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還在上課,田虎把九個土匪趕到學生宿舍的院子裏,讓他們趕緊把衣服脫了,洗澡。
洗過了,取了土布衣服讓他們換了,原來乞丐一樣的衣服讓他們中一個人到角落裏去燒了。
帶到屋子裏,一個人一個竹床,洗臉布,陶盆和飯盆。還有個人該有的都配上,讓他們和原來那批土匪搭開住,教他們怎麽使用,怎麽融入柏家村的生活。
安排的差不多了,也到了午飯的時候,範有財領著他們到了食堂,用陶盆一人打了一盆幹飯和菜。範有財指著菜裏的肉絲說:“你們看看,有肉不?”
真的是很久沒吃過幹飯,可以這麽吃,還有肉,雖然隻是肉絲,但菜裏那麽多油水,太香了。
午飯後,沈雲峰過來給他們訓話。
“各位,歡迎你們加入豐南號,我是豐南號的掌櫃,你們以後叫我沈總。有飯吃,有衣穿,這是基本的。今晚給你們加餐吃肉,可以喝點酒,算是入夥酒了。”
“當然,飯不是白吃的,每個人都要勞動,和範有財他們一樣。”
“這兩天,你們不用幹活,吃飽飯,把身體調理一下,然後再給你們驅蟲。以後要養成衛生習慣,範有財他們都會教你的。”
“我相信,你們來了也不會離開,但我醜話說清楚,要是誰想離開,沒有經過我的允許,要麽死在山上,要麽把你綁了扔在山下官府的門口。”
訓了話,沈雲峰也就走了,扔給田虎、範有財馴化他們了。這兩天還要一個個的問話,問清楚來路和經曆特長,再下一步考慮怎麽分配幹活。
吃飽了,暫時不用幹活,沒人允許和帶路,他們也不敢出去轉。好在都有安排,自然有人陪他們說話,教他們使用配發的東西,說話的過程也就是把來曆弄清的過程。
不打不罵,還給吃的,晚上還有大肉吃,那肉燒的,從沒吃過的美味,還撈著酒喝了。
朱十八帶頭表態,不走了,打我我也不走,快告訴我,幹啥活,我要求幹活,不然我吃的不踏實。
等到晚上,他們發現範有財居然不在這裏睡,一問才知道,範有財在這裏居然討老婆了,都搞大肚子了,有後了。
朱十八氣得拿頭在竹床上撞著,嘴裏罵著:“我日他個先人,狗日的,小鬼掉茅坑,走屎運了。沈總啊,咋沒先看到我們山哩。這狗日的範有財,多吃了我們一年幹飯,還有了女人。”
躺在竹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朱十八想到範有財那副小人模樣,就氣不打一處來,爬了起來,推著陪他睡在一屋的人。
“兄弟,別套我話了,我以前是水師的,我照實說了,我願意在這幹活,這日子過幾年,我死了也不怕了。”
那人睡夢中被搖醒,嗯嗯了幾下說:“好了好了,睡吧,水師的啊,那肯定會用你的,睡吧,我困死了。”
聽到這句話,朱十八安心了,迴到自己竹床上,慢慢的也睡著了。
腐朽的生活最能讓人墮落,幾碗幹飯也就收拾了一幫子三天餓九頓的土匪,安心留下不成問題。
融入還是一個慢慢的過程,畢竟不是誰都有那個福氣讓沈總親自保媒娶上了柏家的女人做老婆的。
這幾天,萬尾島的孩兒來了,八男兩女,劉永陸和劉永浩的孩子也在其中,這一下就把學生宿舍安排的滿滿當當的了。
第一批娃兒滿了十六歲眼看要畢業了,幾個人都被相應的組收進去了,但都還是學習為主,勞動為輔,他們以後還是要擔大用的。
