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神湖,位於洛陽城南鶴鳴山下,與洛水相連,是一座天然湖泊。正值盛春時節,此地湖光山色,百花爭豔,姹紫嫣紅;山上蒼鬆翠柏,清秀挺拔,奇岩怪石嶙峋,洞穴幽深寬闊,山頂平坦處,有道觀庵堂一處,景色極美。鶴鳴山腳有皇家莊園一所,莊園內亭台樓閣,殿宇林立,極為繁奢。每有皇家成員會來此小住觀景,自太子做了洛陽詩社會首之後,每年詩社集會,便一直放在此處開辦。
車到門前停下,李胤與六女分乘兩駕馬車,另有二十名帶甲騎士護衛,李胤與紅袖青衣等各自下了馬車,聚在一起,那二十名甲士,自有莊子裏的下人引導著去一旁自行歇息,馬匹和車輛也被莊子裏的下人拉去門前一旁寬闊的歇馬場拴好停放。李胤下車時環視四下,發現那歇馬場上,早已停了不少馬車,看來在自己之前已是來了不少人,隻是不知道長孫無病兄妹,和耿烈已到了不曾。
“北寧郡王殿下,奴婢佩兒,奉大長公主殿下之命,特來請殿下,我家公主正在門口等候郡王殿下一同入內。”先前路上所見的那名身穿軟甲的侍女趕過來,對著李胤行了一禮道。這佩兒身材高挑,腳步輕盈,一看便是會功夫的,而且行的也是男子的抱拳拱手禮,應該是大長公主身邊的貼身女護衛了。
“有勞姑娘,太子和睿王殿下已至,本王當拜見過太子與睿王,方可入內,還請姑娘代為專稟大長公主殿下先行一步入內,本王稍後便來見禮。”李胤可不想在太子眼裏落下個狂悖的印象,畢竟人家可是儲君,未來的皇帝,自然該討好些。
“大長公主吩咐,待郡王殿下入內後,再與太子見禮不遲,公主殿下可還等著郡王,有事要問的。”佩兒明顯是受了太平公主的特意囑咐而來。
李胤略一思索,便躬身答應道:“既然是大長公主急著召,那小王自當從命。”當下整了整衣衫,便引著紫釵諸女,隨在佩兒身後半步,朝院門口而來。
遠遠便瞧見幾名身著華服的女子中間,一名芳華絕代,約摸二十五六歲年紀的絕美女人看了過來。
她穿著一件杏黃色的輕薄宮裝,領口微露繡有花枝紋樣的純白抹胸,身材豐腴飽滿,再加上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如同一顆秋日的葡萄,讓人忍不住想要上前采摘。心口弧線墳起,略顯寬大的宮裝都仿佛要被撐裂。饒是略顯寬大的宮裝遮掩了她大半的浮凸,但是舉止之間,豐茁偶現,仍極盡搖曳,撩人至極。那宮裝根本無法掩藏她的婀娜身段兒。根據前主記憶,李胤已經斷定,這個妖精一般的女人,正是隆德皇李昶唯一的妹妹,大唐太平大長公主李令月,之前宮中宴會上,前主可是見過幾次的,而且,根據記憶來看,就連木頭一般的前主,也是在心底深深為之驚豔不已,甚至曾頻頻生出臆想的,因為李胤在那些記憶中發現,前主不止一次在夢中與這位大長公主翻雲覆雨過。
“不愧是名列神女圖之上的絕色,簡直是個尤物啊!”李胤眼睛都快要看直了。
“臣李胤,叩見太平大長公主。”李胤走到距離李令月身前三步處,略一停頓,便一邊說著,一邊就要屈膝跪下去。
“快免了吧!小些的時候,北寧郡王見了本宮,可是一直喊著小姑姑的,這些年走動的極少,倒是生分了。”李令月那讓人聞之,心情都變得極為舒暢的聲音傳來。
“非是生分了,之前臣年齡小,不懂事,如今這姑姑是再喊不出口的,因為臣覺得,大長公主看上去,感覺明明比臣還要年幼一些,臣稱殿下為姑姑,總覺得太別扭了些。”李胤一臉正色的胡說八道。
