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誓師啟程,大軍出征
三國之開局召喚樊梨花 作者:愛吃番茄的風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著下首密密麻麻的方陣,劉曜一身銀鎧在初升的陽光下熠熠生輝,劉曜眼中也閃過激動之色,手中的鎮世銀剪戟緩緩的抬起。
下一刻,原本的大喝聲齊齊消失。
“將士們,鮮卑異族殺我漢家百姓,辱我漢家婦女,吃我漢家孩童!”
“自光武帝之後,多年來,異族屠戮我北疆百姓不知凡幾,今,北地英雄冉閔,下發屠胡令,召天下有誌之士,齊聚北疆,掃滅鮮卑異族!”
“本公不才,上承天命,下應民意,帶領爾等,遠赴幽州,跟北地英雄冉閔共抗鮮卑!”
“今日本公在此立誓,此去北地,不破鮮卑,誓不還朝!”
說著,劉曜將鎮世銀剪戟插在點將台上,豎起右手,左手拿起一柄匕首,令親衛端來一碗酒水,用匕首劃破手掌,滴入獻血到酒水中,其後一口喝幹,將酒碗狠狠的摔在地上,立時,酒碗四散紛飛。
“不破鮮卑,誓不還朝,喝!喝!喝!”
隨著劉曜話音落下,台下將士同樣一口喝幹碗中酒,將酒碗摔在地上,梗著脖子,仰天怒吼。
十幾萬大軍的齊齊怒喝,聲若驚雷,整個洛陽百姓都聽到聲音,一個個議論紛紛的朝著洛陽北門行去。
“此戰,有晉陽公在,我大漢定然殺的鮮卑狗賊人頭滾滾!”
“不錯,隻恨我手無縛雞之力,不然,定然追隨晉陽公,殺往北地,擊殺鮮卑異族,血我漢人之恥,不過,某雖不能親上沙場,可也能捐贈一些錢糧,供應出征大軍的糧草,以此略盡綿薄之力!”
“願我大漢北疆從此安定,願我大漢北地百姓永享太平!”
“正值和平危亡之時,先有晉陽公劉曜橫空出世,鎮壓黃巾,後有北地英雄冉閔,以一己之能,拖住鮮卑大軍,男兒當如是,我意前往北疆,助大軍一臂之力,縱然馬革裹屍又何妨!”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吾輩當學晉陽公,冉閔,為和平安定而努力!”
隨著一個個百姓齊聚北門,很快,北門被圍的水泄不通,人山人海的百姓,放下手中活計,來到北門,送別掃北大軍。
另一邊,軍營之中。
劉曜在激發大軍士氣後,雙眼看著校場入口,眉頭緊鎖。
今日乃是誓師的日子,這劉宏明明說過帶領文武百官來此為大軍誓師,可如今已經辰時二刻,也就是早上八點鍾了,可劉宏這廝還沒到來,這是準備做什麽?
看著下方大軍高昂的士氣,劉曜在點將台上來迴踱步,此刻大軍正是士氣正盛之時,足以開拔。
若是等到將士這股熱血之氣過去,大軍未動,士氣便率先受挫,此乃領兵大忌。
可沒有劉宏的命令,大軍又無法出征,劉曜隻能焦急的站在原地等待,心中暗自怒罵劉宏的不靠譜。
以往驕奢淫逸也就罷了,值此大軍出征之際,還如此拖拖拉拉,延緩大軍出征時間,這讓劉曜如何能不怒?
“素聞主公詩才驚人,值此出征之際,主公何不作一首詩,以此激發大軍士氣?”
正當劉曜心下思索對策時,王猛捋著胡須,看著劉曜笑道。
劉曜聞言,心中一動,點了點頭後,心中開始思索詩句!
漸漸的,在大軍將士的期盼下,劉曜在點將台上朗聲道:“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北地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兵甲,朝天闕!”
大氣磅礴,英雄氣盛的滿江紅,劉曜稍稍改編,依舊不輸豪氣,使得下方士兵一個個血氣上湧,士氣再登巔峰。
正在這個時候,一群車駕來到校場,為首的正是手持聖旨的蹇碩。
“陛下今日龍體欠安,無法前來誓師,特命雜家代為誓師!”
