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當年當背腳子
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 作者:中郎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頓殺豬飯,眾人邊吃邊閑聊,差不多過了兩個小時才結束。
眾人散去後,王嶽家裏就隻剩下宋陽和宋建國。
王靜雅和李嘉怡吃完飯後,幫忙收拾了碗筷,完事就叫上宋軍,帶著雲梅和雲蘭先迴家了。
直到這時,王宏遠才對王嶽說道:“你這小子怎麽就不聽勸,把人給得罪跑了,這不也讓咱家丟麵子嘛,顯得咱們招待客人不周到。”
“他也能算客人?哪有他這樣的客人!”
王嶽哼了一聲,不屑地說道:“就趙強那品行,要不是之前沒惹到我,不然早就收拾他了。”
“你個莽撞的家夥……以後可別再亂來!”
王宏遠瞪了他一眼,接著看向宋建國:“我估計,到了明年,趙富貴還是會在秤上做手腳。”
“我之前已經很給他麵子了,要是明年他還敢這麽幹,我非讓他不但當不成保管員,還得把這幾年私吞的都吐出來。我可都記著呢。”
宋建國不慌不忙地掏出煙袋,給王宏遠遞了些煙葉,邊卷邊說:“七七八八算下來,他從我這兒起碼撈了三十塊錢的好處。掙點錢、弄點糧食容易嗎?可倒好,他家豬圈裏的豬一頭比一頭肥,吃得比人都好。”
聽到兩人這番話,宋陽心裏清楚宋建國的想法,倒也不覺得意外。
王嶽卻愣住了,目光在王宏遠和宋建國臉上來迴看,過了好一會兒才說:“爸,叔,你們該不會是打算整治他們家吧?”
王宏遠瞥了王嶽一眼:“所以才叫你小子別亂來,你們那些小打小鬧有什麽用,過家家似的。要做就得讓他一次就長記性,知道害怕。”
這話讓宋陽不禁睜大了眼睛,從王宏**靜的語氣中,他聽出了一股狠勁。
這位平日裏看起來高大憨厚的伯伯,原來也不簡單。
再看看自己父親宋建國,宋陽突然覺得,兩家關係這麽好,是有原因的。
宋建國和王宏遠給他的感覺,和村裏其他村民不太一樣。
“伯伯,爸,你們以前是不是在外麵闖蕩過?”
沒錯,就是闖蕩過!這就是宋陽對父親和王宏遠的感受,一種上輩子從未有過的感受。
王宏遠和宋建國相視一笑。
宋建國轉頭看向宋陽:“闖蕩?什麽闖蕩,別亂說,小心惹禍!我們也就是在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跟著長輩們當了幾年背腳子,經常在漢中和咱們縣城之間來迴跑,算是見過點世麵。”
聽他們這麽解釋,宋陽大概明白了一些。
這算起來,應該是六十年代的事了,那時候日子過得很艱難。
漢中是個交通樞紐,南來北往的人很多,人員複雜,沒有點本事還真不好在這條路上走下來。
大巴山區地勢險要,交通不便,自古以來,山區的生產生活物資大多靠馬馱人背,人們把那些在山間背運貨物的青壯年男子稱為背腳子。
一個緊貼後背彎曲的背簍和一根打杵,就是他們簡單的工具。
山裏經常有野獸出沒,還有盜匪橫行,所以,背腳子們大多結伴而行,互相照顧,共同應對路上的危險。
後來汽車運輸興起,在米倉道、漢壁古道上,就很難再看到這群頭頂青天、腳踩蜀道的背腳子了。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哪怕再過二三十年,在萬源大竹河鎮依然有這樣的人,以這種古老的背運方式,穿梭在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交織的高山之間。
還有不少人轉變為類似周邊縣城和山城的棒棒軍,成為靠出賣體力為生的特殊群體。
走在縣城裏,經常能看到背著大喇叭口背簍,手裏拿著 t字形打杵,嘴裏叼著煙或者啃著饅頭,在車站、碼頭、大街小巷到處張望找活幹的人,就是他們。
他們把長途背運變成了短途,在人口相對密集的城鎮中,尋找生存的機會。
農閑時,他們在城裏背運貨物掙錢,農忙時,又會迴到農村老家種地。
除了少數全家都進城謀生的,大多數背腳子舍不得把在城裏掙的辛苦錢花在租房和住旅館上。
他們寧願在街邊、洞口、橋下隨便找個地方,往背簍裏一鑽就湊合睡一晚。一到冬天,寒風吹過,隻能蜷縮著身體瑟瑟發抖到天亮。
白天辛苦幹活,晚上睡在街頭,天當被子地當床,走到哪吃到哪,一天的生活費甚至不到 15元,四處流浪,沒有固定的住所,就為了多攢點錢養活自己和家人。
山區行路困難,賺錢艱難,生活更是艱苦。
迴想起上輩子見過的種種,宋陽心裏掙錢的想法更加強烈了。
要是一直這麽混日子,說不定自己也會迫於無奈,走上這條艱難的道路。
“怎麽從來沒聽你們提起過這事呢?”王嶽疑惑地問道。
王宏遠淡淡地說:“就是賣力氣的事,有什麽好說的!”