“咯咯……公主,沒想到這位北寧郡王不僅相貌生的英俊,這口齒也是這般伶俐呢。”沒等李令月開口,身邊倒是有個身穿絳色薄裙的女子嬌媚一笑,看這女子容貌,倒是與之前那身穿軟甲的佩兒有三分神似,隻是,佩兒一身英氣,多了幾分男兒氣概,而眼前此女,容貌更柔媚不少,身材雖同樣高挑,但卻肉眼可見的要比佩兒更惹火不少,舉止間倒是與白狐有些相似,一副風騷透骨的樣子。即便與自己身後青衣,紅袖等女相比,這女人的姿色也不遑多讓。
“香兒說的極是呢,看來,北寧郡王這幾年來,不僅於文采上大有長進,就連這說話,也學的嘴甜了呢。”李令月明顯心情不錯。
“給姑母見禮了,姑母這裏倒是熱鬧,隻是外邊車來的多,未免塵土重了些,姑母為何還沒進園子裏去?”李胤身後傳來一聲透著些歡喜的聲音,不用猜,也知道是太子李苒到了。
“臣(奴婢)等拜見太子殿下,拜見睿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免了免了,北寧王弟也在啊?前些日子聽聞王弟遭了刺客,本宮心急如焚,隻是本宮也一直在東宮養病,出不得門,故而也不曾去探視,幸好王弟吉人天相,有驚無險,本宮也讓人去知會過五城兵馬司和京兆府,必要盡全力追查那些惡賊蹤跡,為北寧王弟出一口惡氣。嗬嗬,這一晃已是大半年不見了,王弟倒是越發英俊了,想來王弟必然已是痊愈了。”已然三十歲的太子李苒,生的倒是英俊,但臉色蒼白,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絲儒雅之氣,走上前來,語氣很是親近,隻是伸手拍向李胤肩頭的動作,明顯有些故意為之的痕跡。
不過,太子說的倒是實話,李胤穿越而來,在府中“養傷”時,太子雖不曾親自去探視,倒真的不止一次派太子府屬官去問候。就連太子妃也曾在李胤遇刺當日,親自到府探視過一迴,隻是太子妃去時,李胤還未曾醒來。
“承蒙太子掛念,臣感激不盡,托殿下洪福,如今已是無礙。太子和太子妃眷顧之情,臣改日必當登門拜謝。”李胤看了一眼太子,臉上掛起一副感激神色。
“你我相交不淺,本宮一直覺得與你脾性相投,王弟再這般客氣,倒是讓本宮覺得生疏了。太子妃此時正在門口,跟睿王妃,臨淄郡主幾人聊天兒,稍後便會過來。哦,對了,本宮昨日便收到鎮國公府無香小姐的傳信,也看過了你那首洛陽夜聞笛的詩,實在是難得佳作。有如此好詩,又有無香小姐引薦,昨日,本宮便親自為你在詩社名錄裏記了名,從今往後,王弟也是這詩社的一員了,可要繼續仔細研習詩詞,莫要辜負本宮和無香小姐的期望。”李苒一臉笑意。
“多謝太子。”
“行了,想來太子與睿王,還要留在此處跟後邊那些人招唿,本宮還有些事兒要問北寧郡王,便先行進去了。”李令月語氣中微微透著一絲不耐煩的意味道。
“也好,姑母先行入內,我與太子稍後便來。”睿王李莙,隆德皇第三子,生母是已故蘇淑妃,如今倒是記名在了親姨母,蘇惠妃的名下。李莙對大長公主抱拳一禮,表現的很是恭敬,可李胤卻在他看向李令月的眼神裏,分明看到了一絲透著狂熱的神色一閃而過,這無意中的發現,讓李胤心裏猛然一震,不由開始暗暗多打量了他兩眼,這家夥,心思必有古怪。
五位皇子中,太子雖有才氣,待人寬和,但表現有些過於懦弱,缺乏帝王所需的狠辣。
二皇子裕王李苕,雖已然二十七,卻自恃有高皇後和丞相內外扶持,平日行事過於張狂,待人陰狠毒辣,剛愎自用,極為自負。
