怕個屁,死就死了!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你……唉!冤家。”劉華聽他說不怕,心底反倒是暗自得意,誰不想能有個為自己寧願去死的愛人?
晚膳諸女倒很是熱鬧,耿烈也借著拜訪寧王之機,來到府上,與田家大小姐成功偶遇,李胤自然要捧好兄弟,整個寧王府上下,都對耿將軍極其熱情和尊敬,仿似耿烈是寧王府常客。耿烈也因此對李胤更是感激不已,寧王這是真拿他當兄弟對待啊。
長孫無病大婚後一連近月,並無任何大事發生,似乎一切重歸平靜,但隻是表麵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這些日子以來,雖然二皇子被圈禁,三皇子已打入天牢,但隆德皇用“還在查證”為借口,用上了拖字決,靠丞相和沈弼兩個,根本沒辦法讓朝廷各部如之前一般運轉自如,隆德皇隻能咬牙,堅持自己處置大部分政務,以此來維持朝堂運轉。
陳文錦,喬玄,鎮國公,武英公、長孫無病一直集體稱病。後來,連薛文剛,林若海也先後告病假,張東旭,唐辰,楊守道,薛心平四個寧王的門生,更是屢次上表辭官,他們可不敢像陳文錦那樣,直接掛印而去,隻能等批複,隆德皇不傻,怎麽可能會批準他們的辭官請求?否則,百官一旦寒心,朝堂動蕩,到時就再也沒有挽迴的餘地。可如今,少了一幹能臣的支撐,內閣已近乎癱瘓過半,各地事務積壓已經越來越嚴重。
長信侯耿延年和揚州將軍李靖的密報,一封接一封的傳來,宋王宋弘晟已然調集兵馬,駐防通往徐、荊、中、豫四州要道,等同於公開反叛,按照李胤之前的計策,他早該動身南下了。
可如今,李胤卻一直遲遲不動,整天領著他那一幫大小妻妾,不是在京城街道溜達,便是泛舟湖上,聽公主們提及,那混蛋還搞出了什麽燒烤?這兩日,太平已是委婉的把一幹皇妃公主全都趕迴了京城。寧王更是帶著顧傾城、墨影、青衣和秦槐,駕車南去中州遊山玩水去了,聽說至少要半月才能迴來。
不過,寧王府和顏家的商業倒是越來越紅火,越來越多樣化。李胤借著他當日大婚之際,一番賣力的廣告,讓他的大唐春,紅顏釀、和桃花醉三種酒,快速在京城打開市場,再搭配上那既便宜質量又好的布,以及在一幹富家千金,夫人圈子裏,瞬間名聲大噪,風靡整個京城的香水,香皂;還有隻需幾文錢便能買一塊,能用個把月的肥皂,那玩意洗出來的衣裳,那叫一個幹淨啊。
有人粗略算過,單單賣這些的鋪子,每日就能讓寧王府和顏家,柳家,獲取數千兩銀子。再加上顏、柳兩家新近聯手推出的那些新式家具,新式樣新花色的衣裳,還有新式樣的精致金銀首飾。隆德皇已經問過戶部,上個月,皇商顏家和柳家,已經給國庫上交了近十萬兩銀子,這僅僅隻是半個月的分紅啊!而且顏家和柳家的鋪子,如今還隻是局限於京城。
聽追風迴報,前幾日,寧王側妃柳輕眉,夫人陳圓圓,夥同顏如玉,領著大小仆從數十,浩浩蕩蕩去了京城北,那邊緊鄰孟津,荒地不少,聽說兩家要在那裏買大片荒地,共同設置新工坊,按照顏家的下人透露,一旦那片工坊建成,足足需要兩三萬工人。而且,顏家還計劃,在一處周圍無人煙的荒嶺上,建一處焰火工坊,專門造寧王和長孫無病大婚時燃放的那種煙花,以後誰家再有親事,這種煙花肯定是少不了的了,這將又是一項賺錢的新產業。
這些日子,隨著香皂肥皂的提前推廣,已陸續有各州富商趕來京城,直奔寧王府,尋求貨源供應,可掌家的王妃長孫無香,居然直接把這些富商全推給了白熙羽,說寧王府名下工坊出產的所有產品,全都交給白家大小姐來統一調度,而且,那大唐春酒,隻有白家才有代理權,就連王府側妃柳輕眉的娘家兄弟要拿貨,也隻能從白熙羽的手裏拿。隆德皇自然能明白,李胤這是在變相的接濟白家,想要白家跟顏家和柳家一樣,走從商的路子,讓他們逐漸脫離朝廷的圈子,這其實是對白家的一種變相保護。而且,本已瀕臨垂危白敬軒,居然在黃衫的治療下,身體好轉起來,近來居然已經能出門到街上溜達去了。有李胤的幫襯和照顧,至少白家三年五載不會輕易的垮掉了。
