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幾聯?簡直大言不慚!”宋孝陵大聲喊道,想他堂堂洛陽四大才子之首,竟然連一聯都想不出來,可李胤這個連學堂都不曾進過的紈絝草包居然說還能對出幾聯?他哪裏會信?
聽李胤這樣說,魏念堂卻是眼睛一亮,拱了拱手正要開口請李胤再對一聯,卻見李胤直接指著宋孝陵道:“哼,你連本王這從不曾進過學堂的草包都不如,也配稱才子?還敢說自己飽讀詩書十餘年?你讀書可是讀進了狗肚子裏不成?你自己無能,就莫以為所有人都跟你一樣蠢笨如豬!既然你不信,本王今天就讓你知道,書,不是隻有在學堂學的才有用!豎起你那雙驢耳朵,給本王仔細聽好!若是耳朵聾了,就仔細看著!”
“你……”。宋孝陵都快被罵哭了。
不等他開口說話,李胤直接迴身,朝那侍奉筆墨之人大喝一聲:“取紙來!”
“愣著做甚!快!鋪紙!”魏念堂卻似乎比其它人都還心急。
“郎中耿若儼,儼若耿中郎!”李胤又是邊寫邊大聲將下聯念了出來。
“殿下居然真的還能對的出?”紅袖那雙桃花眼已經睜到最大,一瞬不瞬的盯著那道挺拔的白衣背影。
“哈哈哈……”一旁的耿烈大笑道:“多謝殿下,不曾想,某今日倒是要憑王爺這副下聯,揚名天下了。原來他的表字便是若儼,而他在長信侯麾下軍中,正是任著中郎將一職。
“人中曲如是,是如曲中人”
“北寧郡王果然大才!真如殿下所言,這上聯,對於殿下而言,還似乎真是極容易的。
“咯咯……王爺還真是能讓奴婢感覺驚喜不斷呢。”高冷如黃衫,也是忍不住甜笑出聲。隻是隨著她這一笑,周圍有不少人的身心,瞬間都酥了。
“僧遊雲隱寺,寺隱雲遊僧!”
“呀!還有?”那俠義青年士子楚霆燁驚喜的大唿。
“殿下就此打住吧,之前是外臣不知天高地厚了,還請殿下留一絲顏麵給外臣如何?”魏念堂這會兒是真服了。
“嗬嗬,魏先生言重了,小王非是有意掃先生顏麵,隻是想借此來教給在場諸位學子,此等迴文對,隻要有合適之名稱,便可輕而易舉。”
“多謝殿下解惑,學生受教了”!周圍,足足有幾十名學子,齊齊朝李胤拱手執弟子禮。一言可為師,更何況,北寧郡王如今教的可是實打實的對對子的規律和方法。
“哈哈哈,諸位不必如此,所謂仁者見仁,本王不過是與諸君交流一點心得,不敢稱教誨,諸位需知,學海無涯,知識無界,遇事更不可著了表象。”李胤說這話時,瞥見那宋孝陵,已是灰溜溜的自行走了。
“學生等謹記王爺教誨。”韓逸塵,雲逸,林夢陽,楚霆燁四人齊齊抱拳應聲。
“諸位拳拳護國之心,倒是也教本王覺得很是欣喜,如今既然這對聯已對完,本王也算僥幸替我大唐贏了這文比其一,為朝廷略略盡了一絲綿薄,本王可還要進這天然居赴宴呢,便就此散了吧,魏先生也該迴去複命了,咱們就此別過。”
李胤朝眾多學子揮了揮手,直接走過去,一手攬著耿烈的肩膀,另一手卻是扯住了長孫無病,活脫脫一副吊兒郎當市井小民的做派,哪裏有半點淳淳教導人的嚴肅樣子。
“殿下不僅大才,就連行事也這般灑脫,身邊紅顏相伴,摯友之間隨性相交,雲某好生羨慕!”人群中,士子雲逸對著已邁步進了天然居酒樓的李胤背影,神往不已。
魏念堂已經領著幾名隨從悄然向著鴻臚寺的驛館走去。鄭仁傑看了一眼一臉平靜的魏念堂,試探著問道:“魏長史,咱們……稍後該如何跟元侍郎交代?”
