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現實的差距
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 作者:中郎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馮學文父女小心翼翼地走下山坡,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遠方。宋陽站在原地,目光更多是落在馮曉萱身上。
王靜雅也在一旁看著,直到兩人完全看不見了,她才笑著打趣宋陽:“這姑娘長得可真是水靈,越看越讓人喜歡。要是能進咱們家,我肯定把她當親閨女疼愛。”
“人家可是城裏姑娘,哪會願意嫁到咱們這窮山旮旯裏來,您就別瞎想了!”
宋陽心裏清楚母親的想法,說實話,他自己也有過類似的念頭,可他更明白現實的差距。
“之前那個蔣知青你說人家不會留下,現在這個姑娘你又說不願意來,照你這麽說,石河子村的年輕小夥子以後都得打光棍了咯。
人家姑娘不是在山裏待了好些年嘛,還老是往山裏跑,說不定這事能成呢。
再說了,過日子關鍵看人品,你模樣不差,又有本事,往後日子肯定不會差。”王靜雅笑容滿麵地說道。
宋陽不想在這個話題上多聊,隻是拉過母親的手,把剛到手的三百五十塊錢塞到她手裏:“媽,錢您拿著,我迴屋睡覺去了。”說完就轉身走了。
家裏的錢一直是王靜雅管著,她過日子精打細算,一分錢都恨不得掰成兩半用,錢放在她那裏,宋陽覺得比自己拿著踏實多了。
他先去了趟廁所,迴屋後直接上樓,打算睡個迴籠覺。
躺在床上,思緒卻不由自主地飄到了馮曉萱身上,想著喜歡往深山裏跑和願意嫁給山裏人之間那極其微小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馮學文送來的糖果糕點很豐富,這個年在這方麵已經不用再另外買了。
下午,宋建國和宋軍去了一趟鎮上。快過年了,他們去供銷社買鞭炮、酒水等年貨。迴來後,拿著裁剪好的紅紙,去生產隊請會計寫對聯。
瞿冬萍和王靜雅則忙著準備年夜飯,一整天,屋裏鍋碗瓢盆的碰撞聲就沒停過。
對聯寫好拿迴家後,她們調好麵糊,揭掉門框和門板上去年貼的、經過一年風吹雨打已經褪色、破舊不堪的對聯和門神畫。
用玉米芯在門框門板上塗上麵糊,把新的畫帖和對聯端端正正地貼上去。
除舊迎新,就像一年一個輪迴。
在這過程中,宋建國把宋陽叫了出來。讀完小學的宋陽,算是家裏的“文化人”。
叫他出來,是為了分辨對聯的左右,確定該貼在哪裏,免得把該貼在牲口圈門上的“六畜興旺”貼到自家大門上,鬧出笑話。
其實,宋陽自己對對聯左右的區分也不是特別清楚,隻能憑感覺,怎麽讀著順就怎麽貼。
會計寫的字雖說算不上有多好看,但紅紙紅得鮮豔,好像對聯一貼,日子馬上就紅火起來。
就連那注定要被泥石掩埋的老屋,此時在宋陽眼中,也充滿了喜慶的氣氛。
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除了宋陽,一家人包括兩個侄女都在忙著做各種好吃的。平日裏舍不得吃攢下來的食材,在這一天都拿了出來,精心準備年夜飯。
今年家裏有熊肉、豬肉、羊肉,還殺了一隻大公雞,再加上其他各種食材,滿滿當當擺了十二個菜。這些年,年夜飯從來沒有這麽豐盛過。
宋陽帶上一些酒和肉,背著獵槍,帶著招財、進寶,去山裏看望李乘風。這不僅是看望師傅,還有一件對獵人來說非常重要的事——敬山。
