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上工
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 作者:中郎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把口袋裏的油桐果倒了出來,隨手將袋子塞進背簍,背起背簍,再次朝山裏走去。
宋陽迴到屋內,往火塘裏添了些柴火,把給他留的飯菜熱上。趁著熱飯的工夫,他從帶迴來的魚腥草裏挑出一些,仔細清理混雜其中的雜物,順手摘掉根節上的須根。
弄好一把後,他把魚腥草洗淨,折成小段,從缸裏撈出一些豆豉,又從地裏摘來幾個青辣椒和幾根小蔥,洗淨切碎,撒上些鹽,簡單攪拌均勻。
青辣椒和小蔥的翠綠與魚腥草的潔白,在等待的時間裏漸漸融合。等宋陽熱好飯菜開始吃時,這盤簡單的涼拌魚腥草已經十分入味,讓這頓樸素的飯食,在咀嚼的清脆聲響中,愈發美味可口。直到整盤魚腥草都被吃完,他還覺得意猶未盡。
稍作休息後,宋陽帶上一些魚腥草,拿起鋤頭前往盤龍灣。
在河畔潮濕的地方,他挖了一小片地,把一節節魚腥草埋了進去。魚腥草是很好養活的香草植物,用根簡單扡插就能繁殖,今年種下,來年就能長成一大片,種一次,多年都能取用。
此時已是下午四五點,暫時沒別的事可做。宋陽迴到老屋,拖來一把凳子,坐在柿子樹下,開始給那一大堆油桐果剝皮取籽。
**迴來後也加入進來,兄弟倆一直忙到傍晚。
估計著宋建國他們快收工了,宋陽才去洗手準備晚飯。當然,今晚的主角依舊是魚腥草,一碗涼拌魚腥草和一碗魚腥草炒肉,各具風味。
晚上吃飯時,宋建國笑著問:“那些肉賣了多少錢?”
“四十塊。我去鐵匠鋪買了些獨彈,給進寶開了些藥,給兩個侄女買了點零食,還剩三十五塊。”宋陽沒有隱瞞,從貼身內兜裏掏出剩下的錢,遞給王靜雅。
沒分家之前,他不想自己留著這些錢。本就打算幫襯**,更不想因為錢影響兄弟倆好不容易緩和的關係。
上輩子兄弟倆轉眼間就陰陽兩隔,再見都成奢望,他也不在乎分家時這些錢會分給**一半。畢竟現在一家人還在一起生活。等以後分了家,熬過那場災難,各自有了家庭,就各憑本事過日子,他適當給**一些指點就行。
“從明天開始,我會跟著去上一段時間工。”宋陽順便提了一句。
“你不是一直想著去打獵嗎,怎麽又不去了?”王靜雅有些疑惑地問。
“進寶受傷了,隻帶著招財進山不太安全。”
進寶擅長掏後,遇到兇猛獵物時,隻要咬住就能有效牽製,極大地保障了安全性,獵殺時也能創造更好的瞄準時機。
昨天獵殺黑熊時,進寶就展現出了出色的掏後能力。要是沒有進寶幹擾,黑熊追宋嶽的時候,短時間內或許能跑掉,但稍有差池,後果就不堪設想。而且受地形限製,很多野物能憑借皮糙肉厚橫衝直撞的地方,人往往會本能避開。
在這種情況下,進寶的掏後能力能起到很好的幹擾作用,不僅能轉移仇恨,解除獵人的危險,關鍵時刻還能創造更好的獵殺瞄準機會,甚至救命。
招財嗅覺靈敏,尋找獵物很厲害,但它隻是中型獵狗,雖然靈活,力量卻比大型獵狗差很多,鉗耳無法有效拖住獵物。進山沒有進寶,宋陽心裏實在不踏實。在他看來,進山時兩條獵狗缺一不可。
此外,若想在打獵這條路上走得更穩,宋陽覺得有必要擴充狗幫的力量。僅兩條獵狗,力量太過薄弱,很難圍住獵物。他打算找個時間去看望李師傅,順便請他幫忙找幾條好狗。
李師傅拋開了煩心事,獨自在山裏過著逍遙日子。
這大半年,他迴山裏茅草屋的時間不多,偶爾迴來住幾天,就帶著巴豆外出訪友。
去年過年後,他先去鷂子岩找了送宋陽兩條青川犬的大爺,在那兒住了一個多月,平時就是喝酒、聊天,偶爾一起進山打獵或找些泡酒的草藥。迴來沒幾天,又去了城口、鎮巴,還說準備去恩施,打算去一趟神農架。
宋陽忙著蓋房子,下雨天沒事時就去茅草屋找李師傅,可去了幾次隻碰上一迴。李師傅這些年打獵、采藥,單靠打到一頭黑熊賣的錢,就夠他逍遙許久,所以能四處閑逛。
至於出行需要的證明,他根本不在意,反正走的大多是山路,沒人管得著。宋陽不禁佩服,李師傅年紀這麽大,精神頭還這麽好。有這樣四處闖蕩的師傅幫忙找獵狗,再合適不過了。
現在要進山,怎麽也得等進寶傷完全好才行。
聽說宋陽要跟著去上工,宋建國和王靜雅都笑了。
宋陽從父母臉上看出些別樣的意味,忍不住問:“我怎麽感覺你們又在盤算什麽?”