魏念堂略一沉思:“輸了就是輸了,李胤一口氣對出來幾副下聯,其對聯隻能,魏某不及也,如實說便是,反正丞相和陛下早已打定主意,無論唐帝答不答應把流州南四城割讓給咱們大魏,此次大魏都會出兵,因此,元侍郎這三比之賭,輸贏並無差別。”
鄭仁傑立刻道:“怎能相同?若是贏了,我大魏兵不血刃便能多拿一千萬兩銀子,還能把唐國大長公主帶迴大魏。”
“隻要此次燕匈聯軍進犯唐國之時,能大敗唐軍,那一千萬兩白銀和一個被唐帝所不喜的妹妹,還不是一樣到手?甚至還會更多,咱們今日即便輸了,又有何妨?”魏念堂看了鄭仁傑一眼,淡淡的道。
“那……既然如此,不知我等此次出使唐國之意義,又何在?”鄭仁傑不解的問道。
“探知虛實,掌握唐國朝廷之底線。順便給唐皇施壓,並給予一定示好,為唐國提前留得一絲希望,日後三國伐唐,唐國戰敗之時,自然會先選擇向我大魏投降。”
“嘶……高!魏公未雨綢繆,高瞻遠矚,有如此謀略絕非常人所比,真是高啊!”鄭仁傑確實有些服氣了。
“此乃丞相之謀,魏某不過丞相麾下謀士,自該為主公分憂,何敢居功?鄭司馬萬不可再做此言,魏某得遇丞相提攜,此生萬死難報。“
“公真忠義之士,小人佩服!”鄭仁傑抱拳作揖,一禮到地。
就在李胤對出天然居門口下聯後,不到半個時辰。唐宮大內養心殿,年近五旬,兩鬢已有微霜的隆德皇,正斜靠在那張寬大的軟榻上,頭枕著高皇後豐腴滑嫩的大腿。神態端莊,氣質高雅的美婦高皇後,則用那蔥白似的纖纖玉指,輕輕為皇帝按著兩側太陽穴。低頭看了一眼閉目養神的隆德皇,悠悠道:“陛下,苕兒如今年齡也不小了,可府裏還隻有玥兒一個正妻侍奉,臣妾聽聞鎮國公的孫女,可是個名滿京都的大才女,就連相貌也是極好的,臣妾想替苕兒求個恩典,請陛下為長孫家那丫頭和苕兒賜婚,讓苕兒迎娶鎮國公的孫女為側妃……”。
“眼下苕兒還是一心跟著丞相,多學些治國之道才是,而且,苕兒平日行事過於嬌縱輕狂,鎮國公是不會答應,把她那寶貝孫女給苕兒做側妃的,這事兒你也休要再提。”隆德皇忽然睜開雙眼,坐起身,眼神中恢複了平日的精明神色。
“陛下,就算鎮國公再疼孫女,可若由陛下賜婚,他莫非還敢抗旨不成?如今太子已有了東楚公主做太子妃,又娶了沈貴妃的侄女做側妃,還納了兩房良娣……”。
“住口!太子是儲君!自然該盡早開枝散葉!苕兒還年輕,正該把心思用在正事兒上,你莫要誤了他!如今北疆動蕩,寧王不能理事,長山郡王也不是能主事的材料,若北疆有變,除了鎮國公,朕還能指望誰能替朕開赴北疆禦敵?鎮國公為國盡忠了一輩子,兩個兒子都早早戰死在了沙場,如今他那孫子孫女就如同是他的心頭肉,朕若下旨賜婚,無疑是等於要割他的心尖,他是不會抗旨,但也難免會心中不悅!苕兒平日所謂太過荒唐,別說鎮國公,就是朕,也很是失望,鎮國公一向心性耿直中正,如何會放心把他那寶貝孫女許給苕兒?苕兒平日行事,還有你到底是何用意,你當朕真的看不透、不知道麽?朕還沒到耳聾眼瞎的年紀!”隆德皇越說越氣憤,直接起身拂袖。
“呃……陛下息怒,臣妾隻是見皇子們到如今皆還未有子嗣,想著能給苕兒多娶幾房妾室,也好盡早為皇家開枝散葉。臣妾隻想能為陛下分憂,絕不敢另有他想,陛下!”高皇後聞聽隆德皇如此說,難免心中一驚,這個該死的男人,誰說他日漸昏聵?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精明。想歸想,但皇後還是做出一副驚恐狀,趕緊跪在地上苦苦分辯。
隆德皇輕蔑的掃了他一眼,繼續道:“你要謹記,你是皇後,是裕王的親生母親,可也是太子,瑞王和獻王,以及幾個公主的母後,要事事公正,至少要盡量一碗水端平!”