現如今已經把學堂分成了兩批,十歲以下的一批以識字、通識和玩一些物理啟蒙玩具、手工、畫圖為主,要畢業的孩子們就兼這邊的小老師,解決一部分師資力量的問題。
十歲以上的就要教一些深一點的知識了,但考慮到時間的緊迫,基本隻要知其然不用知其所以然,要是個人有興趣有天賦,個別的就引導深一點,讓其自己去自由想象和發揮。
比如重力的問題,知道有重力就行,怎麽利用重力就是課程。至於重力怎麽來的,對不起,這個不教,太深了。畢竟這些孩子也就相當於後世小學三年級左右的文化水平。
秋季到了,赤腰瑤寨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豐收。
前所未有的產量帶來一係列問題,首先是農具,打稻穀的農具不夠用,都在趕製。
然後是曬稻穀和紅薯的場地,也都在爭搶,黃興發每天都在解決這樣那樣的矛盾,真是甜蜜的煩惱。
商店預定肉食的生意多了好多筆,收割時節要出體力,有的瑤人家庭也舍得了,吃頓好的,讓家裏人有力氣收割曬稻。
“豐南號”這幾天也把工場稍微緩了節奏,瑤寨的工人也都放假迴去收割,柏家村的工人也去參加農業部組織的收割。
這時候,柏家村和赤腰瑤寨還是有區別的,柏家村的打稻機都是水力打稻機,舂穀也是依靠水力舂穀,效率比赤腰瑤寨高多了。
柏家村是集體生產模式,流水線作業,每個環節都是熟練工。而赤腰瑤寨則是手工打稻穀和舂穀,又以各家各戶為單位,效率自然低了許多。
對於沈濤濤、沈鬆這些機械專業的大專生來說,利用水力不就是個風車加上傳動軸加上齒輪的水力傳導裝置而已。
打稻穀就是把水力傳動軸上套一個小一點的齒輪,然後在打稻機的傳動軸上裝個齒輪,帶動個木製的圓筒,桶上鑲嵌一些鐵絲做的疙瘩,旋轉起來,把一把稻穀放進去,轉動的鐵絲疙瘩就把稻穀從稻草上扯下來了。
赤腰瑤寨還十分原始,就是人抓著一把稻穀,在木頭上摔打,把成熟的稻穀摔打下來。
黃巧巧迴家甩了半天稻穀就溜迴來了,把沈濤濤和他的小徒弟給勾到赤腰瑤寨。
沈濤濤讓學堂裏的阿貴打下手,用了兩個半天時間把造紙攪拌用的水車改造成了打稻穀的水力機械,順便,還把舂穀的配件也指導如何製作如何連接手把手教會了學堂裏的阿貴。
有了沈濤濤的出現,黃巧巧就從打稻穀的勞役裏解放出來,而且整個瑤寨都受益。
黃興發說巧巧能幹,幫了大家,還在幫公司記賬,不能浪費巧巧來幹這種粗活。
於是巧巧又樂顛顛的跑迴柏家村,白天研究記賬,晚上聽沈濤濤講故事順便再研究其他一點比如人體生理構造的知識。
臨近收獲季節的尾聲,黃興發慌了,沒有記賬的人,怎麽收稻穀,於是讓黃巧巧帶著學堂裏的幾個瑤人子弟幫忙。
因為家裏從來沒有那麽多存糧食的物件,瑤人都急著把該繳納的糧食繳納給瑤寨公司,都跑來找黃興發這個光杆經理。
幾筆賬一算,黃興發腦殼就疼了,算這個賬還不如拿鐮刀下地去。
黃巧巧自然要請假迴去,現在具體瑤寨公司具體事務黃興發都指著她來拿主意。
但她還是有點心眼,迴去之前她先去找了張大強,讓張大強一起安排人去,把瑤人家庭上繳的糧食一並收購。
瑤寨公司不經手糧食,隻記賬,瑤寨公司的分成直接折成“代銀券”。
要是經手糧食,瑤寨公司也沒那麽多儲存糧食的地方,所謂公司辦公地,也就是黃興發的家裏,總不成讓他在稻穀堆裏睡覺吧。