宋建國搖搖頭說:“這不是高興嘛,你爸我當隊長都大半年了,這還是你第一次去上工,不管怎麽說,也是在支持我的工作。”
王靜雅笑得更開心:“我讓你爸給你安排個輕鬆點的活兒。”
“媽,這樣不太合適吧,特意安排,不怕別人說閑話嗎?”宋陽笑著說,“和別人一樣就行,別人能幹什麽,我也能幹。”
他更希望通過上工,多和村裏其他人走動走動。
這大半年,宋建國在石河子生產隊樹立了公平公正的隊長形象,因此贏得了不少人心。大概現在心裏還有怨氣的,也就隻有楊華德一家和趙富貴的老婆、小兒子。
但這兩家人,就算心裏有氣也不敢表現出來,根本沒人搭理他們。就連以前調皮搗蛋的趙強,也老實得很,平時宋建國安排工作,他從不吭聲,隻管埋頭幹活。
其實,宋建國從未故意刁難他們,反而在工作安排上多有照顧。正所謂禍不及妻兒,有些事不能做得太絕,這不是心軟,而是宋建國堅守道義。
“我問過小陽,他說這些油桐果差不多夠了,附近山上都被我找遍了,不好摘了,明天我也跟著去上工。”**也跟著說道。
“去唄,一家人都去!”宋建國點頭同意。
“爸,明天幹什麽活兒?”宋陽隨口問道。
“分成三撥,一部分人去積肥,一部分人繼續割地埂,還有些人去水田,要割稻子了!”宋建國隨口說,“明天安排你去打穀子,這可是個體力活。”
宋陽微微點頭表示明白。
在山裏,沒有夏收和秋收的說法,通常把夏初收割小麥、豌豆、胡豆等稱作收割小春,把夏末和秋季收割水稻、玉米、黃豆等稱作收割大春。收割大春,就從打穀子開始。
俗話說,秋前十天無穀打,秋後十天打不贏。
打穀子講究速度,穀子一成熟,風一吹就開始掉落,成熟越久,掉落越快。有“打九成黃”的說法,所以得抓緊時間把穀子收迴來,才能減少損失。
趁著好太陽趕緊曬幹入倉,秋後還有“二十四個秋老虎”的好天氣,不趁這時把穀子收迴來曬幹,就錯過了曬穀的好時機。
不過,山裏以山地為主,能種稻子的水田不多,不需要安排太多人手,三五天就能完成。而且因為位置偏北,天氣稍冷,稻穀成熟也稍晚。但為了搶時間,幹活全靠拚體力,確實是重體力活。
一家人吃完飯,收拾好鍋碗瓢盆,沒閑著,又圍到柿子樹下給油桐果剝皮。就連兩個小侄女也來幫忙,拿著木棒敲敲打打,費力地擺弄著油桐果。一開始她們還覺得好玩,沒過半小時就沒了耐心,開始亂敲。
最後,雲蘭不小心用木棒敲到自己手上,哇的一聲哭了起來,一家人隻好把姐妹倆趕到一邊去玩。
一直到天黑,油桐果還沒剝完,隻能先放下,改天再弄。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就起床了。匆匆給家裏的四頭豬喂上切好的豬草,用籮筐把下蛋的雞罩起來,然後一起趕往皂角樹場子。
宋建國敲響鐵鍾,大聲吆喝幾聲,村子裏的人紛紛趕到場子上集合。整個場子很快熱鬧起來。
宋陽迴到屋內,往火塘裏添了些柴火,把給他留的飯菜熱上。趁著熱飯的工夫,他從帶迴來的魚腥草裏挑出一些,仔細清理混雜其中的雜物,順手摘掉根節上的須根。
弄好一把後,他把魚腥草洗淨,折成小段,從缸裏撈出一些豆豉,又從地裏摘來幾個青辣椒和幾根小蔥,洗淨切碎,撒上些鹽,簡單攪拌均勻。
青辣椒和小蔥的翠綠與魚腥草的潔白,在等待的時間裏漸漸融合。等宋陽熱好飯菜開始吃時,這盤簡單的涼拌魚腥草已經十分入味,讓這頓樸素的飯食,在咀嚼的清脆聲響中,愈發美味可口。直到整盤魚腥草都被吃完,他還覺得意猶未盡。
