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腰瑤寨要十五個團練名額,二十個補錄人口名額。


    黃有亮狠狠在桌下掐了一下大腿,確定不是自己喝酒喝糊塗了。


    聽到黃興發解釋準備把紅薯酒賣到北邊上思府去,黃有亮這才恍然大悟,這是人家生意要做大怕人手不夠。


    身為瑤人黃有亮知道,山寨裏的瑤人一般不與外界打交道,又不識字,跟漢人打交道多半吃虧就拔刀相向。


    有一些能說會道的不容易,要把這些能說會道的搞出來做事,得有戶籍。


    再聽黃興發說已經和十家瑤寨談好供應紅薯,他這才相信,人家真的是要把紅薯酒當做大買賣來做。


    有了團練這個身份在山下跑,這酒滲透到別的瑤寨,妥妥的好方法。


    這一代赤腰瑤寨算是出了個厲害的瑤老了,黃有亮不禁對黃興發另眼相看,真是人不可貌相,這粗獷的外表下,心思細致啊。


    他哪裏知道,黃興發隻是個大胡子的工具人,後麵一窩子來自幾百年以後的人。


    那些人的智力和見識足夠把他黃有亮賣個幾十迴還幫人家數道光通寶的那種。


    如果說黃有亮還有顧慮,那黃興發下來的討價還價則讓這個小商人深信不疑,出十五個人赤腰瑤寨一手承擔,但平地瑤這邊這兩甲也不能獨占便宜,要拿點糧食出來。


    這糧食赤腰瑤寨也不帶上山,就擱在黃有亮這裏賣了換布。這一來二去,黃有亮等於又有了生意,中間多少有些利差。


    說實在話,平地瑤本來要承擔四人的,現在出點糧食,人家要價也不高,黃有亮便一口答應了,迴頭他去跟兩個甲頭說,想必兩個甲頭也是同意的。


    酒喝罷了,事情談妥了,黃有亮便張羅床鋪留宿黃興發。


    黃興發一看條件,沒得澡洗,沒得草紙用,還沒牙刷,算了,條件還不如寨子裏,連聲道謝,要乘著下午太陽還沒落山,趕路迴家。


    既然和黃有亮談妥,那就是安排補錄入籍的人員和參加團練的人員,第二天上午,沈雲峰便召集了黃興發和柏有誌還有一幹人等開會。


    補錄戶籍的當然首先是物流園的八個人,然後柏家村選擇了三名經常和田虎、張大強出門的,有點見識的柏家子弟,再加上管越這個關係戶。


    然後是範有財、朱十八這兩個有點見識又投靠較久一點的土匪頭子,再就是赤腰瑤寨的六個人,一共二十個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也算考慮的周周詳詳。


