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還不止一次
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 作者:中郎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陽砍來一段幹燥的竹棍,用鋒利的小刀將其劈成數片竹片,隨後,他又找來麻繩,小心翼翼地將蜂脾捆綁在竹片之。
接著,他在石崖底部挑選了一處合適的石窟,用長短適中的小竹子支撐著竹片,讓蜂脾穩穩地架設在石窟頂部。
將幾塊蜂脾都安置妥當後,宋陽提起竹篼,把手輕輕伸進去,動作輕柔地將裏麵溫熱的蜜蜂一把接著一把地撈出來,放在石窟的蜂脾上。
直到大部分蜜蜂都被轉移進去,見有不少蜜蜂紛紛朝著石窟飛落,宋陽估摸著蜂王應該也已進入其中,這才把竹篼裏剩下的蜜蜂抖落出來。
之後,他便守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那些亂飛的蜜蜂和散落在地上的零散蜜蜂,或振翅飛翔,或緩緩爬行,朝著石窟匯聚,不一會兒,蜂脾上就爬滿了蜜蜂,它們將蜂脾嚴密地護了起來。
等蜜蜂基本都進入石窟後,宋陽才將那塊用來封住石窟口的厚實木板安裝上去。
這扇由專業木匠打造的蜂巢門板,與石槽契合得嚴絲合縫,甚至都無需使用黃泥、牛糞之類的東西來填補縫隙。門板底部用鑽花鑽了兩個小孔,大小剛好能讓蜜蜂自由進出。
看著蜜蜂從洞口爬進爬出,一副安定祥和的樣子,宋陽不禁長舒了一口氣。至於放在裏麵起支撐作用的竹子,等蜜蜂分泌的蜂蠟將蜂脾牢固地粘連在石窟頂部後,再取出來也不遲,不會對蜂群造成任何影響。
隨後,宋陽又去查看了另外兩群自己飛來的蜜蜂,發現情況也相當不錯,蜜蜂的顏色都有些偏金黃。看樣子,它們大概也就來了一兩天,但進出十分活躍。
其中一群位於石崖左邊靠近根部的位置,宋陽揭開木板瞧了瞧,隻見石窟裏三分之一的空間都被蜜蜂占據,群勢非常強盛,已經造出四五個巴掌大小的蜂脾了。
看著剩下的那些石窟,宋陽打算找來蜂脾,提煉出蜂蠟後,塗抹在這些石窟裏。蜂蠟自身散發的氣味,是蜜蜂所熟悉且喜愛的。
每當蜜蜂分蜂、飛逃或者遷徙,外出尋找新蜂窩位置的偵查蜂在路過盤龍灣附近時,就會被蜂蠟的氣味吸引,循味找來,進入石窟一探究竟。隻要裏麵的環境適宜,它們就會迴去帶領蜂群前來入住。
宋陽在山上收了蜂群後,還把刨出的土洞重新用石塊和泥巴填好,也是想著利用蜂巢裏割完蜂脾後剩下的蜜茬等殘留的氣味來引誘蜜蜂入住。這是誘蜂的小竅門。
在如今這個年代,沒多少人會這麽做,但到了後來,許多喜愛養蜂的人,常常製作一些蜂箱放置在山上顯眼的大樹、石壁上,目的就是誘蜂。等蜜蜂入住後,直接搬迴家安置起來就行。正所謂“養蜂不用種,隻要勤做桶”,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群群勢強盛的蜜蜂,每年清明前後,總會分出好幾個蜂群,這些蜂群總得找個地方安家落戶。隻要提供一些合適的蜂箱,蜜蜂就會自己找上門來。
要是再塗抹上蜂蠟,烤出香味,就更容易成為蜜蜂的選擇。而現在,石崖上,宋陽已經準備好幾十個非常適合蜂群居住的石窟,變得熱鬧起來隻是時間問題。
隨後,宋陽又去自己的新房子轉了一圈,然後提著竹篼迴家。迴到家時,正好碰上村裏五六個人上門討要黑熊肉,父親宋建國和王宏遠正在給他們分發。
這些人大多是家裏缺肉少油的,上門來要也是無奈之舉。見到宋陽迴來,大家都笑著跟他打招唿,誇讚他厲害。宋陽也謙遜地迴應著。
父子倆把這些人送走後,宋陽正準備迴屋,宋建國把他叫住:“我已經跟你王宏遠說好了,剩下的這些肉,我們兩家平分,熊膽、熊皮這些能賣錢的東西,你打算怎麽分?”