“傳陛下聖令,讓大軍即刻出發,早日抵達幽州,擊破鮮卑,凱旋而歸,待大軍凱旋,朕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出城十裏相迎,望諸位將士莫要辜負朕之期盼!”
“劉帥,雜家承蒙陛下厚愛,封為監軍,之後便請劉帥多加照拂了!”
蹇碩在一眾神色難看的清流官員麵前,宣讀劉宏聖旨後,看著劉曜拱手道。
“哼,隻要不妨礙本帥殺敵,其他事,本帥不會多管,本帥醜話也說在前麵,本帥為陛下親封大元帥,一應軍務,本帥自有全權處理之權,蹇監軍莫要過多的插手,否則,休怪本帥不顧陛下顏麵。全軍聽令,即可出發!”
劉曜神色難看的看了眼蹇碩,他沒想到,劉宏不僅遲到,更是隨意找了個借口不來誓師,看著下方一個個臉帶失望的士兵,劉曜心中怒火中燒。
奈何,劉宏乃是大漢天子,此刻劉曜還真奈何不得劉宏,隻能強忍著怒火,對著蹇碩不鹹不淡的說了一句後,下令大軍出發。
他可沒有心情為劉宏辯解什麽,至於蹇碩,若是老老實實的,他便留其一命,若是不老實,那就別怪他的刀下無情了。
他就不信,他斬殺了蹇碩後,劉宏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將他這個功臣斬殺。
想到這裏,劉曜看也未看蹇碩,轉而對著盧植叮囑幾句後,帶著親衛大雪龍騎,坐鎮中軍,朝著河東郡疾馳而去。
行至洛陽北門,無數百姓夾道送行,獻上他們的祝福。
如此情況,讓原本士氣略微衰弱的士兵們心中好受不少。
不錯,他們此去北地,為的不僅僅隻是大漢江山,更多的是為了北地百姓。
隻要百姓們認可他們,那便夠了。
這一刻,無論是董卓,丁原,亦或者那些將士,心態都在發生改變,可以預見,他們對劉宏這個皇帝是徹底死心了。
蹇碩看著這一幕,神色極為難看。
事實上,他早就勸說劉宏,讓劉宏今日早些帶著文武百官來為大軍送行了,可劉宏卻不聽,昨日更是讓張讓花費捐贈的錢糧,去民間收集美人,連夜送進宮中供他享樂。
他也不知道劉宏為何如此。
可這樣做,造成的後果卻是極為嚴重的。
看著大軍迅速的行軍,蹇碩麵色變幻不定。
在大軍行軍之時,北地大草原,乞活軍營帳中。
冉閔神色歡喜的接待一個又一個從大漢境內抵達的義士,這些人,三三兩兩一群,來此隻有一個目的,那便是殺異族。
由於他們輕裝而行,所以,比起大軍,他們最先抵達。
接連半個月不到,冉閔大軍就擴充了兩倍,足足達到八萬大軍的規模。
這也使得冉閔大軍中的糧草飛速消耗。
畢竟,冉閔麾下大軍同樣也是不事生產,大軍糧草基本上都為劫掠所得。
若非葉塵數次為他出謀劃策,打下幾個鮮卑糧倉,他的大軍早已崩潰了。
此刻,大軍數量激增,此雖好事,可若是沒有足夠的錢糧供應,大軍的問題很快便會凸顯。
這些遠赴大草原的義士雖然憑借一腔血勇,來此殺鮮卑,可他們還是要吃飯的。
此刻,冉閔心中歡喜之餘,也有些憂愁,暗暗思索,該從何處獲取糧食。
作為冉閔的智囊,葉塵同樣在為此發愁,攤開地圖,看著草原上的詳盡地圖,葉塵四處掃視,很快將目光定格在圖落什所部。
圖落什所部乃是鮮卑一個中型糧草,距離他們乞活軍也不算遙遠,快馬不過兩日便可抵達,若是遣一支精騎,突襲圖落什所部,應該能暫解乞活軍的燃眉之急。
隻要撐到大漢派遣大軍來援,屆時危機立解。
然而,如今鮮卑盡起大軍,慢則半月,快則十天就能抵達他們這邊,天知道圖落什所部現在聚集了多少鮮卑大軍,此刻進攻,未免有些危險。
可乞活軍糧草問題又不得不解決,想到這裏,葉塵還是將這條計劃告訴冉閔,至於如何決定,由冉閔拿主意。
下一刻,原本的大喝聲齊齊消失。
“將士們,鮮卑異族殺我漢家百姓,辱我漢家婦女,吃我漢家孩童!”