白熙羽肯定是受了李胤的教導,居然破天荒推行什麽代理製度,一州隻選一家不論實力,隻看口碑和信譽度最好的商家做代理,來根據寧王府的統一定價,全權負責寧王府工坊所有產品的發售,而運輸和配貨,全由寧王府來負責;代理商需每年向寧王府交納兩百萬兩銀子的代理費用。也可以自行在本州治下,設置郡一級的代理商,並且向郡級代理商征收代理費。以此類推,郡級代理商可自主在本郡設置縣級代理。這種商業模式,之前根本就是聞所未聞。
除此之外,白熙羽還代表寧王府,跟各州的代理商簽訂了一份合約,合約規定,代理商可以用糧食、蠶絲、馬匹和鐵礦等物資,來按價交換等價的酒水和香皂等物品。隆德皇雖不懂商業,但他明白,李胤這般所為,無疑是把各州各郡的商業,逐漸壟斷起來,統一定價,統一的售賣模式。而為寧王府負責運輸的車隊,則交給了流幫,寧王府還是和流幫有了實質性的聯係。就連流幫幫主,都已經開始在王府常住了。流幫弟子眾多,遍布天下七國,而且好手多如牛毛,沒有任何一個江湖勢力,能抗衡如此強大的流幫,也不敢輕易打流幫押送貨品的主意。寧王府的經濟產業,已經形成初步雛形。
次日,李令月和柳輕眉同時相邀,白熙羽果然帶著田家姐妹來寧王府做客遊玩,不過顏如玉還是跟著同來了。德妃、端妃、莊妃,還有三個公主一個郡主,也跟了來,隆德皇正巴不得皇妃和公主們,能替自己跟李令月緩和關係,自然是交代過的,不然,這些女人哪裏能隨隨便便出的了皇宮?
午膳之後,李令月,長孫無香以及諸公主,在柳絮兒,趙小娘子一幹女護衛的保護下,帶著田家姐妹齊齊登船,到湖上遊玩去了,倒是三位皇妃留在了王府歇息。
寧王府後堂,李胤正在自己寢殿內,渾汗如雨。
“李郎!妾身和喆兒,之後該如何做?”雍容華貴的西蜀公主,如今的德妃劉華,星眸迷離,趴伏在榻上。
其實,德妃早在位份還是華妃的時候,於那日詩會上初見李胤,便為其才華所傾倒,特意派了心腹侍女去見李胤,請李胤教導五皇子李喆文采。
那時的劉華和五皇子,並不受隆德皇所重視,因此,劉華稍稍化妝,混出宮來,倒也不是太難。劉華雖性子溫和,可她畢竟出身皇室,自小便冷眼旁觀西蜀後宮中群妃爭寵,早就對那些爭寵的心機手段了如指掌,更是深諳收買人心之術,宮裏上下背地裏稱她“菩薩一般的性子”,便可見她有多得人心了。她知道,自己母子不受皇帝喜愛,又有皇後貴妃的排擠,要想日後能有個安穩,還得想辦法讓皇帝喜愛李喆,這才是正途。
自從十六歲和親入唐,畢竟在唐宮中生活十多年,哪還能沒幾個心腹可用?在心腹侍女的掩護下,劉華數次出宮,密會李胤,一個有心,一個有意,很快,劉華便“說服”了李胤。李喆時常在心腹太監的護持下,借口出宮遊覽,去接受李胤的教導,這也讓原本膽小懦弱的五皇子,很快變得老成,而且遇事有了自己分析的能力,因此也逐漸受到隆德皇的喜愛和重視。
要說起來,劉華和李胤的相互了解,可比太子妃還要早的多。隻是兩人平日來往極其密切,又掩飾克製的很好,整個寧王府上下,除了李胤身邊的紅袖和青衣,隻怕再也無人知道德妃和李胤私下的交情身後
今日諸女去遊湖,端妃近來有些食欲不振,莊妃和德妃各懷心事,因此便不約而同的表示留下歇息。李令月等人前腳剛出門,德妃便悄然來他寢殿見李胤,一進門,兩人便急不可耐的抱在了一起,隻是,劉華並沒發覺,她的舉動,早已落在了某個有心人眼裏。
李胤一邊做著運動,一邊跟德妃聊著那些她所關心的事,聽她如此問,便說了一句:“讓五皇子平時多去皇帝麵前賣乖討巧,不要主動提及李苕李莙的事,若皇帝問,就誇太子,其他一概不提,其它一如往常,靜觀其變。”
“嗯!本宮知曉了!這迴,二皇子和三皇子一垮,喆兒是不是……?”