宋陽想了想,說道:“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但這次我和王嶽平分。”
主意是自己拿的,黑熊也是自己開槍打死的,當了紅手,兩隻獵狗也出了不少力,按常理,分成三份,自己占兩份,完全沒問題。
但就衝王嶽願意挺身而出保護自己的這份心意,還有他引著黑熊踩中絆腳套,宋陽就覺得應該平分。
一個敢冒著巨大危險為自己挺身而出的人,實在太難得了。何況,沒有王嶽,想要搞定這隻黑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宋建國點點頭,笑著拍了拍宋陽的肩膀:“不錯……很多時候,有些東西是金錢買不來的,這要看你自己怎麽做人。難得有這麽一個願意為你豁出性命的兄弟,給再多都值得。打獵嘛,沒有比命更重要的東西,錢嘛,總有別的辦法賺,不隻是這一條路。”
很顯然,宋建國也是個重情重義的人。
宋陽笑著點點頭:“我知道了。”
父子倆迴到家,宋陽直接把分配的想法說了出來。一聽到宋陽說要平分,王嶽和王宏遠都連忙搖頭。
經過一番討論,最後決定,熊膽賣的錢,王嶽和宋陽平分,至於熊皮、熊掌、香獐子賣的錢,王宏遠和王嶽說什麽都不肯再要。
他們又何嚐沒有宋建國類似的想法,都是重情義的人,才會多年來相處融洽。見兩人態度堅決,事情就這麽定下來了。
宋陽招唿著王宏遠和王嶽在家裏吃了頓飯,兩家人把熊肉分了,各自迴家醃製。臨走時,他們向宋陽要了些蜂蜜。
跟著母親去上工,在外麵玩了一天的兩個小侄女看到蜂蜜,剛迴來的時候就吃過,現在又湊到裝蜂蜜的小瓦盆前眼巴巴地看著。
宋陽見狀,又給她們一人分了一塊,然後提來一隻臘製的野豬豬仔,清洗幹淨後,用竹子叉著,在火塘上慢慢烤起來。
這次有蜂蜜,邊烤邊塗抹,剛吃過飯,也不著急。上一次烤的時候,一家人都不舍得吃,都讓著孩子,這次烤,總算能讓一家人都好好嚐嚐了。
這一烤就是一個多小時,豬肉表層漸漸變得紅潤,香氣也越來越濃鬱。漸漸地,豬仔的皮有不少地方完全脫離肉體,形成了類似薯片一樣的薄脆層,一口咬下去,“哢嚓”一聲,皮層破碎,誘人的香氣瞬間在口中散開,令人陶醉。
而肉的部分因為慢火烤製,保持著嫩滑的口感,綿密鮮香,塗抹在上麵的蜂蜜和醃製時的麻辣味道相互交織,竟產生出一種奇妙的美味。
宋陽雖然不是專業的廚師,但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家人吃到他簡單烤製的豬仔,那味道依然讓一家人迴味無窮。
這次,總算是讓一家人都多吃了幾塊,不過大部分還是進了兩個小家夥的肚子。
剩下的蜂蜜,還有三斤左右,宋陽找來一個土罐,清洗幹淨後烘幹,把蜂蜜全部裝了進去,又找來牛皮紙,用麻線捆紮封口,放在櫥櫃最裏麵,留著以後慢慢吃。
第二天一大早,宋陽就起床了,背著香獐子肉和四隻黑熊腳掌,前往桃源鎮。
大半年的時間,宋陽除了到鎮上買青瓦的時候來過兩次,其他時間都沒怎麽來過,黑市更是一次都沒去過。他發現,黑市上擺攤賣東西的人又多了一些,往來的人也比以前多了不少。
他在賣小麵的攤子上花了兩毛錢吃了一碗小麵,順便向攤主打聽:“今年管得嚴不嚴?”
