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幹什麽呢
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 作者:中郎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中午的時候,時間比較緊張,很多菜來不及做,隻能簡單切了些裏脊肉和豬肝,炒了幾盤,再搭配上幾個素菜,大家簡簡單單地吃了一頓飯。
到了晚上,才是吃殺豬飯的重要時刻。
王嶽家父母和林金友都迴去了。
王嶽沒什麽事,就留在宋陽家裏,幫著一起處理豬頭和豬腸。
宋建國和宋軍則去找隊長楊連德借了牛車,拉著另一頭豬去食品站。
很多人覺得豬腸又腥又髒,然而,當兩個四川人討論“吃什麽”這個終極問題,又想補充點油水的時候,答案很可能就是“肥腸”。
在未來,很多四川人的一天是從一碗肥腸粉開始的。
那肥腸粉的紅湯麻辣酸爽,辣度和酸度恰到好處,光是擺在桌上,看一眼就讓人饞得不行。
現做的紅薯粉口感滑爽又有嚼勁,油炸的豌豆粒咬起來酥酥脆脆,不過,這些都隻是配角,那彈軟入味的肥腸才是絕對的主角。
講究的人還會再加上兩段冒節子,打結後的豬小腸圓滾滾的,一口咬下去,軟軟彈彈,還會瞬間噴出汁水。
要是胃口好,再來一個焦香酥脆的鍋盔,就著湯汁豐富的肥腸粉吃下去,那感覺,簡直太舒服了!
每每想到未來這些吃法,宋陽自己都忍不住吞口水。
而今天,他可以好好品嚐那些粉腸了。
粉腸可是豬腸中非常珍貴的一段。
豬吃東西後,吸收的養分都聚集在粉腸裏,那些粉狀物全是營養精華。
而且,粉腸加工起來並不麻煩。
很多人做粉腸時,把腸子裏的粉擠掉,在宋陽看來,這簡直是浪費。
最美味的,就是粉腸裏的粉以及粉腸上連著的油皮。
宋陽和王嶽把豬頭、豬腸處理好後,將晾幹水分的肉也放進缸裏醃好。他們到屋裏看了看飯菜準備的情況,便動手幫忙。
晚上來的人會比較多,宋陽從自家的自留地裏拔了幾個蘿卜,削掉皮後,用滾刀切成塊。然後把粉腸和蘿卜塊一起放進鐵鼎罐裏,再加入一些蔥薑,開始煮。
大約半個小時後,煮得鼓鼓的粉腸已經很軟了,用筷子一戳就破,蘿卜塊也熟了,湯水變得像牛奶一樣白。
把煮熟的粉腸撈出來切成小段,做成白灼粉腸。又盛出一些粉腸放在蘿卜湯裏,加點鹽和蔥花調味,做成粉腸蘿卜湯。
隻需要簡單準備一個蘸料,兩道美味的菜就做好了。
白灼粉腸很有彈性,咬上一口,粉香四溢,這粉可是粉腸的靈魂所在。
而用粉腸煮出來的乳白色蘿卜湯,原汁原味,絕對是一種享受。
這也是粉腸常見的做法。
原本打算用來做刨湯的粉腸,被宋陽巧妙地做成了兩道菜。
接著,又從酸菜壇子裏撈出用蘿卜葉做的酸菜,煮了血旺。
而王靜雅他們則準備了迴鍋肉、粉蒸肉、爆炒豬肝和五花肉絲。
菜品雖然不算多,但一家人實在,每道菜的量都給得很多。
所用的食材都來自今天剛宰殺的黑豬,配菜是自家自留地裏的新鮮蔬菜。一年難得吃一次殺豬菜,吃的就是這份食材的新鮮,感受的是鄉村的情誼,同時也是對未來的一種期待。
看著準備好的這些菜,宋陽不禁感慨。
對於他的上一世而言,這隻是一份帶著憂愁的迴憶,如今卻又難得地出現了。
宋建國和宋軍迴來得很快,和林金友估計的差不多,一頭豬送到食品站,換迴來九十三塊錢。
宋軍把牛車趕迴隊上交還後,順便去跟生產隊長、副隊長、會計、記分員打了招唿,這幾位可是幾乎家家殺年豬都會邀請的,畢竟來年上工的安排和工分統計都和他們有關,一點都不能馬虎。
