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繼續討論著,沈雲彤進來了,她居然拿了一張全國交通地圖和一張全國行政地圖、一張世界地圖來了。
“你上哪找到這個來了!”沈雲峰激動的接過地圖攤開。
“上哪找的,在你辦公室,扔在沙發後麵的。你們讓我把所有帶字的都保存起來,我就拿起來放在一起了。”
“哦,這地圖我本來準備掛在我辦公室的,後來,他們非說辦公室掛字畫才有檔次,地圖就沒掛了,順手就插在沙發後麵的空檔裏了,太好了,太好了!”沈雲峰欣喜極了,低頭迅速找到了廣西,找到了防城港,找到了十萬大山。
地圖鋪開了,大家都認真的看著,看著地圖上東西走向的一片標記成綠色的山脈,以前,在地圖上從來也不會看這裏一眼,如今他們的命運就和這裏聯係在一起了。
看著這裏,大家再看看遠在安徽南部的家鄉,再也迴不去了,迴去了,也不是自己熟悉的家鄉了。
還是“三年高考,五年模擬”這個神器,管老師拿在手裏很快翻到了有關清朝的篇目,找到相關的資料了。
第一次鴉片戰爭發生在1840年(道光二十年)。管老師喃喃的說:“後年,後年就是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臥槽,老子要見證曆史了!”一貫在學生麵前文雅的管老師也爆出了粗口。
沈雲峰也摸了摸額頭,這太tm的刺激了,難道老天爺安排我們穿越到鴉片戰爭前,來打贏鴉片戰爭的?
翻遍《三年高考,五年模擬》高中曆史複習資料也找不到有關十萬大山的曆史,十萬大山隻在玄幻小說裏令人矚目,在曆史書上還沒有留下一筆的資格。
防城港也沒有留下什麽痕跡,隻有1885年的中國抗擊法國的鎮南關大捷發生地,與此處稍近。
還有就是極為籠統的明清時期在西南地區的“改土歸流”和土司製度這些背景資料,大約也涉及到廣西的山區。當初不好好學習曆史,現在都欲哭無淚了。
第二天上午,沈雲彤在沈雲峰和田虎的陪同下,去往下麵的村子。這是沈雲彤穿越到古代後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出診,所以她準備穿上白大褂,搞點儀式感,但被田虎無情的鎮壓了。
田虎說,雖然開辟了路,但是你以為路上就沒蛇和毒蟲啊,甚至還有野獸,別順著你腿爬到時候哭都來不及,去換長衣長褲戴帽子。
沈雲彤雖然是女生,但畢竟是山裏長大的女生,走山路也是常走的,雖然害怕一些,但是跟著田虎和沈雲峰,她還是有著滿滿的安全感。
到了小村前的土坎,他們按照老人說的向小河的方向走去,果然看到了他們昨天踩過的痕跡,從上麵看下去,水麵下果然有大石頭,從大石頭走過去就能繞過這高高的土坎了。
進了村子,村子裏的人立刻喊來了青衣老人,那老人掩飾不住的高興,連連作揖,歡迎沈雲彤三個人。
走進村子裏,才感覺到這個小山村的破舊與落後,除了幾間像樣的磚頭砌的屋子以外,房屋大多由泥土和木頭簡單搭建,屋頂覆蓋著幹草,似乎在歲月的侵蝕下搖搖欲墜。
村中道路狹窄,石頭鋪的也坑窪不平。好奇的村民們穿著樸素,不是黑色便是藍色的袍子或者短襟搭配褲子或者裙子,幾乎沒有亮色的衣服。
村民大多都很瘦,臉上帶著菜色或白斑。總體來說,村民的身上顯得還是比較幹淨,相貌上也是漢族人的模樣。
不僅僅這樣,從僅有幾間較好的房屋看,依稀能看到馬頭牆的設置,不過極為簡陋,以前曾經用顏料描過的飛簷已經破敗。
