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上山
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 作者:中郎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陽心裏清楚得很,如果要保護一家人避開那場毀滅性的天災,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搬離這座老屋,另找一個安全的地方重新建造家園。
屋後的山坡上,樹木和竹子長得十分茂盛,它們的根係本來是能固定土壤、防止流沙的,但是麵對那種猛烈又持續的暴雨,被雨水完全浸透後,就變成了一片泥濘的沼澤。
那些樹木和竹子錯綜複雜的根須,在洶湧衝下的大量稀泥和石塊麵前,根本起不到任何阻擋作用,更別說,泥土下麵是大片的石板陡坡。
宋陽想來想去,也找不到能保住老屋的好辦法,除了搬走,沒有別的選擇,雖說這個地方的位置還算可以。
老父親和老母親心裏一直有個想法,希望一家人能永遠在一起,和和睦睦地生活。
可是世上的事情,就像月亮有陰晴圓缺,團聚和分離總是交替出現,家庭的事情也是這樣的道理。
小時候一家人相互依靠,等到長大成人,各自結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後,往往都希望能分開,過自己的小日子。
在這個山村裏,很少能看到一家祖孫三代十幾口人每天一起吃飯、一起幹活、一起生活的情況。
短時間內可能還能開心快樂,但是日子長了,生活艱苦,難免會因為幹活多少、食物分配不公平等小事,產生各種矛盾和不滿,不要說妯娌之間容易有矛盾,就是親兄弟之間也很難避免。
所以說,分家這件事,是早晚的必然結果。
就算現在還是生產隊時期,土地還沒有分配到個人,分家也是一定要做的。而且現在分家,相比以後,反而更簡單。
無非就是在房子、農具、牲畜還有家裏的存糧、被褥、家具這些東西上做個劃分,土地還沒分配,這個最麻煩的大問題暫時不用考慮。
說到分家,最大的難題就是房子怎麽分配和父母的養老安排。
在這座老屋裏生活了幾十年,不管是父母還是宋軍哥哥嫂嫂,對這個即將離開的屋子都有很深的感情,怎麽可能輕易放棄?畢竟,建房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錢。
宋陽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實在,就是找個更好更安全的地方搬新家,順便把家分了。
隻是他自己還沒結婚,沒有自己的小家庭,現在就貿然提出分家的事,確實不太合適。
這件事還得先跟大哥好好說一說,然後再一起商量。
兩個侄女慢慢長大了,大哥大嫂也一直想著能再生個兒子,這都需要更大的居住空間。全家人擠在一起,別的先不說,光是夫妻之間的私密事,都得小心謹慎、輕手輕腳,就怕弄出一點聲音被隔壁的父母或者樓上的兄弟聽到,這樣的話,做事很不方便。
要是分開過,很多不方便和矛盾就能解決了。
隻是,大哥宋軍心裏的氣還沒消,得先讓他把氣發出來,才能心平氣和地好好商量。
而現在,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擺在麵前:錢!毫無疑問,必須全力以赴去賺錢才行,隻有賺到足夠的錢,才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辦法。
其實,宋陽雖然被別人認為有點懶,但是這一年,他真的是在跟別人學習采藥的技術。
隻是在別人看來,他經常不去幹活,更像是一個不務正業、遊手好閑的人。采藥這個行業,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成績的。
在這個山村裏,這個時候,工分才是最重要的,掙夠了工分,才能保證一家人能填飽肚子,不至於挨餓。
在米倉山,采藥的人往往還得會打獵,畢竟,很多珍貴的藥材,比如熊膽、鹿茸、麝香、豹骨這些,都是從獵物身上來的。
