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母……”李苕一臉驚疑的朝大長公主喊了一聲。


    “嗯?怎麽?裕王不答應?本宮在你這裏,沒有那點麵子?還是裕王無視北寧郡王之功?”大長公主神色冰冷。


    “孩兒不敢”。李苕趕緊低下頭去,再不敢多說半句。開玩笑,麵對他這位親姑姑,別看她對自己這一眾兄弟姐妹和藹可親的緊,可實際上,太子,睿王,祁王他們這兄弟幾個,就沒有一個心裏不怕這位小姑姑的。就算是一國之君的父皇,許多時候也明顯躲著小姑姑。


    “姑母教誨,我等自然謹記,何況,太子殿下與北寧郡王本就交情匪淺,互相關照些原也應該的。”太子妃蕭美娘心思玲瓏,一臉的笑意,走過去環住比她大不了幾歲的姑婆,柔聲勸解。


    “臣多謝大長公主愛護,公主殿下放心,臣日後會小心謹慎,盡量不給殿下惹麻煩。”李胤眼珠一轉,趕緊打蛇隨棍上。


    “既然此間無事,不如一起轉去大殿前,讓那麽多人等著,終歸是不好,你說呢?李胤侄兒?”大長公主秀目一轉,嬌聲叫了一句,隻是那一臉促狹的笑意,讓所有人不由眼前一亮,這個眉開眼笑,透著俏皮勁兒得美豔女子,跟那個整日閉門謝客,對誰都冷冰冰的大長公主,能是同一個人?


    “呃……大長公主所言極是!”妖精!最好別給爺機會,否則,爺一定一頓棍棒伺候……讓你這個妖精連聲討饒。李胤看著正一臉壞笑的大長公主,心裏暗暗發狠。


    “怎麽?殿下既然與太子兄弟相稱,本宮可是太子的親姑姑,喚你一聲侄兒,你不樂意?”大長公主不自覺翻了個白眼兒,話出口,方覺得似乎有些不妥,這般舉止,未免顯得有些輕佻了,自己這是怎麽了?都怪那個混賬李胤,之前交談那般風趣,那般與眾不同,讓本宮也忍不住跟著愛鬧了些。


    “咳咳……大長公主,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咱們是不是該過去起社了?”李胤很是大膽的忽略了李令月的追問。


    “呃……哦哦哦,對對,走走走,再等下去,那些個士子佳人,勳貴小姐們,可是心裏要埋怨本宮了。今日這詩會之盛況,可是前所未有啊,就連京都城裏有名的才女學士顧傾城,和那位琴色雙絕的琴姬陳圓圓,都已到了,還有前幾日剛流亡到京都,原魏國王族魏成王趙信之女,廣安郡主趙鳳璃……”太子迴過神來,主動伸手牽著李胤,朝大殿正前的廣場走去,一邊走一邊親切的給李胤介紹著今日於會的一些有名的才子佳人。


    “咱家殿下……好威風,不僅當眾懟的二皇子滿臉通紅,就連大長公主都絲毫不給留情麵?”墨影湊在紫釵耳邊,悄聲驚唿,一臉的震驚。


    “不可胡說,這話也是咱們能說的?”紫釵趕緊瞪了一眼這個平日膽大包天的墨影。


    “就是,即便要說,也得等咱們迴了王府,關上門,自己說才是!”白狐兒陰陽怪氣的低聲接了一句。


    “噗……”幾女聞言,皆是偷笑一聲,就連平日裏冷若冰霜的黃衫,雙眼中也滿含一抹濃濃的笑意。


    眾人緩步來到大殿前,此時幾乎所有座位上早已坐滿了人,甚至還有些身手好的青年男子,竟直接爬到了樹上,上首正位的兩排椅子,已然坐了不少人,而且以女子居多,卻依舊有幾張是空著的,那自然是給大長公主和太子,裕王等人留下的位置。眼見太子和大長公主迴來,齊齊停止交談。