此外,宋軍還跟兩家關係好的人家說了一聲,請他們傍晚過來吃殺豬飯。
宋陽也特意去請了李乘風,師傅可不能忘。
這一來,好幾家人都到了,老人小孩都來了。
別看人沒幾戶,卻整整擺了四桌。
這頓殺豬飯雖然做得簡單,即便在未來這樣的殺豬飯可能很普通,但宋陽依舊吃得很有滋味。
別的不說,單說這豬肉,就不是未來那些用飼料催肥的白豬能比得上的。
這可是正宗的鄉村黑豬,喂養了兩年的優質食材,單純論肉質和香味,那些白豬根本沒法比。
宋陽不禁思考,等土地分到各家各戶後,是不是該養一些黑豬。他清楚地記得,過不了幾年,黑豬會變得非常稀少,不用飼料喂養的黑豬肉更是珍貴,很多人都很難吃上一口。
他沒少聽人抱怨現在的豬肉沒有肉味。
嗯……這或許是一條致富的途徑。
黑豬肉雖然生長緩慢,但卻是難得的美味。
不過他又轉念一想,近幾年內,就算分田到戶了,糧食依然緊張。而且對很多人來說,土豬生長速度遠遠比不上白豬,總覺得養土豬不劃算。
在缺肉的年代,人們對食物還沒細致到去比較肉質的差別,現在搞土豬養殖,還太早了。
好在四川的黑豬品種還保留著,沒有完全消失,等過幾年條件好了,再考慮這件事也不遲。
宋陽心裏,其實還在想著更重要的事。
大家難得吃上一頓油水多的飯菜,屋子裏的人吃得熱熱鬧鬧。有了酒助興,場麵就更加熱鬧了。
屋外突然傳來敲門聲,吃飽後正在火塘邊烤火,聽著大家聊天的宋陽趕緊起身去開門,一看原來是張晨軒。
雖然宋陽心裏不太喜歡這家夥,但來的都是客人,他還是笑著招唿張晨軒進門。
“兄弟,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正好趕上我們吃殺豬飯,趕緊上桌一起吃點!”
“我吃過了,就是來你們家串串門。”
“再吃點嘛,別這麽客氣!”
宋陽連拉帶拽,張晨軒也半推半就地坐到了桌旁。等給他拿了碗筷,他吃起來的樣子就有些大口大口的了。
宋陽一看就知道,這家夥肯定是聞到香味來的。
這頓飯一直吃到天黑了很久才結束,隊上的幾家人個個吃得酒足飯飽,臉上油光滿麵,紛紛告辭離開,張晨軒也沒多待,跟著走了。
宋軍大概是聽了家裏人的話,沒有過多挽留。
王嶽的媽媽幫著王靜雅和李嘉怡收拾碗筷。
其餘幾人則圍坐在火塘邊抽煙、喝茶。
宋陽趁機給李乘風和王嶽家都準備了些三線肉,等他們離開時帶迴去。
熱鬧的屋子終於安靜下來。
宋陽把骨頭殘渣收集起來,拿去喂兩隻青川犬,又順便給它們喂了一些黑娃子剩下的腸子,然後迴到屋裏,和家人一起坐在火塘邊烤火。
雲蘭很自然地鑽進宋陽懷裏,把小腳一抬,讓宋陽抱著。雲梅見了,也抱著小板凳坐到宋陽旁邊,仿佛隻要能挨著宋陽就覺得很舒服。
這小小的舉動讓宋軍對著她們倆瞪眼睛,卻逗得宋建國和王靜雅都笑了起來。
“兒子,你看那蔣知青一個人,怪可憐的。今天咱們殺了豬,你們平時關係不錯,要不,你去給她送點肉?”王靜雅突然說道,眼神裏帶著些特別的意思。
“都這麽晚了,明天再說吧,這個時候說不定人家都睡了。”宋陽搖搖頭。
“天早就黑了,時間還不算晚……你不去我去!”王靜雅說著就去隔壁拿肉,也是一塊三線肉。
宋陽見狀,總覺得老媽肯定有別的想法,心裏有些不安,趕忙放下雲蘭:“還是我去吧!”
他接過肉,打著手電筒出門。
兩隻吃飽的青川犬歡快地跟在兩邊,陪著宋陽一起走。
一路上安安靜靜,就在離蔣依娜的屋子還有一段距離時,兩隻青川犬先後發出兇叫。
宋陽愣了一下,用手電筒朝著狗叫的方向照去,隻見蔣依娜亮著燈的窗外,有個偷偷摸摸的身影蹲在牆角,被一叢葉子掉光的金絲梅擋住,看不清是誰。
蹲在姑娘窗外,能有什麽好事?