想要拜師學藝,一定要懂得尊敬老師,用真心打動老師,讓老師高興才行。畢竟,誰都怕教會了徒弟,自己反而沒了工作,被徒弟搶了生意。
如果不是有緣分的人,誰願意把自己的本事都教給別人?一旦教了徒弟,以後就要在這山裏和徒弟一起搶獵物資源。
這就是宋陽這一年幾乎沒有收入的原因,大部分得到的東西都用來孝敬老師了。
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份真心和懂事,確實從老師那裏學到了不少采藥和打獵的真功夫。
采藥和打獵的本事,宋陽上輩子因為命運不好,幾乎沒有機會用,但是這輩子,卻能成為他敢在這深山裏生活的有力依靠。
不然,光靠一年到頭在生產隊幹活得到的那一點點工分,還有以後土地分到個人後,在那貧瘠的山地裏種點玉米、紅薯,如果沒有其他賺錢的辦法,想要把日子過好,簡直是不可能的。
這個想法,宋陽上輩子就在心裏有了,這輩子能重新活一次,按照這個路走,也算是實現願望了。
畢竟是同一個母親生的親兄弟,宋軍雖然對他有不滿,但是平時還是很包容他的,更多的是恨他不成器的無奈歎氣。
宋陽對這些都很清楚。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和自己同一個母親的兄弟還有生養自己的父母,這種血緣關係,一定要處理好。人生能重新活一次,不再和親人分開,這種珍貴的緣分一定要好好珍惜。
至於村裏的其他人,上輩子宋陽因為腿受傷殘疾,在那漫長的時間裏,也深深體會到了人情的冷暖、世間的炎涼。
對此,他心裏有自己的判斷,有恩的報恩,有仇的報仇,分得很清楚。
宋陽扛著鋤頭,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慢慢走著,心裏一邊想著這些事,一邊無奈地歎氣,這山裏的空氣雖然清新,但是終究比不上錢的吸引力實在。
一夜的寒冷,讓路邊的野草和矮矮的灌木叢都蓋上了一層厚厚的霜,就像穿上了白色的衣服。
隨著太陽慢慢升起,霜開始融化、掉落,山路兩邊不時傳來霜掉落的聲音。在太陽的照射下,霜變成水汽慢慢上升,讓山裏的霧氣更濃了。
雖然透過濃霧能看到紅紅的太陽,但是這天氣到底是晴天還是雨天很難說,也許霧散了就是晴天,也許很快就會陰天。
宋陽完全沒心思欣賞這雲霧繚繞、像畫一樣美的山裏景色,隻覺得雙手被凍得僵硬,趕緊把嘴湊過去哈氣,然後用力搓了搓,腳下的步子也不自覺地快了一些,心裏隻想著能早點抓到幾隻竹鼠迴去。
雖然中午可能迴不去,但是他希望晚上一家人幹完活迴來的時候,能給家人做一頓自己抓的竹鼠。
竹鼠是這山裏比較容易抓的獵物之一,在村子周圍已經很難找到了,村裏那些半大的孩子,都有辦法抓住它們。
宋陽想要有收獲,就得去更遠的地方。上輩子他拄著拐杖,單腿在山裏放羊,和這山野打交道的時間很多,知道不少有竹鼠的地方,對他來說,找到竹鼠不是難事。
竹鼠,因為喜歡吃竹子所以叫這個名字。毫無疑問,竹子是竹鼠最喜歡的食物。它們一直在地下挖洞生活,吃竹根、竹筍、草根、樹根這些東西。所以朝著竹林、鬆樹林和山地向陽的草坡去找,一定能有發現。
宋陽走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已經離村子五六裏地了。直到這個時候,山裏的霧才慢慢散去,溫暖的陽光照在臉上,有了一點暖意,他也到了自己要去的地方。
半坡上崎嶇小路的高處,是一大片向陽的山坡草地,長了很多茅草。茅草的葉子已經黃了,莖稈頂端小穗上的種子也隨著柔毛一起掉了,沒剩下多少。
這茅草很耐旱也很耐澇,好像不管什麽環境都能生長。
它除了能用來鋪茅草屋的房頂擋雨外,大概隻有牲口會吃幾口,如果長在田地裏,就是讓人頭疼的麻煩。
把田地裏的茅草除掉很費勁,真的是“怎麽除都除不幹淨,莖斷了根還能長”,它的再生能力很強,就算是曬幹的茅草根,隻要碰到水和土,還是能發芽,非常頑強。
地麵上的草葉和莖稈雖然幹了,但是地下老的根莖還是有水分的,對竹鼠來說,這是很好的食物。
這茅草根,竹鼠喜歡吃,人也能吃。挖出來的新鮮茅根,樣子和折耳根差不多,放在嘴裏嚼一嚼,有一點甜味,它不但是宋陽小時候喜歡的零食,也是現在山村孩子喜歡的,就算是大人在田裏幹活挖到了,也會把上麵的土弄掉,直接放在嘴裏嚼,嚐嚐那點甜味。
