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山
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 作者:中郎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蜀地山川,
米倉山脈。
黎明時分,晨曦剛剛出現,高大的群山中濃霧像薄紗一樣慢慢升起,寬闊幽深的山穀很快就被濃霧填滿,就像一片廣闊無邊、波瀾壯闊的白色海洋突然出現。
位於山腰的房屋,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漂泊的一隻小船,在翻騰的雲海之上孤獨地晃動、飄浮。
在這被雲海環繞的奇妙世界裏,各種野獸和飛鳥都開始了新一天的找食物之旅,發出了各種各樣的聲音。
低沉的哼哼聲,是野豬在灌木叢中尋找的聲音;尖銳的呱呱聲,是老鴰在樹枝上跳躍叫喊的聲音……
宋陽安靜地站在自家門前那棵經曆了很多歲月的柿子樹下,仔細聽著山林裏此起彼伏、交錯複雜的聲音,抬頭向遠處看,看到的隻有連綿不斷、一層一層的山峰,像蜿蜒的巨龍,像洶湧的波濤,不停地向遠方延伸,好像要和天邊連接在一起。
眼前的這一切,對宋陽來說,熟悉又有點陌生。
這裏,是深深印在他心裏的家鄉記憶,但又在時間的流逝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和他記憶中四十多年後的樣子完全不同。
誰能想到,一場像夢又很真實的命運之旅就這樣開始了。
隻是因為在家裏喝了點酒,心裏很煩,他就騎著電三輪去鎮上的賓館想安靜一下,沒想到一覺醒來,就像穿過了時間的通道,以十九歲的身體,又迴到了記憶中屬於自己的房間。
他走出房間,帶著好奇和不安走到堂屋,一眼就看到了掛在門口旁邊柱子上的日曆。那是一本新的日曆,隻撕了幾頁,上麵清楚地寫著:1979年 1月 21日,大寒。算一算,離七八年的除夕隻有二十五天了,過年的日子快到了,濃濃的年味好像已經在空氣中飄起來了。
一下子,他的思緒像潮水一樣湧出來,上輩子的各種經曆像一幅幅悲慘又真實的畫麵在他腦子裏展開。
1980年,那是一段黑暗絕望的日子,從六月到九月,天空好像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大雨不停地下,整個蜀地陷入了百年難遇的洪災,他住的地方,正好在災難的中心,就像風暴的中心,受到了最嚴重的打擊。
在那個八月的晚上,後山被雨水泡得太久,山上的泥土變成了軟軟的泥,然後帶著大石頭、大樹,像兇猛的泥石流一樣衝下來,一下子把宋陽一家睡覺的老房子推倒、埋掉了。
第二天中午,他在一片廢墟和泥裏被人挖出來,那時候的他,光著身子,非常狼狽,身心都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他的家人,都永遠埋在了那堆廢墟下麵,和他陰陽兩隔。那可怕的場景,像一個永遠趕不走的噩夢,深深地印在他的心裏,很多年都一直在他的夢裏出現。
宋陽自己也沒好到哪裏去,左腳大腿骨被倒下來的柱子砸成了粉碎性骨折,從那以後,他的人生陷入了黑暗和痛苦。
他拖著受傷的身體,一個人過了很久,靠著種兩畝不好的田、養從生產隊分來的十多隻黑羊,還有跟別人學來的篾匠手藝,編些籮筐、背簍,賺一點小錢過日子。時間過得很快,他在孤獨和困難中過了一輩子,連個一起生活的伴侶都沒有找到。
畢竟,在這深山裏,誰會願意嫁給一個身體有殘疾的人呢?除非腦子不好。
想到這些,宋陽心裏一點重生的高興和勇氣都沒有,隻有對命運不公平的怨恨和罵聲,他覺得自己被命運使勁欺負,心裏隻有痛苦和無奈,一點開心的感覺都沒有。
就在這個時候,屋前通往河邊的小路上,傳來了一陣清楚又有點重的腳步聲。宋陽聽到聲音轉過頭去,看到一個二十多歲的女人,挑著一擔很重的水,沿著小路走過來。昨天晚上下了霜,把小路的土皮凍得翹起來了,她每走一步,腳下都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在這個安靜的早上特別清楚。
這個女人是宋陽的嫂子李嘉怡,她長得普通,但是身體很強壯,身材豐滿,是家裏幹活的能手,生孩子也很厲害。
她嫁到宋家三年,已經給大哥宋軍生了兩個女兒。
但是,在這個傳統觀念很深的家裏,不管是老人還是大哥,都特別想要一個男孩子,他們覺得男孩子不隻是傳宗接代,還是家裏麵子的問題。
李嘉怡挑著水到了屋前,看到宋陽站在柿子樹下,眼裏露出驚訝,問:“宋陽,今天怎麽起這麽早?不多睡一會兒?”宋陽知道她為什麽驚訝,作為家裏最小的孩子,他一直被父母寵著,平時日子過得很舒服。
平常要是不是尿急或者生產隊催著上工,宋陽肯定是最後起床的。
現在是大寒的時候,天氣很冷,可能會下雪,生產隊的莊稼兩個多月前就收完了,村裏沒什麽活幹,看到宋陽這麽早起來,她當然會覺得奇怪。
“我起來上廁所。”宋陽嘴角微微翹起來,對李嘉怡笑了笑。
“昨天晚上霜下得很大,到處都是白的,現在很冷,你怎麽不多穿點?”
