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被殲十五萬!優勢在我!
造反造到大動脈,發現自家是皇族 作者:平平無奇的發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根據不完全統計。
此戰,魏軍至少俘虜了胡人軍八萬人,至少有五萬具屍體!
而且更重要的是,四大胡人帝國的君王,其中有三個被俘虜。
本來魏軍此戰就是取巧。
因為兵力過少,根本就沒有把握,一口氣吃下這麽多軍隊。
但因為元子明這次意外的“大魚”。
原本還在前線浴血奮戰的柔然、突厥、匈奴的軍隊一聽這個消息,直接軍心大亂。
一半的胡人軍隊,直接倒戈向大魏朝廷。
另外一半,則是跟隨著原來的拓跋晃,加入了鮮卑的軍隊。
所以陡然間,魏軍的俘虜大營,都壓根裝不下這麽多人了。
而這麽多行走的軍功,自然也讓很多魏軍眼紅。
漢人軍隊還好,還知道講點規矩。
胡人出身的魏軍,可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經常有組織地進行大規模殺俘,用他們的人頭來冒充軍功。
這些胡人,對付起他們的同族,比漢人還狠,絲毫不留毒手!
錦衣衛的消息送到元子明的手上時。
他都快要被氣笑了。
“難怪那些漢奸,對付漢人,都一個個這麽賣命!在異國他鄉,最坑人的,永遠是自己的老鄉!”
司馬仲本憤憤不平:
“陛下,你還笑得出來!這些胡人簡直無法無天,連殺俘冒功這種事都做得出來,如果不能嚴懲,以後陛下的威望在四海九州,一定會受到損害!”
“臣建議,殺一儆百,要嚴懲這些作亂的胡人魏軍!不然傳出去,還以為是陛下縱容的!”
“就是朕縱容的……”
元子明輕描淡寫道。
司馬仲本頓時語塞,瞳孔地震,急忙改口,
“陛下,其實臣覺得陛下此計甚妙,我們的軍糧無法收容這麽多的俘虜,縱容這些胡人軍士殺俘,一方麵可以節省口糧。二來,他們是胡人,到時候怪罪,也怪罪不到我們頭上,頂多就是把他們當作替罪羔羊拉出去砍頭背鍋!正所謂古人雲,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這截然不同的說辭。
讓一旁的方臘和王猛都有些忍俊不禁了:
“司馬大人不愧是讀聖賢書的,聖人的道理,運用起來如此靈活,能屈能伸!”
司馬仲本瞪了他們一眼:
“放肆!你們雖然是陛下近臣,但我好歹也是宰相(雖然是副的),還輪不到你們來嘲笑!”
而且他還是繼王導以來,最年輕的宰輔!
元子明嘴角露出兩個迷人的梨渦:
“司馬仲本,其實你猜錯了,目前有江南漕運,還有我們其實斬獲了很多的牛羊牲口,多到還必須分出部分兵力到後勤,才能搬運這麽多糧食!”
“根本就不缺糧食!”
司馬仲本愣住,這會詞窮了!
“陛下神武!一定是……有什麽高瞻遠矚的打算!”
“沒有!”
元子明搖頭,腦海中,再度閃過上次那位突厥巫師,對自己說的話。
詛咒的龍族?
內心蕩起陣陣漣漪。
迴想起當初九皇嫂裴楚然,對所謂天道的支支吾吾。
再想起九位先帝皇兄的下場。
兩年,怎麽可能連續駕崩九位帝王!
這太不符合一個封建王朝的曆史周期律了,除非……有人為幹預!
他越想越覺得頭皮發麻,聲音也更加鏗鏘:
“朕之所以縱容他們,是因為,朕要用他們!目前,加上降軍,還有各地增援的軍隊,魏軍實際上已經超過四十萬了!”
“朕要乘勝追擊,趁著這口勢如破竹的氣還沒有破!繼續北上,將拓跋晃一網打盡,為子孫後代解決邊患的問題!”