“是,臣妾謹記陛下教誨,絕不敢忘!”
隆德皇見她一副小心謹慎的樣子,卻絲毫不為所動,依舊冷冷的道:“朕知道你的心意,可太子也是先皇後所生,是朕的嫡長子,而且太子至孝,又一向勤懇,你該知道,朕不會允許任何人危及太子安全,誰都不行!朕給不了苕兒太子之位,但能保證他一生榮華,讓他做個無憂無慮的王爺!”
高皇後趕緊以頭觸地,口中泣聲道:“陛下息怒,臣妾絕不敢心存非分之想,還請陛下明鑒。”。
隆德皇語氣終於弱了幾分:“你說得對,皇家子嗣繁衍也是大事,你那侄女嫁給苕兒也有兩年了,遲遲不見又孕,是該給苕兒再納個側妃了。朕知皇商趙萬林有一女,天姿國色,性格純良,且是個利生養的,不日朕便派禮部奉禮去趙家提親,就讓趙氏之女進裕王府,做個側妃吧!”
“陛下,商人之女……”。高皇後心中一驚,正想著勸皇帝收迴成命,卻聽皇帝又是一聲冷哼道:“不過是取個側妃,隻為能早日給皇家添丁進口,開枝散葉,商人之女又有何不可?皇後莫要忘了,國丈年輕之時也是商人,你高家之前也是商賈之家,皇後如今母儀天下,莫非就忘了自己也是商人之女了?”
“是……臣妾輕狂了!”高皇後垂著頭,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卻沒人看見此時她那雙眼裏,卻已然是滿滿的憤恨之色。
聽李胤這樣說,魏念堂卻是眼睛一亮,拱了拱手正要開口請李胤再對一聯,卻見李胤直接指著宋孝陵道:“哼,你連本王這從不曾進過學堂的草包都不如,也配稱才子?還敢說自己飽讀詩書十餘年?你讀書可是讀進了狗肚子裏不成?你自己無能,就莫以為所有人都跟你一樣蠢笨如豬!既然你不信,本王今天就讓你知道,書,不是隻有在學堂學的才有用!豎起你那雙驢耳朵,給本王仔細聽好!若是耳朵聾了,就仔細看著!”
“你……”。宋孝陵都快被罵哭了。
不等他開口說話,李胤直接迴身,朝那侍奉筆墨之人大喝一聲:“取紙來!”
“愣著做甚!快!鋪紙!”魏念堂卻似乎比其它人都還心急。
“郎中耿若儼,儼若耿中郎!”李胤又是邊寫邊大聲將下聯念了出來。
“殿下居然真的還能對的出?”紅袖那雙桃花眼已經睜到最大,一瞬不瞬的盯著那道挺拔的白衣背影。
“哈哈哈……”一旁的耿烈大笑道:“多謝殿下,不曾想,某今日倒是要憑王爺這副下聯,揚名天下了。原來他的表字便是若儼,而他在長信侯麾下軍中,正是任著中郎將一職。
“人中曲如是,是如曲中人”
“北寧郡王果然大才!真如殿下所言,這上聯,對於殿下而言,還似乎真是極容易的。
“咯咯……王爺還真是能讓奴婢感覺驚喜不斷呢。”高冷如黃衫,也是忍不住甜笑出聲。隻是隨著她這一笑,周圍有不少人的身心,瞬間都酥了。
“僧遊雲隱寺,寺隱雲遊僧!”