    李胤與長孫無病兄妹,耿烈,引著各自貼身隨從,在廣場前東北角處尋了張空桌,圍坐下來,並非之前沒人過去坐,隻是都被大長公主府的女官韋香兒趕走了。


    李胤可沒心思注意聽太子站在正中說了些什麽,他隻顧著掃視會場上的眾人,這一番查看之下,還真讓他發現不少“熟悉”的麵孔。


    坐在大長公主身側的,是宮裏華妃娘娘和五皇子李喆,四皇子李葶也坐在那裏。另外還有長公主李雲芮,二公主李素心,三公主李果兒,臨淄郡主李舒欣,舞陽郡主李瓏怡、任城王世子李君陌,河東郡主李成敏,當今陛下的五位皇子,三位公主今日倒是一個不少,還有不少皇族親貴。另外,安遠侯楊宗立,懷安伯薛文剛、文信伯林若海幾個年輕的公侯伯爺也在,就連前日天然居門前所見的林夢陽,楚霆燁,雲逸,韓逸塵,蕭玉宸幾個也都在,還有幾個雖看著麵善,卻叫不上名字的。


    “今日盛會,乃是洛陽詩社自創立以來,到場人數最多的一迴,本宮也不再多言,老規矩,咱們先限定一題,所有人都可根據限定來當場做詩做詞,之後,便是即興作詩,再之後,大家便自行交流。現在便請諸位公推出三人,其中唿聲最高之人做開場詩,另外兩人,一人做詞,一人撫琴奏樂。”太子簡單說了幾句,便宣告開始了。


    “敢問殿下,這開場詩當以何為題?”說話之人李胤還真見過,正是前日天然居門口那號稱洛陽四大才子之首的宋孝陵。


    “哈哈哈,這不是那位趨炎附勢,追捧魏人的宋大才子麽?莫非你還想爭一爭那開場詩的資格不成?前日那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的絕對,宋大才子自己可對出了下聯?”那楚霆燁看不慣宋孝陵那副自以為是的樣子,便大笑著出口譏諷。


    “哈哈哈,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雲逸突然起身,笑著吟誦出了李胤當日第一副下聯。


    “人中曲如是,是如曲中人。”韓逸塵接著誦了第二聯。


    “僧遊雲隱寺,寺隱雲遊僧”這自然是林夢陽的聲音。


    “哎哎哎,諸位莫忘了,還有寫耿某的那一句:郎中耿若儼,儼若耿中郎。嘿嘿……”。耿烈猛然起身,大聲背出了那句有著他表字的下聯,背誦完更是咧嘴一笑,那神情很是得意。因為他先前猛然起身,倒是把一直隻顧看著自家王爺的紫釵幾個和長孫無香嚇了一跳。


    “原來當眾痛打魏狗的耿中郎也在,學生有禮了。”林夢陽,雲逸幾個朝著耿烈齊齊一禮。


    “學生等見過耿中郎。”幾乎所有在場的青年學子,齊齊起身,很是莊重的朝著耿烈躬身一禮。


    “這可使不得,使不得,俺耿某一介粗人,當不得諸位讀書人這般禮遇。”這會子耿烈倒是真的有些手足無措了。


    “耿中郎乃長信侯府小侯爺,身為勳貴之後,當街掌摑藐視我大唐天威,藐視當今陛下聖威的魏狗,鎮國公府長孫小公爺當眾請戰,力挫魏人囂張氣焰,北寧郡王殿下力挽狂瀾,眨眼間獨對四聯,逼的魏國副使不得不當眾認輸,三位淩雲壯誌,振聾發聵,實在大漲我唐人威風,揚我大唐風骨,這區區一禮,如何當不得?學生等這一禮,是讓那些媚敵自辱的軟骨頭們知道,我大唐學子,敬的是錚錚鐵骨的英雄漢,意氣風發的真男兒。”雲逸大聲道。


    “說得好!”周圍不少年輕學子齊聲大讚,那宋孝陵一臉難堪,灰溜溜縮到了一旁。


    “聽說耿中郎前日做了一首春神湖的蛤蟆詩,還受到陛下讚賞,耿中郎允文允武,文武雙全,有將軍此等愛國護國的賢臣良將,我大唐何懼列國窺伺?耿將軍,當再受我等一禮。”韓逸塵又高喊了一句。