元子明目光如炬,
“朕要犁庭掃穴!”
“朕要胡人,來一次徹徹底底的清掃!要麽,為我大魏臣民,要麽,為我大魏軍功!”
司馬仲本愕然:“陛下此番大獲全勝,胡寇已經元氣大傷了,至少五年內沒有能力再進犯……”
“五年夠做什麽?”
元子明目不斜視道,
“朕的新政看見效果,至少也要十年!朕要發展海運,至少也要十年!朕還要革新社會,革新產業,革新一切,非數十年之功不可!”
“朕沒興趣,把國家的財政預算,每年都投在抵禦這些北邊的蠻夷,他們不值得朕花錢,朕要他們至少二十年都喘不過氣來!”
其實元子明腦海中,還有一個更加大膽的想法。
如果能將胡人的青壯年一代,通通殺光。
如此一來,他們要恢複起來,至少不是要二十年一代人的成長嗎?
當然,這個想法目前也隻敢在心裏藏著。
哪怕說出來。
也足夠讓天下嘩然!
畢竟目前大魏朝,還是一個深受儒教觀念影響的王朝。
“司馬仲本,你是兵部尚書,目前拓跋晃的軍事力量具體情況,你整理得怎麽樣了?”
元子明收迴了天馬行空,迅速問道。
司馬仲本捏了一把冷汗,正色道:
“陛下,根據兵部推算!此戰拓跋晃有二十萬鮮卑軍隊,至少戰死三萬人,被俘虜加投降的人大概一萬人左右,也就是說,他至少能帶迴去十六萬鮮卑大軍,是本次大戰中,傷亡最小的一方。”
“而且,拓跋晃至少還吸收了柔然軍十萬人,突厥和匈奴軍四五萬人,還有數量不少的雜胡軍、漢軍,所以他的兵力,當在三十萬以上!”
“而拓跋晃還可以繼續征發草原上其他幾個鮮卑部落,比如說賀蘭部、吐穀渾部、禿發部等,得兵又是五萬人。”
“就是他有三十五萬人?”
元子明反問。
“不對!兵部的文官還是太迂腐了!真該到戰場去實地觀察一下!”
這時,披著甲胄的李元昊,風塵仆仆走進來,單膝跪下道:
“拓跋晃的鮮卑軍隊,並非鐵板一塊,很多都是各部落的兵馬,此次大戰後,有不少鮮卑部眾都脫離了他,比如說大名鼎鼎的段氏鮮卑因為首領戰死,有兩萬多騎兵先後脫離。”
李元昊目前是文官裏,最能打的。
因為前任文官“雙花紅棍”司馬仲本尚書大人,已經洗白當上了副相,很少參與軍事行動了。
連中三元的狀元,又是跟隨著皇帝禦駕親征,擒獲三皇的大功臣。
讓他得以迅速晉升,現在已經是南書房行走、龍圖閣學士、代理幽州防禦使。
在皇帝的龍帳內,唯一敢正麵懟宰相高官的。
元子明手下的人,個個身懷絕技,但同時也是都有著明顯的怪癖。
比方說司馬仲本迂腐,喜歡死讀書。
方臘喜歡男人。
王猛過於剛直,有些古代“鋼鐵直男”的意味。
李元昊性情狂傲,與文官集團、武將集團都格格不入。
但元子明偏偏就欣賞對方這種孤僻的性格,你不合群說明什麽?你沒有結黨營私啊!
對皇帝沒有威脅!
這種孤臣,前有王導,後有李元昊,元子明都會狠狠重用!
李元昊繼續說道:
“有拓跋蘭心這個南鮮卑王爭正統,拓跋晃在草原的控製力早就大打折扣,現在不要說五萬兵,能叫來一半都不錯了!”
“依臣判斷,他的實際兵力,也就在二十七八萬上下,不超過三十萬!”