“沒事。”
“你還是趕緊迴去多穿點,要是感冒了不好治,又要花錢,家裏現在沒多少錢了。”
“嗯。”
宋陽看著李嘉怡挑著水走進堂屋,把水倒進缸裏,然後又挑起桶去河邊。他也轉身走進屋裏。
這個屋子是已經去世的爺爺在五十年代自己建的,因為一直沒有足夠的陽光,屋裏一直有一股潮濕發黴的味道。
堂屋中間,有一個一米多寬、四四方方的火塘,火塘裏有厚厚的木灰,火塘上麵掛著一個鐵鼎罐,這個鼎罐用了很久,外麵被煙火熏得黑黑的。
在巴山這個地方,再過些年,用鼎罐做飯會被認為是窮和落後的表現——窮得隻能用鼎罐。當然,在這個時候的山裏,這種情況還是很多,隻有很少的人家有廚房,有灶台,有炒菜做飯的鐵鍋。
屋裏除了幾條放在一邊的長凳子、一張掉了漆的桌子和一個看起來很重的櫥櫃,沒有別的東西了。
宋陽順著左邊靠著牆的樓梯上了樓,迴到自己的房間。
他沒有再睡覺,而是走到窗戶前,輕輕推開窗戶,借著外麵的光,找到放在床頭架子上的外衣穿上,然後站在窗戶邊看著下麵。
過了一會兒,堂屋的門被推開,出現在屋前的是母親王靜雅。
她站在院子裏,熟練地梳頭發,然後拿起一把菜刀,把背簍裏的豬草倒出來,找了一塊剁豬草的木板,右手拿刀,左手抓著豬草,從中間切斷後,很快地把豬草整理好,然後就聽到刀在木板上剁的聲音,很有節奏。
宋陽就這樣看著,看著嫂子來迴挑了四趟水,把水缸裝滿,又抱了一些柴火進堂屋。很快,煙從堂屋門口冒出來,飄到樓上,有點嗆人。他知道,嫂子在生火,為了讓爸爸、大哥起床後有熱水洗臉、喝水。
他又看著母親把剁好的豬草放進簸箕裏,然後去豬圈喂那兩頭聽到剁豬草聲音就哼哼叫的黑豬。
一直到太陽升起來,他看到嫂子帶著兩個侄女去屋子左邊的樹林邊,應該是去給孩子上廁所。
接著,大哥宋軍打著哈欠,伸著懶腰,去廁所。又過了一會兒,爸爸宋建國也出現在院子裏,他一邊打哈欠,一邊蹲在柿子樹下,開始卷旱煙葉子……
就在這時候,宋陽的腦子裏好像閃過一道光,一下子他就想明白了。爸爸、媽媽、大哥、嫂子,還有兩個侄女,他們都還活著,好好的。
“隻要能躲開那場可怕的災難,他們都能好好活著,我也不用再當殘疾人……這難道不是命運給我的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嗎!”
突然明白這些的宋陽,心裏一下子充滿了高興:“我之前在這裏埋怨,真是太傻了,這明明是好事啊!”
