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劉曜抵達,旌旗連天
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 作者:愛吃番茄的風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冉閔對劉曜還是比較有好感的。
這次下發屠胡令,他本就是試探劉曜的心胸。
而劉曜也沒有讓他失望,在屠胡令下發之初,並州那邊就暢通無阻。
雖然彼時劉曜不在並州,可若非房玄齡深知劉曜的性子,屠胡令也傳不出並州。
其後,隨著屠胡令傳遍天下,洛陽朝堂百官盡皆怒罵時,劉曜挺身而出,說出那句明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的話,劉宏等人定然不會同意屠胡令之事。
別說發兵來攻了,不設下禁令,阻攔各地義士來幽州就算好的了。
加上司馬徽在他起兵之初,給他謀得啟動資本,劉曜又為司馬徽的弟子。
所以,對於劉曜,冉閔極為欣賞。
隻是,如今鮮卑主力即將抵達,若是再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縱然大軍再多,也不過是一盤散沙,如何麵對兇殘的鮮卑主力大軍?
聽到冉閔的話,項羽神色陰沉。
原本他以為,經過之前的鋪墊,冉閔應該心向他才是。
即便不推舉他為盟主,也會自己拿下盟主之位。
再不濟,也該提出比武或者比試統帥能力,以此拿下盟主之位。
可他沒想到,冉閔雖然跟劉曜素未謀麵,可他們之間早有交集,彼此之間更是神交已久。
現在,冉閔提出這個方案,他還能說什麽?
畢竟,正如他所言,冉閔身為此地的東道主。
乞活軍在起兵之時,就待在這裏,如今這裏早就化作乞活軍的駐地。
他們這些人都是客場作戰,冉閔一句話頂的他們十句話。
所以,隻能神色陰沉的站在原地,心中暗暗祈禱鮮卑大軍快點到來。
在乞活軍這邊商議推舉盟主之事時,劉曜也率軍踏入代郡。
沿途,將樊梨花也同樣帶到大軍之中。
對於樊梨花,劉曜心中始終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畢竟,其人不僅是他第一個召喚出來的華夏人傑,因為係統植入記憶的緣故,他和樊梨花算是青梅竹馬。
之後又跟他千裏迢迢前往潁川,拜師司馬徽,入長社,血戰黃巾。
這一路走來,樊梨花幫助他良多。
自從樊梨花被他放到壺關後,他已經半年多沒有見到樊梨花了。
此次途經壺關,劉曜自然會將樊梨花帶上。
一路上,急行軍之下,劉曜帶著大軍浩浩蕩蕩的穿行代郡,抵達上穀郡。
距離乞活軍的營地已經不足兩日的路程。
跟劉虞匯合後,劉曜也得知項羽殺俘之事。
“劉公,項羽匹夫殺俘,定然會使得鮮卑大軍怒火衝天,之後這一戰,劉公還需小心才是,若事不可為,當保持精銳,退迴長城,借助長城之力,死守幽州門戶!”
劉虞神色嚴肅的說道。
“本公知曉,不知牛群可曾準備好了?另外,劉大人也需嚴防烏桓異族,我知劉大人向來以仁輔異族,可俗話說的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發生殺俘之事,難免烏桓兔死狐悲,發兵攻打右北平等地!”
劉曜神色也有些難看。
他對這些異族同樣沒有好感,若是最後一戰,殺俘便殺俘,殺的再多,劉曜也不心疼。
可今時不同往日。
鮮卑舉百萬兵馬攻伐幽州,這個時候殺俘,無疑是觸怒鮮卑之舉,可以想象,一旦鮮卑大軍得知殺俘之事,定然同仇敵愾。
在鮮卑之中,並非沒有大將之才,軻比能,慕容垂,慕容恪等人盡皆是世間難得的帥才。
在他們這個時代中,無不是當世天驕。
一旦被他們激發死戰之心,之後這一戰可就難打了。
而且,除卻鮮卑外,項羽此舉還會觸怒烏桓等異族。
要知道,就算他們抵擋不了鮮卑,還能退守長城,借助長城之利,縱然殲滅不了鮮卑大軍,也能拖到鮮卑糧草耗盡之時。
可幽州這邊除卻有鮮卑外,還有烏桓。
烏桓這個種族,因為大漢這邊的政策緣故,烏桓可是已經前往長城之內了。
一旦烏桓生出兔死狐悲的情緒,屆時幽州這邊可就難過了!