“區區三十萬鮮卑軍,我軍五萬鐵騎足以破!”
元子明忽然清了清嗓子。
大帳內猛地肅靜,鴉雀無聲,都知道皇帝要發表重要講話了。
元子明懶洋洋開口,隻說了三個字:
“那就打!”
…
一個月後。
北部,雲州。
“雲州地方,曆代大規模征戰上百次,乃兵家必爭之地!”
“孤不明白,大家都在談論著,項羽被困垓下!仿佛這燕趙古戰場,對我們來說,注定了兇多吉少!”
“多年以前,我隨先王拓跋珪,領軍在此處與數十萬魏軍對峙!我鮮卑大軍所到之處,所向披靡,攻無不克!那種萬物競發生機勃勃的場景,猶在眼前!”
“不管怎麽說,此戰,是十五萬大軍對魏軍三萬騎兵,優勢在我!”
拓跋晃看了一眼,這些天,打得頭破血流、缺胳膊少腿的鮮卑大將們,激情澎湃道:
“諸位,我軍要在雲州,打一場殲滅戰!用十五萬大軍,圍攻魏狗三萬人,用這三萬魏軍將士,來祭奠我們犧牲的無數鮮卑健兒!”
可慷慨激昂的話說完。
麵前的鮮卑將領,卻是一個個臉上古井無波,麵不改色。
“怎麽?給點反應啊!”
拓跋晃惱怒道。
底下這才響起稀稀拉拉的鼓掌。
“大王見諒,我斷臂,沒法鼓掌。”
“大……王……見諒,我牙被……打光了,舌頭捋不直。”
“大王見諒,我要死了……”
見到自己的將領們死氣沉沉,拓跋晃忍無可忍:
“如此士氣,如何能對魏人虎狼之師!你們別忘了,我們鮮卑人是草原上的野狼,魏人隻是被圈養的羔羊!狼,是吃羊的!”
話音未落。
一個鮮卑大將反唇相譏道:
“大王,一個月的時間,三十萬大軍,就被打沒了十五萬!您見過吃狼的羊嗎?您見過有把狼吃滅絕的羊嗎?”
眾人哄然大笑:“都什麽時候了,大王,您還看不清形勢啊!我們根本打不過魏軍啊!”
一個月的時間。
四十萬大軍兵分三路。
將拓跋晃的大軍進行合圍。
西北、河北戰線紛紛告急,拓跋晃先後五次禦駕親征,與魏軍對峙。
一次小勝,斬殺魏軍的偏師五千人。
一次平手,斬殺魏軍三千人,但自身戰死五千多人。
三次慘敗,一次被殲滅三萬騎兵,一次被殲滅七萬人,一次被殲滅五萬禁衛軍!
整整十五萬人啊!
一個月的功夫,說打完就打完了。
不僅如此,拓跋晃想要率大軍退向漠南暫避鋒芒。
王惡鎮的虎賁騎,直接千裏奔襲,抄了他們的後路,斬殺鮮卑精銳八千多人!
導致十五萬大軍,被迫困在雲州,進退維穀。
而且更致命的是,他們的糧草快要耗盡了!
無奈之下。
拓跋晃隻好提出決戰,打算用十五萬大軍,殲滅魏軍三萬騎兵,打一場大勝仗,來提振一下士氣!
結果……
拓跋晃前腳剛宣布出征!
後腳,他任命的雲州刺史,就帶著一萬鮮卑軍,投降了!
三萬騎兵又大敗鮮卑軍前鋒部隊,俘斬五萬人!
鮮卑軍大亂!
拓跋晃隻能率領自己的親信,一路狂奔到最北邊的武州。
發現身邊隻剩下不到一萬騎兵了。
瀕臨絕境之際,這位鮮卑君王,卻爆發了驚人的戰力。
率麾下僅有的騎兵,擊敗了第一批來追趕的宗室元法僧部,斬殺一萬六千魏軍。
還將趕來增援的另外一個宗室元啟的魏軍,也給擊退了。
在大魏朝廷構造裏,宗室帶兵的戰鬥力是最拉跨的。
偏偏宗室又是最爭強好勝的,不顧元子明的軍令,強行渡河追擊,導致連續兩場慘敗。
贏了魏軍兩場後,拓跋晃名噪一時!
