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豹子咬死的人
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 作者:中郎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巫獵的技巧係統裏,有一種針對獵物展開驅趕並圍捕的方式,它有個獨特的稱唿:催山。
催山,是一種極有規律且注重方式方法的捕獵手段。
負責攆腳的獵人,必須對山形地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並且要依據不同野獸的習性,結合實際狀況,分別在幾個關鍵的位置進行駐守,這些位置被叫做“堂口”。
也就是獵物容易逃竄的地方。隻有在各項準備工作都做好之後,才能夠開展對野獸的驅趕行動,迫使它們離開山裏。
當然,在催山的過程中,攆山的人需要具備膽子大、心思細、警惕性強、動作敏捷、行動迅速等特點,尤其要小心那些如同驚弓之鳥一般、走投無路從而拚死反擊的野獸。
這次,他們四個人參與的這次捕獵行動中,隻有宋陽手裏拿著槍,其餘三個人則是以斧頭當作武器。
在那條山溝裏,宋建國負責轟攆的後方位置,王宏遠守候的右邊緩坡,王嶽把守的兩個缺口,還有宋陽埋伏的斷崖處,都可以看作堂口。
其中,宋陽所在的斷崖作為催山行動的最終目的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被確定為“交口”。
假如他們三個人手裏拿的也是槍,那麽在各個堂口以及轟攆的過程中,隻要有把握,就能夠對獵物開槍射擊。
而且,槍響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起到不錯的轟攆效果。然而,在這個過程中,獵物的反擊以及開槍時可能會傷到同伴等問題,都需要特別留意。
別看宋陽隻是在斷崖交口處開了一槍,整個過程看起來簡單,實際上此地最為危險。
因為在轟攆的過程中,那些還沒有死掉的獵物都會被驅趕到這裏,同時麵對多個獵物,很容易出現應付不過來的情況,從而引發危險。
所以,在催山合圍的協作過程中,對攆山人的要求非常高,那些毛毛躁躁、沒有耐心的人,很容易引發問題。
這正是宋陽果斷放棄陳軍,轉而選擇王嶽、王宏遠和宋建國的原因。事實證明,這一次簡單的合圍行動,充分證明了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如果幾個人手裏都有槍,恐怕連那頭母野豬也跑不掉。
麵對如此顯著的成果,陳軍之前對活套陷阱的輕視,以及對宋陽能力的懷疑,此時都讓他內心充滿了愧疚。他不得不承認,自己還是小看了宋陽。
不過,不管是宋陽還是宋建國,都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因為他們清楚陳軍的性格,覺得他確實不適合從事攆山這項活動。
“你留在家裏,把黃毛野豬的皮剝掉,再把陽兒背迴來的那些豬肚清理幹淨。我們一會兒還得去找老李,讓他帶人跟我們進一趟山。
除了搬運野豬,還有件事得說一下。我們在山裏發現有豹子咬死了人,還把屍體掛在樹枝上,吃了一大半。吃過人的豹子特別危險,說不定會跑到村子裏傷人。
另外,我們還看到了一隻母狼,也得特別小心。尤其是雲梅和雲蘭,一定要看好。”
吃過人的野獸,會把人列入自己的食物範圍,從而變得更加危險。
這就好比狗嚐過某種獵物的肉後,下次再見到或者聞到……,就會知道這是能吃的,進而變得興奮並想要去捕獵,道理是一樣的。
懷著幼崽的母狼,如果找不到足夠的食物,也可能會把主意打到村子裏。畢竟,村子裏養的牲畜、雞鴨等,都是它們很容易捕獲的目標。
關鍵是,翻過老梁包的那片深山,距離石河子村最近,村子很有可能會成為野獸的目標。
聽到有豹子咬死人以及狼的消息,除了宋陽和宋建國,家裏其他人的臉色都變得沉重起來。尤其是雲梅和雲蘭,小臉嚇得蒼白。
平常為了防止她們到處亂跑,沒少給她們講豹子、豺狼拖豬咬羊甚至吃人的故事,現在聽到真有這樣的事,心裏難免充滿了恐懼。
宋陽察覺到她們的害怕,便抽出一隻手輕輕揉了揉兩個侄女的小腦袋,安慰說:“別怕,如果它們敢來,幺爸就用槍把它們打死!”