“太子中毒之事,皇上已知,沈家和李葶跟青州王有牽扯,已然犯了皇帝的大忌,將來的太子之位,非五皇子莫屬。”連番猛烈運動,讓李胤早已汗如雨下。
“噢……可喆兒在朝堂上並無根基!”劉華嬌聲問道。
“隻要他被冊封為太子,滿朝文武,大多都會支持於他,根基自成,我今年年底之前,必須迴寧州,你切記,不要讓他多說話!他雖年紀小,但心智不弱,能分的輕輕重,你也不必太過憂慮。”
“可見不是你親生的,你對他就這般放心?”
“他是你親生的,如今你隨了我,我又豈能不管他?即便是為了你,我也會盡力護他周全。
“你我如今這般……你就不怕萬一哪天事敗了,會惹來橫禍?這可是一等一要誅族的大罪呢。”
“怕個屁,死就死了!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你……唉!冤家。”劉華聽他說不怕,心底反倒是暗自得意,誰不想能有個為自己寧願去死的愛人?
晚膳諸女倒很是熱鬧,耿烈也借著拜訪寧王之機,來到府上,與田家大小姐成功偶遇,李胤自然要捧好兄弟,整個寧王府上下,都對耿將軍極其熱情和尊敬,仿似耿烈是寧王府常客。耿烈也因此對李胤更是感激不已,寧王這是真拿他當兄弟對待啊。
長孫無病大婚後一連近月,並無任何大事發生,似乎一切重歸平靜,但隻是表麵看似平靜,實則暗流湧動。這些日子以來,雖然二皇子被圈禁,三皇子已打入天牢,但隆德皇用“還在查證”為借口,用上了拖字決,靠丞相和沈弼兩個,根本沒辦法讓朝廷各部如之前一般運轉自如,隆德皇隻能咬牙,堅持自己處置大部分政務,以此來維持朝堂運轉。
陳文錦,喬玄,鎮國公,武英公、長孫無病一直集體稱病。後來,連薛文剛,林若海也先後告病假,張東旭,唐辰,楊守道,薛心平四個寧王的門生,更是屢次上表辭官,他們可不敢像陳文錦那樣,直接掛印而去,隻能等批複,隆德皇不傻,怎麽可能會批準他們的辭官請求?否則,百官一旦寒心,朝堂動蕩,到時就再也沒有挽迴的餘地。可如今,少了一幹能臣的支撐,內閣已近乎癱瘓過半,各地事務積壓已經越來越嚴重。
長信侯耿延年和揚州將軍李靖的密報,一封接一封的傳來,宋王宋弘晟已然調集兵馬,駐防通往徐、荊、中、豫四州要道,等同於公開反叛,按照李胤之前的計策,他早該動身南下了。
可如今,李胤卻一直遲遲不動,整天領著他那一幫大小妻妾,不是在京城街道溜達,便是泛舟湖上,聽公主們提及,那混蛋還搞出了什麽燒烤?這兩日,太平已是委婉的把一幹皇妃公主全都趕迴了京城。寧王更是帶著顧傾城、墨影、青衣和秦槐,駕車南去中州遊山玩水去了,聽說至少要半月才能迴來。
不過,寧王府和顏家的商業倒是越來越紅火,越來越多樣化。李胤借著他當日大婚之際,一番賣力的廣告,讓他的大唐春,紅顏釀、和桃花醉三種酒,快速在京城打開市場,再搭配上那既便宜質量又好的布,以及在一幹富家千金,夫人圈子裏,瞬間名聲大噪,風靡整個京城的香水,香皂;還有隻需幾文錢便能買一塊,能用個把月的肥皂,那玩意洗出來的衣裳,那叫一個幹淨啊。