靠著這次的勝利,接下來的三天,好不容易聚攏了三四萬鮮卑軍。
結果張大、王惡鎮、霍龍三人的精兵同時到了。
拓跋晃飄了,這次居然選擇出城迎戰。
然而這次碰到的,可不是上次宗室帶來的魏軍雜牌軍。
而是正兒八經的大魏王牌野戰軍!
果不其然,被斬數千人,嚇得龜縮在武州城,依托武州龐大的儲糧,與魏軍對峙!
元子明也在第三天,就到了武州城。
“目前什麽情況?”
“我軍接連獲勝,但是軍中爆發了瘧疾,還有很多南方來的軍士水土不服,也病倒了。”
“加上最近天降大雪,凍死了很多士兵,我軍非戰鬥減員驟增。”
王猛硬著頭皮道。
元子明瞳孔一縮:
“殺了負責運輸棉衣的軍備官,夷族!主管此事的戶部官,抄家!本人流放五百裏!”
“軍醫醫治不利,全部重罰!如果軍士死傷不能控製下來,全部殺頭!”
群臣當即噤若寒蟬!
元子明平時愛開玩笑,但執行起軍令,也是雷厲風行!
疾病、凍寒,事關軍中將士性命,馬虎不得!
“這次打敗仗的兩個宗室,扒光衣服,在軍營抽五十鞭!然後流放到塞外去!”
狠起來,連自己人都不放過!
“拓跋晃目前什麽態度?”元子明又問道。
“他想要議和!”
“議什麽和?都打到這個份上了,雙方都殺紅眼了!不準!讓他迴去,好好抵抗,讓朕盡興一點,也給將士們多掙一點軍功!”
此戰,魏軍至少俘虜了胡人軍八萬人,至少有五萬具屍體!
而且更重要的是,四大胡人帝國的君王,其中有三個被俘虜。
本來魏軍此戰就是取巧。
因為兵力過少,根本就沒有把握,一口氣吃下這麽多軍隊。
但因為元子明這次意外的“大魚”。
原本還在前線浴血奮戰的柔然、突厥、匈奴的軍隊一聽這個消息,直接軍心大亂。
一半的胡人軍隊,直接倒戈向大魏朝廷。
另外一半,則是跟隨著原來的拓跋晃,加入了鮮卑的軍隊。
所以陡然間,魏軍的俘虜大營,都壓根裝不下這麽多人了。
而這麽多行走的軍功,自然也讓很多魏軍眼紅。
漢人軍隊還好,還知道講點規矩。
胡人出身的魏軍,可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經常有組織地進行大規模殺俘,用他們的人頭來冒充軍功。
這些胡人,對付起他們的同族,比漢人還狠,絲毫不留毒手!
錦衣衛的消息送到元子明的手上時。
他都快要被氣笑了。
“難怪那些漢奸,對付漢人,都一個個這麽賣命!在異國他鄉,最坑人的,永遠是自己的老鄉!”
司馬仲本憤憤不平:
“陛下,你還笑得出來!這些胡人簡直無法無天,連殺俘冒功這種事都做得出來,如果不能嚴懲,以後陛下的威望在四海九州,一定會受到損害!”
“臣建議,殺一儆百,要嚴懲這些作亂的胡人魏軍!不然傳出去,還以為是陛下縱容的!”