張大強帶著人帶著“代銀券”到了瑤寨裏,在寨子門前擺起了鬥開始量。這時候大家都是淳樸的,也沒人故意壓低自己家稻穀產量,要是收少了,都覺得沒有麵子,說明自己家不夠勤勞。
收了一家多餘糧,就馬上按比例兌付“代銀券”,然後再來下一家,等瑤寨全部糧食都收購好,再按“豐南號”和瑤寨公司所占的比例再計算給多少“代銀券”給瑤寨公司。
這樣熱熱鬧鬧的弄了兩天,拿到“代銀券”的瑤人都十分開心。
他們沒有計較繳納這部分糧食公不公平,他們非常樸素的把以前的生活和現在的生活做了對比,以前糧食不夠吃,現在糧食夠吃了,還可以有“代銀券”買酒買肉食,還可以買點其他的物品,對他們來說,已經很幸福了。
至於拿走一部分收獲的“豐南號”,他們也覺得理所應當,沒有“豐南號”,也就沒有吃飽飯的生活。
再說,人家提供種子,提供技術,分點糧食也是應該的。瑤寨的女人們心裏都心向著“豐南號”,自從“豐南號” 的出現,女人們的生活改變太大了。
聽說柏家村是那個仙女郎中接生,她們都熱切盼望能和“豐南號”搞好關係,在這個時代,女人生孩子就是闖鬼門關,全靠命大。
收獲的季節,到手的糧食和“代銀券”讓瑤寨的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有的到手的糧食或許少一點,但也足夠吃了。
現在想的也是在下次播種之前要開墾新的田地,爭取下一次多收些糧食。有的則希望“豐南號”快快恢複開工,好拿工資。
有的婦女則在盤算要在山下買點啥,瑤族女人不像漢族女人,天生喜愛打扮的花枝招展,喜歡五顏六色的東西,以前沒錢,也沒選擇權,現在有錢了,也有選擇權了。
在大家興高采烈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不和諧的小插曲,幾個別的寨子的瑤人出現在赤腰瑤寨的門口,正看著赤腰瑤寨門口在興高采烈的的用鬥量糧食。
赤腰瑤寨的阿貴們立刻圍了上去,攔住了他們。
赤腰瑤寨跟在“豐南號”後麵混,“豐南號”不要的裝備多少也當垃圾扔給小弟,但到了小弟身上那也是鳥槍換炮了。
今非昔比的赤腰瑤寨可不像以前遇到人家就讓路了,直接把那幾個瑤人用人牆頂著送迴了來的路上。
那邊幾個人也見勢不妙就低頭,也沒敢說啥大話,就是說族裏長輩讓過來看看,聯絡聯絡感情。
得到消息的黃興發趕了過來,說了些迴頭拜訪的場麵話,把別寨的瑤人送走了。
張大強迴來的時候,也把這個插曲告訴了沈雲峰。
沈雲峰聽的皺起了眉頭,要是那些瑤人當時向北走上坡,估計就到了柏家村門口了,但這以後也很難避免不出現啊,這山上沒道理不讓人走路吧。這個事情得想想辦法解決。
糧食全部收購完,最後結算,瑤寨公司能夠拿到多文“代銀券”。
黃巧巧考慮到過年的時候,瑤人們肯定要添置東西,就讓張大強去申請一半用紋銀支付給瑤寨公司。
銀錢都是柏雲在管理,張大強於是就找柏雲申請了70兩的紋銀帶過來。通過和萬尾島的交易,柏雲手中的銀兩已經有好幾千兩之巨,拿出70兩紋銀當然毫無壓力。
黃興發拿到70兩紋銀和“代銀券”,心裏不知道有多美滋滋的,從沒一次見過這麽多銀子。
上期收獲的時候,瑤寨公司的收入這塊大部分都貼補給了瑤人,為了好平穩度過改革期。
現在這一期的收益穩穩都進了公司的賬了,這公司的錢還不是聽黃興發的安排。
