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


    此時,林則徐同樣對歐洲人的實力開始有點焦慮。


    西洋商人在虎門銷煙後退卻到海上和澳門,林則徐也不是沒有考慮過戰爭的可能。


    他的認為是:西洋人路途遙遠,補給困難,很難發起大規模戰爭。但西洋人商船高大,卻不得不防少數西洋人鋌而走險,也要做好戰爭準備。


    顯而易見,可能即將到來的戰爭,一定會是以海戰為主。


    在清軍這邊,海戰的主角是廣東綠營水師。


    廣東綠營水師最早成軍於康熙3年,算是一支曆史悠久的部隊。


    水師的艦船數量雖然比較多,但大多數規模很小,均為舊式木質帆船。其中最大的戰艦水師督船,排水量也隻有數百噸,能夠裝載12門前膛鐵炮。


    這樣的武器裝備,用來緝拿海盜勉強夠用,真正要靠廣東水師來打仗,也隻能在近岸,林則徐自然很快就意識到這一點。


    停泊在海上的英國商船仍有海上漁民偷偷供給食物淡水,與陸上也有聯係渠道。林則徐也安排人收集相關消息,也能得知西洋商人的動向。


    在商人口中,英國軍隊的艦船實力強大,若是來犯,肯定能夠打破廣東水師的封鎖。


    林則徐分析情報後和廣東水師關天培商量,認為,即使英國軍船如商人們說的強大,但也不容易近海,也難攻入珠江口。此時要抓住有利時機,在沿海增設炮台,整修擴大廣東水師的船隻。


    軍費投入不是小數目,朝廷也拿不出銀兩來,道光帝也是因為鴉片貿易導致銀兩外流才派林則徐到廣東來禁煙。


    促使道光下定決心禁煙的是之後發生的兩件事:一是莊親王奕賚和鎮國公溥喜吸食鴉片,二是11月8日,天津查獲鴉片13萬兩,這是清政府自稽查鴉片以來最大的的一起煙案。這說明,清帝國的鴉片災害已經侵入到了京畿地區並且汙染了皇室成員!


    道光這次終於忍耐不住,11月9日,他下了一道諭旨:林則徐進京陛見。2個月後,道光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州查禁鴉片。


    為什麽道光沒有把禁煙的重任交給廣東的官員,而是交給林則徐呢?


    以大清官場現狀而言,鴉片貿易和禁煙問題牽涉多方利益,要想處理好此事,官員必須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並且有一定威望。同時還要具備與“外夷”溝通的能力,萬一爆發軍事衝突,還得具備軍事統帥的決斷力。


    林則徐曆官翰林編修、浙江杭嘉湖道、江蘇按察使、東河總督、江蘇巡撫、湖廣總督等職。


    在江蘇整頓吏治、平反冤獄、興修水利、救災辦賑;任江蘇巡撫時曾奉命驅逐竄泊羊山洋的英國胡夏米船。


    在湖廣任職時候大力開展禁煙運動,成果斐然。


    此時的林則徐當然是道光皇帝眼中的不二人選,為了支持林則徐,林則徐同時還兼任了兵部尚書的虛銜,真正稱得上是皇恩浩蕩,一時無兩。


    皇恩浩蕩歸皇恩浩蕩,拿不出錢也是實際,道光給不了錢。


    林則徐50歲生日,道光帝親筆書寫“福”“壽”二字的大楷橫匾,差人送往廣州,以示嘉獎,但紋銀沒有。


    上麵不撥款,林則徐和兩廣總督鄧廷楨、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商量從民間籌款,加強軍備,擴建虎門炮台。