“就是朕縱容的……”
元子明輕描淡寫道。
司馬仲本頓時語塞,瞳孔地震,急忙改口,
“陛下,其實臣覺得陛下此計甚妙,我們的軍糧無法收容這麽多的俘虜,縱容這些胡人軍士殺俘,一方麵可以節省口糧。二來,他們是胡人,到時候怪罪,也怪罪不到我們頭上,頂多就是把他們當作替罪羔羊拉出去砍頭背鍋!正所謂古人雲,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這截然不同的說辭。
讓一旁的方臘和王猛都有些忍俊不禁了:
“司馬大人不愧是讀聖賢書的,聖人的道理,運用起來如此靈活,能屈能伸!”
司馬仲本瞪了他們一眼:
“放肆!你們雖然是陛下近臣,但我好歹也是宰相(雖然是副的),還輪不到你們來嘲笑!”
而且他還是繼王導以來,最年輕的宰輔!
元子明嘴角露出兩個迷人的梨渦:
“司馬仲本,其實你猜錯了,目前有江南漕運,還有我們其實斬獲了很多的牛羊牲口,多到還必須分出部分兵力到後勤,才能搬運這麽多糧食!”
“根本就不缺糧食!”
司馬仲本愣住,這會詞窮了!
“陛下神武!一定是……有什麽高瞻遠矚的打算!”
“沒有!”
元子明搖頭,腦海中,再度閃過上次那位突厥巫師,對自己說的話。
詛咒的龍族?
內心蕩起陣陣漣漪。
迴想起當初九皇嫂裴楚然,對所謂天道的支支吾吾。
再想起九位先帝皇兄的下場。
兩年,怎麽可能連續駕崩九位帝王!
這太不符合一個封建王朝的曆史周期律了,除非……有人為幹預!
他越想越覺得頭皮發麻,聲音也更加鏗鏘:
“朕之所以縱容他們,是因為,朕要用他們!目前,加上降軍,還有各地增援的軍隊,魏軍實際上已經超過四十萬了!”
“朕要乘勝追擊,趁著這口勢如破竹的氣還沒有破!繼續北上,將拓跋晃一網打盡,為子孫後代解決邊患的問題!”
元子明目光如炬,
“朕要犁庭掃穴!”
“朕要胡人,來一次徹徹底底的清掃!要麽,為我大魏臣民,要麽,為我大魏軍功!”
司馬仲本愕然:“陛下此番大獲全勝,胡寇已經元氣大傷了,至少五年內沒有能力再進犯……”
“五年夠做什麽?”
元子明目不斜視道,
“朕的新政看見效果,至少也要十年!朕要發展海運,至少也要十年!朕還要革新社會,革新產業,革新一切,非數十年之功不可!”
“朕沒興趣,把國家的財政預算,每年都投在抵禦這些北邊的蠻夷,他們不值得朕花錢,朕要他們至少二十年都喘不過氣來!”
其實元子明腦海中,還有一個更加大膽的想法。
如果能將胡人的青壯年一代,通通殺光。
如此一來,他們要恢複起來,至少不是要二十年一代人的成長嗎?
當然,這個想法目前也隻敢在心裏藏著。
哪怕說出來。
也足夠讓天下嘩然!
畢竟目前大魏朝,還是一個深受儒教觀念影響的王朝。
“司馬仲本,你是兵部尚書,目前拓跋晃的軍事力量具體情況,你整理得怎麽樣了?”
元子明收迴了天馬行空,迅速問道。
司馬仲本捏了一把冷汗,正色道:
“陛下,根據兵部推算!此戰拓跋晃有二十萬鮮卑軍隊,至少戰死三萬人,被俘虜加投降的人大概一萬人左右,也就是說,他至少能帶迴去十六萬鮮卑大軍,是本次大戰中,傷亡最小的一方。”
“而且,拓跋晃至少還吸收了柔然軍十萬人,突厥和匈奴軍四五萬人,還有數量不少的雜胡軍、漢軍,所以他的兵力,當在三十萬以上!”
“而拓跋晃還可以繼續征發草原上其他幾個鮮卑部落,比如說賀蘭部、吐穀渾部、禿發部等,得兵又是五萬人。”
“就是他有三十五萬人?”