“比往年鬆多了,來查過好幾次,但是被帶走的人迴來說,就是簡單教育一下就放了,東西都沒沒收,又還迴來了!”攤主說這話的時候,神情顯得很輕鬆。
宋陽微微點頭,他知道,做生意擺攤的政策在逐漸放寬。
或許,再過一兩年,桃源鎮就會熱鬧起來,攤位、門麵會布滿整條街,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街麵上不會再像現在這樣冷清壓抑。
背篼裏的東西,也有人來看過,可一看到是野味,雖然有人舍得出價,但最終還是沒有一個人買。
吃完小麵後,宋陽幹脆背著背篼,迴到上次被追趕後,在路邊燒火取暖的地方等著。現在天亮得早,早上七點的時候,紅彤彤的太陽就已經爬上了東邊的山頭。
就在宋陽等得有些無聊,起身順著路閑逛的時候,突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緊接著一個人跳到他麵前。宋陽愣了一下,等看清麵前的人後,驚喜地說道:“是你!”
來的人正是馮學文的女兒馮曉萱。她穿著一件方格圖案的的確良襯衫和一條淡藍色的褲子,整個人看起來更加靚麗、幹練。之前垂到胸口的兩條麻花辮,現在又長長了不少,都已經齊腰了。
“這麽久才認出我……”馮曉萱撇了撇嘴,看起來有點不高興。
宋陽撓撓頭:“都大半年沒見麵了,再說了,上次見你的時候,你穿著厚棉衣,現在卻穿著一身的確良,看起來簡直像變了個人,更漂亮了。”
聽到宋陽的誇讚,馮曉萱的臉微微一紅:“我每次來這兒,都會按照我爸說的,等著看你來了沒有,可一直都沒碰到你。”
“這大半年我一直在忙著蓋房子,這兩天才又開始打獵。”
“我知道,那座用石頭建的大房子,很漂亮!”
“你怎麽知道,你又沒去過?”
“誰說的?我去過好幾次,每次去都看到你在忙,就沒打擾你。”
宋陽又愣了一下,他沒想到,她居然去過盤龍灣,而且還不止一次!
接著,他在石崖底部挑選了一處合適的石窟,用長短適中的小竹子支撐著竹片,讓蜂脾穩穩地架設在石窟頂部。
將幾塊蜂脾都安置妥當後,宋陽提起竹篼,把手輕輕伸進去,動作輕柔地將裏麵溫熱的蜜蜂一把接著一把地撈出來,放在石窟的蜂脾上。
直到大部分蜜蜂都被轉移進去,見有不少蜜蜂紛紛朝著石窟飛落,宋陽估摸著蜂王應該也已進入其中,這才把竹篼裏剩下的蜜蜂抖落出來。
之後,他便守在一旁,靜靜地看著那些亂飛的蜜蜂和散落在地上的零散蜜蜂,或振翅飛翔,或緩緩爬行,朝著石窟匯聚,不一會兒,蜂脾上就爬滿了蜜蜂,它們將蜂脾嚴密地護了起來。
等蜜蜂基本都進入石窟後,宋陽才將那塊用來封住石窟口的厚實木板安裝上去。
這扇由專業木匠打造的蜂巢門板,與石槽契合得嚴絲合縫,甚至都無需使用黃泥、牛糞之類的東西來填補縫隙。門板底部用鑽花鑽了兩個小孔,大小剛好能讓蜜蜂自由進出。
看著蜜蜂從洞口爬進爬出,一副安定祥和的樣子,宋陽不禁長舒了一口氣。至於放在裏麵起支撐作用的竹子,等蜜蜂分泌的蜂蠟將蜂脾牢固地粘連在石窟頂部後,再取出來也不遲,不會對蜂群造成任何影響。
隨後,宋陽又去查看了另外兩群自己飛來的蜜蜂,發現情況也相當不錯,蜜蜂的顏色都有些偏金黃。看樣子,它們大概也就來了一兩天,但進出十分活躍。
其中一群位於石崖左邊靠近根部的位置,宋陽揭開木板瞧了瞧,隻見石窟裏三分之一的空間都被蜜蜂占據,群勢非常強盛,已經造出四五個巴掌大小的蜂脾了。
看著剩下的那些石窟,宋陽打算找來蜂脾,提煉出蜂蠟後,塗抹在這些石窟裏。蜂蠟自身散發的氣味,是蜜蜂所熟悉且喜愛的。