四皇子祁王李葶,是已故沈德妃所生,如三皇子一樣,記名在親姨母貴妃沈漫雲膝下,倒是於李胤同歲,但,向來不喜讀書,隻愛舞刀弄劍,性格於二皇子倒是有些相似,行事囂張跋扈,手段強硬;
五皇子獻王李喆,如今隻有十歲,乃是當初西蜀和親來的公主,如今的華妃所生,一則獻王年紀還小,二則,近年來大唐與西蜀兩國關係不比之前,華妃也不怎麽受皇上重視,跟隨母妃在榮華宮生活的獻王,存在感也不高。
反倒是這個三皇子,自幼體弱多病,卻天資聰穎,機智超群,而且平日待人和善、寬厚,極少與人有爭執,處事不僅果斷公允,而且也極有分寸,數次向隆德皇獻改善民生之策,如今不過二十二歲,朝中已不少人,稱讚其有賢王之風,因此倒是得了個三賢王的美譽。
李胤朝太子和睿王拱手一禮,便隨在大長公主身後一起朝碧波山莊大門內走去。
“你寫的那首詩,本宮也瞧過了,確實如太子所言,算的是上品好詩了。”李令月突然朝著李胤道。
“那詩不過偶得,不曾想居然也能入的殿下慧眼。”李胤嘴角微微上翹,語氣平和的,就像是前世裏,那些情侶之間尋常的平靜聊天。
“你倒是會討巧!誇本宮慧眼,豈不是誇你自己的詩好?”李令月嫣然一笑。
“嗬嗬,那我該怎麽說?多謝公主殿下謬讚,臣也這麽覺得?”
“咯咯……你這人,倒是有趣。”說話間,不知不覺兩人已成並肩而行,紫釵等人六女,和大長公主幾名女官,見大長公主和北寧郡王聊的如此投機,很識趣的腳步落後了兩步,靜靜的跟在兩人身後。
“嗬嗬,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裏挑一,公主如此相讚,臣這心裏可比誇我詩好還要得意。”
“你這人,還真是不謙虛。”
“我身後幾個丫頭,也常誇我臉皮厚。”
“咯咯……。”輕熟美豔的李令月忍不住再次傾城一笑,李胤望著那張如花笑靨,頓時覺得,自己的身子都已經酥了。而香兒、佩兒等太平公主府那幾名女官,心裏卻齊齊想到,好像已經許久沒見過,公主如現在這般開心的笑過了。
車到門前停下,李胤與六女分乘兩駕馬車,另有二十名帶甲騎士護衛,李胤與紅袖青衣等各自下了馬車,聚在一起,那二十名甲士,自有莊子裏的下人引導著去一旁自行歇息,馬匹和車輛也被莊子裏的下人拉去門前一旁寬闊的歇馬場拴好停放。李胤下車時環視四下,發現那歇馬場上,早已停了不少馬車,看來在自己之前已是來了不少人,隻是不知道長孫無病兄妹,和耿烈已到了不曾。
“北寧郡王殿下,奴婢佩兒,奉大長公主殿下之命,特來請殿下,我家公主正在門口等候郡王殿下一同入內。”先前路上所見的那名身穿軟甲的侍女趕過來,對著李胤行了一禮道。這佩兒身材高挑,腳步輕盈,一看便是會功夫的,而且行的也是男子的抱拳拱手禮,應該是大長公主身邊的貼身女護衛了。
“有勞姑娘,太子和睿王殿下已至,本王當拜見過太子與睿王,方可入內,還請姑娘代為專稟大長公主殿下先行一步入內,本王稍後便來見禮。”李胤可不想在太子眼裏落下個狂悖的印象,畢竟人家可是儲君,未來的皇帝,自然該討好些。
“大長公主吩咐,待郡王殿下入內後,再與太子見禮不遲,公主殿下可還等著郡王,有事要問的。”佩兒明顯是受了太平公主的特意囑咐而來。
李胤略一思索,便躬身答應道:“既然是大長公主急著召,那小王自當從命。”當下整了整衣衫,便引著紫釵諸女,隨在佩兒身後半步,朝院門口而來。
遠遠便瞧見幾名身著華服的女子中間,一名芳華絕代,約摸二十五六歲年紀的絕美女人看了過來。
