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寧靜的山腳下,有一座小院安然坐落。小院的圍欄十分簡單,僅僅是幾根木樁深深地紮進土裏,而後整根的野竹交叉編織,形成了一道獨特的屏障。


    茅草屋的茅草頂,是在去年秋末的時候,由宋陽親手鋪設的,經曆了一些風雨後,更具自然的韻味。此刻,茅屋的房門上掛著一把老舊的鎖,顯然主人李乘風不在屋裏。


    宋陽進不了屋,他機靈地把帶來的酒壺輕輕放在門口。接著,他從肩上拿下火槍,有條不紊地開始裝填彈藥。


    先把火藥慢慢地倒進槍管,再用手輕輕壓實,保證火藥均勻平整。然後,他抽出和槍管相連的鐵簽子,隨手扯下一縷頭發,纏在簽子上,小心翼翼地塞進槍管,用來阻擋火藥。


    緊接著,裝入像沙子一樣細的鐵砂,再用一團頭發堵住。在火道裏,他輕輕地撒上一些引火藥,隨後拿出一塊小小的膠皮,嚴嚴實實地蓋住火道,最後,慢慢地放下擊鐵。


    用頭發阻擋火藥和鐵砂,這是山裏獵人傳承下來的經驗。


    頭發遇到高溫會迅速燒焦縮小,不會影響火藥和鐵砂的發射,而且頭發容易得到。家裏如果有女人,每次梳頭掉的頭發都會被仔細地攢起來,等有人進山收購時,就能換點錢。


    那塊蓋住火道的膠皮,作用很大,既能防止引火藥掉落或者受潮,又能避免不小心走火。這些看起來平常的細節,其實包含著很深的道理。


    而且,在火槍不用的時候,還可以把火藥、鐵砂、引火藥都拿出來好好保存,方便以後再用。


    對於生活在深山裏、物資缺乏的人們來說,就算是這些看起來粗糙的東西和方法,也是非常珍貴的,絕對不能浪費。


    宋陽裝填好彈藥後,心裏想著在附近轉轉。他想,等師傅迴來的時候,如果能打到一些獵物,就可以當酒菜,師徒倆能好好喝一杯。


    李乘風是一個非常傳統的攆山人。很多年前,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少人來到米倉山,在這裏安家,很多姓氏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很多村子。


    山裏的人,根據季節安排生活,忙的時候種地,閑的時候就進山打獵采藥,依靠山來生活。


    正是通過這些古老的謀生方式,山裏的人才能夠一代一代地生存和發展。所以,他們對米倉山充滿了敬畏和感激。每次播種和收獲,采藥和打獵的時候,都會舉行嚴肅的敬山儀式,來表達對大山的尊敬和感謝。


    尤其是采藥人和攆山人,更是把這些習俗一直傳承下來,沒有中斷過。李乘風是其中非常虔誠的一個,他傳承的巫獵技術,讓他做事更加講究。


    他一輩子隻拿生活需要的東西,就算打獵技術很好,也從來沒有為了賺錢而大量打獵、采藥。


    所以,就算在茅草屋周圍很少有大的獵物,還是有可能碰到小的獵物。


    宋陽曾經和李乘風說過靠采藥、攆山賺錢的事。


    李乘風聽了,表情嚴肅地告訴他:“做事情不能太過分,攆山的時候,隻能打那些符合規定、可以打的獵物;采藥的時候,該留的一定要留,該放過的一定要放過,隻要能遵守這個原則,就可以了。”


    山裏一直有“懷孕的母獸不打,沒長大的幼獸不打,受傷的野獸不打”的規定,他們知道打獵不能把所有的都打完,不能太狠心。


    就連采藥也是這樣,隻采適量合適的,為了以後還有藥采,不會把藥都采光,一般都是采一半留一半。這些老規矩,宋陽心裏是明白的,這是和大山和諧相處的辦法,如果像那些隻看眼前、不管以後的人一樣,最後肯定沒有好結果。但是,宋陽也知道,這些大事不是他一個普通人能決定的。