    此時,林則徐聲譽正隆,又得聖眷,廣州之地,響應者眾。


    林則徐一直未曾在兩廣為官,現在聲譽正隆,又是皇上麵前的當紅炸子雞。


    官場之中善於投機者重,兩廣之內,廣州之外,亦有道、州、縣官效仿民間籌款,派人送往廣州,以求的在林則徐眼中有個熟悉的印象。


    此時,李九章正因虎門銷煙壯舉被引動的熱血未冷,又想在籌款中被林則徐看上一眼,自然把籌款目標定的要高於其他縣,於是便定了5000兩紋銀的目標。


    但事與願違,防城縣人口因遷海導致人口凋零,還在恢複之中,沒有人口基礎,加之對安南及海上出口嚴控,關卡難過,縣城商業也無起色。


    能拿得出多少閑錢的商戶和士紳也不多,再說,又不是給本地增添炮台防匪,捐款的動力也不足,李九章在縣衙不停見客,舉辦茶會,最終也隻籌銀三千餘兩。


    防城巡檢司巡檢周玉岫聞之趕來,也為李九章站台,但因資源有限,又籌得幾百兩紋銀,達到三千八百兩。


    李九章和周玉岫看法相同,如果籌銀少於5000兩,不能嶄露頭角的話,不如不籌,再三權衡,李九章隻有自掏腰包一千二百兩紋銀,湊齊了5000兩之數,安排人送至廣州。


    這一次,李九章在愛國熱情及官場投機的雙重刺激下,成為了一位貧困知縣。


    李九章隻得感慨縣與縣的不同,唐朝將縣分為幾等是有道理的,在這個窮縣當知縣,真的很難出頭,更難有作為。


    防城縣並不是沒有優勢,若當與海上、安南貿易,有地理上的天然優勢,必然商賈雲集,稅收眾多。


    但京城對外政策未變,他不敢啊,再說,還有巡檢司、水師各司其職,他即使敢,也無力撐開這個局麵。


    隻能盼望此次一搏,被林則徐大人慧眼看中,調去廣州麾下任用,能在這時代大潮中一試身手。


    看來隻能讓夫人把生活操持的清苦一點,幾位師爺的薪金暫時拖欠一些,要是能去廣州,這些以後都不成問題,要是去不了,估計就要把臉皮拉下來寫信迴老家借點銀兩度過難關。


    虎門銷煙後,英國商船飄零駐紮在外海,並攔截其他試圖進入內海交易的外國商船。


    因廣東綠營水師不具備遠距離海戰的能力,林則徐、關天培等人還是以據守為策略,雙方一直僵持著。


    道光十九年(1839年)五月二十七日,尖沙嘴村民林維喜被英船水手酗酒棍斃。林則徐聞訊,派員查辦,責令住在澳門的英國商務代表喬治.義律交兇。


    義律抗不交兇,私行開庭“審理”。林則徐、鄧廷楨為維護中國司法主權,運用新學到的西方國際法知識,於七月初八日(8月16日)下令禁絕澳門英人柴米、食物接濟,撤退買辦,傭工,驅逐義律等出澳門。


    林則徐又巡視澳門,爭取澳門葡萄牙當局在中英衝突中保持中立。


    因為斷絕了糧食供應,英國船隻遇到了窘迫局麵,七月二十七日,義律率兵船在九龍山海麵挑釁,挑起九龍炮戰。


    林則徐、鄧廷楨遂前往虎門駐紮,調集兵船操練,籌劃戰守。


    九月,林則徐派遣廣州知府餘保純赴澳門與義律談判恢複通商條件。義律拒不接受林則徐提出的具結、交兇、驅逐煙販躉船三原則,又單方麵宣布將林維喜案有關罪犯送迴英國,致使澳門談判破裂。


    九月二十八日,義律訴之武力,挑起穿鼻洋海戰。接著,又六攻官湧山,一一為廣東守軍擊退。


    九龍炮戰以後,道光帝因廣東連獲小勝而盲目虛驕,下旨停止英國貿易。


    十月二十一日,林則徐遵旨宣布自十一月初一日停止英國貿易。


    十二月初一日,清廷實授林則徐兩廣總督,原兩廣總督鄧廷楨調兩江總督。


    在那些英國商人和鴉片販子們極力煽動下,1839年10月1日,英國內閣做出了“派遣艦隊去中國海”的決定。


    但宣戰時為冬季,沒有西南風,所以艦隊1840年3月在英國出航,1840年6月,取道印度洋和新加坡而來的英國艦船40餘艘及士兵4000人才到達廣州海麵。


    此時的清廷和林則徐並不知道遠在地球另一端的英國已經做出了開戰的決定。道光在為北方的沙俄犯愁,林則徐則繼續以逸待勞,以守為戰,堅壘固軍,靜以待之的戰略。


    林則徐為了備戰,籌款增設沿海戰備,購西方洋炮加強虎門等陸上炮台火力。從沿海漁民,蛋戶、鹽販中招募水勇,協同水師兵勇操練。


    對中國來說,1839年的秋冬是劃時代前最後的平靜,1840年被視為近代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開端。