有人粗略算過,單單賣這些的鋪子,每日就能讓寧王府和顏家,柳家,獲取數千兩銀子。再加上顏、柳兩家新近聯手推出的那些新式家具,新式樣新花色的衣裳,還有新式樣的精致金銀首飾。隆德皇已經問過戶部,上個月,皇商顏家和柳家,已經給國庫上交了近十萬兩銀子,這僅僅隻是半個月的分紅啊!而且顏家和柳家的鋪子,如今還隻是局限於京城。
聽追風迴報,前幾日,寧王側妃柳輕眉,夫人陳圓圓,夥同顏如玉,領著大小仆從數十,浩浩蕩蕩去了京城北,那邊緊鄰孟津,荒地不少,聽說兩家要在那裏買大片荒地,共同設置新工坊,按照顏家的下人透露,一旦那片工坊建成,足足需要兩三萬工人。而且,顏家還計劃,在一處周圍無人煙的荒嶺上,建一處焰火工坊,專門造寧王和長孫無病大婚時燃放的那種煙花,以後誰家再有親事,這種煙花肯定是少不了的了,這將又是一項賺錢的新產業。
這些日子,隨著香皂肥皂的提前推廣,已陸續有各州富商趕來京城,直奔寧王府,尋求貨源供應,可掌家的王妃長孫無香,居然直接把這些富商全推給了白熙羽,說寧王府名下工坊出產的所有產品,全都交給白家大小姐來統一調度,而且,那大唐春酒,隻有白家才有代理權,就連王府側妃柳輕眉的娘家兄弟要拿貨,也隻能從白熙羽的手裏拿。隆德皇自然能明白,李胤這是在變相的接濟白家,想要白家跟顏家和柳家一樣,走從商的路子,讓他們逐漸脫離朝廷的圈子,這其實是對白家的一種變相保護。而且,本已瀕臨垂危白敬軒,居然在黃衫的治療下,身體好轉起來,近來居然已經能出門到街上溜達去了。有李胤的幫襯和照顧,至少白家三年五載不會輕易的垮掉了。
白熙羽肯定是受了李胤的教導,居然破天荒推行什麽代理製度,一州隻選一家不論實力,隻看口碑和信譽度最好的商家做代理,來根據寧王府的統一定價,全權負責寧王府工坊所有產品的發售,而運輸和配貨,全由寧王府來負責;代理商需每年向寧王府交納兩百萬兩銀子的代理費用。也可以自行在本州治下,設置郡一級的代理商,並且向郡級代理商征收代理費。以此類推,郡級代理商可自主在本郡設置縣級代理。這種商業模式,之前根本就是聞所未聞。
除此之外,白熙羽還代表寧王府,跟各州的代理商簽訂了一份合約,合約規定,代理商可以用糧食、蠶絲、馬匹和鐵礦等物資,來按價交換等價的酒水和香皂等物品。隆德皇雖不懂商業,但他明白,李胤這般所為,無疑是把各州各郡的商業,逐漸壟斷起來,統一定價,統一的售賣模式。而為寧王府負責運輸的車隊,則交給了流幫,寧王府還是和流幫有了實質性的聯係。就連流幫幫主,都已經開始在王府常住了。流幫弟子眾多,遍布天下七國,而且好手多如牛毛,沒有任何一個江湖勢力,能抗衡如此強大的流幫,也不敢輕易打流幫押送貨品的主意。寧王府的經濟產業,已經形成初步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