每當蜜蜂分蜂、飛逃或者遷徙,外出尋找新蜂窩位置的偵查蜂在路過盤龍灣附近時,就會被蜂蠟的氣味吸引,循味找來,進入石窟一探究竟。隻要裏麵的環境適宜,它們就會迴去帶領蜂群前來入住。
宋陽在山上收了蜂群後,還把刨出的土洞重新用石塊和泥巴填好,也是想著利用蜂巢裏割完蜂脾後剩下的蜜茬等殘留的氣味來引誘蜜蜂入住。這是誘蜂的小竅門。
在如今這個年代,沒多少人會這麽做,但到了後來,許多喜愛養蜂的人,常常製作一些蜂箱放置在山上顯眼的大樹、石壁上,目的就是誘蜂。等蜜蜂入住後,直接搬迴家安置起來就行。正所謂“養蜂不用種,隻要勤做桶”,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群群勢強盛的蜜蜂,每年清明前後,總會分出好幾個蜂群,這些蜂群總得找個地方安家落戶。隻要提供一些合適的蜂箱,蜜蜂就會自己找上門來。
要是再塗抹上蜂蠟,烤出香味,就更容易成為蜜蜂的選擇。而現在,石崖上,宋陽已經準備好幾十個非常適合蜂群居住的石窟,變得熱鬧起來隻是時間問題。
隨後,宋陽又去自己的新房子轉了一圈,然後提著竹篼迴家。迴到家時,正好碰上村裏五六個人上門討要黑熊肉,父親宋建國和王宏遠正在給他們分發。
這些人大多是家裏缺肉少油的,上門來要也是無奈之舉。見到宋陽迴來,大家都笑著跟他打招唿,誇讚他厲害。宋陽也謙遜地迴應著。
父子倆把這些人送走後,宋陽正準備迴屋,宋建國把他叫住:“我已經跟你王宏遠說好了,剩下的這些肉,我們兩家平分,熊膽、熊皮這些能賣錢的東西,你打算怎麽分?”
宋陽想了想,說道:“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但這次我和王嶽平分。”
主意是自己拿的,黑熊也是自己開槍打死的,當了紅手,兩隻獵狗也出了不少力,按常理,分成三份,自己占兩份,完全沒問題。
但就衝王嶽願意挺身而出保護自己的這份心意,還有他引著黑熊踩中絆腳套,宋陽就覺得應該平分。
一個敢冒著巨大危險為自己挺身而出的人,實在太難得了。何況,沒有王嶽,想要搞定這隻黑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宋建國點點頭,笑著拍了拍宋陽的肩膀:“不錯……很多時候,有些東西是金錢買不來的,這要看你自己怎麽做人。難得有這麽一個願意為你豁出性命的兄弟,給再多都值得。打獵嘛,沒有比命更重要的東西,錢嘛,總有別的辦法賺,不隻是這一條路。”
很顯然,宋建國也是個重情重義的人。
宋陽笑著點點頭:“我知道了。”
父子倆迴到家,宋陽直接把分配的想法說了出來。一聽到宋陽說要平分,王嶽和王宏遠都連忙搖頭。
經過一番討論,最後決定,熊膽賣的錢,王嶽和宋陽平分,至於熊皮、熊掌、香獐子賣的錢,王宏遠和王嶽說什麽都不肯再要。
他們又何嚐沒有宋建國類似的想法,都是重情義的人,才會多年來相處融洽。見兩人態度堅決,事情就這麽定下來了。
宋陽招唿著王宏遠和王嶽在家裏吃了頓飯,兩家人把熊肉分了,各自迴家醃製。臨走時,他們向宋陽要了些蜂蜜。
跟著母親去上工,在外麵玩了一天的兩個小侄女看到蜂蜜,剛迴來的時候就吃過,現在又湊到裝蜂蜜的小瓦盆前眼巴巴地看著。
宋陽見狀,又給她們一人分了一塊,然後提來一隻臘製的野豬豬仔,清洗幹淨後,用竹子叉著,在火塘上慢慢烤起來。