    這時候,十萬大山的柏家村工場裏,老管正在為了即將出世的孩子用玻璃燒製玩具。


    因為集中精力冶煉鋼鐵,玻璃的製作已經基本叫停,因為玻璃畢竟與安保無關,暫時在商業上也沒有什麽用,但為了鍛煉技工的技藝,還是保留了兩名技工繼續練習吹製。


    因為金銀的珍貴,老管不可能給自己孩子弄個金鎖銀項圈之類,這樣容易激起民憤。


    老來得子的欣喜讓他控製不住自己的想法,總想給孩子禮物,於是便想起來親手吹製一串漂亮的玻璃珠子做手鐲給未來的孩子。


    鑄造他也插不上手,那畢竟是力氣活。農桑也不是天天有事,這段時間,老管除了在學堂,就在工場吹製玻璃。


    技工的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吹製的玻璃瓶已經像模像樣。通過模具的輔助,玻璃瓶大小也能掌控的統一了。


    通過加入不同的礦石試驗,可以煉製出各種顏色的玻璃,但顏色深淺還不容易掌握。


    已經可以調製出綠色相對淺一點的玻璃,但是與後世的透明玻璃還稍微差一點。


    這也是探索加入的礦物也都含有別的雜質,不像後世的玻璃廠加入的都是化工工業生產的純淨的添加物,出來的色澤才非常穩定。


    老管當然要各種色彩的玻璃來串手鐲,這時候,他又靈機一動,讓技工教他吹瓶子,他要吹一個花瓶送給老婆柏潔。


    這老師與生俱來的浪漫主義用的真是時候,技工吹來吹去都吹不出他描述的模樣,甚至吹出中間大肚子的玻璃瓶子,非常傷害老管的審美。


    就在老管準備親自畫出來的時候,他發現技工吹的大肚子瓶子非常眼熟。


    捧在手裏左看右看,他終於想起來了,這特麽的不是煤油燈玻璃罩嘛,小時候念書全靠它了。


    煤油,不,那些火油,煉焦炭煉瀝青的副產品。一個缸一個缸裝著了,不能作為煤油去替代柴油,但可以替代煤油照明啊。


    於是他拿著這玩意迴到物流園開始憑著記憶裏的印象開始畫圖,畫出煤油燈燈罩、燈身和燈頭三部分。


    要是把煤油燈弄出來,這要節省多少燈油,燈油就是糧食啊。


    還沒等老管把煤油燈弄出來,他兒子要先出來了,沒有任何預兆,柏潔要提前生產了,趕緊把送到了已經用了幾次的簡易版產房裏。


    沈雲峰他們都陪著老管焦急的等待著,尤其老管,老來得子,那心裏焦急的,走來走去。


    此時屋內,柏潔經曆了十月懷胎的艱辛與期待,此刻正躺在簡陋卻溫馨的產床上,汗水浸濕了額前的發絲,。


    隨著沈雲彤的指揮不斷努力著。隨著一聲清脆而有力的啼哭,整個房間瞬間被一股新生的喜悅所充滿——柏潔成功地誕下了一個健康的男孩。


    門外,等候已久的老管和沈雲峰他們,以及柏家村的人聽到這生命的第一聲啼哭,臉上都綻放出難以言喻的喜悅與激動。


    老管,此刻眼眶泛紅,嘴角卻不由自主地揚起,雙手哆嗦著,接過沈雲彤抱著送來的嬰兒,看著自己的兒子,心裏無比的幸福。


    看了一會兒,老管把孩子交給在一旁迫不及待的沈雲峰,然後走進屋內,握住柏潔的手,眼中滿是柔情與感激。


    門前人越來越多,他們或站或坐,臉上洋溢著真誠的笑容,談論著新生兒的降生帶來的喜悅。


    對他們而言,他們都由衷的感謝老管在農事上的指導,因為老管,他們才能這樣頓頓飽飯這麽奢侈的生活,所以愛屋及烏,每個人都充滿了對這個孩子的喜愛。


    他們紛紛上前,輪流輕輕抱起嬰兒,一邊逗弄著,一邊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這個新來的小生命眼中閃爍著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向往。他並不知道,他的父親和母親本來並不生活在一個時間維度,他的降臨在宇宙中都是一個奇跡。


    夜晚,除了在照顧柏潔的沈雲彤,物流園的人聚在一起,呆在天台上,感慨萬千,沒想到會穿越到清朝,更沒想到老管老而彌堅,居然第一個在大清朝開枝散葉。


    大家問老管給孩子起了什麽名字,老管驕傲的說叫“管越”,以紀念我們穿越而來。


    大家聽了都暗自“呸”了一聲,感覺又被老管搶跑了一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十萬大山:184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是7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是7天並收藏十萬大山:1840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