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雲彤這邊要繼續生產驅蟲藥,保證下次能夠有一萬粒給路易斯。


    另外繼續結合中醫藥研發新的藥物,尤其是治療流感的藥物,以後會在歐洲很有市場。


    青黴素這次在傷員身上試用還是取得了一些效果,要想辦法提高提純水平,在古代,這是寶貝。


    醫藥這一塊,沈雲彤隻要發現了有天賦的,就隻管弄來跟在身邊學習,培養一個是一個。


    沈雲峰自己統籌基地的建設,張大金和田虎協助,張大金負責日程建設,田虎則負責安保。


    現在有了一百多海賊補充力工,安保隊伍可以適當擴大一些,在土匪中和赤腰瑤寨中吸收一些人。


    沈雲峰還帶著沈濤濤負責南邊懸崖那裏通道打通的工作,無論能不能通過江平江運輸大宗物資,但這個逃生通道必須要打通。


    學堂畢業的一些孩兒要抓緊帶起來,尤其是研發那一塊兒,他們歲數大一些,在學堂學習時間短,那就在實踐中繼續學起來,手把手教。


    這幾年畢業的孩子將是未來的研發人員和教員,是未來發展的根基。


    科技向來是要有大批研發人員,無數次的無用功的積累才會達到質變。


    “豐南號”必須有明確的導向,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銀兩,這些孩子待遇要好,工資要高,要以他們的例子教育其他孩子好好學習數理化。


    讓十家瑤寨出麵去各個瑤寨甚至去山的北麵去收購茶葉,這些茶葉可以賣給路易斯,種茶葉這個事就不要浪費“豐南號”的人力了。


    沈雲峰一股腦兒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也得到了大家的讚同。


    老管說出來他最近研究的東西,讓大家都很振奮,他在山上發現了杜仲樹,他記得以前曾經推廣過種植杜仲樹,杜仲不但可以入藥,還可以提取杜仲膠,就是類似於橡膠的膠質。


    他也是發現了這種樹才想起來這事,後來他就刻意去找,原來這杜仲都在山腰偏下,零零散散的,沒有成林,估計適合山腰以下的氣候。


    他試了試,確實可以弄出膠來,但是要達到用的程度,還要慢慢想辦法試驗。


    這個消息讓沈雲峰特別興奮,橡膠是重要的物資。


    他從路易斯那裏打聽來的消息,這時候,這個世界上還沒有橡膠普遍利用的例子,東南亞這一帶他也沒聽說過有人種植可以提取膠質的樹木。


    這時候如果能弄出類似於橡膠的東西,那是太好了,很多物品就可以製造了。


    跟著,老管給他一棍子,杜仲樹長得慢,七八年以後才勉強能用,二十年才能成大樹。


    沈雲峰興奮的眼神一耷拉,難怪後世都用橡膠樹,而不是杜仲樹,這玩意肯定經濟價值不如橡膠樹。


    那不管,他讓老管慢慢弄,哪怕折騰出兩條自行車車胎,tm的也能堂而皇之的搞個自行車騎一騎。


    要是搞個二三十輛出來,就可以搞一支機動小分隊了,就像鐵道遊擊隊的那樣,一邊騎車一邊拿著盒子炮啪啪啪的打小鬼子。


    沈鬆說這邊也有點進展,可以用鬆樹樹脂給鐵弄一個塗層,多少可以起到一些防水防腐蝕作用,就是要給鐵件打磨好,塗上去嚴絲合縫才管用。


    現在弄不到鋅,不然還可以試試電鍍防鏽。


    “唉!咱們八個人中咋就沒一個學地質找礦的!老天爺你搞團隊穿越,也要搭配好啊。”沈雲峰歎了口氣。


    沈雲彤瞄了他一眼說:“得了吧,學地質的最差的估計都是一本院校,大部分都是211、985的,怎麽會跟我們窩在一起。”


    沈雲峰眼睛一翻,說:“就你一個本科生,咋滴,還看不起我們大專生,田虎,好好管教管教她。”


