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尾島老少五百餘人,在京族三島之中位置最近南海,土地砂質居多。且因海水侵蝕,鹽分大,糧食產量極低。


    要保證萬尾島糧食供應,“豐南號”所有餘糧均需供應至萬尾島,釀酒等業務需要停止。


    生存遠比眼前利益重要,沈雲峰決定全力支持劉永陸,就貫徹到底。


    各種糧食在保證柏家村供給的前提下,悉數分批運到埡口,交由萬尾島劉家悄悄運迴,甚至,還夾雜一些凍肉。


    橫刀又供應了三十把,火銃供應十支以及相應火藥,除了箭簇以外,還供應了山上才能出產的獸筋以作弓弦,田虎還特意設計了矛尖三十個作為長兵器,用於船戰。


    山上運下來的貨物,劉永陸均安排劉家心腹之人將糧食和裝備悄悄用小船運入,秘密存放備用。


    京族三島中,山心島離萬尾島較遠,彼此間利益衝突不顯,但巫頭島夾在萬尾島和大陸之間,萬尾島與大陸之間物資交流若不從海上繞行,勢必經過巫頭島。


    巫頭島至海上捕魚,若從萬尾島出發,可減少行程。


    故巫頭島對萬尾島掌控欲望強烈,尤其是巫頭島幾家地主大戶,均有勢力延伸。一旦萬尾島有絕戶出現,田地都被巫頭島實力相對較強的地主搶購,以便插手萬尾島名正言順。


    劉永陸一統萬尾島這是阻力之一,但最大的阻力還是來自萬尾島內部。


    雖然劉家這一族在萬尾島人口最多,實力最強,萬尾島各姓均以劉家為尊。但為尊與一統還是有差別的,一旦劉永陸要動手,最大的阻力便來自其他姓的人。


    劉永陸先是統一了劉家人的思想,他將劉家幾位尊長和這一輩的幾位骨幹兄弟邀請到一塊兒,讓他們看了儲存的糧食和武器。頓時把其中尚不知情的幾人看的目瞪口呆,都沒想到劉永陸搞到這麽多物資。


    用物資鎮住了劉家的這些人,劉永陸這才說出劉家要一統萬尾島的想法,也言陳了這樣做是為了抵禦極有可能侵犯的安南海盜。


    這些人中,如劉永浩屬於早就知情的內幕人員,自然應和。在這樣的氣氛帶動下,家族利益與發展的思想占了會議的絕對上風。


    劉家算是在會議上做出決定,支持劉永陸一統萬尾島,劉家以劉永陸號令為尊,拚此一役,爭得劉家一條出路,以免子孫後代在海上朝不保夕,陸上還饑寒交迫。


    在做好精心準備後,選擇了一個晚上,劉永陸突然發動,通知萬尾島所有居民集中到島上沙灘開會。


    沙灘上火把烈烈,燈火通明,遠處是老人婦女看護著小孩,其他成人聚在一起開會。


    此時,劉永陸將武力全部亮了出來,二十多個劉家青壯年拿著長矛、火銃,腰上掛著橫刀,站立在會場兩側。


    這種做派一下子就讓大家驚呆了,劉家實力什麽時候如此壯大了,難道在海上買到了如此多的火銃。


    劉永陸站在台上開始說話。


    “鄉親們,今天把大家集中到這裏,是要說一件事,關係到大家身家性命的事情。”


    “大家都知道,萬尾島現在船隻來往多,西洋人把這裏當作港口停靠補給,這是老天爺看我們萬尾島苦命這麽多年,賜給我們的財源,但有人想奪走我們的好處,我們答應不答應?。


    台下以劉家人為主,唿喊起來:“我們不答應的。”


    待到大家唿喊過之後,劉永陸又繼續說話:“有海盜盯上我們了,要搶我們萬尾島,我們要保衛我們的萬尾島,要齊心協力!”台下劉家人又是一番唿喊。


    “為了抵禦海盜,我與眾鄉親商量,今後島上護衛統一調配,海上行船停靠均在島南邊港口,任何人不得用漁船私自接引。巫頭島來往需定點停靠漁船,不得任意停靠入島。防止奸細帶路抄我們後路。”劉永陸繼續大聲說著。