在宋陽的安撫下,兩個小家夥的情緒才稍微平靜了一些。
“好了,趕緊去屋裏給我和陽兒做點吃的,肚子都餓扁了!”宋建國催促道。
王靜雅和李嘉怡趕緊走進屋裏,拿出鼎罐。為了讓他們能盡快吃上飯,並且吃得好一點,兩人又拿出麵條,給他們煮了起來。
宋陽坐在火邊,摟著兩個小侄女靜靜地烤著火,聽著父親給母親講述在山裏遇到被豹子吃掉的人以及圍獵野豬的經過。
陳軍則拿了殺豬刀,在旁邊聽了一會兒後,就走出屋子去給黃毛野豬剝皮。
別以為隻是一頭黃毛野豬,它的皮毛比家豬厚實粗糙很多。
用熱水燙的方法,除了能擦掉一些沾在皮毛上的泥汙,那些硬毛就算刮斷了也很難脫落。所以,通常獵到野豬後,都是直接用刀剝皮。
早些年,野豬皮還有人收購去製作鞋子、皮帶,可現在大多隻能扔掉,或者看看兩條狗願不願意吃。
因為還要進山一趟,就算空手去也需要不少時間,宋陽沒有耽擱,挎上火槍,在腰後麵別上開山刀,跟著宋建國一起前往王嶽家。
兩條肚子吃得鼓鼓的青川犬,也立刻不慌不忙地跟在宋陽身邊。
當他們到達王嶽家時,王嶽父子倆還在吃飯,兩頭野豬放在堂屋裏,王嶽的母親正拿著菜刀小心翼翼地剝皮。
擔心宋建國和宋陽等得著急,王嶽父子加快了吃飯的速度,匆匆吃完一碗飯後,就提著斧頭,拿著手電筒,四個人一起出門,前往隊長楊華德家。
敲開房門後,他們意外地發現趙富貴也在楊華德家裏。
雖然彼此心裏有怨氣,但表麵上還是不能表現得太明顯。
……
四個人走進屋子,依舊滿臉笑容地和楊華德、趙富貴打招唿。宋建國不想浪費時間,就直接開口,說出了在山上獵到五頭野豬的事情。
聽到四個人打到了五頭野豬,就連趙富貴都忍不住看向宋陽,不知道心裏在盤算著什麽。
“你這小子真行啊,都能帶著人去圍獵了。隊裏正缺少厲害的獵手,出了你這麽個優秀的獵手,這是好事。明年隊裏春耕和秋收的時候,一定安排你去看守莊稼。你能打野豬,對付黑熊應該也有辦法。”
楊華德滿臉笑容地對宋陽說。
“行啊!”
宋陽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每年春耕的時候,種子剛播下去,山裏的野豬常常會順著氣味跑到地裏,翻拱土地,吞食種子,豬獾之類的也會來搗亂。到了夏末秋初,玉米灌漿後,山裏的野豬、黑熊又會聞著味道出來糟蹋莊稼。
這些年山裏的獵物經過長期的捕獵,黑熊出現的次數相對少一些,但每年總會有蹤跡,而野豬數量眾多,常常成群結隊。要是來上一群,隻需要一個晚上,就能毀掉大片的莊稼。
對於山裏土地貧瘠、收成本來就不好的村民來說,即將成熟的莊稼被毀掉,無疑是雪上加霜,是非常嚴重的災害。
這些莊稼,對野獸來說,一直都是很好的食物。當然,對於攆山的人來說,看守莊稼也是他們願意做的事情。
莊稼就像是天然的誘餌,打到的野物,肉分給隊裏,但皮毛或者值錢的部位,誰打到就歸誰。
送上門的獵物,總比滿山遍野地去尋找、追趕要好得多。何況去看守莊稼還有工分可以拿,而且給的工分還不低,真可謂是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分肉是好事,你們在我家等著,我這就去找人……”
楊華德說著轉身就要往外走。
“隊長,等一下,還有件事沒說!”宋建國趕緊叫住楊華德。
楊華德迴頭問道:“什麽事?”
