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溝和盤龍灣,僅隔著一道不算寬闊的小山梁。要是走山上的小道抄近路,十來分鍾就能從一處到達另一處。而且相比盤龍灣,青溝距離石河子村到桃源鎮的大路更近一些,處於大路的中段位置。


    不過,對於石河子村而言,這兩個地方都非常偏僻。


    關鍵是,山坡林地裏到處是布滿青苔的嶙峋山石,對於石河子村的村民來說,這些地方沒什麽實際用途,就連去那兒砍柴都覺得路途遙遠。


    在這種地方蓋房子,不僅遠離村子,看起來還毫無價值,難怪宋建國覺得宋陽腦子不正常。


    但宋陽心裏清楚,這兩個地方要是利用好了,那可都是難得的好地方。


    就拿青溝來說,溝裏常常雲霧彌漫,氣候溫暖濕潤。在未來,青溝兩側的山石坡地被人承包,建成了一個茶園。這裏生產的大葉茶,質量上乘。


    青溝裏沒有河流,隻有一條小水溝,水源是從青溝入口處一塊大石頭下麵冒出來的地下泉水。這股水流量不大,也就兩根手指粗細。


    別看這水不多,水質卻非常好,喝起來甘甜清爽,冰涼冰涼的,而且常年流淌不停。


    過往的山裏人路過這裏,總會趴在那塊大石頭下麵,撅著屁股喝上幾口。


    等到飲水機逐漸普及,鎮上的人都知道這裏的水好,常常開車帶著灌裝桶來裝水迴去喝。


    茶園老板承包青溝後,見來取水的人不少,就把水拿去檢測,結果發現是品質極好的天然礦泉水。於是,老板在那兒建了儲水池,安裝了簡單的過濾設備,順便做起了賣桶裝水的生意,甚至把水賣到了縣城。


    就憑這股水,日子就能過得富裕紅火。


    這麽好的地方,宋陽怎麽可能錯過呢。


    至於盤龍灣,那是宋陽上輩子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他對那裏再熟悉不過。


    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農民能幹的那些活兒,他心裏清清楚楚,隻要想做,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單說對麵那大片竹林,隻要精心管理,裏麵產出的竹子、竹筍、竹蓀等,就能帶來不少收入。


    “爸,您先別著急生氣,聽我把想法跟您說一說。咱村的地您也知道,大多是山地,又貧瘠又狹小。等土地分到戶了,咱能分到的地也不多,光靠種地,也就隻能勉強填飽肚子。想要掙錢,還得把副業搞起來。


    青溝那地方,看著偏遠,其實背風朝陽。在那兒蓋個房子,好好收拾一番,完全沒問題。有那個水塘,用水也方便。別人嫌棄那些長石頭的地方,可對於搞種植來說,那是極好的地方,比如種茶樹。公社裏就有種茶樹的,人家一年分的錢,可讓人羨慕了。


    盤龍灣的情況也差不多。就因為地方偏,沒人看得上,所以也不會有人嫉妒。


    等土地分到戶,大家土地不夠,肯定會想方設法到處開墾荒地種地,哪怕隻能種幾棵玉米的地,都得利用起來。


    換成別的地方,現在看著好,到時候想開墾多一點地,說不定就有人來爭搶,鬧得一塌糊塗,什麽也幹不了。但這兩個地方不會,我們可以慢慢管理,把它們變成咱們自家的地方,地方也寬敞。


    而且,隻要把路修通了,離田地也沒遠多少,去鎮上還更便捷呢。”


    宋陽親身經曆過石河子村周邊幾十年的變化,知道做什麽能賺錢,隻是有些細節沒法說得太清楚。


    土地分到戶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擔心政策會改變,都沒急著開墾荒地種地,還是老老實實地種著分到的那點山地。等一年過去,糧食真正到手,心思就活躍起來了。