“自光武帝之後,多年來,異族屠戮我北疆百姓不知凡幾,今,北地英雄冉閔,下發屠胡令,召天下有誌之士,齊聚北疆,掃滅鮮卑異族!”
“本公不才,上承天命,下應民意,帶領爾等,遠赴幽州,跟北地英雄冉閔共抗鮮卑!”
“今日本公在此立誓,此去北地,不破鮮卑,誓不還朝!”
說著,劉曜將鎮世銀剪戟插在點將台上,豎起右手,左手拿起一柄匕首,令親衛端來一碗酒水,用匕首劃破手掌,滴入獻血到酒水中,其後一口喝幹,將酒碗狠狠的摔在地上,立時,酒碗四散紛飛。
“不破鮮卑,誓不還朝,喝!喝!喝!”
隨著劉曜話音落下,台下將士同樣一口喝幹碗中酒,將酒碗摔在地上,梗著脖子,仰天怒吼。
十幾萬大軍的齊齊怒喝,聲若驚雷,整個洛陽百姓都聽到聲音,一個個議論紛紛的朝著洛陽北門行去。
“此戰,有晉陽公在,我大漢定然殺的鮮卑狗賊人頭滾滾!”
“不錯,隻恨我手無縛雞之力,不然,定然追隨晉陽公,殺往北地,擊殺鮮卑異族,血我漢人之恥,不過,某雖不能親上沙場,可也能捐贈一些錢糧,供應出征大軍的糧草,以此略盡綿薄之力!”
“願我大漢北疆從此安定,願我大漢北地百姓永享太平!”
“正值和平危亡之時,先有晉陽公劉曜橫空出世,鎮壓黃巾,後有北地英雄冉閔,以一己之能,拖住鮮卑大軍,男兒當如是,我意前往北疆,助大軍一臂之力,縱然馬革裹屍又何妨!”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吾輩當學晉陽公,冉閔,為和平安定而努力!”
隨著一個個百姓齊聚北門,很快,北門被圍的水泄不通,人山人海的百姓,放下手中活計,來到北門,送別掃北大軍。
另一邊,軍營之中。
劉曜在激發大軍士氣後,雙眼看著校場入口,眉頭緊鎖。
今日乃是誓師的日子,這劉宏明明說過帶領文武百官來此為大軍誓師,可如今已經辰時二刻,也就是早上八點鍾了,可劉宏這廝還沒到來,這是準備做什麽?
看著下方大軍高昂的士氣,劉曜在點將台上來迴踱步,此刻大軍正是士氣正盛之時,足以開拔。
若是等到將士這股熱血之氣過去,大軍未動,士氣便率先受挫,此乃領兵大忌。
可沒有劉宏的命令,大軍又無法出征,劉曜隻能焦急的站在原地等待,心中暗自怒罵劉宏的不靠譜。
以往驕奢淫逸也就罷了,值此大軍出征之際,還如此拖拖拉拉,延緩大軍出征時間,這讓劉曜如何能不怒?
“素聞主公詩才驚人,值此出征之際,主公何不作一首詩,以此激發大軍士氣?”
正當劉曜心下思索對策時,王猛捋著胡須,看著劉曜笑道。
劉曜聞言,心中一動,點了點頭後,心中開始思索詩句!