“我們上山的時候,在山上看到一個被豹子咬死的人,屍體被拖到樹上掛著,已經被吃了一大半。我們完全認不出來是誰,這種事我們不敢擅自處理,所以來跟你說一聲。”
宋建國表情嚴肅地說。
“死人……”
楊華德臉色微微一變,隨即搖頭說:“每年都聽說有人進了深山就再也沒迴來,這種事太常見了,我怎麽管得了?哪家人要是有人不見了,他們自己會找人進去找,這事兒我管不了!”
“主要是想提醒一下,吃過人的豹子非常危險,而且山上還有一隻懷著崽子的母狼……那個地方離咱們村不遠,恐怕得小心防備著!事情我已經匯報了,怎麽處理你決定。”
看到楊華德一副不想管的態度,宋建國幹脆把責任推出去。他更不想沾上這種事,反正已經提醒過了,責任盡到了,隨他怎麽處理。
這幾年和前些年不一樣,大家的積極性大大降低,生產隊管事的人,對隊裏的事情也是應付了事,更像是在完成任務。
楊華德剛當隊長的那幾年,做事還挺像樣,現在卻變了,沒什麽威望了。
也許很多事他都懶得操心,但要是真因為豹子、狼這些野獸讓村裏出了事,他也推卸不了責任。
思考了片刻後,他還是說:“我多找幾個人去看看情況,明天再去公社匯報一聲。”
按照正常的做法,應該積極組織獵手清除這些隱患,可現在,他隻是打算去看一眼,然後告訴公社,這難道不是一種推卸責任的做法嗎?
說完,他轉身往外走。
……
趙富貴也從火塘邊站起來,跟著往外走。
看到這情況,楊華德趕緊攔住他:“你這是要去哪兒?就在我家等著,一起進山看看情況,這樣我還能少找一個人!”
趙富貴搖搖頭:“算了,我跑不動,又不會攆山,野豬肉我不敢吃,吃不習慣,也不缺那點肉,就不參與了。”
他的語氣帶著幾分怪腔怪調,腳步也沒有停下的意思。
屋裏火塘邊烤火的四個人對視一眼,心裏明白他話裏的意思,都不屑地笑了笑。
宋建國朝著三個人使了個眼色,四個人起身走出楊華德的堂屋。
宋建國大聲說:“隊長,我們主要是來告訴你豹子和狼的事。至於野豬肉,有人吃不習慣,總有人吃得習慣;有人不缺肉,總有人缺肉。再說了,我們自己也不嫌多。總不能把我們的好心當成壞心,分豬肉的事,就不麻煩你了!”
這話既是說給楊華德聽的,更是故意說給趙富貴聽的,明顯是在對著幹。
與其通過楊華德來處理,還不如自己動手,做好事誰不會呢?
“我們走!”
宋建國看了一眼突然停下腳步,猶豫了一下又繼續往前走的趙富貴,對宋陽他們說了一句,就帶頭朝著皂角樹場子走去。
來到皂角樹下,他拿起小錘,敲響樹上掛著的鐵鍾。
沒過多久,各個屋子裏陸續走出十七八個人。
看到敲鍾的是宋建國,有熟悉的人問道:“宋哥,什麽事啊?怎麽今天是你來敲鍾了?”
“山上打了兩隻大野豬,想問下有沒有人想吃野豬肉,想吃的,我帶你們去背。還有件事得說一下,我們在山上遇到個死人,是被豹子咬死的。
出現了吃人的豹子,離咱們村子不遠,大家出門注意安全,特別是要照看好家裏的小孩。另外,還有隻懷著崽子的母狼,也得小心。有沒有想吃野豬肉的,帶上背簍跟我們走,如果沒人要,我們就自己去背!”