村子中央是一塊平地,是整個村子用來曬糧食的地方,看上去很平整,村子最前麵是有一道木頭做的門,應該是出村的門戶,始終是有人看守著。
村子越朝後房子就越差,有些就像吊腳樓的樣子了,都是木頭搭建配以泥巴糊上去,已經很少見到磚塊了。
沿著河流是開墾的田地,平的地方就大一點,有坡的地方就小小的一塊,算的上梯田,聽得到雞叫和狗叫,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這都是一個典型的窮山村模樣。
老人把三人帶到正麵中間最好的屋子裏,像是祠堂,但又沒有供奉什麽先人,沈雲峰心想這大概就是村裏接待來客的地方了。
一位老婦人帶著兩個婦人來了,送了一碟花生和幾樣野果。老人客氣的請三人吃,一邊催促婦人們快點燒水,好泡茶待客。
沈雲彤覺得幹坐著著急,就說還是先看病人吧。老人見客人既然願意先看病人,他自然願意,帶著沈雲彤他們到了隔壁的房子裏。
看來這個少年在村子裏的地位還是蠻高的,住的房子在村裏也算是最好的幾間之一了。
雖然已經是好房子了,但按照現代人來看,也是簡陋不堪,昏暗,一股黴味。
沈雲彤戴上口罩,坐到了床邊,看見側躺的少年精神很不錯,胸前穿刺的傷口也隻是微紅,沒有發炎,但導管還有點滴液,滴液也很幹淨,大約是胸腔的液體因為有了創口而流出的,但沈雲彤不敢現在就取出穿刺針,去除導管。
她摸摸少年的頭,有些低燒,再拿起聽筒,聽了聽肺部的聲音和心髒的聲音,感覺都很好。
這恢複的太好了,大概和少年一貫的體質有關,山裏的孩子經常運動,也經常受傷,自愈能力很強。
另外,大概和消炎藥有關了,從未吃過消炎藥的古人,沒有抗藥性,估計藥效特別好。
沈雲彤叮囑了一下衛生的問題,讓家人注意額頭的溫度,留下了一粒退燒藥,叮囑如果發燒說胡話,就把這個藥丸服下,然後派人來叫她。
迴到先前做客的屋子,茶水已經泡好,茶葉一看非常粗鄙,但還算是茶葉。三個人也都喝了一口。
沈雲峰和老人還有老人的兄弟聊著天,因為口音的問題,相互也都邊聽邊猜著,但大致的意思也能明了。
沈雲彤聽著猜著也覺得無趣,就出去逛逛,田虎自然跟在後麵做保鏢。因為是女人,村裏的婦人們也不懼怕,沈雲彤覺得什麽有趣,就去看看問問。
逛著逛著,沈雲彤心裏覺得堵的慌,因為從她的角度來看,這裏的女人活得太苦了,太可憐了。
沈雲峰其實在來之前的晚上,也和幾個人碰了一下,要問哪些問題,所以也是很有目的的聊天。
柏家村,姑且叫它柏家村,柏家人在好幾代之前躲避戰亂來到這裏生存。山上的原住民基本都是瑤人、壯人,也就是蠻夷。
因為是外來人的緣故,他們落腳的地方也是最偏僻的地方,山高路遠的地方,這裏離西麵的埡口都遠,蠻夷都嫌這裏遠,因為隻有埡口的地方有上下山的路。
埡口北麵是廣西的南寧府和上思府,南麵則是欽州府、廉州府,屬於廣東。兩地來往要抄近路的話,隻有翻越十萬大山走埡口。
此地的位置屬於欽州府,具體屬於欽州下麵的防城縣,但因為十萬大山北坡緩南坡陡,防城縣到這裏來要繞道埡口,再鑽林爬坡,基本沒有人來這裏。
就這一塊,北坡是高山,上思府的山民也不願翻山來這邊,所以極為偏僻。如果要下山,要朝著西邊走,走到埡口再下山,既可以到南邊下麵的集市,也可以到北邊去。