    要不是後來那場洪澇災害被認為是過度砍伐山林造成的,從而早早禁止了砍伐,很多地方的樹木都得被砍光用來開墾荒地。


    為了爭奪點田邊地角,動手打架的事情經常發生。


    那時候田地管理控製不嚴格,到處開墾荒地很常見。而這些地方,後來再次確認歸屬權時,因為種植使用了多年,也就順理成章地劃成了自家的土地。


    但話說迴來,在山裏,光靠種地是發不了財的,還得在副業上想辦法,搞點有特色、有價值的東西才行。


    既然要在山裏紮根,這些能賺錢的機會,怎麽能錯過呢。


    至於耕地,宋陽倒不是特別在乎。後來有太多人放棄土地去城裏謀生,真正願意留在山裏種地的,大多是老人。


    其實,石河子村周邊山裏能做的事情不少,宋陽有信心都能充分利用起來,隻是對青溝和盤龍灣特別喜歡。兄弟兩家雖然有一段距離,但不算太遠,相互照顧也方便。


    沒必要一直擠在石河子村,住得清靜,還能少很多煩惱事。


    話是說了不少,可宋陽心裏沒底,不知道父親能不能理解,心裏忐忑不安。


    他自己也清楚,這不過是在分田到戶的基礎上,給父親描繪了一幅山裏人現在根本無法想象的美好前景。沒到那一天,大家都會覺得這太不現實。


    不過,很多人確實都盼著分田到戶這一天的到來。


    想了想,宋陽又編了個理由:“發展各種種植和養殖,是上麵那幾個大人物說的,能做的事情可多了,我大概聽到的就有種茶、種藥材、養黃羊這些……”


    大人物的話,往往更容易讓人相信。


    宋建國愣愣地看著宋陽,他開始有點懷疑眼前這個滿腦子想法的人,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兒子。這想法也太多、太長遠了。


    “你說的這些,都得等真的分田到戶才能實現……萬一政策又變了怎麽辦?”


    果然,宋建國還是憂心忡忡。


    “不管怎樣,這兩個地方,隻要好好管理,不比咱們現在住的半山坡差。路修通了,連著大路,更方便。無非就是離村子遠一點。那條一到雨雪天就難走的路,您還沒走夠啊?”


    宋陽懷著一絲期待看著宋建國,鼓動道:“爸,咱們賭一把!離村子遠點,也沒人天天盯著,想幹點別的事,也能更自由些,不會有什麽壞處。”


    宋建國看了看宋陽,沒有立刻答應,隻是又卷了根旱煙點上,一邊抽著,一邊順著路往家走。


    宋陽也不催促,分家建房可不是小事,而且還選了這麽偏僻的地方……得給他足夠的時間思考。


    畢竟作為一家之主,不像宋陽,他必須把事情想得更全麵、更穩妥。


    誰也沒想到,迴家的坡路才走了一半,宋建國突然停下腳步:“兒子,我決定了,就按你說的,賭一把!”


    “爸,您真有膽量!”宋陽真心地稱讚道。


    同時,他也鬆了一口氣,心裏想的事,算是成功邁出了一大步。


    更讓宋陽沒想到的是,父親的膽量比他想象的還要大。


    兩人一前一後走進屋子,宋陽剛關上門,宋建國就說道:“等熊膽賣了,咱就準備蓋房子、分家!”


    這話讓屋裏不知道他倆去幹嘛了的王靜雅、宋軍和李嘉怡,既驚訝又摸不著頭腦。


    宋軍兩口子疑惑地看著宋建國。


    王靜雅直接問道:“好好的,怎麽突然提分家,你是不是糊塗了?為什麽呀?”


    “孩子總是要長大的,要結婚成家、生兒育女。別的不說,晚上睡覺,想做點啥都不方便……”


    路上宋陽跟他說了很多,他一路上也在思考。這會兒不自覺就照搬了宋陽的意思,可話一出口,他就覺得不對勁。當著老婆、兒子、兒媳的麵說這話,實在是尷尬。


    一旁坐著的宋陽沒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去給我睡覺!”


    宋建國狠狠地瞪了宋陽一眼,然後看向宋軍:“去拿點跌打藥酒,給他擦擦背,給我用力揉,看他還笑……”


    宋陽聽了,頓時呆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郎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郎將並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