茅根本來就是一種藥材,流鼻血的時候可以用它熬水喝,有人也會用它煲湯,就連赤腳醫生也經常用它入藥,以前也有人收購,隻是因為太常見,不值錢。
另外,茅草剛長出來的新鮮柔毛花絮,也能直接吃,味道也是甜的。雖然茅草有時候讓人很煩惱,但是也承載了很多童年的快樂和迴憶。
屋後的山坡上,樹木和竹子長得十分茂盛,它們的根係本來是能固定土壤、防止流沙的,但是麵對那種猛烈又持續的暴雨,被雨水完全浸透後,就變成了一片泥濘的沼澤。
那些樹木和竹子錯綜複雜的根須,在洶湧衝下的大量稀泥和石塊麵前,根本起不到任何阻擋作用,更別說,泥土下麵是大片的石板陡坡。
宋陽想來想去,也找不到能保住老屋的好辦法,除了搬走,沒有別的選擇,雖說這個地方的位置還算可以。
老父親和老母親心裏一直有個想法,希望一家人能永遠在一起,和和睦睦地生活。
可是世上的事情,就像月亮有陰晴圓缺,團聚和分離總是交替出現,家庭的事情也是這樣的道理。
小時候一家人相互依靠,等到長大成人,各自結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後,往往都希望能分開,過自己的小日子。
在這個山村裏,很少能看到一家祖孫三代十幾口人每天一起吃飯、一起幹活、一起生活的情況。
短時間內可能還能開心快樂,但是日子長了,生活艱苦,難免會因為幹活多少、食物分配不公平等小事,產生各種矛盾和不滿,不要說妯娌之間容易有矛盾,就是親兄弟之間也很難避免。
所以說,分家這件事,是早晚的必然結果。
就算現在還是生產隊時期,土地還沒有分配到個人,分家也是一定要做的。而且現在分家,相比以後,反而更簡單。
無非就是在房子、農具、牲畜還有家裏的存糧、被褥、家具這些東西上做個劃分,土地還沒分配,這個最麻煩的大問題暫時不用考慮。
說到分家,最大的難題就是房子怎麽分配和父母的養老安排。
在這座老屋裏生活了幾十年,不管是父母還是宋軍哥哥嫂嫂,對這個即將離開的屋子都有很深的感情,怎麽可能輕易放棄?畢竟,建房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和錢。
宋陽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實在,就是找個更好更安全的地方搬新家,順便把家分了。
隻是他自己還沒結婚,沒有自己的小家庭,現在就貿然提出分家的事,確實不太合適。
這件事還得先跟大哥好好說一說,然後再一起商量。
兩個侄女慢慢長大了,大哥大嫂也一直想著能再生個兒子,這都需要更大的居住空間。全家人擠在一起,別的先不說,光是夫妻之間的私密事,都得小心謹慎、輕手輕腳,就怕弄出一點聲音被隔壁的父母或者樓上的兄弟聽到,這樣的話,做事很不方便。
要是分開過,很多不方便和矛盾就能解決了。
隻是,大哥宋軍心裏的氣還沒消,得先讓他把氣發出來,才能心平氣和地好好商量。
而現在,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擺在麵前:錢!毫無疑問,必須全力以赴去賺錢才行,隻有賺到足夠的錢,才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辦法。
其實,宋陽雖然被別人認為有點懶,但是這一年,他真的是在跟別人學習采藥的技術。
隻是在別人看來,他經常不去幹活,更像是一個不務正業、遊手好閑的人。采藥這個行業,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成績的。
在這個山村裏,這個時候,工分才是最重要的,掙夠了工分,才能保證一家人能填飽肚子,不至於挨餓。
在米倉山,采藥的人往往還得會打獵,畢竟,很多珍貴的藥材,比如熊膽、鹿茸、麝香、豹骨這些,都是從獵物身上來的。
想要拜師學藝,一定要懂得尊敬老師,用真心打動老師,讓老師高興才行。畢竟,誰都怕教會了徒弟,自己反而沒了工作,被徒弟搶了生意。
如果不是有緣分的人,誰願意把自己的本事都教給別人?一旦教了徒弟,以後就要在這山裏和徒弟一起搶獵物資源。