但沒有路引,到北邊不宜進大的集鎮。小的集市無論是防城還是上思,大家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互通有無,也有討生活走私的人,把南邊的海鹽弄到北邊去,北邊的糧食或者鐵器這些不好弄的東西換迴來,所以,有的時候,在山路上就成交了。
山上有不少的土匪,都靠著埡口過日子,劫道。他們不敢侵擾瑤寨和壯寨,隻敢偷他們一些地裏的糧食,平時沒得吃的時候,也四處打獵。
土匪他們一般也不傷人綁票,偶爾去集市偷點搶點,所以縣府也沒認真剿過,畢竟縣府的人大多防著海盜。
柏家村每天看守村子門也是防止這些土匪來侵擾,真要是來個十個八個的土匪,他們也不懼怕,畢竟一百來人的大村子在山上也算有點實力的了,也可以和那些瑤寨、壯寨相安。
柏家村基本靠自給自足,但打到好獵物也送下山去換生活用品。
臨近中午了,老人熱情的邀請三人吃飯,沈雲彤再三搖頭。沈雲峰看沈雲彤如此執著,便婉謝了,臨走前,他按照管老師的吩咐,找老人要點稻種。
老人欣然答應,叫人取來一些稻種,用個布袋裝著,大約十斤的樣子。老人有些自豪的說:“我家的稻種是從老家帶出來的,一畝地能收將近三石稻穀,在這山上種,要少一些,一般也能收到2石稻多些。
看著老人自豪的神色,沈雲峰眨巴眨巴眼睛,一畝地三石(擔)稻就這麽值得炫耀啊,換算到現在也就三百斤稻穀,要知道,沈雲峰自己老家村裏隨便哪家,就是遊手好閑的人家一畝地隨便種種也能收七八百斤的稻。
沈雲峰沒有接話,這畢竟是古代,雜交稻是肯定沒有的,算了,有點稻種總比沒有好,管老師的意思也是弄點稻種迴去種種看,以後看看能不能雜交。
背著十斤稻種,三個人在柏家村的人目送下蹚過河邊大石然後上了土坎,此時沈雲峰迴頭看去,這個深山避世的小山村,此刻燃起中午的炊煙,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卷,隱匿於崇山峻嶺之間。
自己這些突如其來的穿越者不知道會給他們帶來什麽,當穿越到此地的時候,也許他們的命運變換的齒輪也開始了轉動。
沈雲彤看著村子,卻哭了起來。”哥,她們好苦啊,我都看不下去了,他還舍得給我們這麽多稻,你看她們吃的,就是稀飯加紅薯,那裏麵米都沒幾粒。
還有,女的一天隻給吃兩餐,隻有那些出去打獵的男的才能吃三餐。你知道嗎,她們為了準備留我們吃飯,邊找食材邊哭,估計是舍不得殺雞。“
“唉,你也別替人家傷心了,我們父母小時候其實也過得不比人家好多少,窮山村都差不多,等我們有糧食了,再幫幫他們吧,現在,我們還沒有這個實力。”
“別哭了,我們都是外來者,必須謹慎行事。不能因為好心給這個小山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或危險。也不能因為善心給我們自己帶來危險”。沈雲峰勸慰開導著沈雲彤,三個人走上返程的路。
迴到物流園裏,管老師看了沈雲峰帶迴的稻種,看了確實和現在的稻種不一樣,十斤稻種勉強能夠拋秧種三畝田,於是便拿去浸泡了。
知道這裏是在廣西後,他的膽子大多了,全年高溫,都能種植,人家種三季,我種兩季還不行啊。
柏家村算是他們穿越以來唯一接觸的古代人,因為救人的原因,算是友好的接觸了穿越後的世界。這讓他們對未知的恐懼要減輕不少。
但對穿越的世界是清朝道光時期的廣西,這個概念的明確讓八個人有了小小的緊迫感,一是徹頭徹尾的翻曆史書,努力把八個人腦袋裏最邊角的角落裏的那點關於曆史的知識摳摳搜搜的摳出來,要試圖把《三年高考五年模擬》的近代史部分竭盡全力的補充一點。