宋建國大聲把事情簡單敘述了一遍,然後環視著眾人。
人群中立刻議論紛紛,不少人聽到有死人,臉上露出驚恐的表情,沉默不語。
“有肉吃,那當然是好事。”
也有幾個人毫不畏懼,紛紛迴家拿來開山刀和背簍。數了一下,一共有八個人。宋建國馬上帶頭出發。
宋陽看著父親,微微露出笑容。迴想起父親剛才召集眾人的場景,他突然覺得,父親真的變了。以前,從來沒見過父親這樣出風頭。
催山,是一種極有規律且注重方式方法的捕獵手段。
負責攆腳的獵人,必須對山形地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並且要依據不同野獸的習性,結合實際狀況,分別在幾個關鍵的位置進行駐守,這些位置被叫做“堂口”。
也就是獵物容易逃竄的地方。隻有在各項準備工作都做好之後,才能夠開展對野獸的驅趕行動,迫使它們離開山裏。
當然,在催山的過程中,攆山的人需要具備膽子大、心思細、警惕性強、動作敏捷、行動迅速等特點,尤其要小心那些如同驚弓之鳥一般、走投無路從而拚死反擊的野獸。
這次,他們四個人參與的這次捕獵行動中,隻有宋陽手裏拿著槍,其餘三個人則是以斧頭當作武器。
在那條山溝裏,宋建國負責轟攆的後方位置,王宏遠守候的右邊緩坡,王嶽把守的兩個缺口,還有宋陽埋伏的斷崖處,都可以看作堂口。
其中,宋陽所在的斷崖作為催山行動的最終目的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被確定為“交口”。
假如他們三個人手裏拿的也是槍,那麽在各個堂口以及轟攆的過程中,隻要有把握,就能夠對獵物開槍射擊。
而且,槍響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夠起到不錯的轟攆效果。然而,在這個過程中,獵物的反擊以及開槍時可能會傷到同伴等問題,都需要特別留意。
別看宋陽隻是在斷崖交口處開了一槍,整個過程看起來簡單,實際上此地最為危險。
因為在轟攆的過程中,那些還沒有死掉的獵物都會被驅趕到這裏,同時麵對多個獵物,很容易出現應付不過來的情況,從而引發危險。
所以,在催山合圍的協作過程中,對攆山人的要求非常高,那些毛毛躁躁、沒有耐心的人,很容易引發問題。
這正是宋陽果斷放棄陳軍,轉而選擇王嶽、王宏遠和宋建國的原因。事實證明,這一次簡單的合圍行動,充分證明了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如果幾個人手裏都有槍,恐怕連那頭母野豬也跑不掉。
麵對如此顯著的成果,陳軍之前對活套陷阱的輕視,以及對宋陽能力的懷疑,此時都讓他內心充滿了愧疚。他不得不承認,自己還是小看了宋陽。
不過,不管是宋陽還是宋建國,都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因為他們清楚陳軍的性格,覺得他確實不適合從事攆山這項活動。
“你留在家裏,把黃毛野豬的皮剝掉,再把陽兒背迴來的那些豬肚清理幹淨。我們一會兒還得去找老李,讓他帶人跟我們進一趟山。
除了搬運野豬,還有件事得說一下。我們在山裏發現有豹子咬死了人,還把屍體掛在樹枝上,吃了一大半。吃過人的豹子特別危險,說不定會跑到村子裏傷人。
另外,我們還看到了一隻母狼,也得特別小心。尤其是雲梅和雲蘭,一定要看好。”
吃過人的野獸,會把人列入自己的食物範圍,從而變得更加危險。
這就好比狗嚐過某種獵物的肉後,下次再見到或者聞到……,就會知道這是能吃的,進而變得興奮並想要去捕獵,道理是一樣的。
懷著幼崽的母狼,如果找不到足夠的食物,也可能會把主意打到村子裏。畢竟,村子裏養的牲畜、雞鴨等,都是它們很容易捕獲的目標。
關鍵是,翻過老梁包的那片深山,距離石河子村最近,村子很有可能會成為野獸的目標。
聽到有豹子咬死人以及狼的消息,除了宋陽和宋建國,家裏其他人的臉色都變得沉重起來。尤其是雲梅和雲蘭,小臉嚇得蒼白。
平常為了防止她們到處亂跑,沒少給她們講豹子、豺狼拖豬咬羊甚至吃人的故事,現在聽到真有這樣的事,心裏難免充滿了恐懼。
宋陽察覺到她們的害怕,便抽出一隻手輕輕揉了揉兩個侄女的小腦袋,安慰說:“別怕,如果它們敢來,幺爸就用槍把它們打死!”