米倉山脈。
黎明時分,晨曦剛剛出現,高大的群山中濃霧像薄紗一樣慢慢升起,寬闊幽深的山穀很快就被濃霧填滿,就像一片廣闊無邊、波瀾壯闊的白色海洋突然出現。
位於山腰的房屋,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漂泊的一隻小船,在翻騰的雲海之上孤獨地晃動、飄浮。
在這被雲海環繞的奇妙世界裏,各種野獸和飛鳥都開始了新一天的找食物之旅,發出了各種各樣的聲音。
低沉的哼哼聲,是野豬在灌木叢中尋找的聲音;尖銳的呱呱聲,是老鴰在樹枝上跳躍叫喊的聲音……
宋陽安靜地站在自家門前那棵經曆了很多歲月的柿子樹下,仔細聽著山林裏此起彼伏、交錯複雜的聲音,抬頭向遠處看,看到的隻有連綿不斷、一層一層的山峰,像蜿蜒的巨龍,像洶湧的波濤,不停地向遠方延伸,好像要和天邊連接在一起。
眼前的這一切,對宋陽來說,熟悉又有點陌生。
這裏,是深深印在他心裏的家鄉記憶,但又在時間的流逝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和他記憶中四十多年後的樣子完全不同。
誰能想到,一場像夢又很真實的命運之旅就這樣開始了。
隻是因為在家裏喝了點酒,心裏很煩,他就騎著電三輪去鎮上的賓館想安靜一下,沒想到一覺醒來,就像穿過了時間的通道,以十九歲的身體,又迴到了記憶中屬於自己的房間。
他走出房間,帶著好奇和不安走到堂屋,一眼就看到了掛在門口旁邊柱子上的日曆。那是一本新的日曆,隻撕了幾頁,上麵清楚地寫著:1979年 1月 21日,大寒。算一算,離七八年的除夕隻有二十五天了,過年的日子快到了,濃濃的年味好像已經在空氣中飄起來了。
一下子,他的思緒像潮水一樣湧出來,上輩子的各種經曆像一幅幅悲慘又真實的畫麵在他腦子裏展開。
1980年,那是一段黑暗絕望的日子,從六月到九月,天空好像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大雨不停地下,整個蜀地陷入了百年難遇的洪災,他住的地方,正好在災難的中心,就像風暴的中心,受到了最嚴重的打擊。
在那個八月的晚上,後山被雨水泡得太久,山上的泥土變成了軟軟的泥,然後帶著大石頭、大樹,像兇猛的泥石流一樣衝下來,一下子把宋陽一家睡覺的老房子推倒、埋掉了。
第二天中午,他在一片廢墟和泥裏被人挖出來,那時候的他,光著身子,非常狼狽,身心都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他的家人,都永遠埋在了那堆廢墟下麵,和他陰陽兩隔。那可怕的場景,像一個永遠趕不走的噩夢,深深地印在他的心裏,很多年都一直在他的夢裏出現。
宋陽自己也沒好到哪裏去,左腳大腿骨被倒下來的柱子砸成了粉碎性骨折,從那以後,他的人生陷入了黑暗和痛苦。
他拖著受傷的身體,一個人過了很久,靠著種兩畝不好的田、養從生產隊分來的十多隻黑羊,還有跟別人學來的篾匠手藝,編些籮筐、背簍,賺一點小錢過日子。時間過得很快,他在孤獨和困難中過了一輩子,連個一起生活的伴侶都沒有找到。
畢竟,在這深山裏,誰會願意嫁給一個身體有殘疾的人呢?除非腦子不好。
想到這些,宋陽心裏一點重生的高興和勇氣都沒有,隻有對命運不公平的怨恨和罵聲,他覺得自己被命運使勁欺負,心裏隻有痛苦和無奈,一點開心的感覺都沒有。
就在這個時候,屋前通往河邊的小路上,傳來了一陣清楚又有點重的腳步聲。宋陽聽到聲音轉過頭去,看到一個二十多歲的女人,挑著一擔很重的水,沿著小路走過來。昨天晚上下了霜,把小路的土皮凍得翹起來了,她每走一步,腳下都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音,在這個安靜的早上特別清楚。
這個女人是宋陽的嫂子李嘉怡,她長得普通,但是身體很強壯,身材豐滿,是家裏幹活的能手,生孩子也很厲害。
她嫁到宋家三年,已經給大哥宋軍生了兩個女兒。
但是,在這個傳統觀念很深的家裏,不管是老人還是大哥,都特別想要一個男孩子,他們覺得男孩子不隻是傳宗接代,還是家裏麵子的問題。
李嘉怡挑著水到了屋前,看到宋陽站在柿子樹下,眼裏露出驚訝,問:“宋陽,今天怎麽起這麽早?不多睡一會兒?”宋陽知道她為什麽驚訝,作為家裏最小的孩子,他一直被父母寵著,平時日子過得很舒服。
平常要是不是尿急或者生產隊催著上工,宋陽肯定是最後起床的。
現在是大寒的時候,天氣很冷,可能會下雪,生產隊的莊稼兩個多月前就收完了,村裏沒什麽活幹,看到宋陽這麽早起來,她當然會覺得奇怪。
“我起來上廁所。”宋陽嘴角微微翹起來,對李嘉怡笑了笑。
“昨天晚上霜下得很大,到處都是白的,現在很冷,你怎麽不多穿點?”