    頓時,這會瞬間開不下去了,自動結束了。


    沈雲峰問問大家對自己的布置有沒有意見,大家都說沒意見,你是老大你說了算,然後就做了猢猻散。


    這會開完了,沈雲峰這晚睡的特別香,夢到自己在江平江裏一邊漂流一邊喝著可樂。


    第二天一早,沈雲峰帶著沈濤濤就去了赤腰瑤寨,這算是沈總第一次親臨赤腰瑤寨。


    黃興發一看大駕光臨,昨晚吃的人家送來的海鮮味道還在嘴裏,這不得陪著。


    走在寨子裏,瑤人們都爭先觀看,有些去做過力工的瑤人自然見過沈雲峰,路邊上就行禮了。


    沈雲峰也點頭致意,心裏感覺也是挺好的,有點後世領導下基層的感覺啊。


    從赤腰瑤寨步行到懸崖處足足有好幾裏地,要步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這時候沈雲峰就深深懷念自己的車,要是有路多好,直接從物流園開來,多省事。


    赤腰瑤寨到懸崖邊的地勢還是比較平坦的,開路的話其實工作量要比物流園到柏家村的小的多,以後也不是不能考慮。


    這一大片地以後估計都要開墾成田地,基地那邊是要作為工業用地了。


    想到這裏,沈雲峰也就和黃興發邊走邊比劃,讓他們開墾田地的時候要把路的位置留下來,因為以後要是從這裏出去大宗貨物,還是得有路的。


    隨著這兩年的融合,赤腰瑤寨和“豐南號”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黃巧巧的事情後,大家其實都揣著明白當糊塗。


    越來越多的瑤人在“豐南號”拿工資,上次還有幾個跟著“豐南號”去萬尾島打仗。


    學堂裏畢業的瑤人孩兒也有的在柏家村後麵的研發基地上班,相互之間的關係也已經理不清了。


    山上已經形成了羨慕鏈,一般的柏家子弟羨慕嫁到物流園的柏潔,瑤人羨慕柏家村和“豐南號”的關係,土匪們也羨慕柏家村和“豐南號”的關係。


    海賊們則羨慕土匪們,海賊的家小則羨慕那些安南女,萬尾島的孩兒們除了被勞改的海賊,他們都羨慕。


    十家瑤寨的瑤人則羨慕赤腰瑤寨的瑤人。


    反正,就是誰靠的“豐南號”最近,誰就更受人羨慕。


    所以,沈雲峰對習慣上已經將這片土地視為瑤寨土地的地方指手畫腳的行為,黃興發和陪同的其他一位長老絲毫沒有覺得不妥,而是有一種慶幸,沈總終於看上我們這裏了。


    黃興發自從上次同意派阿貴們去萬尾島,又聽說居然還奪取那麽多船,他心裏已經是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了。


    反正跟著後麵吧,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狗日的柏有誌難怪要報名去萬尾島,知道肯定贏,漢人奸猾,去表現了,還天天吃海鮮。


    這海鮮味道真的不錯,嫩,比野河裏的魚刺少,下次還得搞點吃吃。


    看看後麵的人沒跟上來,黃興發壓低聲音說:“沈總,聽說沈鬆沈先生想討老婆,瑤寨還有幾個漂亮的沙腰妹,年紀正好。”


    沈雲峰一聽笑了,心裏想,勞資幸虧沒攬這活。也小聲說:“不是瑤漢不通婚嗎。”


    黃興發眨眨眼睛說:“逐出瑤寨嘛,有何不可。”


    “你聽黃巧巧說的吧。”沈雲峰小聲笑著說。


    “是的是的。”黃興發憨厚的笑了,這個不承認不行啊。


    沈雲峰小聲說:“這事你別找我,你就找黃巧巧,讓她去做我堂妹的工作,這事情她全權負責,沈鬆肯定聽她的。”