黃興發將各房長老都喊來開會,讓黃巧巧也旁聽,把賬目報給長老們都聽聽。而且寨子裏瑤人現在來問開墾新田的人也多,也要商量一下怎麽辦。
長老們聽說分到這麽多錢也十分高興,也都七嘴八舌說起自己管的那塊需要一些投入,大家也就把各樣的事情議了議。
黃巧巧就負責記下來,那些事情得幹,要添置什麽,要出多少人工。一邊算,一邊報給瑤老和長老們,心裏好有個數。
至於開墾新田,大家也形成了個章程,要比照柏家村,沿河的地要空出來,很多事情要依靠水力,新開墾田地要靠寨子南邊,那邊距離懸崖有幾裏地,足夠開墾的。
至於遠近,那就誰先開墾歸誰家用,水渠由寨子統一出人工挖。今年幹季就按照南北方向挖兩條水渠,應該也夠用了。
黃巧巧就把工錢大致的算了,總體上是夠用的,於是也作為可行的事項記錄下來。然後就是采買的事情,還是沿襲以前的采買方式,也是要化整為零,財不露富。
不能讓山下的發現寨子有錢了,山下的平地瑤就喜歡宰山瑤。漢人又不大喜歡和山瑤做生意,嫌棄山上的蠻夷都窮,隻是山貨必須依靠山上的蠻夷,也多半都是托平地瑤做中間商。
其他瑤人的闖入也讓黃興發和長老們有了一些警惕,有糧了還要能夠守的住。
會議結束了,長老們都感謝了一下黃巧巧,黃巧巧給寨子裏做的事,他們也看在眼裏,記在心上,都允諾,等巧巧在學堂那邊畢業,公司的記賬他們都會推舉巧巧來做。
這兩天,各房長老們把議定的事情也都說了出去,瑤人們也都沒啥意見,那就基本把一些事情定了下來,黃興發也感覺輕鬆不少。
晚上,黃興發放肆的喝了點小酒,把玩著銀錠,心情不知道多好。
突然,外麵喊叫起來:“瑤老,瑤老,快去救人啊,巧巧被綁起來了。”
洗過了,取了土布衣服讓他們換了,原來乞丐一樣的衣服讓他們中一個人到角落裏去燒了。
帶到屋子裏,一個人一個竹床,洗臉布,陶盆和飯盆。還有個人該有的都配上,讓他們和原來那批土匪搭開住,教他們怎麽使用,怎麽融入柏家村的生活。
安排的差不多了,也到了午飯的時候,範有財領著他們到了食堂,用陶盆一人打了一盆幹飯和菜。範有財指著菜裏的肉絲說:“你們看看,有肉不?”
真的是很久沒吃過幹飯,可以這麽吃,還有肉,雖然隻是肉絲,但菜裏那麽多油水,太香了。
午飯後,沈雲峰過來給他們訓話。
“各位,歡迎你們加入豐南號,我是豐南號的掌櫃,你們以後叫我沈總。有飯吃,有衣穿,這是基本的。今晚給你們加餐吃肉,可以喝點酒,算是入夥酒了。”
“當然,飯不是白吃的,每個人都要勞動,和範有財他們一樣。”
“這兩天,你們不用幹活,吃飽飯,把身體調理一下,然後再給你們驅蟲。以後要養成衛生習慣,範有財他們都會教你的。”
“我相信,你們來了也不會離開,但我醜話說清楚,要是誰想離開,沒有經過我的允許,要麽死在山上,要麽把你綁了扔在山下官府的門口。”
訓了話,沈雲峰也就走了,扔給田虎、範有財馴化他們了。這兩天還要一個個的問話,問清楚來路和經曆特長,再下一步考慮怎麽分配幹活。
吃飽了,暫時不用幹活,沒人允許和帶路,他們也不敢出去轉。好在都有安排,自然有人陪他們說話,教他們使用配發的東西,說話的過程也就是把來曆弄清的過程。
不打不罵,還給吃的,晚上還有大肉吃,那肉燒的,從沒吃過的美味,還撈著酒喝了。