山裏的先輩們在山林中搭草屋居住,刀耕火種,采藥打獵,靠山吃山是主要的生存方式,在這片大山裏繁衍出了眾多姓氏和村落。正因為這樣,山裏人對這座養育了祖祖輩輩的大山充滿了感恩之情。
在過去,播種、收獲、采藥、打獵等活動,都要舉行敬山儀式,以表達對大山的尊敬和感激,這些習俗一直流傳到現在。在宋陽的記憶裏,直到 1989年禁獵之後,敬山儀式才漸漸不那麽流行了。
而在現在,獵人對敬山特別重視。打獵時的敬山儀式有很多種:上山打獵前要敬山,打到獵物後要敬山,吃獵物時也要敬山……
李乘風是個傳統的獵人,但不古板,平時一些繁瑣的敬山儀式他不太在意,唯獨看重年尾年頭的敬山。
宋陽不慌不忙地走著,來到李乘風的茅屋前,意外地發現巴豆沒有像往常那樣對著他狂叫。他直接打開院門走進去,兩條青川犬熟門熟路地跑到巴豆身邊,互相聞著,看起來很開心。
李乘風也在為年夜飯忙碌,屋裏火塘不夠用,他幹脆在院子裏用石塊搭了兩個小灶,上麵的鼎罐、砂鍋咕嘟咕嘟冒著熱氣。一個鍋裏煮著乘風,另一個鍋裏燉著斑鳩。
聽到外麵鼎罐蓋子的響聲,李乘風叼著煙鬥推開門走了出來。
宋陽笑著打招唿:“師傅,我來跟您一起敬山,順便給您帶了些酒和肉。”說著,他揚了揚手中的東西,手臂和肩膀傳來的疼痛讓他忍不住咧嘴,倒吸了一口涼氣。
李乘風眼神敏銳,雖然年紀大了,但一眼就看出宋陽的不對勁:“你受傷了?怎麽弄的?”
“上麵通知說吃人的豹子已經被打死的第二天,我去給舅舅家送肉,迴來的路上半道上遇到一隻豹子在追一個姑娘。
我在遠處開了一槍,把它嚇跑了。結果那豹子轉頭就盯上了我,看它滿頭滿脖子的血,我估計公社說的被打死的吃人豹是假的,我遇到的這隻才是真的。”
宋陽簡單說了事情經過,對李乘風,他沒什麽可隱瞞的,師傅的嘴可嚴了。
“後來呢?”
“我朝著豹子開了一槍,隻擦破了點皮,它就朝我撲過來,我隻能和它扭打在一起。後來我抱住豹子的腦袋,沒讓它咬到我的脖子,最後是被豹子追的那個姑娘幫忙打死了它。我受了點傷,沒什麽大事。”
“你小子命大。那些人辦事真是不靠譜,就知道糊弄人……”
“師傅,您一個人在這兒也挺孤單的,別忙了,年夜飯去我家吃吧。”
“不去,我一個人在這兒清淨,自己做點愛吃的小菜,喝點小酒,比去哪兒都舒服。”
李乘風脾氣倔,說不去就不去,很難勸得動。宋陽也隻能隨他進屋,把帶來的酒和豬肉放在桌上。
隻見火塘邊另一個鼎罐裏煮著飯,案板上放著一條魚,旁邊盆裏是已經煮熟的大公雞。夥食還不錯。
見宋陽來一起敬山,李乘風開始準備。他拿來事先準備好的雞頭和內髒,倒滿一杯白酒,又拿出十炷香,點燃後遞給宋陽五炷。兩人帶著這些東西走到院子裏一塊平坦的地方,燒了紙錢後,李乘風帶著宋陽,拿著五炷香,朝著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彎腰行禮。
“梅山三洞,管山土地,喚狗二郎,誠心奉請,諸神師祖,顯聖顯靈,保佑弟子一年平平安安,空手進山,滿載而歸。我等感恩,今日歲尾,特來還願,奉上大公雞和酒水。”
繞著五個方向轉了一圈後,兩人把香插在地上,灑上酒,敬山儀式就算完成了。
通常燒香都是三炷,而敬山用五炷,主要是因為打獵很危險,山高路險,獵槍走火、野獸傷人或其他意外隨時可能發生。打獵首先要保證自己安全,再求收獲。所以敬山要用五炷香拜五方,祈求各路神仙保佑平安。
這既是對新一年的美好期望,也是對過去一年平安的慶幸。
“你小子別在這兒待著了,趕緊迴家,別管我。過年後,我要出去拜訪幾個老朋友,可能要很久才迴來,你可別忘了敬山。還有,放鞭炮的時候離狗遠點,要是被炸到,狗就廢了。”
“我記住了!”
