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山裏都是寶
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 作者:中郎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人在女主人的引領下走進屋內,屋內盡管點著油燈,卻依舊昏暗陰沉。
火炕邊坐著一個身強體壯的男子,顯然是這家的男主人,炕上還有兩個孩子正蜷縮在暖和的被窩裏。
依照男人的指示,他們把換來的鬆子放置在牆角,瞬間感覺輕鬆了許多。
這時,女主人走上前來詢問:“你們拿什麽來換呀?”
宋陽趕忙拿出這一天剩餘的物品讓他們挑選。
挑選了一陣子,女人選了四支線和兩包針,看到宋陽帶來的帽子好看,就挑了兩頂給炕上的孩子戴上,又拿了一些束發的夾子和頭巾。這些東西總共換了十碗鬆子。
男主人十分大方,裝袋的時候還多裝了一碗。
“給多啦給多啦……”宋陽趕忙說道。
“無妨,山裏這些東西多,打來擱在家裏,平常沒事的時候吃一點,上山幹活的時候帶一些,就當零食,也沒什麽其他用途,有人來換東西的時候才能派上用場。”
“其實數量多的話,可以運到鎮上或者縣城去售賣,這裏離漢中也不算特別遠。”
宋陽好心提議道:“供銷社收購站不收,但是黑市有人收。”
供銷社有著諸多不同的分支商店。
百貨商店專門售賣日用品,諸如布匹、衣服、帽子、口杯牙刷、毛線等等,有的需要憑票購買,有的無需票,像土布便能夠直接用錢買而不用布票。
食雜店出售油鹽醬醋和糖果這類物品。
日雜店專門售賣鍋碗瓢盆、桶罐以及一些農具。
飲食店主要售賣切粉、粑粑、饅頭這些,偶爾也有其他吃食。
食品站負責收購生豬和雞鴨蛋等,同時將殺好的生豬賣給有票的人。
收購站有特定的訂購指標收購項目,由生產隊副業人員來完成,例如鬆脂或者集體種植的藥材等,同時也收購個人采摘的山貨、藥材和打獵獲取的獵物皮毛等。
收購站沒有鬆子的收購指標,家裏的鬆子隻能自己食用或者留著等待收購指標,不過總有需求的地方,就會有人到產量高的地方收購。
改革開放前夕,計劃經濟稍有鬆動,有人開始嚐試把無用的東西或者任務指標以外的物品換成錢,在夜市或者偏僻之處自由買賣,這便是所謂的黑市。
這也是打擊最為嚴厲的地方。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過程,政府和個人都無法毫無顧忌地放開手腳,都存有顧慮。
男人輕輕歎了口氣:“收購站不收鬆子,黑市我也曾想過,但是不敢輕舉妄動。去年我背到南鄭去賣,被逮住了,錢沒賺到,還被關了幾天,迴公社、隊裏又被通報批評。不然,這山裏出產的東西可多了,從春天的香椿、烏龍頭,到秋冬的黃花、木耳、鬆子,河灘山坡,山梁窪地,哪裏沒有核桃、毛栗子?
滿山的毛竹林、遍地的中藥材,還有山裏的野生動物,哪一樣不能賣錢?隻是不被允許,怕被說成是投機倒把,怕啦!能吃飽飯就行,寧可受窮,不敢再隨意行事。
你們有膽量,有機會就多來來,多帶些東西進山交換,讓我們生活便利些就好。”
守著珍寶卻沒錢可用,擁有豐富的資源卻甘願貧困,這便是當下的狀況。
真可謂是:山裏皆是寶貝,林裏盡是窮人。
確切來講,改革開放才一年多,政策雖有變化,但不大,依舊是以計劃經濟為主,對於私人做生意仍有打壓,雖說管理沒有先前那麽嚴苛,但還是會不時組織人員檢查,令人憂心忡忡,被抓住的隻能自認倒黴。
對於這種情形,作為“過來人”的宋陽,也不知該如何言說,隻期望再過一兩年土地分到戶,許多事情便能得以解決了。
這時,他更為關注住宿的問題,於是問道:“大哥,天已經黑了,我們兄弟倆在這人生地不熟的,能否借住一宿?”
“在外奔波都不容易,都是辛苦之人,住一宿有何不可!”