朱十八帶頭表態,不走了,打我我也不走,快告訴我,幹啥活,我要求幹活,不然我吃的不踏實。
等到晚上,他們發現範有財居然不在這裏睡,一問才知道,範有財在這裏居然討老婆了,都搞大肚子了,有後了。
朱十八氣得拿頭在竹床上撞著,嘴裏罵著:“我日他個先人,狗日的,小鬼掉茅坑,走屎運了。沈總啊,咋沒先看到我們山哩。這狗日的範有財,多吃了我們一年幹飯,還有了女人。”
躺在竹床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朱十八想到範有財那副小人模樣,就氣不打一處來,爬了起來,推著陪他睡在一屋的人。
“兄弟,別套我話了,我以前是水師的,我照實說了,我願意在這幹活,這日子過幾年,我死了也不怕了。”
那人睡夢中被搖醒,嗯嗯了幾下說:“好了好了,睡吧,水師的啊,那肯定會用你的,睡吧,我困死了。”
聽到這句話,朱十八安心了,迴到自己竹床上,慢慢的也睡著了。
腐朽的生活最能讓人墮落,幾碗幹飯也就收拾了一幫子三天餓九頓的土匪,安心留下不成問題。
融入還是一個慢慢的過程,畢竟不是誰都有那個福氣讓沈總親自保媒娶上了柏家的女人做老婆的。
這幾天,萬尾島的孩兒來了,八男兩女,劉永陸和劉永浩的孩子也在其中,這一下就把學生宿舍安排的滿滿當當的了。
第一批娃兒滿了十六歲眼看要畢業了,幾個人都被相應的組收進去了,但都還是學習為主,勞動為輔,他們以後還是要擔大用的。
現如今已經把學堂分成了兩批,十歲以下的一批以識字、通識和玩一些物理啟蒙玩具、手工、畫圖為主,要畢業的孩子們就兼這邊的小老師,解決一部分師資力量的問題。
十歲以上的就要教一些深一點的知識了,但考慮到時間的緊迫,基本隻要知其然不用知其所以然,要是個人有興趣有天賦,個別的就引導深一點,讓其自己去自由想象和發揮。
比如重力的問題,知道有重力就行,怎麽利用重力就是課程。至於重力怎麽來的,對不起,這個不教,太深了。畢竟這些孩子也就相當於後世小學三年級左右的文化水平。
秋季到了,赤腰瑤寨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豐收。
前所未有的產量帶來一係列問題,首先是農具,打稻穀的農具不夠用,都在趕製。
然後是曬稻穀和紅薯的場地,也都在爭搶,黃興發每天都在解決這樣那樣的矛盾,真是甜蜜的煩惱。
商店預定肉食的生意多了好多筆,收割時節要出體力,有的瑤人家庭也舍得了,吃頓好的,讓家裏人有力氣收割曬稻。
“豐南號”這幾天也把工場稍微緩了節奏,瑤寨的工人也都放假迴去收割,柏家村的工人也去參加農業部組織的收割。
這時候,柏家村和赤腰瑤寨還是有區別的,柏家村的打稻機都是水力打稻機,舂穀也是依靠水力舂穀,效率比赤腰瑤寨高多了。
柏家村是集體生產模式,流水線作業,每個環節都是熟練工。而赤腰瑤寨則是手工打稻穀和舂穀,又以各家各戶為單位,效率自然低了許多。
對於沈濤濤、沈鬆這些機械專業的大專生來說,利用水力不就是個風車加上傳動軸加上齒輪的水力傳導裝置而已。
打稻穀就是把水力傳動軸上套一個小一點的齒輪,然後在打稻機的傳動軸上裝個齒輪,帶動個木製的圓筒,桶上鑲嵌一些鐵絲做的疙瘩,旋轉起來,把一把稻穀放進去,轉動的鐵絲疙瘩就把稻穀從稻草上扯下來了。