元子明反問。
“不對!兵部的文官還是太迂腐了!真該到戰場去實地觀察一下!”
這時,披著甲胄的李元昊,風塵仆仆走進來,單膝跪下道:
“拓跋晃的鮮卑軍隊,並非鐵板一塊,很多都是各部落的兵馬,此次大戰後,有不少鮮卑部眾都脫離了他,比如說大名鼎鼎的段氏鮮卑因為首領戰死,有兩萬多騎兵先後脫離。”
李元昊目前是文官裏,最能打的。
因為前任文官“雙花紅棍”司馬仲本尚書大人,已經洗白當上了副相,很少參與軍事行動了。
連中三元的狀元,又是跟隨著皇帝禦駕親征,擒獲三皇的大功臣。
讓他得以迅速晉升,現在已經是南書房行走、龍圖閣學士、代理幽州防禦使。
在皇帝的龍帳內,唯一敢正麵懟宰相高官的。
元子明手下的人,個個身懷絕技,但同時也是都有著明顯的怪癖。
比方說司馬仲本迂腐,喜歡死讀書。
方臘喜歡男人。
王猛過於剛直,有些古代“鋼鐵直男”的意味。
李元昊性情狂傲,與文官集團、武將集團都格格不入。
但元子明偏偏就欣賞對方這種孤僻的性格,你不合群說明什麽?你沒有結黨營私啊!
對皇帝沒有威脅!
這種孤臣,前有王導,後有李元昊,元子明都會狠狠重用!
李元昊繼續說道:
“有拓跋蘭心這個南鮮卑王爭正統,拓跋晃在草原的控製力早就大打折扣,現在不要說五萬兵,能叫來一半都不錯了!”
“依臣判斷,他的實際兵力,也就在二十七八萬上下,不超過三十萬!”
“區區三十萬鮮卑軍,我軍五萬鐵騎足以破!”
元子明忽然清了清嗓子。
大帳內猛地肅靜,鴉雀無聲,都知道皇帝要發表重要講話了。
元子明懶洋洋開口,隻說了三個字:
“那就打!”
…
一個月後。
北部,雲州。
“雲州地方,曆代大規模征戰上百次,乃兵家必爭之地!”
“孤不明白,大家都在談論著,項羽被困垓下!仿佛這燕趙古戰場,對我們來說,注定了兇多吉少!”
“多年以前,我隨先王拓跋珪,領軍在此處與數十萬魏軍對峙!我鮮卑大軍所到之處,所向披靡,攻無不克!那種萬物競發生機勃勃的場景,猶在眼前!”
“不管怎麽說,此戰,是十五萬大軍對魏軍三萬騎兵,優勢在我!”
拓跋晃看了一眼,這些天,打得頭破血流、缺胳膊少腿的鮮卑大將們,激情澎湃道:
“諸位,我軍要在雲州,打一場殲滅戰!用十五萬大軍,圍攻魏狗三萬人,用這三萬魏軍將士,來祭奠我們犧牲的無數鮮卑健兒!”
可慷慨激昂的話說完。
麵前的鮮卑將領,卻是一個個臉上古井無波,麵不改色。
“怎麽?給點反應啊!”
拓跋晃惱怒道。
底下這才響起稀稀拉拉的鼓掌。
“大王見諒,我斷臂,沒法鼓掌。”
“大……王……見諒,我牙被……打光了,舌頭捋不直。”
“大王見諒,我要死了……”
見到自己的將領們死氣沉沉,拓跋晃忍無可忍:
“如此士氣,如何能對魏人虎狼之師!你們別忘了,我們鮮卑人是草原上的野狼,魏人隻是被圈養的羔羊!狼,是吃羊的!”
話音未落。
一個鮮卑大將反唇相譏道:
“大王,一個月的時間,三十萬大軍,就被打沒了十五萬!您見過吃狼的羊嗎?您見過有把狼吃滅絕的羊嗎?”