這就是宋陽這一年幾乎沒有收入的原因,大部分得到的東西都用來孝敬老師了。
也正是因為他的這份真心和懂事,確實從老師那裏學到了不少采藥和打獵的真功夫。
采藥和打獵的本事,宋陽上輩子因為命運不好,幾乎沒有機會用,但是這輩子,卻能成為他敢在這深山裏生活的有力依靠。
不然,光靠一年到頭在生產隊幹活得到的那一點點工分,還有以後土地分到個人後,在那貧瘠的山地裏種點玉米、紅薯,如果沒有其他賺錢的辦法,想要把日子過好,簡直是不可能的。
這個想法,宋陽上輩子就在心裏有了,這輩子能重新活一次,按照這個路走,也算是實現願望了。
畢竟是同一個母親生的親兄弟,宋軍雖然對他有不滿,但是平時還是很包容他的,更多的是恨他不成器的無奈歎氣。
宋陽對這些都很清楚。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和自己同一個母親的兄弟還有生養自己的父母,這種血緣關係,一定要處理好。人生能重新活一次,不再和親人分開,這種珍貴的緣分一定要好好珍惜。
至於村裏的其他人,上輩子宋陽因為腿受傷殘疾,在那漫長的時間裏,也深深體會到了人情的冷暖、世間的炎涼。
對此,他心裏有自己的判斷,有恩的報恩,有仇的報仇,分得很清楚。
宋陽扛著鋤頭,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慢慢走著,心裏一邊想著這些事,一邊無奈地歎氣,這山裏的空氣雖然清新,但是終究比不上錢的吸引力實在。
一夜的寒冷,讓路邊的野草和矮矮的灌木叢都蓋上了一層厚厚的霜,就像穿上了白色的衣服。
隨著太陽慢慢升起,霜開始融化、掉落,山路兩邊不時傳來霜掉落的聲音。在太陽的照射下,霜變成水汽慢慢上升,讓山裏的霧氣更濃了。
雖然透過濃霧能看到紅紅的太陽,但是這天氣到底是晴天還是雨天很難說,也許霧散了就是晴天,也許很快就會陰天。
宋陽完全沒心思欣賞這雲霧繚繞、像畫一樣美的山裏景色,隻覺得雙手被凍得僵硬,趕緊把嘴湊過去哈氣,然後用力搓了搓,腳下的步子也不自覺地快了一些,心裏隻想著能早點抓到幾隻竹鼠迴去。
雖然中午可能迴不去,但是他希望晚上一家人幹完活迴來的時候,能給家人做一頓自己抓的竹鼠。
竹鼠是這山裏比較容易抓的獵物之一,在村子周圍已經很難找到了,村裏那些半大的孩子,都有辦法抓住它們。
宋陽想要有收獲,就得去更遠的地方。上輩子他拄著拐杖,單腿在山裏放羊,和這山野打交道的時間很多,知道不少有竹鼠的地方,對他來說,找到竹鼠不是難事。
竹鼠,因為喜歡吃竹子所以叫這個名字。毫無疑問,竹子是竹鼠最喜歡的食物。它們一直在地下挖洞生活,吃竹根、竹筍、草根、樹根這些東西。所以朝著竹林、鬆樹林和山地向陽的草坡去找,一定能有發現。
宋陽走了差不多一個小時,已經離村子五六裏地了。直到這個時候,山裏的霧才慢慢散去,溫暖的陽光照在臉上,有了一點暖意,他也到了自己要去的地方。
半坡上崎嶇小路的高處,是一大片向陽的山坡草地,長了很多茅草。茅草的葉子已經黃了,莖稈頂端小穗上的種子也隨著柔毛一起掉了,沒剩下多少。
這茅草很耐旱也很耐澇,好像不管什麽環境都能生長。
它除了能用來鋪茅草屋的房頂擋雨外,大概隻有牲口會吃幾口,如果長在田地裏,就是讓人頭疼的麻煩。
把田地裏的茅草除掉很費勁,真的是“怎麽除都除不幹淨,莖斷了根還能長”,它的再生能力很強,就算是曬幹的茅草根,隻要碰到水和土,還是能發芽,非常頑強。
地麵上的草葉和莖稈雖然幹了,但是地下老的根莖還是有水分的,對竹鼠來說,這是很好的食物。
這茅草根,竹鼠喜歡吃,人也能吃。挖出來的新鮮茅根,樣子和折耳根差不多,放在嘴裏嚼一嚼,有一點甜味,它不但是宋陽小時候喜歡的零食,也是現在山村孩子喜歡的,就算是大人在田裏幹活挖到了,也會把上麵的土弄掉,直接放在嘴裏嚼,嚐嚐那點甜味。
茅根本來就是一種藥材,流鼻血的時候可以用它熬水喝,有人也會用它煲湯,就連赤腳醫生也經常用它入藥,以前也有人收購,隻是因為太常見,不值錢。
另外,茅草剛長出來的新鮮柔毛花絮,也能直接吃,味道也是甜的。雖然茅草有時候讓人很煩惱,但是也承載了很多童年的快樂和迴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