宋陽轉身要走時,李乘風把他叫住,進屋拿了一瓶泡得棕紅色的藥酒給他。
“迴去記得喝,每晚喝兩口,對你身體好,能強身健體、消炎解毒,還能安神。”
宋陽接過瓶子,知道李乘風是擔心他被豹子嚇到,心裏很感激:“謝謝師傅……我走了。”
確實,這幾天晚上他睡得不太踏實。李乘風常年打獵、采藥,知道很多好方子,這些藥酒都是好東西,有些人花錢買,他都不一定賣。他說有用,那肯定沒錯。
宋陽高興地叫上兩條青川狗崽,踏上迴家的路。路上,他打開酒瓶塞,自己先喝了一口,那味道苦得難以想象,差點沒喘過氣來,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這藥酒聞著還有股腥味,他猜裏麵肯定放了某種動物的膽汁。
迴到家時,已經快傍晚了,村裏先響起了鞭炮聲。
飯菜上桌,宋建國一改往年把一串鞭炮拆成兩半放的節省習慣,今年砍了根青竹竿,掛上一整串鞭炮,讓雲梅挑著,宋軍點火。
宋陽牢記李乘風的叮囑,把招財和進寶叫進屋裏,一隻手摟著一個,防止它們被嚇到。
劈裏啪啦的鞭炮聲震得紅紙碎屑到處飛,地上的雪也被濺起來,伴著濃濃的火藥味從大門飄進屋裏,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開始了豐盛的年夜飯。
今晚,宋陽也陪著家人喝了點酒,聽父母、哥嫂和兩個小侄女講這一年的事情,憧憬來年的美好生活。
宋陽微笑著聽著,慢慢吃著飯菜,感受著家的溫暖和幸福。
一家人吃完飯,收拾好碗筷,圍坐在火塘邊烤火守歲。
宋陽把桌上吃剩的骨頭收集起來,舀了些飯,又加了些炒熟的野豬腿肉,拿去喂兩隻狗崽。
剛坐下,接過雲蘭遞來的一顆水果糖含在嘴裏,這時門外傳來跺腳聲和敲門聲。
宋軍起身開門,來的是王嶽和張晨軒。
讓宋陽驚訝的是,張晨軒還帶來了一隻狼狗,拴在外麵的李子樹上。看著這隻狼狗,宋陽覺得好像見過,忍不住問道:“軒哥,你什麽時候養的狗啊?”
王靜雅也在一旁看著,直到兩人完全看不見了,她才笑著打趣宋陽:“這姑娘長得可真是水靈,越看越讓人喜歡。要是能進咱們家,我肯定把她當親閨女疼愛。”
“人家可是城裏姑娘,哪會願意嫁到咱們這窮山旮旯裏來,您就別瞎想了!”
宋陽心裏清楚母親的想法,說實話,他自己也有過類似的念頭,可他更明白現實的差距。
“之前那個蔣知青你說人家不會留下,現在這個姑娘你又說不願意來,照你這麽說,石河子村的年輕小夥子以後都得打光棍了咯。
人家姑娘不是在山裏待了好些年嘛,還老是往山裏跑,說不定這事能成呢。
再說了,過日子關鍵看人品,你模樣不差,又有本事,往後日子肯定不會差。”王靜雅笑容滿麵地說道。
宋陽不想在這個話題上多聊,隻是拉過母親的手,把剛到手的三百五十塊錢塞到她手裏:“媽,錢您拿著,我迴屋睡覺去了。”說完就轉身走了。
家裏的錢一直是王靜雅管著,她過日子精打細算,一分錢都恨不得掰成兩半用,錢放在她那裏,宋陽覺得比自己拿著踏實多了。
他先去了趟廁所,迴屋後直接上樓,打算睡個迴籠覺。
躺在床上,思緒卻不由自主地飄到了馮曉萱身上,想著喜歡往深山裏跑和願意嫁給山裏人之間那極其微小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馮學文送來的糖果糕點很豐富,這個年在這方麵已經不用再另外買了。