眾人哄然大笑:“都什麽時候了,大王,您還看不清形勢啊!我們根本打不過魏軍啊!”
一個月的時間。
四十萬大軍兵分三路。
將拓跋晃的大軍進行合圍。
西北、河北戰線紛紛告急,拓跋晃先後五次禦駕親征,與魏軍對峙。
一次小勝,斬殺魏軍的偏師五千人。
一次平手,斬殺魏軍三千人,但自身戰死五千多人。
三次慘敗,一次被殲滅三萬騎兵,一次被殲滅七萬人,一次被殲滅五萬禁衛軍!
整整十五萬人啊!
一個月的功夫,說打完就打完了。
不僅如此,拓跋晃想要率大軍退向漠南暫避鋒芒。
王惡鎮的虎賁騎,直接千裏奔襲,抄了他們的後路,斬殺鮮卑精銳八千多人!
導致十五萬大軍,被迫困在雲州,進退維穀。
而且更致命的是,他們的糧草快要耗盡了!
無奈之下。
拓跋晃隻好提出決戰,打算用十五萬大軍,殲滅魏軍三萬騎兵,打一場大勝仗,來提振一下士氣!
結果……
拓跋晃前腳剛宣布出征!
後腳,他任命的雲州刺史,就帶著一萬鮮卑軍,投降了!
三萬騎兵又大敗鮮卑軍前鋒部隊,俘斬五萬人!
鮮卑軍大亂!
拓跋晃隻能率領自己的親信,一路狂奔到最北邊的武州。
發現身邊隻剩下不到一萬騎兵了。
瀕臨絕境之際,這位鮮卑君王,卻爆發了驚人的戰力。
率麾下僅有的騎兵,擊敗了第一批來追趕的宗室元法僧部,斬殺一萬六千魏軍。
還將趕來增援的另外一個宗室元啟的魏軍,也給擊退了。
在大魏朝廷構造裏,宗室帶兵的戰鬥力是最拉跨的。
偏偏宗室又是最爭強好勝的,不顧元子明的軍令,強行渡河追擊,導致連續兩場慘敗。
贏了魏軍兩場後,拓跋晃名噪一時!
靠著這次的勝利,接下來的三天,好不容易聚攏了三四萬鮮卑軍。
結果張大、王惡鎮、霍龍三人的精兵同時到了。
拓跋晃飄了,這次居然選擇出城迎戰。
然而這次碰到的,可不是上次宗室帶來的魏軍雜牌軍。
而是正兒八經的大魏王牌野戰軍!
果不其然,被斬數千人,嚇得龜縮在武州城,依托武州龐大的儲糧,與魏軍對峙!
元子明也在第三天,就到了武州城。
“目前什麽情況?”
“我軍接連獲勝,但是軍中爆發了瘧疾,還有很多南方來的軍士水土不服,也病倒了。”
“加上最近天降大雪,凍死了很多士兵,我軍非戰鬥減員驟增。”
王猛硬著頭皮道。
元子明瞳孔一縮:
“殺了負責運輸棉衣的軍備官,夷族!主管此事的戶部官,抄家!本人流放五百裏!”
“軍醫醫治不利,全部重罰!如果軍士死傷不能控製下來,全部殺頭!”
群臣當即噤若寒蟬!
元子明平時愛開玩笑,但執行起軍令,也是雷厲風行!
疾病、凍寒,事關軍中將士性命,馬虎不得!
“這次打敗仗的兩個宗室,扒光衣服,在軍營抽五十鞭!然後流放到塞外去!”
狠起來,連自己人都不放過!
“拓跋晃目前什麽態度?”元子明又問道。
“他想要議和!”
“議什麽和?都打到這個份上了,雙方都殺紅眼了!不準!讓他迴去,好好抵抗,讓朕盡興一點,也給將士們多掙一點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