赤腰瑤寨還十分原始,就是人抓著一把稻穀,在木頭上摔打,把成熟的稻穀摔打下來。
黃巧巧迴家甩了半天稻穀就溜迴來了,把沈濤濤和他的小徒弟給勾到赤腰瑤寨。
沈濤濤讓學堂裏的阿貴打下手,用了兩個半天時間把造紙攪拌用的水車改造成了打稻穀的水力機械,順便,還把舂穀的配件也指導如何製作如何連接手把手教會了學堂裏的阿貴。
有了沈濤濤的出現,黃巧巧就從打稻穀的勞役裏解放出來,而且整個瑤寨都受益。
黃興發說巧巧能幹,幫了大家,還在幫公司記賬,不能浪費巧巧來幹這種粗活。
於是巧巧又樂顛顛的跑迴柏家村,白天研究記賬,晚上聽沈濤濤講故事順便再研究其他一點比如人體生理構造的知識。
臨近收獲季節的尾聲,黃興發慌了,沒有記賬的人,怎麽收稻穀,於是讓黃巧巧帶著學堂裏的幾個瑤人子弟幫忙。
因為家裏從來沒有那麽多存糧食的物件,瑤人都急著把該繳納的糧食繳納給瑤寨公司,都跑來找黃興發這個光杆經理。
幾筆賬一算,黃興發腦殼就疼了,算這個賬還不如拿鐮刀下地去。
黃巧巧自然要請假迴去,現在具體瑤寨公司具體事務黃興發都指著她來拿主意。
但她還是有點心眼,迴去之前她先去找了張大強,讓張大強一起安排人去,把瑤人家庭上繳的糧食一並收購。
瑤寨公司不經手糧食,隻記賬,瑤寨公司的分成直接折成“代銀券”。
要是經手糧食,瑤寨公司也沒那麽多儲存糧食的地方,所謂公司辦公地,也就是黃興發的家裏,總不成讓他在稻穀堆裏睡覺吧。
張大強帶著人帶著“代銀券”到了瑤寨裏,在寨子門前擺起了鬥開始量。這時候大家都是淳樸的,也沒人故意壓低自己家稻穀產量,要是收少了,都覺得沒有麵子,說明自己家不夠勤勞。
收了一家多餘糧,就馬上按比例兌付“代銀券”,然後再來下一家,等瑤寨全部糧食都收購好,再按“豐南號”和瑤寨公司所占的比例再計算給多少“代銀券”給瑤寨公司。
這樣熱熱鬧鬧的弄了兩天,拿到“代銀券”的瑤人都十分開心。
他們沒有計較繳納這部分糧食公不公平,他們非常樸素的把以前的生活和現在的生活做了對比,以前糧食不夠吃,現在糧食夠吃了,還可以有“代銀券”買酒買肉食,還可以買點其他的物品,對他們來說,已經很幸福了。
至於拿走一部分收獲的“豐南號”,他們也覺得理所應當,沒有“豐南號”,也就沒有吃飽飯的生活。
再說,人家提供種子,提供技術,分點糧食也是應該的。瑤寨的女人們心裏都心向著“豐南號”,自從“豐南號” 的出現,女人們的生活改變太大了。
聽說柏家村是那個仙女郎中接生,她們都熱切盼望能和“豐南號”搞好關係,在這個時代,女人生孩子就是闖鬼門關,全靠命大。
收獲的季節,到手的糧食和“代銀券”讓瑤寨的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有的到手的糧食或許少一點,但也足夠吃了。
現在想的也是在下次播種之前要開墾新的田地,爭取下一次多收些糧食。有的則希望“豐南號”快快恢複開工,好拿工資。
有的婦女則在盤算要在山下買點啥,瑤族女人不像漢族女人,天生喜愛打扮的花枝招展,喜歡五顏六色的東西,以前沒錢,也沒選擇權,現在有錢了,也有選擇權了。
在大家興高采烈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不和諧的小插曲,幾個別的寨子的瑤人出現在赤腰瑤寨的門口,正看著赤腰瑤寨門口在興高采烈的的用鬥量糧食。