下午,宋建國和宋軍去了一趟鎮上。快過年了,他們去供銷社買鞭炮、酒水等年貨。迴來後,拿著裁剪好的紅紙,去生產隊請會計寫對聯。
瞿冬萍和王靜雅則忙著準備年夜飯,一整天,屋裏鍋碗瓢盆的碰撞聲就沒停過。
對聯寫好拿迴家後,她們調好麵糊,揭掉門框和門板上去年貼的、經過一年風吹雨打已經褪色、破舊不堪的對聯和門神畫。
用玉米芯在門框門板上塗上麵糊,把新的畫帖和對聯端端正正地貼上去。
除舊迎新,就像一年一個輪迴。
在這過程中,宋建國把宋陽叫了出來。讀完小學的宋陽,算是家裏的“文化人”。
叫他出來,是為了分辨對聯的左右,確定該貼在哪裏,免得把該貼在牲口圈門上的“六畜興旺”貼到自家大門上,鬧出笑話。
其實,宋陽自己對對聯左右的區分也不是特別清楚,隻能憑感覺,怎麽讀著順就怎麽貼。
會計寫的字雖說算不上有多好看,但紅紙紅得鮮豔,好像對聯一貼,日子馬上就紅火起來。
就連那注定要被泥石掩埋的老屋,此時在宋陽眼中,也充滿了喜慶的氣氛。
很快就到了大年三十,除了宋陽,一家人包括兩個侄女都在忙著做各種好吃的。平日裏舍不得吃攢下來的食材,在這一天都拿了出來,精心準備年夜飯。
今年家裏有熊肉、豬肉、羊肉,還殺了一隻大公雞,再加上其他各種食材,滿滿當當擺了十二個菜。這些年,年夜飯從來沒有這麽豐盛過。
宋陽帶上一些酒和肉,背著獵槍,帶著招財、進寶,去山裏看望李乘風。這不僅是看望師傅,還有一件對獵人來說非常重要的事——敬山。
山裏的先輩們在山林中搭草屋居住,刀耕火種,采藥打獵,靠山吃山是主要的生存方式,在這片大山裏繁衍出了眾多姓氏和村落。正因為這樣,山裏人對這座養育了祖祖輩輩的大山充滿了感恩之情。
在過去,播種、收獲、采藥、打獵等活動,都要舉行敬山儀式,以表達對大山的尊敬和感激,這些習俗一直流傳到現在。在宋陽的記憶裏,直到 1989年禁獵之後,敬山儀式才漸漸不那麽流行了。
而在現在,獵人對敬山特別重視。打獵時的敬山儀式有很多種:上山打獵前要敬山,打到獵物後要敬山,吃獵物時也要敬山……
李乘風是個傳統的獵人,但不古板,平時一些繁瑣的敬山儀式他不太在意,唯獨看重年尾年頭的敬山。
宋陽不慌不忙地走著,來到李乘風的茅屋前,意外地發現巴豆沒有像往常那樣對著他狂叫。他直接打開院門走進去,兩條青川犬熟門熟路地跑到巴豆身邊,互相聞著,看起來很開心。
李乘風也在為年夜飯忙碌,屋裏火塘不夠用,他幹脆在院子裏用石塊搭了兩個小灶,上麵的鼎罐、砂鍋咕嘟咕嘟冒著熱氣。一個鍋裏煮著乘風,另一個鍋裏燉著斑鳩。
聽到外麵鼎罐蓋子的響聲,李乘風叼著煙鬥推開門走了出來。
宋陽笑著打招唿:“師傅,我來跟您一起敬山,順便給您帶了些酒和肉。”說著,他揚了揚手中的東西,手臂和肩膀傳來的疼痛讓他忍不住咧嘴,倒吸了一口涼氣。
李乘風眼神敏銳,雖然年紀大了,但一眼就看出宋陽的不對勁:“你受傷了?怎麽弄的?”
“上麵通知說吃人的豹子已經被打死的第二天,我去給舅舅家送肉,迴來的路上半道上遇到一隻豹子在追一個姑娘。
我在遠處開了一槍,把它嚇跑了。結果那豹子轉頭就盯上了我,看它滿頭滿脖子的血,我估計公社說的被打死的吃人豹是假的,我遇到的這隻才是真的。”
宋陽簡單說了事情經過,對李乘風,他沒什麽可隱瞞的,師傅的嘴可嚴了。
“後來呢?”