    他想要的,隻是平平淡淡、安安穩穩地過一輩子。


    宋陽沒想到,他沿著那條窄窄的山溝剛走了一小段,原本在前麵歡快跑著的招財、進寶,突然停了下來。


    它們警惕地豎起耳朵,一動不動,眼睛直直地看著前麵的山穀。宋陽看到它們這樣,也停了下來,順著它們的目光看向山穀,看到有兩個人正沿著山溝走過來。這兩個人的穿著很特別,戴著好看的貉皮帽子,穿著筆直的呢子大衣,腳上穿著亮閃閃的長靴,脖子上還圍著暖和的圍巾,這樣的打扮,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山裏人。


    走在前麵的人,手裏緊緊地牽著一條在這山裏很少見的大狼狗。


    後麵的那個人,則低著頭,專心地看著手裏展開的一塊像布片的東西。


    宋陽心裏不由得升起一絲疑惑,微微皺起了眉頭。


    就在這時,那條大狼狗也發現了宋陽,它馬上停住,對著宋陽大聲叫起來。那兩個人聽到狗叫,馬上警惕起來,停下腳步,轉身看向宋陽。


    然後,後麵那個人迅速把手裏的東西折起來,放進挎包,抬手拍了拍前麵那個人的肩膀。兩個人明白了,不再沿著山穀往外走,而是牽著狼狗轉身走進了山坡上茂密的樹林裏。


    他們這樣的行為,明顯是不想和宋陽碰麵,看起來很奇怪。宋陽心裏雖然有疑問,但他本來就不想惹麻煩,就把這兩個人當成路過的陌生人。


    但是因為不認識,心裏還是要小心一點,畢竟不知道這兩個人到底想幹什麽。


    他們雖然帶著狗,但沒有帶火槍,從外表看,至少不像是在山裏隨便逛逛、打打獵的人。


    宋陽把疑惑放在心裏,然後帶著兩條狗繼續往山穀裏麵走。


    一路上,他時刻注意著兩邊山林的動靜,仔細聽著周圍的聲音,心裏盼著能發現獵物的痕跡,哪怕是一隻小兔子或者一隻野雞也好。


    但是,時間過去了很久,他在山穀裏找了半個多小時,還是什麽都沒有發現。


    就在宋陽非常失望的時候,突然,從山坡上傳來一陣有力但又有點奇怪的歌聲:


    “不是我喜歡殺生,不是我心狠;


    隻是因為肚子餓,隻是因為身體冷;


    請求天神原諒,子孫實在沒辦法;


    ——身不由己,無可奈何。


    攆山人也是人,不是山裏的鬼。


    嗬嘿嘿,剝它的皮來保暖,割它的肉來充饑。


    借它的命養我的命,借它的頭來敬神!”


    宋陽對這首歌很熟悉,這是他師傅李乘風唱的。這是巫獵進山打獵前必須唱的禱告歌,李乘風總是喜歡在山裏唱幾句,聲音在山穀裏迴蕩,好像在和山林交流。所謂的刀頭,就是殺獵物時割的第一塊肉。


    宋陽聽到這熟悉的歌聲,心裏一下子高興起來,他馬上帶著兩條青川犬往山坡上爬。


    沒過多久,他就爬上了山坡的小路。


    在小路上等了一會兒,看到一個戴著捂耳帽子的瘦老頭,肩上挎著一把火槍,手裏牽著一條鐵包金土狗,慢慢地走過來。奇怪的是,那條叫巴豆的土狗,以前看到宋陽都會高興地跑過來,今天卻不一樣,它停在那裏,對著宋陽大聲叫。


    說起巴豆這個名字,還有個故事。原來是李乘風把它抱來的時候,它正在拉肚子,李乘風就隨口說了一句“你這家夥怕是吃了巴豆”,從那以後,這狗就叫巴豆了。


    李乘風看到宋陽在小路上等著,又看了看自己不聽話的狗,開口罵道:“該死的,才幾天不見就不認識人了?別叫了!”說著,他抬手假裝要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中郎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中郎將並收藏重生1979:發家從采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