“呀!還有?”那俠義青年士子楚霆燁驚喜的大唿。
“殿下就此打住吧,之前是外臣不知天高地厚了,還請殿下留一絲顏麵給外臣如何?”魏念堂這會兒是真服了。
“嗬嗬,魏先生言重了,小王非是有意掃先生顏麵,隻是想借此來教給在場諸位學子,此等迴文對,隻要有合適之名稱,便可輕而易舉。”
“多謝殿下解惑,學生受教了”!周圍,足足有幾十名學子,齊齊朝李胤拱手執弟子禮。一言可為師,更何況,北寧郡王如今教的可是實打實的對對子的規律和方法。
“哈哈哈,諸位不必如此,所謂仁者見仁,本王不過是與諸君交流一點心得,不敢稱教誨,諸位需知,學海無涯,知識無界,遇事更不可著了表象。”李胤說這話時,瞥見那宋孝陵,已是灰溜溜的自行走了。
“學生等謹記王爺教誨。”韓逸塵,雲逸,林夢陽,楚霆燁四人齊齊抱拳應聲。
“諸位拳拳護國之心,倒是也教本王覺得很是欣喜,如今既然這對聯已對完,本王也算僥幸替我大唐贏了這文比其一,為朝廷略略盡了一絲綿薄,本王可還要進這天然居赴宴呢,便就此散了吧,魏先生也該迴去複命了,咱們就此別過。”
李胤朝眾多學子揮了揮手,直接走過去,一手攬著耿烈的肩膀,另一手卻是扯住了長孫無病,活脫脫一副吊兒郎當市井小民的做派,哪裏有半點淳淳教導人的嚴肅樣子。
“殿下不僅大才,就連行事也這般灑脫,身邊紅顏相伴,摯友之間隨性相交,雲某好生羨慕!”人群中,士子雲逸對著已邁步進了天然居酒樓的李胤背影,神往不已。
魏念堂已經領著幾名隨從悄然向著鴻臚寺的驛館走去。鄭仁傑看了一眼一臉平靜的魏念堂,試探著問道:“魏長史,咱們……稍後該如何跟元侍郎交代?”
魏念堂略一沉思:“輸了就是輸了,李胤一口氣對出來幾副下聯,其對聯隻能,魏某不及也,如實說便是,反正丞相和陛下早已打定主意,無論唐帝答不答應把流州南四城割讓給咱們大魏,此次大魏都會出兵,因此,元侍郎這三比之賭,輸贏並無差別。”
鄭仁傑立刻道:“怎能相同?若是贏了,我大魏兵不血刃便能多拿一千萬兩銀子,還能把唐國大長公主帶迴大魏。”
“隻要此次燕匈聯軍進犯唐國之時,能大敗唐軍,那一千萬兩白銀和一個被唐帝所不喜的妹妹,還不是一樣到手?甚至還會更多,咱們今日即便輸了,又有何妨?”魏念堂看了鄭仁傑一眼,淡淡的道。
“那……既然如此,不知我等此次出使唐國之意義,又何在?”鄭仁傑不解的問道。
“探知虛實,掌握唐國朝廷之底線。順便給唐皇施壓,並給予一定示好,為唐國提前留得一絲希望,日後三國伐唐,唐國戰敗之時,自然會先選擇向我大魏投降。”
“嘶……高!魏公未雨綢繆,高瞻遠矚,有如此謀略絕非常人所比,真是高啊!”鄭仁傑確實有些服氣了。
“此乃丞相之謀,魏某不過丞相麾下謀士,自該為主公分憂,何敢居功?鄭司馬萬不可再做此言,魏某得遇丞相提攜,此生萬死難報。“
“公真忠義之士,小人佩服!”鄭仁傑抱拳作揖,一禮到地。
就在李胤對出天然居門口下聯後,不到半個時辰。唐宮大內養心殿,年近五旬,兩鬢已有微霜的隆德皇,正斜靠在那張寬大的軟榻上,頭枕著高皇後豐腴滑嫩的大腿。神態端莊,氣質高雅的美婦高皇後,則用那蔥白似的纖纖玉指,輕輕為皇帝按著兩側太陽穴。低頭看了一眼閉目養神的隆德皇,悠悠道:“陛下,苕兒如今年齡也不小了,可府裏還隻有玥兒一個正妻侍奉,臣妾聽聞鎮國公的孫女,可是個名滿京都的大才女,就連相貌也是極好的,臣妾想替苕兒求個恩典,請陛下為長孫家那丫頭和苕兒賜婚,讓苕兒迎娶鎮國公的孫女為側妃……”。