    黃興發有點覺得瑤寨人補錄多了,沈雲峰給了他一個白眼,說不要鼠目寸光,遲早還是要去山下混,瑤人也要去看看世界多麽大。


    又梳理了一下,凡是姓氏不像是瑤人的,都改了姓來補錄。


    沈姓是瑤族原本八姓之一,倒不用改了。反正是沈雲峰他們無所謂,現代人的心理。


    柏有誌和黃興發都覺得別扭,古人嘛,對這個宗族姓氏還是特別的重視。


    沈雲峰再三勸慰,這叫化名,本名還是你自己的名字,隻不過領一張戶籍紙而已,家裏還是該叫啥叫啥。


    兩人見老管連兒子改姓了黃都無所謂了,也就應允了。


    總共十五個團練人選,小隊的隊長當然是田虎。反正田虎的名字也補錄進瑤寨人口裏去了,頂著瑤族的戶籍,就能光明正大的出現了。


    柏家三名補錄入戶籍改姓為黃的子弟自然也是為了加入到團練小隊的,他們都是田虎訓練出來的人。加上土匪朱十八,然後就是赤腰瑤寨的十個人了。


    赤腰瑤寨人出的有點多,沈雲峰向黃興發保證,先把名字頂上去,後麵會安排人頂替瑤寨的人迴來。


    畢竟怕一開始團練有啥訓練啥的,接觸多了,被官府看出不是瑤人,惹出麻煩。


    後麵頂替上也容易,這年頭也沒有個照相技術,登記全靠名字和按手印,就手印現在的甄別技術,估計防城縣沒有,到了欽州府也不一定有人會。


    隻要頂替的人年齡差不多就行,誰來甄別誰是誰,把名字記住就好了。


    現在黃興發知道的也多了,借力赤腰瑤寨的事情也多,所以,在沈雲峰心裏,黃興發的地位也提高了不少。


    現在很多事情都要耐心的向黃興發解釋,也要考慮到赤腰瑤寨的利益。這不,沈雲峰給黃興發打個定心丸,不要怕迴去工作不好做,凡是參加團練的都發工資,工資由“豐南號”發。


    聽到發工資這句話,黃興發心裏頓時高興了。隻要有工資拿,估計寨子裏的瑤人搶著去,他就好做工作了。


    隻不過這麽一安排,十五個青壯下山去了,人力又緊張了,沈雲峰決定下一步要打打十家瑤寨的主意,損失的勞力要從那邊補迴來。


    要是土匪能多點就好了,隻是附近的土匪都收編了,再遠,就是其他瑤寨的活動範圍,去那邊抓土匪容易發生衝突,暫時還不是一個好選項。


    兩天後,保長黃有亮和三家瑤寨村老在十家瑤寨的會議開的異常順利。赤腰瑤寨一力承當補錄人口名額和團練名額,這計劃讓十家瑤寨和龍崗瑤寨的村老驚呆了。


    黃興發然後一解釋賣酒的事情,十家瑤寨的村老胡金高雖然不知道赤腰瑤寨到底打的什麽主意,但是兩家已經合作,自然先點頭同意,龍崗瑤寨的村老自然跟著也就同意了。


    至於說三年後再輪到哪家瑤寨,那就三年後再說,三年後這個李知縣還在不在防城縣也不知道了,團練搞不搞也不知道。


    兩家瑤寨村老算是撿了大便宜,心裏樂開花了,尤其以前也看不起赤腰瑤寨的龍崗瑤寨村老看著黃興發,也覺得現在的黃興發順眼多了。


    黃有亮做小買賣的,心思還是有點的,這邊事情解決好了,他說也不急著上報,等那幾家看看再說。


    三家瑤寨的村老和瑤老也紛紛點頭,自家把問題解決好了,坐看人家笑話吧。


    散會了,十家瑤寨的村老胡金高使著眼色讓黃興發留步,等其他人走了,胡金高便問黃興發到底為啥,要一力承當。


    黃興發小聲說:“方便去上思府和南寧府賣酒。”


    一句話讓十家瑤寨的村老胡金高恍然大悟,連忙問了一聲:“紅薯能收那麽多?”


    黃興發嘿嘿一笑沒解釋就拱手道別。


    看著黃興發的背影,胡金高心裏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除了黃有亮保長這邊有奇葩的因素影響,籌措團練的工作開展的異常順利外,其他地方推動都很困難。


    防城縣衙也派師爺帶了人下來督導,假模假樣的統計平地瑤的田畝逼迫一番。陸陸續續,防城縣團練的籌措工作一直弄到正月的下旬才告一段落。


    “豐南號”早就進入了新的一年的工作時間,山上已經開始忙碌起來。


    正月初八,族長夫人柏雲產下一女,老來又得一女,母女身體健康。


    柏有誌十分高興,把幺女當做寶貝一樣。柏家村也歡慶一番,喝酒吃肉,慶祝族長老而彌堅,喜獲愛女。


    黃興發和田虎這邊開始忙活團練和入籍的準備工作。


    對於入籍瑤族,對後世穿越而來的沈雲峰他們毫無心理壓力,不像現世漢人鄙視蠻夷,要是讓人知道漢人入籍瑤族,估計被天下笑話。


    後世少數民族能夠中考、高考加分,當年的沈雲峰如果能夠以少數民族身份加上分,估計考上的就不是大專而是本科。


    雖然三本大部分最後結局都是畢業到電子廠打螺絲,但有些招聘就是赫然寫著限全日製本科畢業生報名。


    後世想而不得的事情,現在就這麽輕鬆上了少數民族戶口,也許以後還能為兒孫弄點福利遺傳下去,幾個現代人心裏不無這麽想著。


    白家幾個被安排來入籍的子弟則是像死了爹娘一樣,堂堂漢人竟然淪落到入籍蠻夷。


    雖然是家族的安排,但這個慘無人道的差事咋就淪落到自己身上。


    即使有著能夠有身份下山的福利,但他們情願蝸居在十萬大山,也不願入籍蠻夷。


    沈雲峰把這幾個白家子弟揪到自己辦公室,一頓破口大罵。


    “啊呸,死了爹還是死了娘啊,一個個哭喪著臉,漢人了不起嗎?看不起蠻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都是賤族,你們睜開眼看看,現在的大清朝,坐在龍椅上的不是北狄嗎?不把自我感覺了不起的漢人踩在腳下!”