“我朝著豹子開了一槍,隻擦破了點皮,它就朝我撲過來,我隻能和它扭打在一起。後來我抱住豹子的腦袋,沒讓它咬到我的脖子,最後是被豹子追的那個姑娘幫忙打死了它。我受了點傷,沒什麽大事。”
“你小子命大。那些人辦事真是不靠譜,就知道糊弄人……”
“師傅,您一個人在這兒也挺孤單的,別忙了,年夜飯去我家吃吧。”
“不去,我一個人在這兒清淨,自己做點愛吃的小菜,喝點小酒,比去哪兒都舒服。”
李乘風脾氣倔,說不去就不去,很難勸得動。宋陽也隻能隨他進屋,把帶來的酒和豬肉放在桌上。
隻見火塘邊另一個鼎罐裏煮著飯,案板上放著一條魚,旁邊盆裏是已經煮熟的大公雞。夥食還不錯。
見宋陽來一起敬山,李乘風開始準備。他拿來事先準備好的雞頭和內髒,倒滿一杯白酒,又拿出十炷香,點燃後遞給宋陽五炷。兩人帶著這些東西走到院子裏一塊平坦的地方,燒了紙錢後,李乘風帶著宋陽,拿著五炷香,朝著東南西北中五個方向彎腰行禮。
“梅山三洞,管山土地,喚狗二郎,誠心奉請,諸神師祖,顯聖顯靈,保佑弟子一年平平安安,空手進山,滿載而歸。我等感恩,今日歲尾,特來還願,奉上大公雞和酒水。”
繞著五個方向轉了一圈後,兩人把香插在地上,灑上酒,敬山儀式就算完成了。
通常燒香都是三炷,而敬山用五炷,主要是因為打獵很危險,山高路險,獵槍走火、野獸傷人或其他意外隨時可能發生。打獵首先要保證自己安全,再求收獲。所以敬山要用五炷香拜五方,祈求各路神仙保佑平安。
這既是對新一年的美好期望,也是對過去一年平安的慶幸。
“你小子別在這兒待著了,趕緊迴家,別管我。過年後,我要出去拜訪幾個老朋友,可能要很久才迴來,你可別忘了敬山。還有,放鞭炮的時候離狗遠點,要是被炸到,狗就廢了。”
“我記住了!”
宋陽轉身要走時,李乘風把他叫住,進屋拿了一瓶泡得棕紅色的藥酒給他。
“迴去記得喝,每晚喝兩口,對你身體好,能強身健體、消炎解毒,還能安神。”
宋陽接過瓶子,知道李乘風是擔心他被豹子嚇到,心裏很感激:“謝謝師傅……我走了。”
確實,這幾天晚上他睡得不太踏實。李乘風常年打獵、采藥,知道很多好方子,這些藥酒都是好東西,有些人花錢買,他都不一定賣。他說有用,那肯定沒錯。
宋陽高興地叫上兩條青川狗崽,踏上迴家的路。路上,他打開酒瓶塞,自己先喝了一口,那味道苦得難以想象,差點沒喘過氣來,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這藥酒聞著還有股腥味,他猜裏麵肯定放了某種動物的膽汁。
迴到家時,已經快傍晚了,村裏先響起了鞭炮聲。
飯菜上桌,宋建國一改往年把一串鞭炮拆成兩半放的節省習慣,今年砍了根青竹竿,掛上一整串鞭炮,讓雲梅挑著,宋軍點火。
宋陽牢記李乘風的叮囑,把招財和進寶叫進屋裏,一隻手摟著一個,防止它們被嚇到。
劈裏啪啦的鞭炮聲震得紅紙碎屑到處飛,地上的雪也被濺起來,伴著濃濃的火藥味從大門飄進屋裏,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開始了豐盛的年夜飯。
今晚,宋陽也陪著家人喝了點酒,聽父母、哥嫂和兩個小侄女講這一年的事情,憧憬來年的美好生活。
宋陽微笑著聽著,慢慢吃著飯菜,感受著家的溫暖和幸福。
一家人吃完飯,收拾好碗筷,圍坐在火塘邊烤火守歲。
宋陽把桌上吃剩的骨頭收集起來,舀了些飯,又加了些炒熟的野豬腿肉,拿去喂兩隻狗崽。
剛坐下,接過雲蘭遞來的一顆水果糖含在嘴裏,這時門外傳來跺腳聲和敲門聲。
宋軍起身開門,來的是王嶽和張晨軒。
讓宋陽驚訝的是,張晨軒還帶來了一隻狼狗,拴在外麵的李子樹上。看著這隻狼狗,宋陽覺得好像見過,忍不住問道:“軒哥,你什麽時候養的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