難道是個賊?
宋陽當即大聲問道:“誰在那兒?幹什麽呢!”
到了晚上,才是吃殺豬飯的重要時刻。
王嶽家父母和林金友都迴去了。
王嶽沒什麽事,就留在宋陽家裏,幫著一起處理豬頭和豬腸。
宋建國和宋軍則去找隊長楊連德借了牛車,拉著另一頭豬去食品站。
很多人覺得豬腸又腥又髒,然而,當兩個四川人討論“吃什麽”這個終極問題,又想補充點油水的時候,答案很可能就是“肥腸”。
在未來,很多四川人的一天是從一碗肥腸粉開始的。
那肥腸粉的紅湯麻辣酸爽,辣度和酸度恰到好處,光是擺在桌上,看一眼就讓人饞得不行。
現做的紅薯粉口感滑爽又有嚼勁,油炸的豌豆粒咬起來酥酥脆脆,不過,這些都隻是配角,那彈軟入味的肥腸才是絕對的主角。
講究的人還會再加上兩段冒節子,打結後的豬小腸圓滾滾的,一口咬下去,軟軟彈彈,還會瞬間噴出汁水。
要是胃口好,再來一個焦香酥脆的鍋盔,就著湯汁豐富的肥腸粉吃下去,那感覺,簡直太舒服了!
每每想到未來這些吃法,宋陽自己都忍不住吞口水。
而今天,他可以好好品嚐那些粉腸了。
粉腸可是豬腸中非常珍貴的一段。
豬吃東西後,吸收的養分都聚集在粉腸裏,那些粉狀物全是營養精華。
而且,粉腸加工起來並不麻煩。
很多人做粉腸時,把腸子裏的粉擠掉,在宋陽看來,這簡直是浪費。
最美味的,就是粉腸裏的粉以及粉腸上連著的油皮。
宋陽和王嶽把豬頭、豬腸處理好後,將晾幹水分的肉也放進缸裏醃好。他們到屋裏看了看飯菜準備的情況,便動手幫忙。
晚上來的人會比較多,宋陽從自家的自留地裏拔了幾個蘿卜,削掉皮後,用滾刀切成塊。然後把粉腸和蘿卜塊一起放進鐵鼎罐裏,再加入一些蔥薑,開始煮。
大約半個小時後,煮得鼓鼓的粉腸已經很軟了,用筷子一戳就破,蘿卜塊也熟了,湯水變得像牛奶一樣白。
把煮熟的粉腸撈出來切成小段,做成白灼粉腸。又盛出一些粉腸放在蘿卜湯裏,加點鹽和蔥花調味,做成粉腸蘿卜湯。
隻需要簡單準備一個蘸料,兩道美味的菜就做好了。
白灼粉腸很有彈性,咬上一口,粉香四溢,這粉可是粉腸的靈魂所在。
而用粉腸煮出來的乳白色蘿卜湯,原汁原味,絕對是一種享受。
這也是粉腸常見的做法。
原本打算用來做刨湯的粉腸,被宋陽巧妙地做成了兩道菜。
接著,又從酸菜壇子裏撈出用蘿卜葉做的酸菜,煮了血旺。
而王靜雅他們則準備了迴鍋肉、粉蒸肉、爆炒豬肝和五花肉絲。
菜品雖然不算多,但一家人實在,每道菜的量都給得很多。
所用的食材都來自今天剛宰殺的黑豬,配菜是自家自留地裏的新鮮蔬菜。一年難得吃一次殺豬菜,吃的就是這份食材的新鮮,感受的是鄉村的情誼,同時也是對未來的一種期待。
看著準備好的這些菜,宋陽不禁感慨。
對於他的上一世而言,這隻是一份帶著憂愁的迴憶,如今卻又難得地出現了。
宋建國和宋軍迴來得很快,和林金友估計的差不多,一頭豬送到食品站,換迴來九十三塊錢。
宋軍把牛車趕迴隊上交還後,順便去跟生產隊長、副隊長、會計、記分員打了招唿,這幾位可是幾乎家家殺年豬都會邀請的,畢竟來年上工的安排和工分統計都和他們有關,一點都不能馬虎。
此外,宋軍還跟兩家關係好的人家說了一聲,請他們傍晚過來吃殺豬飯。
宋陽也特意去請了李乘風,師傅可不能忘。
這一來,好幾家人都到了,老人小孩都來了。
別看人沒幾戶,卻整整擺了四桌。
這頓殺豬飯雖然做得簡單,即便在未來這樣的殺豬飯可能很普通,但宋陽依舊吃得很有滋味。
別的不說,單說這豬肉,就不是未來那些用飼料催肥的白豬能比得上的。