赤腰瑤寨的阿貴們立刻圍了上去,攔住了他們。
赤腰瑤寨跟在“豐南號”後麵混,“豐南號”不要的裝備多少也當垃圾扔給小弟,但到了小弟身上那也是鳥槍換炮了。
今非昔比的赤腰瑤寨可不像以前遇到人家就讓路了,直接把那幾個瑤人用人牆頂著送迴了來的路上。
那邊幾個人也見勢不妙就低頭,也沒敢說啥大話,就是說族裏長輩讓過來看看,聯絡聯絡感情。
得到消息的黃興發趕了過來,說了些迴頭拜訪的場麵話,把別寨的瑤人送走了。
張大強迴來的時候,也把這個插曲告訴了沈雲峰。
沈雲峰聽的皺起了眉頭,要是那些瑤人當時向北走上坡,估計就到了柏家村門口了,但這以後也很難避免不出現啊,這山上沒道理不讓人走路吧。這個事情得想想辦法解決。
糧食全部收購完,最後結算,瑤寨公司能夠拿到多文“代銀券”。
黃巧巧考慮到過年的時候,瑤人們肯定要添置東西,就讓張大強去申請一半用紋銀支付給瑤寨公司。
銀錢都是柏雲在管理,張大強於是就找柏雲申請了70兩的紋銀帶過來。通過和萬尾島的交易,柏雲手中的銀兩已經有好幾千兩之巨,拿出70兩紋銀當然毫無壓力。
黃興發拿到70兩紋銀和“代銀券”,心裏不知道有多美滋滋的,從沒一次見過這麽多銀子。
上期收獲的時候,瑤寨公司的收入這塊大部分都貼補給了瑤人,為了好平穩度過改革期。
現在這一期的收益穩穩都進了公司的賬了,這公司的錢還不是聽黃興發的安排。
黃興發將各房長老都喊來開會,讓黃巧巧也旁聽,把賬目報給長老們都聽聽。而且寨子裏瑤人現在來問開墾新田的人也多,也要商量一下怎麽辦。
長老們聽說分到這麽多錢也十分高興,也都七嘴八舌說起自己管的那塊需要一些投入,大家也就把各樣的事情議了議。
黃巧巧就負責記下來,那些事情得幹,要添置什麽,要出多少人工。一邊算,一邊報給瑤老和長老們,心裏好有個數。
至於開墾新田,大家也形成了個章程,要比照柏家村,沿河的地要空出來,很多事情要依靠水力,新開墾田地要靠寨子南邊,那邊距離懸崖有幾裏地,足夠開墾的。
至於遠近,那就誰先開墾歸誰家用,水渠由寨子統一出人工挖。今年幹季就按照南北方向挖兩條水渠,應該也夠用了。
黃巧巧就把工錢大致的算了,總體上是夠用的,於是也作為可行的事項記錄下來。然後就是采買的事情,還是沿襲以前的采買方式,也是要化整為零,財不露富。
不能讓山下的發現寨子有錢了,山下的平地瑤就喜歡宰山瑤。漢人又不大喜歡和山瑤做生意,嫌棄山上的蠻夷都窮,隻是山貨必須依靠山上的蠻夷,也多半都是托平地瑤做中間商。
其他瑤人的闖入也讓黃興發和長老們有了一些警惕,有糧了還要能夠守的住。
會議結束了,長老們都感謝了一下黃巧巧,黃巧巧給寨子裏做的事,他們也看在眼裏,記在心上,都允諾,等巧巧在學堂那邊畢業,公司的記賬他們都會推舉巧巧來做。
這兩天,各房長老們把議定的事情也都說了出去,瑤人們也都沒啥意見,那就基本把一些事情定了下來,黃興發也感覺輕鬆不少。
晚上,黃興發放肆的喝了點小酒,把玩著銀錠,心情不知道多好。
突然,外麵喊叫起來:“瑤老,瑤老,快去救人啊,巧巧被綁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