“劉公放心吧,本官已經命令麾下孫立,田疇,率兵對烏桓形成威懾之勢,隻要你們前線不敗,烏桓小族不敢掠我大漢鋒芒!”
劉虞聞言,當即保證一句後,繼續說道:“至於劉公要的牛群,本官已經下令收集,如今僅僅隻是收集了不到三萬頭牛,不知可夠?”
“差不多吧,待此戰結束,本公定然雙倍返還!”
大漢這邊本就缺少牛。
牛作為一個重要的農耕工具,對於大漢百姓來說,極為重要。
所以,能夠收集到三萬頭牛,劉曜已經足夠驚喜了。
加上各地送來的牛群,湊個五萬頭牛應該是綽綽有餘之事。
有了這五萬頭牛,想來足夠鮮卑喝一壺的了。
為今之計,是想辦法挫傷鮮卑士氣,破除鮮卑同仇敵愾之勢,隻有如此,後續大戰才更好做!
想到這裏,劉曜帶著大軍,辭別劉虞,踏入大草原境內,朝著乞活軍浩浩蕩蕩而去。
與此同時,阿俞那所部,峽穀之外,草原上濺起一大片煙塵。
顯然,鮮卑大軍已抵達前線。
看著築起的京觀,別說那些鮮卑大將了,縱然是鮮卑士兵都氣的渾身發顫。
這簡直是赤裸裸的打他們的臉。
多年來,大漢隻是他們養的兩腳羊。
每年他們缺少食鹽,美女,糧草之時,他們就會發兵前去大漢打草穀,以此獲得這些物資。
可現在,大漢這邊不僅屠殺了他們十幾萬先頭部隊,更是殺俘,築起京觀,這讓他們對大漢仇恨更深了,一個個嚷嚷著,要殺入大漢,以此雪恥!
隨著京觀之事越傳越遠,數十萬大軍齊齊咆哮,這一刻,鮮卑大軍的士氣達到巔峰。
峽穀上方,看著大草原那一望無際的旌旗和高聲大喝的鮮卑士兵,冉閔等人神色異常嚴肅。
這鮮卑士氣實在是太高昂了。
加上鮮卑大軍乃是他們的數倍之多,這裏雖然是峽穀,可防禦並不是太強,接下來的大戰如何進行?
“諸位,既然鮮卑主力已經抵達,數日前的決定是否該履行了?”
“不錯,鮮卑大軍士氣高昂,加之兵多,咱們的確該推舉一個盟主出來,以此統一指揮,隻有如此,才能將力量發揮到最大!”
在眾人心中暗自思索對策時,龍且和英布舊事重提,擺明了就是想要將項羽推上盟主之位。
冉閔聽到英布和龍且的話,眉頭一蹙,可他們說的也不錯,鮮卑大軍兵多將廣,士氣又如此高昂,接下來是一場硬仗,若是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權,他們很可能連第一波攻擊都抵擋不住!
想到這裏,冉閔開口道:“確是如此,我們現在急需一個盟主,統一指揮,現在我宣布......”
“報!!!”
然而,不等冉閔說完,一個傳令兵急促的聲音打斷,看著冉閔道:“報告冉帥,掃北大元帥率軍好抵達!”
“什麽?好,好啊,晉陽公來的正是時候,傳我將令,除卻防守大將外,餘者隨某前去迎接晉陽公的到來!”
冉閔聞言一愣,隨後滿臉笑意的吩咐道。
之前,冉閔還在擔憂,縱然選出盟主,可如何對付鮮卑是一大問題。
他們兵少,若是鮮卑士氣低下,如此還有的打。
可如今,鮮卑士氣高昂,加上之前他又吃了慕容恪的虧,心知鮮卑大將中也有能人,所以麵對這一戰,冉閔心中一點底都沒有。
現在聽到劉曜率軍抵達,冉閔如何能不欣喜?