男主人心地善良,格外純樸,很痛快地應允了。
晚上有了住處,宋陽和王嶽都鬆了一口氣。
兩人在男主人的招唿下,在火炕邊坐下烤火,拉起了家常,談起了家鄉在何處,還有一些瑣碎之事,男人也講述了自己去賣鬆子被抓的經曆。
正說著,女主人做好了晚飯,山裏人實在,待人真誠,盡管宋陽和王嶽是來自外省的陌生人,還是給他們盛了兩大碗。
“給你們添麻煩了,實在過意不去。”宋陽滿懷感激地說道。
男主人擺了擺手:“我們住在山裏,好在能吃飽飯,偷偷開墾幾塊荒地,地方偏遠,無人管束,吃飯不成問題,就是沒錢,別客氣,疙瘩湯湊合著吃吧。”
兩人和男主人聊天的時候,早就嗅到房頂灶台上傳來的陣陣誘人的玉米麵香氣,肚子咕咕直叫,不停地咽口水。
當接過女主人遞來的一大碗熱氣騰騰的稠飯時,兩人都恨不得即刻一飲而盡。
要知道,宋陽和王嶽兩人,中午就著山泉水吃了點幹餅,在老大娘家喝了碗開水,一路匆匆忙忙趕路,忙著換鬆子,背的東西越來越重,體力消耗極大,現在天黑了,聞到麵香,怎能不餓?
宋陽好歹曆經了數十年,如今的王嶽雖說比他年長一歲,但遠不如宋陽沉穩。
他雖然也是一口一口地吃,但速度極快,猶如風卷殘雲一般,一碗濃稠的洋芋疙瘩湯,很快便吃完了。
端著空碗的王嶽看看宋陽還有這家的男女主人和孩子,都在緩緩進食,而他拿著空碗等著,頗為尷尬。
等什麽?
等一碗飯。
然而,主人未說讓自己去盛,看樣子也沒有主動添飯的意思,怎能自己去呢?要是被說,多沒麵子?
山裏人貧困,糧食都是節省著吃的,男主人說吃飯沒問題,不意味著有大量剩餘,能給這麽一大碗熱飯,已然十分厚道了。
可是倘若不去盛,肚子又餓得厲害,一碗稠湯喝下,不但沒飽,反而更餓了,而且鍋裏誘人的香味還在屋內彌漫。
王嶽在麵子和填飽肚子之間糾結。
思來想去,想到明日還要背著沉重的物品一路換東西進城,路途遙遠,要耗費諸多力氣,隻有先吃飽了,才有勁趕路。
他覺得臉皮厚些也無妨。
麵子能值幾個錢?哪比得上一碗疙瘩湯。
王嶽就在主人未開口之時,端著空碗走到灶台,盛了滿滿一碗,迴到原來的位置,低著頭,生怕被他人瞧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
火炕邊坐著一個身強體壯的男子,顯然是這家的男主人,炕上還有兩個孩子正蜷縮在暖和的被窩裏。
依照男人的指示,他們把換來的鬆子放置在牆角,瞬間感覺輕鬆了許多。
這時,女主人走上前來詢問:“你們拿什麽來換呀?”
宋陽趕忙拿出這一天剩餘的物品讓他們挑選。
挑選了一陣子,女人選了四支線和兩包針,看到宋陽帶來的帽子好看,就挑了兩頂給炕上的孩子戴上,又拿了一些束發的夾子和頭巾。這些東西總共換了十碗鬆子。
男主人十分大方,裝袋的時候還多裝了一碗。
“給多啦給多啦……”宋陽趕忙說道。
“無妨,山裏這些東西多,打來擱在家裏,平常沒事的時候吃一點,上山幹活的時候帶一些,就當零食,也沒什麽其他用途,有人來換東西的時候才能派上用場。”
“其實數量多的話,可以運到鎮上或者縣城去售賣,這裏離漢中也不算特別遠。”
宋陽好心提議道:“供銷社收購站不收,但是黑市有人收。”
供銷社有著諸多不同的分支商店。
百貨商店專門售賣日用品,諸如布匹、衣服、帽子、口杯牙刷、毛線等等,有的需要憑票購買,有的無需票,像土布便能夠直接用錢買而不用布票。
食雜店出售油鹽醬醋和糖果這類物品。
日雜店專門售賣鍋碗瓢盆、桶罐以及一些農具。
飲食店主要售賣切粉、粑粑、饅頭這些,偶爾也有其他吃食。
食品站負責收購生豬和雞鴨蛋等,同時將殺好的生豬賣給有票的人。
收購站有特定的訂購指標收購項目,由生產隊副業人員來完成,例如鬆脂或者集體種植的藥材等,同時也收購個人采摘的山貨、藥材和打獵獲取的獵物皮毛等。
收購站沒有鬆子的收購指標,家裏的鬆子隻能自己食用或者留著等待收購指標,不過總有需求的地方,就會有人到產量高的地方收購。
改革開放前夕,計劃經濟稍有鬆動,有人開始嚐試把無用的東西或者任務指標以外的物品換成錢,在夜市或者偏僻之處自由買賣,這便是所謂的黑市。
這也是打擊最為嚴厲的地方。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過程,政府和個人都無法毫無顧忌地放開手腳,都存有顧慮。
男人輕輕歎了口氣:“收購站不收鬆子,黑市我也曾想過,但是不敢輕舉妄動。去年我背到南鄭去賣,被逮住了,錢沒賺到,還被關了幾天,迴公社、隊裏又被通報批評。不然,這山裏出產的東西可多了,從春天的香椿、烏龍頭,到秋冬的黃花、木耳、鬆子,河灘山坡,山梁窪地,哪裏沒有核桃、毛栗子?