稍作休息後,宋陽帶上一些魚腥草,拿起鋤頭前往盤龍灣。
在河畔潮濕的地方,他挖了一小片地,把一節節魚腥草埋了進去。魚腥草是很好養活的香草植物,用根簡單扡插就能繁殖,今年種下,來年就能長成一大片,種一次,多年都能取用。
此時已是下午四五點,暫時沒別的事可做。宋陽迴到老屋,拖來一把凳子,坐在柿子樹下,開始給那一大堆油桐果剝皮取籽。
**迴來後也加入進來,兄弟倆一直忙到傍晚。
估計著宋建國他們快收工了,宋陽才去洗手準備晚飯。當然,今晚的主角依舊是魚腥草,一碗涼拌魚腥草和一碗魚腥草炒肉,各具風味。
晚上吃飯時,宋建國笑著問:“那些肉賣了多少錢?”
“四十塊。我去鐵匠鋪買了些獨彈,給進寶開了些藥,給兩個侄女買了點零食,還剩三十五塊。”宋陽沒有隱瞞,從貼身內兜裏掏出剩下的錢,遞給王靜雅。
沒分家之前,他不想自己留著這些錢。本就打算幫襯**,更不想因為錢影響兄弟倆好不容易緩和的關係。
上輩子兄弟倆轉眼間就陰陽兩隔,再見都成奢望,他也不在乎分家時這些錢會分給**一半。畢竟現在一家人還在一起生活。等以後分了家,熬過那場災難,各自有了家庭,就各憑本事過日子,他適當給**一些指點就行。
“從明天開始,我會跟著去上一段時間工。”宋陽順便提了一句。
“你不是一直想著去打獵嗎,怎麽又不去了?”王靜雅有些疑惑地問。
“進寶受傷了,隻帶著招財進山不太安全。”
進寶擅長掏後,遇到兇猛獵物時,隻要咬住就能有效牽製,極大地保障了安全性,獵殺時也能創造更好的瞄準時機。
昨天獵殺黑熊時,進寶就展現出了出色的掏後能力。要是沒有進寶幹擾,黑熊追宋嶽的時候,短時間內或許能跑掉,但稍有差池,後果就不堪設想。而且受地形限製,很多野物能憑借皮糙肉厚橫衝直撞的地方,人往往會本能避開。
在這種情況下,進寶的掏後能力能起到很好的幹擾作用,不僅能轉移仇恨,解除獵人的危險,關鍵時刻還能創造更好的獵殺瞄準機會,甚至救命。
招財嗅覺靈敏,尋找獵物很厲害,但它隻是中型獵狗,雖然靈活,力量卻比大型獵狗差很多,鉗耳無法有效拖住獵物。進山沒有進寶,宋陽心裏實在不踏實。在他看來,進山時兩條獵狗缺一不可。
此外,若想在打獵這條路上走得更穩,宋陽覺得有必要擴充狗幫的力量。僅兩條獵狗,力量太過薄弱,很難圍住獵物。他打算找個時間去看望李師傅,順便請他幫忙找幾條好狗。
李師傅拋開了煩心事,獨自在山裏過著逍遙日子。
這大半年,他迴山裏茅草屋的時間不多,偶爾迴來住幾天,就帶著巴豆外出訪友。
去年過年後,他先去鷂子岩找了送宋陽兩條青川犬的大爺,在那兒住了一個多月,平時就是喝酒、聊天,偶爾一起進山打獵或找些泡酒的草藥。迴來沒幾天,又去了城口、鎮巴,還說準備去恩施,打算去一趟神農架。
宋陽忙著蓋房子,下雨天沒事時就去茅草屋找李師傅,可去了幾次隻碰上一迴。李師傅這些年打獵、采藥,單靠打到一頭黑熊賣的錢,就夠他逍遙許久,所以能四處閑逛。
至於出行需要的證明,他根本不在意,反正走的大多是山路,沒人管得著。宋陽不禁佩服,李師傅年紀這麽大,精神頭還這麽好。有這樣四處闖蕩的師傅幫忙找獵狗,再合適不過了。
現在要進山,怎麽也得等進寶傷完全好才行。
聽說宋陽要跟著去上工,宋建國和王靜雅都笑了。
宋陽從父母臉上看出些別樣的意味,忍不住問:“我怎麽感覺你們又在盤算什麽?”