“你上哪找到這個來了!”沈雲峰激動的接過地圖攤開。
“上哪找的,在你辦公室,扔在沙發後麵的。你們讓我把所有帶字的都保存起來,我就拿起來放在一起了。”
“哦,這地圖我本來準備掛在我辦公室的,後來,他們非說辦公室掛字畫才有檔次,地圖就沒掛了,順手就插在沙發後麵的空檔裏了,太好了,太好了!”沈雲峰欣喜極了,低頭迅速找到了廣西,找到了防城港,找到了十萬大山。
地圖鋪開了,大家都認真的看著,看著地圖上東西走向的一片標記成綠色的山脈,以前,在地圖上從來也不會看這裏一眼,如今他們的命運就和這裏聯係在一起了。
看著這裏,大家再看看遠在安徽南部的家鄉,再也迴不去了,迴去了,也不是自己熟悉的家鄉了。
還是“三年高考,五年模擬”這個神器,管老師拿在手裏很快翻到了有關清朝的篇目,找到相關的資料了。
第一次鴉片戰爭發生在1840年(道光二十年)。管老師喃喃的說:“後年,後年就是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臥槽,老子要見證曆史了!”一貫在學生麵前文雅的管老師也爆出了粗口。
沈雲峰也摸了摸額頭,這太tm的刺激了,難道老天爺安排我們穿越到鴉片戰爭前,來打贏鴉片戰爭的?
翻遍《三年高考,五年模擬》高中曆史複習資料也找不到有關十萬大山的曆史,十萬大山隻在玄幻小說裏令人矚目,在曆史書上還沒有留下一筆的資格。
防城港也沒有留下什麽痕跡,隻有1885年的中國抗擊法國的鎮南關大捷發生地,與此處稍近。
還有就是極為籠統的明清時期在西南地區的“改土歸流”和土司製度這些背景資料,大約也涉及到廣西的山區。當初不好好學習曆史,現在都欲哭無淚了。
第二天上午,沈雲彤在沈雲峰和田虎的陪同下,去往下麵的村子。這是沈雲彤穿越到古代後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出診,所以她準備穿上白大褂,搞點儀式感,但被田虎無情的鎮壓了。
田虎說,雖然開辟了路,但是你以為路上就沒蛇和毒蟲啊,甚至還有野獸,別順著你腿爬到時候哭都來不及,去換長衣長褲戴帽子。
沈雲彤雖然是女生,但畢竟是山裏長大的女生,走山路也是常走的,雖然害怕一些,但是跟著田虎和沈雲峰,她還是有著滿滿的安全感。
到了小村前的土坎,他們按照老人說的向小河的方向走去,果然看到了他們昨天踩過的痕跡,從上麵看下去,水麵下果然有大石頭,從大石頭走過去就能繞過這高高的土坎了。
進了村子,村子裏的人立刻喊來了青衣老人,那老人掩飾不住的高興,連連作揖,歡迎沈雲彤三個人。
走進村子裏,才感覺到這個小山村的破舊與落後,除了幾間像樣的磚頭砌的屋子以外,房屋大多由泥土和木頭簡單搭建,屋頂覆蓋著幹草,似乎在歲月的侵蝕下搖搖欲墜。
村中道路狹窄,石頭鋪的也坑窪不平。好奇的村民們穿著樸素,不是黑色便是藍色的袍子或者短襟搭配褲子或者裙子,幾乎沒有亮色的衣服。
村民大多都很瘦,臉上帶著菜色或白斑。總體來說,村民的身上顯得還是比較幹淨,相貌上也是漢族人的模樣。
不僅僅這樣,從僅有幾間較好的房屋看,依稀能看到馬頭牆的設置,不過極為簡陋,以前曾經用顏料描過的飛簷已經破敗。
村子中央是一塊平地,是整個村子用來曬糧食的地方,看上去很平整,村子最前麵是有一道木頭做的門,應該是出村的門戶,始終是有人看守著。