    “哎哎哎,且慢且慢!使不得使不得,某隻是氣不過魏狗那副辱我大唐的嘴臉;那首蛤蟆詩,也並非耿某所做,實是……是北寧郡王殿下寫的,諸位……諸位要敬,也該敬北寧郡王殿下,若不是他出口成章,咱們大唐怕是已輸了那一場,我說的可對?”耿烈哪裏招架得住這般陣勢?邊說著,邊把躲在紫釵幾女身後的李胤,硬是生生拖了出來。李胤見躲不過,隻好順手推開長孫無香,頓時長孫無病那副目瞪口呆的英俊麵孔,也出現在眾人眼中。


    “啊?原來北寧郡王殿下和鎮國小公爺也在?”楚霆燁驚喜的大喊一聲。


    “嘩啦!”近百學子齊齊起身,然後似乎經過特殊訓練一般,再次整齊的單膝跪地,齊齊抱拳朝李胤高喊:


    “學生,拜見北寧郡王!”不再隻是躬身抱拳彎腰,而是單膝跪地,對李胤行的是下士尊上之禮。


    “諸位請起,請起!李胤出身將門,本就有守土護國之責;本王乃陛下欽封郡王,勳貴之身,就該以維護國威為己任。本王不過是履職盡責,份內所屬,怎敢當的諸位如此大禮?”


    李胤掃視眾人一眼,繼續大聲喊道:“不過,今日諸位這一禮,讓李胤知道,何為民心可用,何為眾誌成城,何為群情激昂,何為我大唐風骨!也讓李胤知道,我大唐萬千學子,熱血男兒,心中真正的期望為何物?那便是寧灑熱血,不失國威。我大唐兒郎錚錚鐵骨,頭可斷,國威不容鼠輩踐,血可流,大唐風骨不能丟!諸位今日之舉,胤,必當銘記在心,他日戰場之上,即便血染征袍,馬革裹屍,萬死不敢失一寸國土,實不敢負諸位心中之期望!這一禮,李胤與諸位一同,致敬大唐,致敬天下,致敬萬民,也致敬我輩心中之熱血與夢想!”


    “頭可斷,國威不容鼠輩踐;血可流,大唐風骨不能丟!”


    “頭可斷,國威不容鼠輩踐;血可流,大唐風骨不能丟!”


    “頭可斷,國威不容鼠輩踐;血可流,大唐風骨不能丟!”


    此刻,無分男女,無分貴賤,幾乎在場所有人,都齊聲高唿,熱淚長流,打濕了那一張張堅毅的麵龐。


    “頃刻間便能引導所有人,隨他意氣風發,隨他氣勢磅礴,隨他熱淚長流,他……果然與眾不同!”大長公主李令月,看著一臉肅穆,雙手高舉過頂,一揖到底的那道身影,眼神不由癡了。


    “沒想到,他不僅有文采,膽子大,居然還有這般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本事,能不知不覺間左右人之情緒,那聲音振聾發聵,這幫學子,怕是自此後都會將他視若由著共同熱血理想的摯友來擁戴了。“郡王殿下,從此刻開始,隻要你不會做出為世俗所不容之惡,你的人望將逐日攀升,你的這番將家國、百姓與信念看的重逾生命的言辭,不日將響徹整個京都洛陽。”同樣癡癡看著他的長孫無香,雙目中閃爍著讚歎與熱切的光華。


    “胸懷淩雲之誌,腹有氣吞萬裏之勢,偏又生的這般英俊人物,這才是我所求之真男兒!”太子妃美目泛彩,轉眼又看了那嘴角上揚的太子李苒,瞬間眼中華光暗淡下去。


    座椅上的華妃娘娘,看著身前一臉莊重,正揮舞著小拳頭,隨著眾人嘶喊的兒子李喆,又舉目看向那道挺拔的身形,如玉的麵孔,心中似乎想到了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山百美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瀚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瀚清並收藏江山百美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