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秋冬,要是把蓋石頭房子的錢拿去建吊腳木樓,同樣麵積的,建三座都綽綽有餘。


    不過,這錢花得也算值,房子的效果確實驚豔。


    一向節儉、把錢看得很重的王靜雅,不僅把宋陽之前交給她保管的錢全拿了出來,還拿出了去年賣任務豬所得的大半,嘴裏直說這錢花得值。


    石河子村的村民常常來圍觀建房進度,當看到宋軍那氣派的“四合院”成型時,再也沒人說風涼話,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誇讚和羨慕。


    誰不喜歡寬敞又漂亮的大房子呢?


    雖說房子主體蓋好了,但內部幾乎是空的。廚房裏連灶台都沒搭,更別提其他家具了。


    兄弟倆迴家吃飯時,王靜雅從兜裏掏出一塊布,揭開後,裏麵是一遝零錢,幾乎沒有大團結,大多是一塊兩塊的,還有不少毛票和分幣。


    她把這包錢放在桌上,推到宋陽麵前,說道:“兒子,房子建好了,趁著幫你蓋房的叔伯們還在村裏,找他們把灶台、火塘弄好,再做些家具,不然屋裏空蕩蕩的……這是一百二十三塊錢,你拿著。”


    “這是你哥結婚後這幾年攢下來,本打算給你娶媳婦用的,蓋房也是大事,這麽漂亮的大房子,姑娘們見了肯定喜歡,以後娶媳婦也容易些,娶媳婦的錢,咱們再慢慢攢。”


    王靜雅從未見過宋陽如此勤快,蓋房子本就是苦差事,更何況是石頭房子,各項工作幾乎都很繁重。


    可宋陽硬是堅持了大半年,連一向吃苦耐勞、體力比他好的宋軍,都不止一次抱怨累得受不了,而宋陽卻自始至終沒喊過一聲累。


    每天他起床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往青溝和盤龍灣跑,幾乎沒怎麽休息過,除非下大雨實在幹不了活。


    在山村,大家都堅信:隻要肯吃苦,就有盼頭,日子肯定能越過越好。村民們不得不承認,宋陽真的像換了個人。家裏人除了欣慰,更多的是心疼。


    正埋頭吃飯的宋陽抬起頭,看著王靜雅,實在不好意思再收下這筆錢。


    七個多月過去了,轉眼已到初秋,他一分錢都沒掙,連生產隊的工都沒上一天,一門心思撲在蓋房子上。


    他很清楚,王靜雅拿出的是家裏的全部積蓄,要是家裏萬一出點什麽事,連應急的錢都沒有。雖說蓋房子時,他背石頭背得後背都起了老繭,吃了不少苦,但不可否認,這大半年都是家裏人在養著他。


    今年隻有宋建國、李嘉怡和王靜雅三人上工,掙的工分怕是連一家人的基本口糧都換不夠,更別說有餘錢了。所以,這筆錢他堅決不能要。


    “新房子裏不用打火塘,弄個火爐就行,屋頂的煙囪出口都留好了……媽,這些錢你收迴去,留著家裏應急。需要用錢的話,我會想辦法。房子已經建好了,剩下的事不用太著急,可以緩緩。”


    宋陽把錢推了迴去,“我休息兩天,去山上看看能不能打到值錢的野物,就算去挖竹溜子也能換錢,問題總能解決。”


    火爐主要是冬天取暖用,做飯的話,廚房裏搭個灶台就夠了,總比在客廳生火塘燒木柴,把屋子熏得烏煙瘴氣強。


    說完,宋陽轉頭看向宋建國:“爸,我還是不想上工,一天就掙那幾毛錢工分,還不如去攆山來得快。”


    經過大半年,宋建國已經完全適應了生產隊長的角色。


    他本就是幹農活的行家,清楚什麽時候該做什麽,哪些事是在磨洋工,沒必要像楊華德當隊長時那樣瞎忙活。


    他把生產隊的事務安排得井井有條,既沒聽到閑言碎語,社員上工時間少了,工分卻更值錢了,還能空出時間忙自家的事,大家都很滿意。


    公社領導來過幾次,每次詢問生產隊的生產情況,宋建國都能對答如流,各項工作都落到實處,讓公社領導十分滿意。


    “你這孩子,太不給你爸麵子了。讓我當隊長,結果你一個工都不上,這說得過去嗎?”