這次有蜂蜜,邊烤邊塗抹,剛吃過飯,也不著急。上一次烤的時候,一家人都不舍得吃,都讓著孩子,這次烤,總算能讓一家人都好好嚐嚐了。
這一烤就是一個多小時,豬肉表層漸漸變得紅潤,香氣也越來越濃鬱。漸漸地,豬仔的皮有不少地方完全脫離肉體,形成了類似薯片一樣的薄脆層,一口咬下去,“哢嚓”一聲,皮層破碎,誘人的香氣瞬間在口中散開,令人陶醉。
而肉的部分因為慢火烤製,保持著嫩滑的口感,綿密鮮香,塗抹在上麵的蜂蜜和醃製時的麻辣味道相互交織,竟產生出一種奇妙的美味。
宋陽雖然不是專業的廚師,但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家人吃到他簡單烤製的豬仔,那味道依然讓一家人迴味無窮。
這次,總算是讓一家人都多吃了幾塊,不過大部分還是進了兩個小家夥的肚子。
剩下的蜂蜜,還有三斤左右,宋陽找來一個土罐,清洗幹淨後烘幹,把蜂蜜全部裝了進去,又找來牛皮紙,用麻線捆紮封口,放在櫥櫃最裏麵,留著以後慢慢吃。
第二天一大早,宋陽就起床了,背著香獐子肉和四隻黑熊腳掌,前往桃源鎮。
大半年的時間,宋陽除了到鎮上買青瓦的時候來過兩次,其他時間都沒怎麽來過,黑市更是一次都沒去過。他發現,黑市上擺攤賣東西的人又多了一些,往來的人也比以前多了不少。
他在賣小麵的攤子上花了兩毛錢吃了一碗小麵,順便向攤主打聽:“今年管得嚴不嚴?”
“比往年鬆多了,來查過好幾次,但是被帶走的人迴來說,就是簡單教育一下就放了,東西都沒沒收,又還迴來了!”攤主說這話的時候,神情顯得很輕鬆。
宋陽微微點頭,他知道,做生意擺攤的政策在逐漸放寬。
或許,再過一兩年,桃源鎮就會熱鬧起來,攤位、門麵會布滿整條街,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街麵上不會再像現在這樣冷清壓抑。
背篼裏的東西,也有人來看過,可一看到是野味,雖然有人舍得出價,但最終還是沒有一個人買。
吃完小麵後,宋陽幹脆背著背篼,迴到上次被追趕後,在路邊燒火取暖的地方等著。現在天亮得早,早上七點的時候,紅彤彤的太陽就已經爬上了東邊的山頭。
就在宋陽等得有些無聊,起身順著路閑逛的時候,突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緊接著一個人跳到他麵前。宋陽愣了一下,等看清麵前的人後,驚喜地說道:“是你!”
來的人正是馮學文的女兒馮曉萱。她穿著一件方格圖案的的確良襯衫和一條淡藍色的褲子,整個人看起來更加靚麗、幹練。之前垂到胸口的兩條麻花辮,現在又長長了不少,都已經齊腰了。
“這麽久才認出我……”馮曉萱撇了撇嘴,看起來有點不高興。
宋陽撓撓頭:“都大半年沒見麵了,再說了,上次見你的時候,你穿著厚棉衣,現在卻穿著一身的確良,看起來簡直像變了個人,更漂亮了。”
聽到宋陽的誇讚,馮曉萱的臉微微一紅:“我每次來這兒,都會按照我爸說的,等著看你來了沒有,可一直都沒碰到你。”
“這大半年我一直在忙著蓋房子,這兩天才又開始打獵。”
“我知道,那座用石頭建的大房子,很漂亮!”
“你怎麽知道,你又沒去過?”
“誰說的?我去過好幾次,每次去都看到你在忙,就沒打擾你。”
宋陽又愣了一下,他沒想到,她居然去過盤龍灣,而且還不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