在宋陽的安撫下,兩個小家夥的情緒才稍微平靜了一些。
“好了,趕緊去屋裏給我和陽兒做點吃的,肚子都餓扁了!”宋建國催促道。
王靜雅和李嘉怡趕緊走進屋裏,拿出鼎罐。為了讓他們能盡快吃上飯,並且吃得好一點,兩人又拿出麵條,給他們煮了起來。
宋陽坐在火邊,摟著兩個小侄女靜靜地烤著火,聽著父親給母親講述在山裏遇到被豹子吃掉的人以及圍獵野豬的經過。
陳軍則拿了殺豬刀,在旁邊聽了一會兒後,就走出屋子去給黃毛野豬剝皮。
別以為隻是一頭黃毛野豬,它的皮毛比家豬厚實粗糙很多。
用熱水燙的方法,除了能擦掉一些沾在皮毛上的泥汙,那些硬毛就算刮斷了也很難脫落。所以,通常獵到野豬後,都是直接用刀剝皮。
早些年,野豬皮還有人收購去製作鞋子、皮帶,可現在大多隻能扔掉,或者看看兩條狗願不願意吃。
因為還要進山一趟,就算空手去也需要不少時間,宋陽沒有耽擱,挎上火槍,在腰後麵別上開山刀,跟著宋建國一起前往王嶽家。
兩條肚子吃得鼓鼓的青川犬,也立刻不慌不忙地跟在宋陽身邊。
當他們到達王嶽家時,王嶽父子倆還在吃飯,兩頭野豬放在堂屋裏,王嶽的母親正拿著菜刀小心翼翼地剝皮。
擔心宋建國和宋陽等得著急,王嶽父子加快了吃飯的速度,匆匆吃完一碗飯後,就提著斧頭,拿著手電筒,四個人一起出門,前往隊長楊華德家。
敲開房門後,他們意外地發現趙富貴也在楊華德家裏。
雖然彼此心裏有怨氣,但表麵上還是不能表現得太明顯。
……
四個人走進屋子,依舊滿臉笑容地和楊華德、趙富貴打招唿。宋建國不想浪費時間,就直接開口,說出了在山上獵到五頭野豬的事情。
聽到四個人打到了五頭野豬,就連趙富貴都忍不住看向宋陽,不知道心裏在盤算著什麽。
“你這小子真行啊,都能帶著人去圍獵了。隊裏正缺少厲害的獵手,出了你這麽個優秀的獵手,這是好事。明年隊裏春耕和秋收的時候,一定安排你去看守莊稼。你能打野豬,對付黑熊應該也有辦法。”
楊華德滿臉笑容地對宋陽說。
“行啊!”
宋陽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每年春耕的時候,種子剛播下去,山裏的野豬常常會順著氣味跑到地裏,翻拱土地,吞食種子,豬獾之類的也會來搗亂。到了夏末秋初,玉米灌漿後,山裏的野豬、黑熊又會聞著味道出來糟蹋莊稼。
這些年山裏的獵物經過長期的捕獵,黑熊出現的次數相對少一些,但每年總會有蹤跡,而野豬數量眾多,常常成群結隊。要是來上一群,隻需要一個晚上,就能毀掉大片的莊稼。
對於山裏土地貧瘠、收成本來就不好的村民來說,即將成熟的莊稼被毀掉,無疑是雪上加霜,是非常嚴重的災害。
這些莊稼,對野獸來說,一直都是很好的食物。當然,對於攆山的人來說,看守莊稼也是他們願意做的事情。
莊稼就像是天然的誘餌,打到的野物,肉分給隊裏,但皮毛或者值錢的部位,誰打到就歸誰。
送上門的獵物,總比滿山遍野地去尋找、追趕要好得多。何況去看守莊稼還有工分可以拿,而且給的工分還不低,真可謂是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分肉是好事,你們在我家等著,我這就去找人……”
楊華德說著轉身就要往外走。
“隊長,等一下,還有件事沒說!”宋建國趕緊叫住楊華德。
楊華德迴頭問道:“什麽事?”