畢竟,劉曜數次大戰,盡皆是以少敵多,並且戰而勝之,也許劉曜有什麽天馬行空的計策對付鮮卑吧。
除了冉閔外,在場眾人麵色各異。
劉備等人是欣喜,先黃巾一脈則是陰沉,其中尤以項羽為最。
他沒想到,劉曜居然在關鍵時刻率軍趕來。
這次下發屠胡令,他本就是試探劉曜的心胸。
而劉曜也沒有讓他失望,在屠胡令下發之初,並州那邊就暢通無阻。
雖然彼時劉曜不在並州,可若非房玄齡深知劉曜的性子,屠胡令也傳不出並州。
其後,隨著屠胡令傳遍天下,洛陽朝堂百官盡皆怒罵時,劉曜挺身而出,說出那句明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的話,劉宏等人定然不會同意屠胡令之事。
別說發兵來攻了,不設下禁令,阻攔各地義士來幽州就算好的了。
加上司馬徽在他起兵之初,給他謀得啟動資本,劉曜又為司馬徽的弟子。
所以,對於劉曜,冉閔極為欣賞。
隻是,如今鮮卑主力即將抵達,若是再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縱然大軍再多,也不過是一盤散沙,如何麵對兇殘的鮮卑主力大軍?
聽到冉閔的話,項羽神色陰沉。
原本他以為,經過之前的鋪墊,冉閔應該心向他才是。
即便不推舉他為盟主,也會自己拿下盟主之位。
再不濟,也該提出比武或者比試統帥能力,以此拿下盟主之位。
可他沒想到,冉閔雖然跟劉曜素未謀麵,可他們之間早有交集,彼此之間更是神交已久。
現在,冉閔提出這個方案,他還能說什麽?
畢竟,正如他所言,冉閔身為此地的東道主。
乞活軍在起兵之時,就待在這裏,如今這裏早就化作乞活軍的駐地。
他們這些人都是客場作戰,冉閔一句話頂的他們十句話。
所以,隻能神色陰沉的站在原地,心中暗暗祈禱鮮卑大軍快點到來。
在乞活軍這邊商議推舉盟主之事時,劉曜也率軍踏入代郡。
沿途,將樊梨花也同樣帶到大軍之中。
對於樊梨花,劉曜心中始終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畢竟,其人不僅是他第一個召喚出來的華夏人傑,因為係統植入記憶的緣故,他和樊梨花算是青梅竹馬。
之後又跟他千裏迢迢前往潁川,拜師司馬徽,入長社,血戰黃巾。
這一路走來,樊梨花幫助他良多。
自從樊梨花被他放到壺關後,他已經半年多沒有見到樊梨花了。
此次途經壺關,劉曜自然會將樊梨花帶上。
一路上,急行軍之下,劉曜帶著大軍浩浩蕩蕩的穿行代郡,抵達上穀郡。
距離乞活軍的營地已經不足兩日的路程。
跟劉虞匯合後,劉曜也得知項羽殺俘之事。
“劉公,項羽匹夫殺俘,定然會使得鮮卑大軍怒火衝天,之後這一戰,劉公還需小心才是,若事不可為,當保持精銳,退迴長城,借助長城之力,死守幽州門戶!”
劉虞神色嚴肅的說道。
“本公知曉,不知牛群可曾準備好了?另外,劉大人也需嚴防烏桓異族,我知劉大人向來以仁輔異族,可俗話說的好,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發生殺俘之事,難免烏桓兔死狐悲,發兵攻打右北平等地!”
劉曜神色也有些難看。
他對這些異族同樣沒有好感,若是最後一戰,殺俘便殺俘,殺的再多,劉曜也不心疼。
可今時不同往日。
鮮卑舉百萬兵馬攻伐幽州,這個時候殺俘,無疑是觸怒鮮卑之舉,可以想象,一旦鮮卑大軍得知殺俘之事,定然同仇敵愾。
在鮮卑之中,並非沒有大將之才,軻比能,慕容垂,慕容恪等人盡皆是世間難得的帥才。
在他們這個時代中,無不是當世天驕。
一旦被他們激發死戰之心,之後這一戰可就難打了。
而且,除卻鮮卑外,項羽此舉還會觸怒烏桓等異族。
要知道,就算他們抵擋不了鮮卑,還能退守長城,借助長城之利,縱然殲滅不了鮮卑大軍,也能拖到鮮卑糧草耗盡之時。
可幽州這邊除卻有鮮卑外,還有烏桓。
烏桓這個種族,因為大漢這邊的政策緣故,烏桓可是已經前往長城之內了。
一旦烏桓生出兔死狐悲的情緒,屆時幽州這邊可就難過了!