    宋建國白了宋陽一眼,“房子建好了,該上工還是得上。你看看你,多久沒去大村子走動了,還是要多和村裏人相處。”


    宋陽笑著說:“這不是一直沒時間嘛!”


    “還有,你要去攆山可以,但別總想著打熊、豹子這些危險的獵物。它們確實能賣錢,但太容易出事。要打就等冬天農閑下雪的時候,大家一起去,也好有個照應。”


    宋陽第一次打熊和後來打豹子的經曆都極其兇險,雖說帶著宋建國他們打野豬時,宋陽表現得很有想法,但宋建國還是放心不下。


    山裏春夏秋三個季節,一般很少打獵。頂多下個套子抓個野兔、野雞,或者挖挖竹溜子,弄點小動物改善下夥食。


    偶爾沒事的時候,就去山裏采些認識的草藥,拿到收購站換點小錢,一切以農事為主。


    春季是多數野物交配繁衍的季節,夏季林木茂密,不適合打獵,秋季樹葉枯黃飄落,走在林子裏,樹葉嘩啦作響,容易驚跑獵物,所以打獵也比較少,而且這幾個季節正是農忙的時候。


    最適合打獵的還是冬季,尤其是下雪的時候。


    到了冬季,一年的農活基本結束,正是農村清閑的時候。


    糧食入倉,紅薯藏在地窖,家豬殺了掛在火塘上熏製,外出掙錢的人也都迴家了,生產隊沒什麽農活可幹。人們似乎忘卻了一年的辛勞,時常去關係好的人家串門,正好邀約著一起去攆山。


    “我看你還是得跟著上工,現在不是攆山的時候。這段時間,玉米漸漸飽滿了,要是發現有野物來毀壞莊稼,我會安排你們幾個會攆山的去守著。”宋建國想了想說道。


    “守莊稼沒問題。我休息兩天,還是得上山,主要是訓練狗,為冬季攆山做準備。遇到能打的獵物就打,沒把握的,我也不強求。我還想順便去山上采些油桐迴來,新房子的木板樓楞、門窗都得刷一遍,需要不少桐油。”


    想到明年的洪澇災害,宋陽不敢有絲毫懈怠。


    房子是蓋起來了,但明年一年的糧食成了大問題。莊稼受災,幾乎顆粒無收,隻能補種一些,接下來好幾個月都得靠政府發放的救助糧度日……必須得為明年多儲備些糧食和肉。


    得抓住這個秋冬季節,不然明年的日子可不好過。


    嗯……已經很久沒和馮學文聯係了!而且,也該抓緊時間弄些桐油迴來,把屋子好好收拾一下。


    桐油可是好東西,宋陽上輩子腿瘸後,沒少靠撿油桐果換錢維持生計。油桐果呈球形,和石榴長得很像。到了深秋,就可以采摘油桐果了。


    蜀地的山裏有不少野生油桐樹,結的油桐果榨出的油就是桐油。


    桐油具有出色的防腐、防水、防鏽性能,幹燥速度快,還有光澤,用途十分廣泛。油紙傘、鬥笠、木材家具防腐等都離不開它。在這個年代,桐油可是戰略物資,不少地方還專門種植。


    到了油桐果收獲的季節,采摘完後,人們還會去山裏“撿漏”。看到野生油桐樹,或者樹上沒摘幹淨的油桐果,就會想辦法摘下來,拿迴家去皮後,得到的油桐果種子可以拿到集市上賣錢。