    沈雲峰非常無恥的把這事推給了自己堂妹。


    黃興發點點頭,心裏開始計劃了,心想既然你不管這事,真要是沈鬆看上了,你就不能反對,等迴去就想辦法叫黃巧巧邀請沈雲彤到寨子裏轉轉。


    一路走一路聊,走了一個多小時到了懸崖邊。


    沈雲峰一看,臥槽,天天在家想,不如現場看一看,這條件也太好了吧,山崖是石頭的底子,夠堅硬。


    偏偏靠山崖不遠的地方,好幾棵大樹,看樹的直徑,估計至少一兩百年,好幾根粗大的枝幹伸出懸崖之外,天生的懸掛點啊。


    如果再用幾根鋼管伸出去搭個支架,再用鋼索斜拉固定,妥妥的支撐個兩三噸沒問題啊。


    而且有著樹幹和樹冠的遮蔽,遠處也不容易看見這裏有啥機械。


    發明設備不是機械專業大專生的強項,但設備安裝是啊。


    沈雲峰看了看,覺得可以弄個滑輪組,兩定兩動,下麵掛個堅固的框子,用作上下的容器。


    這邊繩索從定滑輪穿過在懸崖上固定一個絞盤,絞盤再利用杠杆原理,兩三個人就可以操作了。


    如果怕容器框蕩漾,可以做幾個固定杆,將盛了重物的容器框慢慢用繩索和固定杆一起慢慢放出去,等容器框穩住了,再收迴固定杆。


    繩索可以就隨著容器框上下,下麵的人也可以先抓住繩索引導容器框降落到適合的地點,甚至可以像龍門吊一樣直接上船。


    二、三十多米高,從下麵爬上來很難,但傳遞聲音還可以聽見的,上下配合沒問題。


    沈濤濤看了也是一樣,表示毫無壓力,後麵就是製作了,用現代鋼製作的話,應該可以承受幾噸的重量,絞盤用鋼釺打到岩石裏固定,受力也沒問題。


    兩個人的看法都比較接近,沈濤濤就現場畫了一個草圖,把絞盤的位置確定。


    然後讓一個膽大的瑤人爬到樹幹上拉著線繩量了一下尺寸,都標記在草圖上,迴去就可以製造這些設備了。


    此時的廣州局勢又有了新的變化,因在湖南提督任上離廣東路程近,先行趕到廣州主持大局的是參讚楊芳。


    楊芳在給道光上報奏折,完全不提戰敗的事實,也沒提跟英國人談判的事,僅僅是委婉的提到英國人希望恢複通商來試探道光的態度。


    英國人讓行商幫忙提出請求恢複正常貿易,隻要恢複正常貿易後絕不帶違禁品,如果查出攜帶違禁品,就同意清朝沒收他們的商船。


    他還委婉的說出廣州守備不足,防守有些困難,能不能將計就計,恢複通商,讓英軍放鬆警惕,剿辦起來更有把握。


    道光迴複是想辦法拖住英軍,不能讓他們跑了。


    3月31號,楊芳又和廣東巡撫怡良上報第五道奏折,稱自從英軍要求恢複通商後就再沒有發起任何的攻擊。


    楊芳很聰明,想通過馴服英國的姿態引誘道光通商。


    對奏折裏反複提到要通商,道光勃然大怒,迴複是堅決不準通商,如果恢複通商朕又何必調兵遣將。


    一怒之下,道光將楊芳革職留任,以觀後效。


    在廣州通商好幾天之後,楊芳與怡良怕事敗露,連續兩份奏折提出恢複通商惹得道光大怒,被革職留任。


    相比於琦善和林則徐,楊芳的處罰已經很輕了,是因為道光的處罰不公平嗎?而是從始到終都沒有讓道光知道廣州內河失敗的事實,也沒讓道光知道廣州已經恢複通商。


    正月十九日(1841年2月10日)道光帝又派刑部尚書祁貢前赴廣東辦理糧台事務。


    當他動身赴粵尚未抵達廣州即又接到補授他接替琦善為兩廣總督的命令。他於三月二十三日(1841年4月14日)抵達廣州兩廣總督任上。


    4月14號,被道光帝任命為“靖逆將軍”的禦前大臣奕山終於到了廣州上任。


    了解情況後,奕山也默認參讚楊芳之前的所有措施。查理.義律給楊芳發出照會,詢問之前的停戰協定是否有效。


    奕山很是矛盾,畢竟從北京出發時道光帝的命令是堅決剿滅英夷。


    各地抽調一萬七千人大軍陸續抵達廣州,再加上廣州駐防八千人,總兵力達到兩萬五千人。


    但奕山還是聽從楊芳所謂“不可浪戰”之策,“諸事不問,先買洋貨”。


    此時廣東軍民要求抗戰,奕山則“每言粵民皆漢奸,粵兵皆賊黨” ,向道光帝奏稱廣東“患不在外而在內”,提出“防民甚於防寇”的方針 ,拒絕采用林則徐提出的發動軍民禦敵、剿敵的戰守方案。


    廣州官場大佬們來了又去,輪流的粉墨登場,但英軍的艦隊依然在虎門之外據守。


    大佬們的心思隻在如何應付道光帝的旨意上,然後就是以戰備的名義籌款,至於籌款有多少用到戰備上,那都是一本糊塗賬。


    像防城縣這樣偏僻地方,隻有籌款的時候,才想起還在名單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萬大山:184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7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7天並收藏十萬大山:184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