滿山的毛竹林、遍地的中藥材,還有山裏的野生動物,哪一樣不能賣錢?隻是不被允許,怕被說成是投機倒把,怕啦!能吃飽飯就行,寧可受窮,不敢再隨意行事。
你們有膽量,有機會就多來來,多帶些東西進山交換,讓我們生活便利些就好。”
守著珍寶卻沒錢可用,擁有豐富的資源卻甘願貧困,這便是當下的狀況。
真可謂是:山裏皆是寶貝,林裏盡是窮人。
確切來講,改革開放才一年多,政策雖有變化,但不大,依舊是以計劃經濟為主,對於私人做生意仍有打壓,雖說管理沒有先前那麽嚴苛,但還是會不時組織人員檢查,令人憂心忡忡,被抓住的隻能自認倒黴。
對於這種情形,作為“過來人”的宋陽,也不知該如何言說,隻期望再過一兩年土地分到戶,許多事情便能得以解決了。
這時,他更為關注住宿的問題,於是問道:“大哥,天已經黑了,我們兄弟倆在這人生地不熟的,能否借住一宿?”
“在外奔波都不容易,都是辛苦之人,住一宿有何不可!”
男主人心地善良,格外純樸,很痛快地應允了。
晚上有了住處,宋陽和王嶽都鬆了一口氣。
兩人在男主人的招唿下,在火炕邊坐下烤火,拉起了家常,談起了家鄉在何處,還有一些瑣碎之事,男人也講述了自己去賣鬆子被抓的經曆。
正說著,女主人做好了晚飯,山裏人實在,待人真誠,盡管宋陽和王嶽是來自外省的陌生人,還是給他們盛了兩大碗。
“給你們添麻煩了,實在過意不去。”宋陽滿懷感激地說道。
男主人擺了擺手:“我們住在山裏,好在能吃飽飯,偷偷開墾幾塊荒地,地方偏遠,無人管束,吃飯不成問題,就是沒錢,別客氣,疙瘩湯湊合著吃吧。”
兩人和男主人聊天的時候,早就嗅到房頂灶台上傳來的陣陣誘人的玉米麵香氣,肚子咕咕直叫,不停地咽口水。
當接過女主人遞來的一大碗熱氣騰騰的稠飯時,兩人都恨不得即刻一飲而盡。
要知道,宋陽和王嶽兩人,中午就著山泉水吃了點幹餅,在老大娘家喝了碗開水,一路匆匆忙忙趕路,忙著換鬆子,背的東西越來越重,體力消耗極大,現在天黑了,聞到麵香,怎能不餓?
宋陽好歹曆經了數十年,如今的王嶽雖說比他年長一歲,但遠不如宋陽沉穩。
他雖然也是一口一口地吃,但速度極快,猶如風卷殘雲一般,一碗濃稠的洋芋疙瘩湯,很快便吃完了。
端著空碗的王嶽看看宋陽還有這家的男女主人和孩子,都在緩緩進食,而他拿著空碗等著,頗為尷尬。
等什麽?
等一碗飯。
然而,主人未說讓自己去盛,看樣子也沒有主動添飯的意思,怎能自己去呢?要是被說,多沒麵子?
山裏人貧困,糧食都是節省著吃的,男主人說吃飯沒問題,不意味著有大量剩餘,能給這麽一大碗熱飯,已然十分厚道了。
可是倘若不去盛,肚子又餓得厲害,一碗稠湯喝下,不但沒飽,反而更餓了,而且鍋裏誘人的香味還在屋內彌漫。
王嶽在麵子和填飽肚子之間糾結。
思來想去,想到明日還要背著沉重的物品一路換東西進城,路途遙遠,要耗費諸多力氣,隻有先吃飽了,才有勁趕路。
他覺得臉皮厚些也無妨。
麵子能值幾個錢?哪比得上一碗疙瘩湯。
王嶽就在主人未開口之時,端著空碗走到灶台,盛了滿滿一碗,迴到原來的位置,低著頭,生怕被他人瞧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