村子越朝後房子就越差,有些就像吊腳樓的樣子了,都是木頭搭建配以泥巴糊上去,已經很少見到磚塊了。
沿著河流是開墾的田地,平的地方就大一點,有坡的地方就小小的一塊,算的上梯田,聽得到雞叫和狗叫,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這都是一個典型的窮山村模樣。
老人把三人帶到正麵中間最好的屋子裏,像是祠堂,但又沒有供奉什麽先人,沈雲峰心想這大概就是村裏接待來客的地方了。
一位老婦人帶著兩個婦人來了,送了一碟花生和幾樣野果。老人客氣的請三人吃,一邊催促婦人們快點燒水,好泡茶待客。
沈雲彤覺得幹坐著著急,就說還是先看病人吧。老人見客人既然願意先看病人,他自然願意,帶著沈雲彤他們到了隔壁的房子裏。
看來這個少年在村子裏的地位還是蠻高的,住的房子在村裏也算是最好的幾間之一了。
雖然已經是好房子了,但按照現代人來看,也是簡陋不堪,昏暗,一股黴味。
沈雲彤戴上口罩,坐到了床邊,看見側躺的少年精神很不錯,胸前穿刺的傷口也隻是微紅,沒有發炎,但導管還有點滴液,滴液也很幹淨,大約是胸腔的液體因為有了創口而流出的,但沈雲彤不敢現在就取出穿刺針,去除導管。
她摸摸少年的頭,有些低燒,再拿起聽筒,聽了聽肺部的聲音和心髒的聲音,感覺都很好。
這恢複的太好了,大概和少年一貫的體質有關,山裏的孩子經常運動,也經常受傷,自愈能力很強。
另外,大概和消炎藥有關了,從未吃過消炎藥的古人,沒有抗藥性,估計藥效特別好。
沈雲彤叮囑了一下衛生的問題,讓家人注意額頭的溫度,留下了一粒退燒藥,叮囑如果發燒說胡話,就把這個藥丸服下,然後派人來叫她。
迴到先前做客的屋子,茶水已經泡好,茶葉一看非常粗鄙,但還算是茶葉。三個人也都喝了一口。
沈雲峰和老人還有老人的兄弟聊著天,因為口音的問題,相互也都邊聽邊猜著,但大致的意思也能明了。
沈雲彤聽著猜著也覺得無趣,就出去逛逛,田虎自然跟在後麵做保鏢。因為是女人,村裏的婦人們也不懼怕,沈雲彤覺得什麽有趣,就去看看問問。
逛著逛著,沈雲彤心裏覺得堵的慌,因為從她的角度來看,這裏的女人活得太苦了,太可憐了。
沈雲峰其實在來之前的晚上,也和幾個人碰了一下,要問哪些問題,所以也是很有目的的聊天。
柏家村,姑且叫它柏家村,柏家人在好幾代之前躲避戰亂來到這裏生存。山上的原住民基本都是瑤人、壯人,也就是蠻夷。
因為是外來人的緣故,他們落腳的地方也是最偏僻的地方,山高路遠的地方,這裏離西麵的埡口都遠,蠻夷都嫌這裏遠,因為隻有埡口的地方有上下山的路。
埡口北麵是廣西的南寧府和上思府,南麵則是欽州府、廉州府,屬於廣東。兩地來往要抄近路的話,隻有翻越十萬大山走埡口。
此地的位置屬於欽州府,具體屬於欽州下麵的防城縣,但因為十萬大山北坡緩南坡陡,防城縣到這裏來要繞道埡口,再鑽林爬坡,基本沒有人來這裏。
就這一塊,北坡是高山,上思府的山民也不願翻山來這邊,所以極為偏僻。如果要下山,要朝著西邊走,走到埡口再下山,既可以到南邊下麵的集市,也可以到北邊去。
但沒有路引,到北邊不宜進大的集鎮。小的集市無論是防城還是上思,大家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互通有無,也有討生活走私的人,把南邊的海鹽弄到北邊去,北邊的糧食或者鐵器這些不好弄的東西換迴來,所以,有的時候,在山路上就成交了。