她穿著一件杏黃色的輕薄宮裝,領口微露繡有花枝紋樣的純白抹胸,身材豐腴飽滿,再加上那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如同一顆秋日的葡萄,讓人忍不住想要上前采摘。心口弧線墳起,略顯寬大的宮裝都仿佛要被撐裂。饒是略顯寬大的宮裝遮掩了她大半的浮凸,但是舉止之間,豐茁偶現,仍極盡搖曳,撩人至極。那宮裝根本無法掩藏她的婀娜身段兒。根據前主記憶,李胤已經斷定,這個妖精一般的女人,正是隆德皇李昶唯一的妹妹,大唐太平大長公主李令月,之前宮中宴會上,前主可是見過幾次的,而且,根據記憶來看,就連木頭一般的前主,也是在心底深深為之驚豔不已,甚至曾頻頻生出臆想的,因為李胤在那些記憶中發現,前主不止一次在夢中與這位大長公主翻雲覆雨過。
“不愧是名列神女圖之上的絕色,簡直是個尤物啊!”李胤眼睛都快要看直了。
“臣李胤,叩見太平大長公主。”李胤走到距離李令月身前三步處,略一停頓,便一邊說著,一邊就要屈膝跪下去。
“快免了吧!小些的時候,北寧郡王見了本宮,可是一直喊著小姑姑的,這些年走動的極少,倒是生分了。”李令月那讓人聞之,心情都變得極為舒暢的聲音傳來。
“非是生分了,之前臣年齡小,不懂事,如今這姑姑是再喊不出口的,因為臣覺得,大長公主看上去,感覺明明比臣還要年幼一些,臣稱殿下為姑姑,總覺得太別扭了些。”李胤一臉正色的胡說八道。
“咯咯……公主,沒想到這位北寧郡王不僅相貌生的英俊,這口齒也是這般伶俐呢。”沒等李令月開口,身邊倒是有個身穿絳色薄裙的女子嬌媚一笑,看這女子容貌,倒是與之前那身穿軟甲的佩兒有三分神似,隻是,佩兒一身英氣,多了幾分男兒氣概,而眼前此女,容貌更柔媚不少,身材雖同樣高挑,但卻肉眼可見的要比佩兒更惹火不少,舉止間倒是與白狐有些相似,一副風騷透骨的樣子。即便與自己身後青衣,紅袖等女相比,這女人的姿色也不遑多讓。
“香兒說的極是呢,看來,北寧郡王這幾年來,不僅於文采上大有長進,就連這說話,也學的嘴甜了呢。”李令月明顯心情不錯。
“給姑母見禮了,姑母這裏倒是熱鬧,隻是外邊車來的多,未免塵土重了些,姑母為何還沒進園子裏去?”李胤身後傳來一聲透著些歡喜的聲音,不用猜,也知道是太子李苒到了。
“臣(奴婢)等拜見太子殿下,拜見睿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免了免了,北寧王弟也在啊?前些日子聽聞王弟遭了刺客,本宮心急如焚,隻是本宮也一直在東宮養病,出不得門,故而也不曾去探視,幸好王弟吉人天相,有驚無險,本宮也讓人去知會過五城兵馬司和京兆府,必要盡全力追查那些惡賊蹤跡,為北寧王弟出一口惡氣。嗬嗬,這一晃已是大半年不見了,王弟倒是越發英俊了,想來王弟必然已是痊愈了。”已然三十歲的太子李苒,生的倒是英俊,但臉色蒼白,渾身上下散發著一絲儒雅之氣,走上前來,語氣很是親近,隻是伸手拍向李胤肩頭的動作,明顯有些故意為之的痕跡。
不過,太子說的倒是實話,李胤穿越而來,在府中“養傷”時,太子雖不曾親自去探視,倒真的不止一次派太子府屬官去問候。就連太子妃也曾在李胤遇刺當日,親自到府探視過一迴,隻是太子妃去時,李胤還未曾醒來。
“承蒙太子掛念,臣感激不盡,托殿下洪福,如今已是無礙。太子和太子妃眷顧之情,臣改日必當登門拜謝。”李胤看了一眼太子,臉上掛起一副感激神色。