“沒事。”
“你還是趕緊迴去多穿點,要是感冒了不好治,又要花錢,家裏現在沒多少錢了。”
“嗯。”
宋陽看著李嘉怡挑著水走進堂屋,把水倒進缸裏,然後又挑起桶去河邊。他也轉身走進屋裏。
這個屋子是已經去世的爺爺在五十年代自己建的,因為一直沒有足夠的陽光,屋裏一直有一股潮濕發黴的味道。
堂屋中間,有一個一米多寬、四四方方的火塘,火塘裏有厚厚的木灰,火塘上麵掛著一個鐵鼎罐,這個鼎罐用了很久,外麵被煙火熏得黑黑的。
在巴山這個地方,再過些年,用鼎罐做飯會被認為是窮和落後的表現——窮得隻能用鼎罐。當然,在這個時候的山裏,這種情況還是很多,隻有很少的人家有廚房,有灶台,有炒菜做飯的鐵鍋。
屋裏除了幾條放在一邊的長凳子、一張掉了漆的桌子和一個看起來很重的櫥櫃,沒有別的東西了。
宋陽順著左邊靠著牆的樓梯上了樓,迴到自己的房間。
他沒有再睡覺,而是走到窗戶前,輕輕推開窗戶,借著外麵的光,找到放在床頭架子上的外衣穿上,然後站在窗戶邊看著下麵。
過了一會兒,堂屋的門被推開,出現在屋前的是母親王靜雅。
她站在院子裏,熟練地梳頭發,然後拿起一把菜刀,把背簍裏的豬草倒出來,找了一塊剁豬草的木板,右手拿刀,左手抓著豬草,從中間切斷後,很快地把豬草整理好,然後就聽到刀在木板上剁的聲音,很有節奏。
宋陽就這樣看著,看著嫂子來迴挑了四趟水,把水缸裝滿,又抱了一些柴火進堂屋。很快,煙從堂屋門口冒出來,飄到樓上,有點嗆人。他知道,嫂子在生火,為了讓爸爸、大哥起床後有熱水洗臉、喝水。
他又看著母親把剁好的豬草放進簸箕裏,然後去豬圈喂那兩頭聽到剁豬草聲音就哼哼叫的黑豬。
一直到太陽升起來,他看到嫂子帶著兩個侄女去屋子左邊的樹林邊,應該是去給孩子上廁所。
接著,大哥宋軍打著哈欠,伸著懶腰,去廁所。又過了一會兒,爸爸宋建國也出現在院子裏,他一邊打哈欠,一邊蹲在柿子樹下,開始卷旱煙葉子……
就在這時候,宋陽的腦子裏好像閃過一道光,一下子他就想明白了。爸爸、媽媽、大哥、嫂子,還有兩個侄女,他們都還活著,好好的。
“隻要能躲開那場可怕的災難,他們都能好好活著,我也不用再當殘疾人……這難道不是命運給我的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嗎!”
突然明白這些的宋陽,心裏一下子充滿了高興:“我之前在這裏埋怨,真是太傻了,這明明是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