這可是正宗的鄉村黑豬,喂養了兩年的優質食材,單純論肉質和香味,那些白豬根本沒法比。
宋陽不禁思考,等土地分到各家各戶後,是不是該養一些黑豬。他清楚地記得,過不了幾年,黑豬會變得非常稀少,不用飼料喂養的黑豬肉更是珍貴,很多人都很難吃上一口。
他沒少聽人抱怨現在的豬肉沒有肉味。
嗯……這或許是一條致富的途徑。
黑豬肉雖然生長緩慢,但卻是難得的美味。
不過他又轉念一想,近幾年內,就算分田到戶了,糧食依然緊張。而且對很多人來說,土豬生長速度遠遠比不上白豬,總覺得養土豬不劃算。
在缺肉的年代,人們對食物還沒細致到去比較肉質的差別,現在搞土豬養殖,還太早了。
好在四川的黑豬品種還保留著,沒有完全消失,等過幾年條件好了,再考慮這件事也不遲。
宋陽心裏,其實還在想著更重要的事。
大家難得吃上一頓油水多的飯菜,屋子裏的人吃得熱熱鬧鬧。有了酒助興,場麵就更加熱鬧了。
屋外突然傳來敲門聲,吃飽後正在火塘邊烤火,聽著大家聊天的宋陽趕緊起身去開門,一看原來是張晨軒。
雖然宋陽心裏不太喜歡這家夥,但來的都是客人,他還是笑著招唿張晨軒進門。
“兄弟,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正好趕上我們吃殺豬飯,趕緊上桌一起吃點!”
“我吃過了,就是來你們家串串門。”
“再吃點嘛,別這麽客氣!”
宋陽連拉帶拽,張晨軒也半推半就地坐到了桌旁。等給他拿了碗筷,他吃起來的樣子就有些大口大口的了。
宋陽一看就知道,這家夥肯定是聞到香味來的。
這頓飯一直吃到天黑了很久才結束,隊上的幾家人個個吃得酒足飯飽,臉上油光滿麵,紛紛告辭離開,張晨軒也沒多待,跟著走了。
宋軍大概是聽了家裏人的話,沒有過多挽留。
王嶽的媽媽幫著王靜雅和李嘉怡收拾碗筷。
其餘幾人則圍坐在火塘邊抽煙、喝茶。
宋陽趁機給李乘風和王嶽家都準備了些三線肉,等他們離開時帶迴去。
熱鬧的屋子終於安靜下來。
宋陽把骨頭殘渣收集起來,拿去喂兩隻青川犬,又順便給它們喂了一些黑娃子剩下的腸子,然後迴到屋裏,和家人一起坐在火塘邊烤火。
雲蘭很自然地鑽進宋陽懷裏,把小腳一抬,讓宋陽抱著。雲梅見了,也抱著小板凳坐到宋陽旁邊,仿佛隻要能挨著宋陽就覺得很舒服。
這小小的舉動讓宋軍對著她們倆瞪眼睛,卻逗得宋建國和王靜雅都笑了起來。
“兒子,你看那蔣知青一個人,怪可憐的。今天咱們殺了豬,你們平時關係不錯,要不,你去給她送點肉?”王靜雅突然說道,眼神裏帶著些特別的意思。
“都這麽晚了,明天再說吧,這個時候說不定人家都睡了。”宋陽搖搖頭。
“天早就黑了,時間還不算晚……你不去我去!”王靜雅說著就去隔壁拿肉,也是一塊三線肉。
宋陽見狀,總覺得老媽肯定有別的想法,心裏有些不安,趕忙放下雲蘭:“還是我去吧!”
他接過肉,打著手電筒出門。
兩隻吃飽的青川犬歡快地跟在兩邊,陪著宋陽一起走。
一路上安安靜靜,就在離蔣依娜的屋子還有一段距離時,兩隻青川犬先後發出兇叫。
宋陽愣了一下,用手電筒朝著狗叫的方向照去,隻見蔣依娜亮著燈的窗外,有個偷偷摸摸的身影蹲在牆角,被一叢葉子掉光的金絲梅擋住,看不清是誰。
蹲在姑娘窗外,能有什麽好事?
難道是個賊?
宋陽當即大聲問道:“誰在那兒?幹什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