“你我相交不淺,本宮一直覺得與你脾性相投,王弟再這般客氣,倒是讓本宮覺得生疏了。太子妃此時正在門口,跟睿王妃,臨淄郡主幾人聊天兒,稍後便會過來。哦,對了,本宮昨日便收到鎮國公府無香小姐的傳信,也看過了你那首洛陽夜聞笛的詩,實在是難得佳作。有如此好詩,又有無香小姐引薦,昨日,本宮便親自為你在詩社名錄裏記了名,從今往後,王弟也是這詩社的一員了,可要繼續仔細研習詩詞,莫要辜負本宮和無香小姐的期望。”李苒一臉笑意。
“多謝太子。”
“行了,想來太子與睿王,還要留在此處跟後邊那些人招唿,本宮還有些事兒要問北寧郡王,便先行進去了。”李令月語氣中微微透著一絲不耐煩的意味道。
“也好,姑母先行入內,我與太子稍後便來。”睿王李莙,隆德皇第三子,生母是已故蘇淑妃,如今倒是記名在了親姨母,蘇惠妃的名下。李莙對大長公主抱拳一禮,表現的很是恭敬,可李胤卻在他看向李令月的眼神裏,分明看到了一絲透著狂熱的神色一閃而過,這無意中的發現,讓李胤心裏猛然一震,不由開始暗暗多打量了他兩眼,這家夥,心思必有古怪。
五位皇子中,太子雖有才氣,待人寬和,但表現有些過於懦弱,缺乏帝王所需的狠辣。
二皇子裕王李苕,雖已然二十七,卻自恃有高皇後和丞相內外扶持,平日行事過於張狂,待人陰狠毒辣,剛愎自用,極為自負。
四皇子祁王李葶,是已故沈德妃所生,如三皇子一樣,記名在親姨母貴妃沈漫雲膝下,倒是於李胤同歲,但,向來不喜讀書,隻愛舞刀弄劍,性格於二皇子倒是有些相似,行事囂張跋扈,手段強硬;
五皇子獻王李喆,如今隻有十歲,乃是當初西蜀和親來的公主,如今的華妃所生,一則獻王年紀還小,二則,近年來大唐與西蜀兩國關係不比之前,華妃也不怎麽受皇上重視,跟隨母妃在榮華宮生活的獻王,存在感也不高。
反倒是這個三皇子,自幼體弱多病,卻天資聰穎,機智超群,而且平日待人和善、寬厚,極少與人有爭執,處事不僅果斷公允,而且也極有分寸,數次向隆德皇獻改善民生之策,如今不過二十二歲,朝中已不少人,稱讚其有賢王之風,因此倒是得了個三賢王的美譽。
李胤朝太子和睿王拱手一禮,便隨在大長公主身後一起朝碧波山莊大門內走去。
“你寫的那首詩,本宮也瞧過了,確實如太子所言,算的是上品好詩了。”李令月突然朝著李胤道。
“那詩不過偶得,不曾想居然也能入的殿下慧眼。”李胤嘴角微微上翹,語氣平和的,就像是前世裏,那些情侶之間尋常的平靜聊天。
“你倒是會討巧!誇本宮慧眼,豈不是誇你自己的詩好?”李令月嫣然一笑。
“嗬嗬,那我該怎麽說?多謝公主殿下謬讚,臣也這麽覺得?”
“咯咯……你這人,倒是有趣。”說話間,不知不覺兩人已成並肩而行,紫釵等人六女,和大長公主幾名女官,見大長公主和北寧郡王聊的如此投機,很識趣的腳步落後了兩步,靜靜的跟在兩人身後。
“嗬嗬,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裏挑一,公主如此相讚,臣這心裏可比誇我詩好還要得意。”
“你這人,還真是不謙虛。”
“我身後幾個丫頭,也常誇我臉皮厚。”
“咯咯……。”輕熟美豔的李令月忍不住再次傾城一笑,李胤望著那張如花笑靨,頓時覺得,自己的身子都已經酥了。而香兒、佩兒等太平公主府那幾名女官,心裏卻齊齊想到,好像已經許久沒見過,公主如現在這般開心的笑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