話雖這麽說,但宋陽猜,這背後肯定還有其他的事情。
既然兩人不願意說,他也不好再追問。
眼看時間不早了,宋陽催促宋建國:“爸,明天還要進山去看活套,你不是也打算去嗎,咱們早點迴家吧。”
宋建國點點頭,點燃卷好的旱煙,站起身來:“是該迴去了。”
這時,王宏遠問道:“我聽王嶽說,你們下了五個活套,有多大把握能抓到野豬?”
“這還真不好說,要是野豬群因為其他情況跑遠了,有可能一隻都抓不到。”宋陽確實沒法保證。
“反正我也沒事,明天早上我也跟你們一起去看看。要是抓到大家夥,還能幫你們一把。”
“伯伯,您是不是擔心嶽哥呀?”
“還說我呢,你以為你爸跟著你去是為什麽?還不是擔心你!”
宋陽愣了一下,扭頭看向宋建國,隨即笑了。
要不是王宏遠這麽說,他還真沒往這方麵想。
這一刻,他突然感受到了父愛的深沉,雖然無聲卻很厚重。
“那行啊,明天早上一起去!”
宋陽點頭答應。
父子倆從王嶽家出來,宋陽走在前麵,宋建國背著手默默地跟在後麵。
出了村子,宋陽環顧四周,見沒什麽人,便停下腳步,等宋建國走到身邊,才開口說:“爸,給我講講你和王伯伯當年當背腳子的事唄。”
宋建國猶豫了一下,還是搖了搖頭:“有什麽好講的?這些事,你少打聽。”
宋陽撇了撇嘴,越發覺得裏麵有故事。
隻是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才會說出來。
他無奈地長歎一口氣,隻能慢慢等著了。
眾人散去後,王嶽家裏就隻剩下宋陽和宋建國。
王靜雅和李嘉怡吃完飯後,幫忙收拾了碗筷,完事就叫上宋軍,帶著雲梅和雲蘭先迴家了。
直到這時,王宏遠才對王嶽說道:“你這小子怎麽就不聽勸,把人給得罪跑了,這不也讓咱家丟麵子嘛,顯得咱們招待客人不周到。”
“他也能算客人?哪有他這樣的客人!”
王嶽哼了一聲,不屑地說道:“就趙強那品行,要不是之前沒惹到我,不然早就收拾他了。”
“你個莽撞的家夥……以後可別再亂來!”
王宏遠瞪了他一眼,接著看向宋建國:“我估計,到了明年,趙富貴還是會在秤上做手腳。”
“我之前已經很給他麵子了,要是明年他還敢這麽幹,我非讓他不但當不成保管員,還得把這幾年私吞的都吐出來。我可都記著呢。”
宋建國不慌不忙地掏出煙袋,給王宏遠遞了些煙葉,邊卷邊說:“七七八八算下來,他從我這兒起碼撈了三十塊錢的好處。掙點錢、弄點糧食容易嗎?可倒好,他家豬圈裏的豬一頭比一頭肥,吃得比人都好。”
聽到兩人這番話,宋陽心裏清楚宋建國的想法,倒也不覺得意外。
王嶽卻愣住了,目光在王宏遠和宋建國臉上來迴看,過了好一會兒才說:“爸,叔,你們該不會是打算整治他們家吧?”
王宏遠瞥了王嶽一眼:“所以才叫你小子別亂來,你們那些小打小鬧有什麽用,過家家似的。要做就得讓他一次就長記性,知道害怕。”
這話讓宋陽不禁睜大了眼睛,從王宏**靜的語氣中,他聽出了一股狠勁。
這位平日裏看起來高大憨厚的伯伯,原來也不簡單。
再看看自己父親宋建國,宋陽突然覺得,兩家關係這麽好,是有原因的。
宋建國和王宏遠給他的感覺,和村裏其他村民不太一樣。
“伯伯,爸,你們以前是不是在外麵闖蕩過?”