    “你再看看山東、淮河的萊夷和淮夷呢,現在不都搖身一變是漢人了?”


    “不要覺得漢人多了不起,血統本來就沒高低貴賤之分,今日你委屈了入籍蠻夷,明日等你權勢在手,你想入紅毛鬼子籍都行,什麽血脈無所謂,沒用才是真的下賤。”


    一番臭罵,幾個柏家子弟才老實了,乖乖的配合入籍蠻夷的事情。


    拿到黃有亮送來的戶籍紙,沈雲峰拿在手裏看著,心想這樣終於在大清朝混上個戶口了,咱也是有戶口的人了。


    可惜,這戶籍紙上沒有學曆這一欄,不然,填上個大專,等到幾百年以後,考古的人翻出來,那就搞笑了。


    說不定,到時候的報紙上就有這樣一條新聞:據專家考證,清朝蠻夷就有了大專生。


    派到十家瑤寨的是一名剛從學堂畢業的阿貴和一名婦女,這讓十家瑤寨感覺到有些驚訝,但是小阿貴說起來頭頭是道,婦女教授的也是十分利落,不由得讓大家十分佩服。


    起高壟,深施底肥,疏鬆土質,改造田地是大工作。十家瑤寨利用年後農業生產還沒全部開始,將全寨子的人力都投入了旱田改造。


    以前因為紅薯不易儲存,山上無論哪家寨子都不多種,種多了搞不好雨季也會爛在地裏。


    但現在不同了,有了赤腰瑤寨來指導,紅薯多了可以送到赤腰瑤寨去換其他糧食,這樣,可以放心大膽的種植了。


    紅薯的種植不妨礙水稻種植,因為紅薯總體上也就在播種和收獲需要大量勞力,加上新技術的翻藤需要大量勞力,隻要安排妥當,完全可以和水稻種植錯開時間。


    按照管老的指導,紅薯隻要和土豆輪植,對土壤的肥力的消耗就可以恢複,這其中重要的就是施肥的管理。


    對十家瑤寨來說,農業麵臨的是係統性的改造,包括農家肥的歸集製作等等。


    一整套的指導下來,十家瑤寨不得不服,對小阿貴和婦女的指揮開始服服帖帖。


    苧麻的種植就比較簡單了,關鍵是開辟山地,要把灌木砍掉,遮蔽的樹木砍倒,有陽光照耀就好。


    苧麻對土地不挑,隻要平時記得鋤去爭搶陽光的雜樹就好,關鍵在於後期的粗加工,到時候赤腰瑤寨自然會派人指導。


    落後的人群喜歡看得見的好處,這一點沈雲峰深知其脾性,這一點講不得理想。


    “豐南號”以赤腰瑤寨的名義先送來500斤大米作為收購紅薯和苧麻的定金,一下子就讓十家瑤寨的瑤人熱情爆棚。


    接著下來,從“豐南號”拉迴來改造旱田的煤炭灰、十家瑤寨缺的已經發酵好的農家肥,十家瑤寨村老也心甘情願寫下了欠條。


    這樣,隨著合作的不斷深入,十家瑤寨的瑤人對赤腰瑤寨的印象有了明顯的改觀,從以前的鄙視已經變成了平視,甚至有些羨慕。


    因為陸續從赤腰瑤寨去指導的瑤人都明顯有著不一樣的氣質,那畢竟是在文明發展提前跨了一步的群體。


    刷牙、用廁紙、洗手等一係列新生活方式尤其是讓婦女們羨慕不已,男人們則更羨慕赤腰瑤寨的武器、酒,還有那許多懷孕的婦女,代表著族裔的欣欣向榮。


    總體上,沈雲峰還是像當初對待赤腰瑤寨一樣,讓文明和富裕潤物無聲,絕不主動迎合,等待漸漸滲透後,十家瑤寨主動的投懷送抱。


    但沒有給十家瑤寨提供驅蟲藥,因為驅蟲藥已經不多了。


    老管給沈雲彤出了個點子,有一種叫苦楝樹的,樹皮汁液可以驅蟲,老家流傳的土方,可以試試。


    於是沈雲彤也就開始試驗用苦楝樹來製作驅蟲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萬大山:184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7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7天並收藏十萬大山:184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