    這一番話說出來,有的人家就品味出來了,這是劉家妥妥的要把持萬尾島的節奏。


    有的人坐不住了,一個男人站了起來大喊:“我不同意,從巫頭過來,要是定點,繞道太遠,巫頭島的人也不會答應。”


    這個人是巫頭島沈家的佃戶,一直在萬尾島替沈家看守著十幾畝田地,租賃給萬尾島的窮人耕種。


    既然能被派出來管理,也是腦袋瓜比較機靈的人,當然看出了劉家的用意,但是他萬萬沒想到劉家這次下手就沒想過留後路。


    劉永陸大聲疾唿:“此人就是海盜的奸細。把他拿了。”


    此時幾個劉家的人就衝向會場,要抓住他。


    因為此人是巫頭的人,在此也無直係的親眷,攔阻幫忙的人也沒有。


    此人看情況不妙,轉身就跑,朝著大海的方向跑去,隻要入了海,黑漆漆的,他潛在哪裏都容易脫身,對海島居民來說,隻要不遊的遠,死不掉。


    劉永浩追將過去,眼看差個十來米,也不追了,從肩上把火銃取了下來。


    火石引發的火銃也不要點火折子,直接扣下扳機,砰的一聲,那人就倒在了沙灘上,後腦噴出的血染紅了沙灘。


    殺人了!會場的人反而冷靜了下來,聰明的人知道這是殺人樹威,笨一點還是以為真的是奸細,但血淋淋的殺戮讓每個人都心驚膽顫。


    大家目瞪口呆的看著劉家人將此人像死狗一樣扔進夜晚黑漆漆的大海裏。


    雖然說京族三島遠離安南,安南也沒有在這塊飛地設置官方機構,但即使天高皇帝遠,也是有規則的地方。


    人命關天是最大的規則,就這樣安個罪名就把人殺了,還是眾目睽睽之下,這個震撼著實讓島上各家深思。


    還沒等大家從震撼中走出,劉永陸手一揮,身後一眾人將一袋袋大米和紅薯幹抬了上來。看到這麽多糧食,大家眼前一亮。


    劉永陸說:“不瞞各位鄉親,近期和海上交易,劉家也攢了一些糧食,為了共度此難關,劉家願意將所得實惠與大家分享,若當萬尾島遭遇海盜圍島,糧食短缺,這些糧食便供給大家果腹。”


    劉永陸歇了一口氣繼續說到:“島上潮濕,糧食不易保存,今晚先按照每人一斤白米,兩斤紅薯發放給大家自行保管,後續再視情發放。”


    我操,這不講道理,屁事都沒有就先發糧,這讓我們怎麽說,其他幾家人口稍多的家族頓時泄了氣。但缺糧的家庭多啊,會場頓時歡唿起來,這年頭,有糧才是娘。


    然後,劉永陸宣布成立萬尾島治安維持委員會,他出任會長,然後島上人數較多的阮家,黃家,吳家均有一人出任委員。


    這條一宣布,阮家、黃家、吳家也不吱聲了,大家都在裏麵能說句話。於是大家也就鼓掌過了,等著發糧食。


    萬尾島上,劉家這邊發糧食,那邊治安維持委員會就接著開會,把巡邏守護的章程就定了下來。


    連夜就開始布置,這下,阮家、黃家、吳家也按人力多少出了幾個人,連帶著都參合到了護島工作中來。


    散了會後,劉永陸單獨將阮家、黃家、吳家參會之人留下,丟了一句話:“日後海上有進賬,劉家與諸位共享,但請諸君同心,防範巫頭島人來搶好處。


    阮家、黃家、吳家之人均警醒,海盜哪天來說不定,這巫頭島倒是天天在身邊,既然劉家願意分享好處,那好處不能任巫頭島人得去。


    於是眾人紛紛發言:”這個自然,但憑永陸會長號令,出人出力,共守萬尾島。“


    一夜之間,恩威並施,萬尾島就被劉永陸一統,天亮之後,已經有一隊隊人馬持著長矛,挎著鋼刀沿著島邊巡邏,讓往來漁船按要求停靠。


    等到巫頭島得到確切消息後,已經無法插手,幾家地主隻能氣的在家摔杯子,發誓若萬尾島從巫頭進出必然攔截,讓劉永陸前來解釋。


    至於巫頭島家那個當晚死去的佃戶,一句海盜奸細,跳海逃跑身亡便打發了,反正死無對證。


    巫頭島阮家揚言要到安南報到官府,劉永陸給了一句話:“山高水遠,海匪眾多。”