“我們上山的時候,在山上看到一個被豹子咬死的人,屍體被拖到樹上掛著,已經被吃了一大半。我們完全認不出來是誰,這種事我們不敢擅自處理,所以來跟你說一聲。”
宋建國表情嚴肅地說。
“死人……”
楊華德臉色微微一變,隨即搖頭說:“每年都聽說有人進了深山就再也沒迴來,這種事太常見了,我怎麽管得了?哪家人要是有人不見了,他們自己會找人進去找,這事兒我管不了!”
“主要是想提醒一下,吃過人的豹子非常危險,而且山上還有一隻懷著崽子的母狼……那個地方離咱們村不遠,恐怕得小心防備著!事情我已經匯報了,怎麽處理你決定。”
看到楊華德一副不想管的態度,宋建國幹脆把責任推出去。他更不想沾上這種事,反正已經提醒過了,責任盡到了,隨他怎麽處理。
這幾年和前些年不一樣,大家的積極性大大降低,生產隊管事的人,對隊裏的事情也是應付了事,更像是在完成任務。
楊華德剛當隊長的那幾年,做事還挺像樣,現在卻變了,沒什麽威望了。
也許很多事他都懶得操心,但要是真因為豹子、狼這些野獸讓村裏出了事,他也推卸不了責任。
思考了片刻後,他還是說:“我多找幾個人去看看情況,明天再去公社匯報一聲。”
按照正常的做法,應該積極組織獵手清除這些隱患,可現在,他隻是打算去看一眼,然後告訴公社,這難道不是一種推卸責任的做法嗎?
說完,他轉身往外走。
……
趙富貴也從火塘邊站起來,跟著往外走。
看到這情況,楊華德趕緊攔住他:“你這是要去哪兒?就在我家等著,一起進山看看情況,這樣我還能少找一個人!”
趙富貴搖搖頭:“算了,我跑不動,又不會攆山,野豬肉我不敢吃,吃不習慣,也不缺那點肉,就不參與了。”
他的語氣帶著幾分怪腔怪調,腳步也沒有停下的意思。
屋裏火塘邊烤火的四個人對視一眼,心裏明白他話裏的意思,都不屑地笑了笑。
宋建國朝著三個人使了個眼色,四個人起身走出楊華德的堂屋。
宋建國大聲說:“隊長,我們主要是來告訴你豹子和狼的事。至於野豬肉,有人吃不習慣,總有人吃得習慣;有人不缺肉,總有人缺肉。再說了,我們自己也不嫌多。總不能把我們的好心當成壞心,分豬肉的事,就不麻煩你了!”
這話既是說給楊華德聽的,更是故意說給趙富貴聽的,明顯是在對著幹。
與其通過楊華德來處理,還不如自己動手,做好事誰不會呢?
“我們走!”
宋建國看了一眼突然停下腳步,猶豫了一下又繼續往前走的趙富貴,對宋陽他們說了一句,就帶頭朝著皂角樹場子走去。
來到皂角樹下,他拿起小錘,敲響樹上掛著的鐵鍾。
沒過多久,各個屋子裏陸續走出十七八個人。
看到敲鍾的是宋建國,有熟悉的人問道:“宋哥,什麽事啊?怎麽今天是你來敲鍾了?”
“山上打了兩隻大野豬,想問下有沒有人想吃野豬肉,想吃的,我帶你們去背。還有件事得說一下,我們在山上遇到個死人,是被豹子咬死的。
出現了吃人的豹子,離咱們村子不遠,大家出門注意安全,特別是要照看好家裏的小孩。另外,還有隻懷著崽子的母狼,也得小心。有沒有想吃野豬肉的,帶上背簍跟我們走,如果沒人要,我們就自己去背!”
宋建國大聲把事情簡單敘述了一遍,然後環視著眾人。
人群中立刻議論紛紛,不少人聽到有死人,臉上露出驚恐的表情,沉默不語。
“有肉吃,那當然是好事。”
也有幾個人毫不畏懼,紛紛迴家拿來開山刀和背簍。數了一下,一共有八個人。宋建國馬上帶頭出發。
宋陽看著父親,微微露出笑容。迴想起父親剛才召集眾人的場景,他突然覺得,父親真的變了。以前,從來沒見過父親這樣出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