“劉公放心吧,本官已經命令麾下孫立,田疇,率兵對烏桓形成威懾之勢,隻要你們前線不敗,烏桓小族不敢掠我大漢鋒芒!”
劉虞聞言,當即保證一句後,繼續說道:“至於劉公要的牛群,本官已經下令收集,如今僅僅隻是收集了不到三萬頭牛,不知可夠?”
“差不多吧,待此戰結束,本公定然雙倍返還!”
大漢這邊本就缺少牛。
牛作為一個重要的農耕工具,對於大漢百姓來說,極為重要。
所以,能夠收集到三萬頭牛,劉曜已經足夠驚喜了。
加上各地送來的牛群,湊個五萬頭牛應該是綽綽有餘之事。
有了這五萬頭牛,想來足夠鮮卑喝一壺的了。
為今之計,是想辦法挫傷鮮卑士氣,破除鮮卑同仇敵愾之勢,隻有如此,後續大戰才更好做!
想到這裏,劉曜帶著大軍,辭別劉虞,踏入大草原境內,朝著乞活軍浩浩蕩蕩而去。
與此同時,阿俞那所部,峽穀之外,草原上濺起一大片煙塵。
顯然,鮮卑大軍已抵達前線。
看著築起的京觀,別說那些鮮卑大將了,縱然是鮮卑士兵都氣的渾身發顫。
這簡直是赤裸裸的打他們的臉。
多年來,大漢隻是他們養的兩腳羊。
每年他們缺少食鹽,美女,糧草之時,他們就會發兵前去大漢打草穀,以此獲得這些物資。
可現在,大漢這邊不僅屠殺了他們十幾萬先頭部隊,更是殺俘,築起京觀,這讓他們對大漢仇恨更深了,一個個嚷嚷著,要殺入大漢,以此雪恥!
隨著京觀之事越傳越遠,數十萬大軍齊齊咆哮,這一刻,鮮卑大軍的士氣達到巔峰。
峽穀上方,看著大草原那一望無際的旌旗和高聲大喝的鮮卑士兵,冉閔等人神色異常嚴肅。
這鮮卑士氣實在是太高昂了。
加上鮮卑大軍乃是他們的數倍之多,這裏雖然是峽穀,可防禦並不是太強,接下來的大戰如何進行?
“諸位,既然鮮卑主力已經抵達,數日前的決定是否該履行了?”
“不錯,鮮卑大軍士氣高昂,加之兵多,咱們的確該推舉一個盟主出來,以此統一指揮,隻有如此,才能將力量發揮到最大!”
在眾人心中暗自思索對策時,龍且和英布舊事重提,擺明了就是想要將項羽推上盟主之位。
冉閔聽到英布和龍且的話,眉頭一蹙,可他們說的也不錯,鮮卑大軍兵多將廣,士氣又如此高昂,接下來是一場硬仗,若是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權,他們很可能連第一波攻擊都抵擋不住!
想到這裏,冉閔開口道:“確是如此,我們現在急需一個盟主,統一指揮,現在我宣布......”
“報!!!”
然而,不等冉閔說完,一個傳令兵急促的聲音打斷,看著冉閔道:“報告冉帥,掃北大元帥率軍好抵達!”
“什麽?好,好啊,晉陽公來的正是時候,傳我將令,除卻防守大將外,餘者隨某前去迎接晉陽公的到來!”
冉閔聞言一愣,隨後滿臉笑意的吩咐道。
之前,冉閔還在擔憂,縱然選出盟主,可如何對付鮮卑是一大問題。
他們兵少,若是鮮卑士氣低下,如此還有的打。
可如今,鮮卑士氣高昂,加上之前他又吃了慕容恪的虧,心知鮮卑大將中也有能人,所以麵對這一戰,冉閔心中一點底都沒有。
現在聽到劉曜率軍抵達,冉閔如何能不欣喜?
畢竟,劉曜數次大戰,盡皆是以少敵多,並且戰而勝之,也許劉曜有什麽天馬行空的計策對付鮮卑吧。
除了冉閔外,在場眾人麵色各異。
劉備等人是欣喜,先黃巾一脈則是陰沉,其中尤以項羽為最。
他沒想到,劉曜居然在關鍵時刻率軍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