    這時候,一斤油桐果種子也就換幾分錢,再過幾年能賣到兩三毛錢一斤。孩子們對這事特別熱衷,撿迴來賣錢既能補貼家用,又能因為幫了忙得到大人獎勵的糖果。就連很多大人也會加入撿油桐果的隊伍。


    油桐樹的葉子還常被用來包清明粑。每年清明節,村裏不少人家都會做清明粑吃。今年,手頭有點糧票的王靜雅和李嘉怡,還特意用油桐樹葉包清明粑給一家人吃。


    清明粑是蜀地清明節的傳統小吃。


    外皮是用在公社糧油門市用糧票買來的糯米麵,加上從地裏采摘的鮮嫩清明菜,餡料是由野蔥、榨菜和臘肉丁等混合炒熟製成,然後上籠屜蒸熟。油桐樹葉寬大且韌性好,包出來的清明粑帶著一股淡淡的清香。


    不過,在這個年代,很少有人意識到這東西全身有毒。


    宋陽卻知道。清明節前一天迴家,看到王靜雅和李嘉怡用油桐樹葉包清明粑,他連忙勸阻:“這油桐全身都有毒,葉子也不例外,以後別再用來包清明粑了。”


    聽宋陽這麽說,李嘉怡和王靜雅反應平淡。王靜雅滿不在乎地說:“一年就這麽一次,又不是天天吃,再說吃了這麽多年也沒啥事,有啥好怕的,別大驚小怪。”


    “非要吃出問題你們才相信嗎?”宋陽一臉嚴肅地說。


    李嘉怡見宋陽說得認真,知道他不會無緣無故這麽說,擔心真吃出問題,連忙說道:“媽,就聽陽陽的,以後再做,換別的葉子也行,萬一真吃出問題……”


    這些清明粑,雲蘭、雲梅兩個孩子吃得最多,她也是擔心孩子的安全。


    王靜雅這才點頭:“現在都做出來了,怎麽辦?”


    “肯定不會扔掉,隻是說以後別再這麽弄了!”宋陽看著母親,“別鑽牛角尖!”


    “知道了!”王靜雅微微點頭。


    宋陽這才笑了:“這就對了!”


    大半年過去,招財、進寶兩條青川犬長大了不少,每天跟著宋陽往返於青溝和盤龍灣。宋陽忙著蓋房子時,它們就在一旁玩耍,漸漸變得越來越野性,整天在竹林和周邊山林裏亂竄。


    宋陽多次看到它們捕到山裏的老鼠、竹溜子、兔子等獵物。雖然平時大多喂它們紅薯或玉米糊,但它們依然長得壯實,差不多快成年了。


    自從被趙中玉用鞭炮炸過一次後,宋陽為了讓它們適應,自己買了幾串鞭炮。帶著狗子的時候,時不時點一顆鞭炮炸一炸,每次他都會摟著它們安撫。


    漸漸地,它們從一開始的驚慌失措變得習以為常。


    到後來,宋陽點燃鞭炮,扔在自己身旁兩米左右的地方,爆炸時,它們也能安靜地待在旁邊。


    但這隻限於宋陽,換做別人可不行。平時沒事的時候,王嶽一家會來幫忙,甄應全也會來。


    王嶽見宋陽用鞭炮馴狗,也想試試,結果鞭炮爆炸時,招財和進寶雖然沒驚慌,但爆炸後卻盯上了王嶽,朝他狂吠不止,還躍躍欲試地要撲上去撕咬。要不是宋陽及時喝住,王嶽可就慘了,這把他嚇得不輕。


    招財和進寶不怕鞭炮了,但不代表它們不記恨放炮的人。


    它們算是走出心理陰影了,但宋陽還不知道,等上山用槍時,它們會是什麽反應,看來還得去山上好好訓練一番。


    一想到槍,宋陽又有些頭疼。原本打算用建房剩下的錢買把雙管獵槍,現在看來,這個秋冬隻能用火槍將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郎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郎將並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