山上有不少的土匪,都靠著埡口過日子,劫道。他們不敢侵擾瑤寨和壯寨,隻敢偷他們一些地裏的糧食,平時沒得吃的時候,也四處打獵。
土匪他們一般也不傷人綁票,偶爾去集市偷點搶點,所以縣府也沒認真剿過,畢竟縣府的人大多防著海盜。
柏家村每天看守村子門也是防止這些土匪來侵擾,真要是來個十個八個的土匪,他們也不懼怕,畢竟一百來人的大村子在山上也算有點實力的了,也可以和那些瑤寨、壯寨相安。
柏家村基本靠自給自足,但打到好獵物也送下山去換生活用品。
臨近中午了,老人熱情的邀請三人吃飯,沈雲彤再三搖頭。沈雲峰看沈雲彤如此執著,便婉謝了,臨走前,他按照管老師的吩咐,找老人要點稻種。
老人欣然答應,叫人取來一些稻種,用個布袋裝著,大約十斤的樣子。老人有些自豪的說:“我家的稻種是從老家帶出來的,一畝地能收將近三石稻穀,在這山上種,要少一些,一般也能收到2石稻多些。
看著老人自豪的神色,沈雲峰眨巴眨巴眼睛,一畝地三石(擔)稻就這麽值得炫耀啊,換算到現在也就三百斤稻穀,要知道,沈雲峰自己老家村裏隨便哪家,就是遊手好閑的人家一畝地隨便種種也能收七八百斤的稻。
沈雲峰沒有接話,這畢竟是古代,雜交稻是肯定沒有的,算了,有點稻種總比沒有好,管老師的意思也是弄點稻種迴去種種看,以後看看能不能雜交。
背著十斤稻種,三個人在柏家村的人目送下蹚過河邊大石然後上了土坎,此時沈雲峰迴頭看去,這個深山避世的小山村,此刻燃起中午的炊煙,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卷,隱匿於崇山峻嶺之間。
自己這些突如其來的穿越者不知道會給他們帶來什麽,當穿越到此地的時候,也許他們的命運變換的齒輪也開始了轉動。
沈雲彤看著村子,卻哭了起來。”哥,她們好苦啊,我都看不下去了,他還舍得給我們這麽多稻,你看她們吃的,就是稀飯加紅薯,那裏麵米都沒幾粒。
還有,女的一天隻給吃兩餐,隻有那些出去打獵的男的才能吃三餐。你知道嗎,她們為了準備留我們吃飯,邊找食材邊哭,估計是舍不得殺雞。“
“唉,你也別替人家傷心了,我們父母小時候其實也過得不比人家好多少,窮山村都差不多,等我們有糧食了,再幫幫他們吧,現在,我們還沒有這個實力。”
“別哭了,我們都是外來者,必須謹慎行事。不能因為好心給這個小山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或危險。也不能因為善心給我們自己帶來危險”。沈雲峰勸慰開導著沈雲彤,三個人走上返程的路。
迴到物流園裏,管老師看了沈雲峰帶迴的稻種,看了確實和現在的稻種不一樣,十斤稻種勉強能夠拋秧種三畝田,於是便拿去浸泡了。
知道這裏是在廣西後,他的膽子大多了,全年高溫,都能種植,人家種三季,我種兩季還不行啊。
柏家村算是他們穿越以來唯一接觸的古代人,因為救人的原因,算是友好的接觸了穿越後的世界。這讓他們對未知的恐懼要減輕不少。
但對穿越的世界是清朝道光時期的廣西,這個概念的明確讓八個人有了小小的緊迫感,一是徹頭徹尾的翻曆史書,努力把八個人腦袋裏最邊角的角落裏的那點關於曆史的知識摳摳搜搜的摳出來,要試圖把《三年高考五年模擬》的近代史部分竭盡全力的補充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