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雲峰接到這封信時候,還正在親自研磨蒸汽機的活塞,一臉黑灰。


    迴到辦公室的時候臉上已經不是黑灰,而是鐵青著臉。


    居然被狗知縣能找到自己和田虎是赤腰瑤寨的,天知道狗東西在背後找了多久,“豐南號”有多少東西被他知道了。


    “豐南號”正生機勃勃的進入大發展的階段,沒想到和官府惹上了這點麻煩。


    這實在讓沈雲峰懊惱,十分後悔那天救人的舉動。


    信封上寫著“赤腰瑤寨村老親啟”,落款是“防城縣知縣李九章”。


    沈雲峰擦幹手上的水打開信封,把信紙拿出來。


    古人的毛筆字是沒法說,好就是好,雖然沈雲峰不懂書法,但李九章的字確實寫的好看。


    文言文,雖然理工科大專生不是強項,但普高三年讀下來,不能全篇都懂,但上下文結合,那肯定意思猜的不差。


    大意就是貴寨兩名有為青年,上次在海賊手中救了家母和舍妹,沒有留下姓名,但大恩不能忘。


    一直沒找到恩人,現在聽聞恩人是赤腰瑤寨之人,故差人送信表示感謝,另外邀請二位恩人及貴寨村老來縣衙做客,要當麵感謝。


    字裏行間是毫無敵意,放在普通人身上,那絕對是好事,但對沈雲峰來說這就是天大的壞事。


    千不想,萬不想,最不想的就是和官府惹上關係。這所謂的“赤腰瑤寨”的假蠻夷見不得人啊。


    歎了口氣,心想還是老人教育的對:好事不能做。


    但現在做了沒有辦法,大家夥商量商量怎麽應對吧。


    於是便召集人開了個會,首先是黃興發,那必須在,那是赤腰瑤寨的法人代表,ceo啊。


    然後當事人田虎,還有就是柏有誌和張大強幾個。


    其他人還是暫時不說這事,免得大家心慌。


    黃興發上次就知道這事,黃有亮托人帶過話,他以為這事這麽長時間也沒啥後續了,也就過去了。


    現在沒想到還有下文,信是他接來的。黃有亮接到縣衙差役張武送來的信,知道抵不過去了,隻能送上山來。


    張武知道黃有亮並不能控製山上蠻夷,所以也沒埋怨黃有亮,而且上次黃有亮在李九章那裏也提了他來查找過,李九章也沒怪罪與他。


    這次,張武送信來,叮囑黃有亮要親自送上山去,還怕山上蠻夷不識字,口述告訴黃有亮信的意思,讓他送過去再給赤腰瑤寨的村老口述一遍。


    黃有亮並不知曉有“豐南號”的存在,以前他也去過赤腰瑤寨,大致知道方位,於是就上了山。


    到了赤腰瑤寨門口,差點嚇呆了,那高的寨子門,還是以前的寨子嗎。


    門口喊了幾聲,出來的阿貴們背著火銃,兇神惡煞的,他趕緊自報家門說出了來意。


    幾個阿貴沒讓他進去,他也沒那個好奇心,就在寨子門外麵等著黃興發出來。


    黃興發出來後,聽黃有亮一說,心神也不定了,表麵客氣邀請黃有亮進去坐坐。


    黃有亮連連擺手,不願意趟這渾水,說趕著天亮前下山,信給了就走了。


    黃興發把接信的過程敘述了一遍,然後沈雲峰把信給大家傳閱了一遍,除了黃興發不識字,大家都識字。


    柏有誌誇了一句好文好字,他是懂古文的,所以能誇的出來。


    張大強和田虎基本上也就和沈雲峰差不多,上下文結合能看懂。


    田虎抓抓頭:“這怎麽讓他給找到得呢?”


    沈雲峰說:“找到了並不是問題,問題是怎麽找到的。”


    “如果真的是因為我們穿的服裝找到的,那早就找來了,過了這麽長時間才找來,那肯定是因為其他的線索,說明我們有什麽暴露了。”


    黃興發倒是一下就點出了關鍵:“讓你們經常下山吃海鮮唄,不是巡邏隊,就是萬尾島。”


    沈雲峰一聽就反應過來,說:“肯定是巡邏隊,不是萬尾島,要是萬尾島傳過去的消息,就沒這麽簡單了。”


    “田虎,你現在差人去通知巡邏隊注意收攏,尤其裝備上要寒酸一些。去個人到萬尾島,說水路運輸暫停。”


    田虎一聽,立馬轉身出去安排去了。


    沈雲峰看看其他幾個人說:“大家發表下意見,我和田虎是去縣衙還是不去呢?”


    幾個人都思考了一下,感覺還是不去為好,沈雲峰和田虎遠觀還好,要是近處一看,再一說話,很難說像山上的蠻夷。


    但是不去,怎麽解決問題,大家也說不好,就怕這個知縣會孜孜以求。


    黃興發說按常理官府是不輕易上山,山上蠻夷也是不輕易進城,互相都不信任。


    以前都是土官管事,按照各族的規矩處理事情。


    改土歸流後,沒了土官,官府看似都管了,其實很多管不起來,幹脆不管。


    隻要山上蠻夷自己不去報官,基本上是不問的,偶爾登記個戶籍,也沒有官府的人來,都在山下差保長上山應付個差事。


    要麽就是有的地方是蠻夷鬧事造反,那就是朝廷派兵,大隊人馬一下子徹底抄家,殺人毀寨,但這都是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當年赤腰瑤寨從湖南跑到這裏來,也是那邊被明朝大軍剿了,才全寨跑到這邊來。


    但要發動這樣的圍剿,那不是一州一府能做的事,更別說一個縣。


    別說蠻夷不懂事,但祖上也都代代相傳,尤其是靠近漢人的地方,基本都是這樣,守著自己的利益,但也不會明著對抗官府。


    沈雲峰惡補了曆史,自然知道這裏麵的博弈,如果蠻夷好弄掉,自從漢唐就下手了,何至於到明清還在改土歸流,慢慢推進。


    圍剿蠻夷那也是看國家的財力軍力如何,有了錢再考慮圍剿有啥利益,不然那都是浪費錢,不如讓蠻夷自生自滅。


    就像諸葛亮七擒孟獲,最後還是放,留著還得給飯吃。


    按照當前大清的形勢,沈雲峰推斷,隻要十萬大山上的蠻夷不舉旗造反,大清也沒精力在抗英和處理新疆叛亂的同時再讓西南點把火。不管火大火小,都不適應。


    如果不去,官府會不會上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萬大山:184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7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7天並收藏十萬大山:184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