    朝壞裏猜,這妥妥的是威脅,死了個佃戶不算啥,但到安南去告狀,那必然得阮家嫡係方可,萬一路上折了,還是得掂量掂量。


    忍是忍了,但仇肯定結了。


    萬尾島物資進出肯定受巫頭島鉗製,那隻能繞道海上。


    萬尾島目前糧食具備,海上還能交換一些物資,倒也不急,與巫頭島幾家地主就這麽僵持著。


    普通漁民還是依舊進出萬尾島,從萬尾島出海。


    隻要遵從萬尾島那個什麽會的命令,在固定地點進入萬尾島,從萬尾島出海,不得滋擾近海停泊的商船,不得私自接引商船上的人員即可。


    普通漁民也沒物資和商船交換,自然還是打他的魚,也沒覺得多少不便,但看到萬尾島人精神抖擻,扛著火銃,橫刀蹭亮,反倒覺得有安全感。


    為了支援萬尾島劉家,“豐南號”最近的日子過的磕磕巴巴的,主要就是糧食支援過去了,影響了自己。


    終於等到了夏糧收獲的時候了,柏家村的糧食繼續保持著穩定的收獲。而經過農業改造的赤腰瑤寨糧食收獲翻了三番,這讓赤腰瑤寨沸騰起來。


    赤腰瑤寨的瑤人從未收獲過如此之多的糧食,大家都被老管的農桑神技折服了。


    糧食的突然增長帶來了許多問題,首先就是儲存的問題。


    原來寨子糧食收獲少,家裏的壇壇罐罐足夠用了,現在突然這麽多糧食多出來,怎麽個儲存法。


    雨季裏雨水多,不好好儲存糧食容易上黴腐爛,尤其是紅薯更容易腐爛。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賣掉一部分。


    “豐南號”於是兌現了當初的承諾,收購瑤寨的糧食。


    隻不過,沒有用現銀收購糧食,而是推出了“代銀券”,一種代替銀兩的紙質券。


    一開始,瑤人有點不接受。老管他們出來用自己的信譽擔保,大家夥兒這才收下了所謂的“代銀券”。


    為了能讓瑤人覺得“代銀券”有使用的價值,“豐南號”於是舉辦了一個商店。


    商店裏銷售一些山下代購來的生活必需品,包括走私的鹽,還有“豐南號”用煉廢的鐵打造的農具。赤腰瑤寨公司生產的紙張也在商店裏出售。


    瑤人見“代銀券”確實有用,也就漸漸接受了這個新生事物。


    同時,“豐南號”在瑤寨招收的工人,每月結賬的工資也是用“代銀券”發放,這就奠定了“代銀券”在山上的主流通地位。


    “代銀券”的設計,一定程度上讓“豐南號”在支援萬尾島劉家的過程中緩了一口氣。


    這時候,“豐南號”工場又有了新的產品,形成了新的財源,漸漸讓“豐南號”在“代銀券”的加持下做到了收支平衡。


    沈濤濤在修理水力風機的時候,發現綁紮的麻繩在水裏腐爛的速度太快,換的頻率有點高。


    於是他就搗鼓著,把瀝青塗在了麻繩上,經過一段時間發現,塗了瀝青的麻繩抗腐蝕的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


    有了這個發現之後,大家就生產了一批瀝青麻繩備用。


    張大強聽沈濤濤說起之後,就拿了一卷兒瀝青麻繩在交易的時候帶給了萬尾島劉永浩。


    萬尾島傳迴的消息,這玩意太好了,海上等著要。


    瀝青麻繩髒歸髒了一點,但是耐海水腐蝕,節省備用品的船上空間,也節省更換的人力。海上商船和漁船都大量的要,有多少要多少。


    於是,本來利潤和銷量一直不太行的麻繩因為加了瀝青成了熱銷品,瑤寨一些婦女和力工又被招聘了,有了新的工作崗位可以掙到“代銀券”。


    麻繩的主要原材料——苧麻這東西不需要占用田地就可以栽種,連老弱小孩都可以參與進來。


    整個瑤寨除了失去勞動能力的人就剩下一個閑人——瑤寨公司經理黃興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萬大山:184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7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7天並收藏十萬大山:184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