宋建國搖搖頭說:“這不是高興嘛,你爸我當隊長都大半年了,這還是你第一次去上工,不管怎麽說,也是在支持我的工作。”
王靜雅笑得更開心:“我讓你爸給你安排個輕鬆點的活兒。”
“媽,這樣不太合適吧,特意安排,不怕別人說閑話嗎?”宋陽笑著說,“和別人一樣就行,別人能幹什麽,我也能幹。”
他更希望通過上工,多和村裏其他人走動走動。
這大半年,宋建國在石河子生產隊樹立了公平公正的隊長形象,因此贏得了不少人心。大概現在心裏還有怨氣的,也就隻有楊華德一家和趙富貴的老婆、小兒子。
但這兩家人,就算心裏有氣也不敢表現出來,根本沒人搭理他們。就連以前調皮搗蛋的趙強,也老實得很,平時宋建國安排工作,他從不吭聲,隻管埋頭幹活。
其實,宋建國從未故意刁難他們,反而在工作安排上多有照顧。正所謂禍不及妻兒,有些事不能做得太絕,這不是心軟,而是宋建國堅守道義。
“我問過小陽,他說這些油桐果差不多夠了,附近山上都被我找遍了,不好摘了,明天我也跟著去上工。”**也跟著說道。
“去唄,一家人都去!”宋建國點頭同意。
“爸,明天幹什麽活兒?”宋陽隨口問道。
“分成三撥,一部分人去積肥,一部分人繼續割地埂,還有些人去水田,要割稻子了!”宋建國隨口說,“明天安排你去打穀子,這可是個體力活。”
宋陽微微點頭表示明白。
在山裏,沒有夏收和秋收的說法,通常把夏初收割小麥、豌豆、胡豆等稱作收割小春,把夏末和秋季收割水稻、玉米、黃豆等稱作收割大春。收割大春,就從打穀子開始。
俗話說,秋前十天無穀打,秋後十天打不贏。
打穀子講究速度,穀子一成熟,風一吹就開始掉落,成熟越久,掉落越快。有“打九成黃”的說法,所以得抓緊時間把穀子收迴來,才能減少損失。
趁著好太陽趕緊曬幹入倉,秋後還有“二十四個秋老虎”的好天氣,不趁這時把穀子收迴來曬幹,就錯過了曬穀的好時機。
不過,山裏以山地為主,能種稻子的水田不多,不需要安排太多人手,三五天就能完成。而且因為位置偏北,天氣稍冷,稻穀成熟也稍晚。但為了搶時間,幹活全靠拚體力,確實是重體力活。
一家人吃完飯,收拾好鍋碗瓢盆,沒閑著,又圍到柿子樹下給油桐果剝皮。就連兩個小侄女也來幫忙,拿著木棒敲敲打打,費力地擺弄著油桐果。一開始她們還覺得好玩,沒過半小時就沒了耐心,開始亂敲。
最後,雲蘭不小心用木棒敲到自己手上,哇的一聲哭了起來,一家人隻好把姐妹倆趕到一邊去玩。
一直到天黑,油桐果還沒剝完,隻能先放下,改天再弄。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就起床了。匆匆給家裏的四頭豬喂上切好的豬草,用籮筐把下蛋的雞罩起來,然後一起趕往皂角樹場子。
宋建國敲響鐵鍾,大聲吆喝幾聲,村子裏的人紛紛趕到場子上集合。整個場子很快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