“眼下苕兒還是一心跟著丞相,多學些治國之道才是,而且,苕兒平日行事過於嬌縱輕狂,鎮國公是不會答應,把她那寶貝孫女給苕兒做側妃的,這事兒你也休要再提。”隆德皇忽然睜開雙眼,坐起身,眼神中恢複了平日的精明神色。
“陛下,就算鎮國公再疼孫女,可若由陛下賜婚,他莫非還敢抗旨不成?如今太子已有了東楚公主做太子妃,又娶了沈貴妃的侄女做側妃,還納了兩房良娣……”。
“住口!太子是儲君!自然該盡早開枝散葉!苕兒還年輕,正該把心思用在正事兒上,你莫要誤了他!如今北疆動蕩,寧王不能理事,長山郡王也不是能主事的材料,若北疆有變,除了鎮國公,朕還能指望誰能替朕開赴北疆禦敵?鎮國公為國盡忠了一輩子,兩個兒子都早早戰死在了沙場,如今他那孫子孫女就如同是他的心頭肉,朕若下旨賜婚,無疑是等於要割他的心尖,他是不會抗旨,但也難免會心中不悅!苕兒平日所謂太過荒唐,別說鎮國公,就是朕,也很是失望,鎮國公一向心性耿直中正,如何會放心把他那寶貝孫女許給苕兒?苕兒平日行事,還有你到底是何用意,你當朕真的看不透、不知道麽?朕還沒到耳聾眼瞎的年紀!”隆德皇越說越氣憤,直接起身拂袖。
“呃……陛下息怒,臣妾隻是見皇子們到如今皆還未有子嗣,想著能給苕兒多娶幾房妾室,也好盡早為皇家開枝散葉。臣妾隻想能為陛下分憂,絕不敢另有他想,陛下!”高皇後聞聽隆德皇如此說,難免心中一驚,這個該死的男人,誰說他日漸昏聵?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精明。想歸想,但皇後還是做出一副驚恐狀,趕緊跪在地上苦苦分辯。
隆德皇輕蔑的掃了他一眼,繼續道:“你要謹記,你是皇後,是裕王的親生母親,可也是太子,瑞王和獻王,以及幾個公主的母後,要事事公正,至少要盡量一碗水端平!”
“是,臣妾謹記陛下教誨,絕不敢忘!”
隆德皇見她一副小心謹慎的樣子,卻絲毫不為所動,依舊冷冷的道:“朕知道你的心意,可太子也是先皇後所生,是朕的嫡長子,而且太子至孝,又一向勤懇,你該知道,朕不會允許任何人危及太子安全,誰都不行!朕給不了苕兒太子之位,但能保證他一生榮華,讓他做個無憂無慮的王爺!”
高皇後趕緊以頭觸地,口中泣聲道:“陛下息怒,臣妾絕不敢心存非分之想,還請陛下明鑒。”。
隆德皇語氣終於弱了幾分:“你說得對,皇家子嗣繁衍也是大事,你那侄女嫁給苕兒也有兩年了,遲遲不見又孕,是該給苕兒再納個側妃了。朕知皇商趙萬林有一女,天姿國色,性格純良,且是個利生養的,不日朕便派禮部奉禮去趙家提親,就讓趙氏之女進裕王府,做個側妃吧!”
“陛下,商人之女……”。高皇後心中一驚,正想著勸皇帝收迴成命,卻聽皇帝又是一聲冷哼道:“不過是取個側妃,隻為能早日給皇家添丁進口,開枝散葉,商人之女又有何不可?皇後莫要忘了,國丈年輕之時也是商人,你高家之前也是商賈之家,皇後如今母儀天下,莫非就忘了自己也是商人之女了?”
“是……臣妾輕狂了!”高皇後垂著頭,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卻沒人看見此時她那雙眼裏,卻已然是滿滿的憤恨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