沒錯,就是闖蕩過!這就是宋陽對父親和王宏遠的感受,一種上輩子從未有過的感受。
王宏遠和宋建國相視一笑。
宋建國轉頭看向宋陽:“闖蕩?什麽闖蕩,別亂說,小心惹禍!我們也就是在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跟著長輩們當了幾年背腳子,經常在漢中和咱們縣城之間來迴跑,算是見過點世麵。”
聽他們這麽解釋,宋陽大概明白了一些。
這算起來,應該是六十年代的事了,那時候日子過得很艱難。
漢中是個交通樞紐,南來北往的人很多,人員複雜,沒有點本事還真不好在這條路上走下來。
大巴山區地勢險要,交通不便,自古以來,山區的生產生活物資大多靠馬馱人背,人們把那些在山間背運貨物的青壯年男子稱為背腳子。
一個緊貼後背彎曲的背簍和一根打杵,就是他們簡單的工具。
山裏經常有野獸出沒,還有盜匪橫行,所以,背腳子們大多結伴而行,互相照顧,共同應對路上的危險。
後來汽車運輸興起,在米倉道、漢壁古道上,就很難再看到這群頭頂青天、腳踩蜀道的背腳子了。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哪怕再過二三十年,在萬源大竹河鎮依然有這樣的人,以這種古老的背運方式,穿梭在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交織的高山之間。
還有不少人轉變為類似周邊縣城和山城的棒棒軍,成為靠出賣體力為生的特殊群體。
走在縣城裏,經常能看到背著大喇叭口背簍,手裏拿著 t字形打杵,嘴裏叼著煙或者啃著饅頭,在車站、碼頭、大街小巷到處張望找活幹的人,就是他們。
他們把長途背運變成了短途,在人口相對密集的城鎮中,尋找生存的機會。
農閑時,他們在城裏背運貨物掙錢,農忙時,又會迴到農村老家種地。
除了少數全家都進城謀生的,大多數背腳子舍不得把在城裏掙的辛苦錢花在租房和住旅館上。
他們寧願在街邊、洞口、橋下隨便找個地方,往背簍裏一鑽就湊合睡一晚。一到冬天,寒風吹過,隻能蜷縮著身體瑟瑟發抖到天亮。
白天辛苦幹活,晚上睡在街頭,天當被子地當床,走到哪吃到哪,一天的生活費甚至不到 15元,四處流浪,沒有固定的住所,就為了多攢點錢養活自己和家人。
山區行路困難,賺錢艱難,生活更是艱苦。
迴想起上輩子見過的種種,宋陽心裏掙錢的想法更加強烈了。
要是一直這麽混日子,說不定自己也會迫於無奈,走上這條艱難的道路。
“怎麽從來沒聽你們提起過這事呢?”王嶽疑惑地問道。
王宏遠淡淡地說:“就是賣力氣的事,有什麽好說的!”
話雖這麽說,但宋陽猜,這背後肯定還有其他的事情。
既然兩人不願意說,他也不好再追問。
眼看時間不早了,宋陽催促宋建國:“爸,明天還要進山去看活套,你不是也打算去嗎,咱們早點迴家吧。”
宋建國點點頭,點燃卷好的旱煙,站起身來:“是該迴去了。”
這時,王宏遠問道:“我聽王嶽說,你們下了五個活套,有多大把握能抓到野豬?”
“這還真不好說,要是野豬群因為其他情況跑遠了,有可能一隻都抓不到。”宋陽確實沒法保證。
“反正我也沒事,明天早上我也跟你們一起去看看。要是抓到大家夥,還能幫你們一把。”
“伯伯,您是不是擔心嶽哥呀?”
“還說我呢,你以為你爸跟著你去是為什麽?還不是擔心你!”
宋陽愣了一下,扭頭看向宋建國,隨即笑了。
要不是王宏遠這麽說,他還真沒往這方麵想。
這一刻,他突然感受到了父愛的深沉,雖然無聲卻很厚重。
“那行啊,明天早上一起去!”
宋陽點頭答應。
父子倆從王嶽家出來,宋陽走在前麵,宋建國背著手默默地跟在後麵。
出了村子,宋陽環顧四周,見沒什麽人,便停下腳步,等宋建國走到身邊,才開口說:“爸,給我講講你和王伯伯當年當背腳子的事唄。”
宋建國猶豫了一下,還是搖了搖頭:“有什麽好講的?這些事,你少打聽。”
宋陽撇了撇嘴,越發覺得裏麵有故事。
隻是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才會說出來。
他無奈地長歎一口氣,隻能慢慢等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