漸漸的,在大軍將士的期盼下,劉曜在點將台上朗聲道:“怒發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裏路雲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北地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誌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兵甲,朝天闕!”
大氣磅礴,英雄氣盛的滿江紅,劉曜稍稍改編,依舊不輸豪氣,使得下方士兵一個個血氣上湧,士氣再登巔峰。
正在這個時候,一群車駕來到校場,為首的正是手持聖旨的蹇碩。
“陛下今日龍體欠安,無法前來誓師,特命雜家代為誓師!”
“傳陛下聖令,讓大軍即刻出發,早日抵達幽州,擊破鮮卑,凱旋而歸,待大軍凱旋,朕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出城十裏相迎,望諸位將士莫要辜負朕之期盼!”
“劉帥,雜家承蒙陛下厚愛,封為監軍,之後便請劉帥多加照拂了!”
蹇碩在一眾神色難看的清流官員麵前,宣讀劉宏聖旨後,看著劉曜拱手道。
“哼,隻要不妨礙本帥殺敵,其他事,本帥不會多管,本帥醜話也說在前麵,本帥為陛下親封大元帥,一應軍務,本帥自有全權處理之權,蹇監軍莫要過多的插手,否則,休怪本帥不顧陛下顏麵。全軍聽令,即可出發!”
劉曜神色難看的看了眼蹇碩,他沒想到,劉宏不僅遲到,更是隨意找了個借口不來誓師,看著下方一個個臉帶失望的士兵,劉曜心中怒火中燒。
奈何,劉宏乃是大漢天子,此刻劉曜還真奈何不得劉宏,隻能強忍著怒火,對著蹇碩不鹹不淡的說了一句後,下令大軍出發。
他可沒有心情為劉宏辯解什麽,至於蹇碩,若是老老實實的,他便留其一命,若是不老實,那就別怪他的刀下無情了。
他就不信,他斬殺了蹇碩後,劉宏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將他這個功臣斬殺。
想到這裏,劉曜看也未看蹇碩,轉而對著盧植叮囑幾句後,帶著親衛大雪龍騎,坐鎮中軍,朝著河東郡疾馳而去。
行至洛陽北門,無數百姓夾道送行,獻上他們的祝福。
如此情況,讓原本士氣略微衰弱的士兵們心中好受不少。
不錯,他們此去北地,為的不僅僅隻是大漢江山,更多的是為了北地百姓。
隻要百姓們認可他們,那便夠了。
這一刻,無論是董卓,丁原,亦或者那些將士,心態都在發生改變,可以預見,他們對劉宏這個皇帝是徹底死心了。
蹇碩看著這一幕,神色極為難看。
事實上,他早就勸說劉宏,讓劉宏今日早些帶著文武百官來為大軍送行了,可劉宏卻不聽,昨日更是讓張讓花費捐贈的錢糧,去民間收集美人,連夜送進宮中供他享樂。
他也不知道劉宏為何如此。
可這樣做,造成的後果卻是極為嚴重的。
看著大軍迅速的行軍,蹇碩麵色變幻不定。
在大軍行軍之時,北地大草原,乞活軍營帳中。
冉閔神色歡喜的接待一個又一個從大漢境內抵達的義士,這些人,三三兩兩一群,來此隻有一個目的,那便是殺異族。
由於他們輕裝而行,所以,比起大軍,他們最先抵達。
接連半個月不到,冉閔大軍就擴充了兩倍,足足達到八萬大軍的規模。
這也使得冉閔大軍中的糧草飛速消耗。
畢竟,冉閔麾下大軍同樣也是不事生產,大軍糧草基本上都為劫掠所得。
若非葉塵數次為他出謀劃策,打下幾個鮮卑糧倉,他的大軍早已崩潰了。
此刻,大軍數量激增,此雖好事,可若是沒有足夠的錢糧供應,大軍的問題很快便會凸顯。
這些遠赴大草原的義士雖然憑借一腔血勇,來此殺鮮卑,可他們還是要吃飯的。
此刻,冉閔心中歡喜之餘,也有些憂愁,暗暗思索,該從何處獲取糧食。
作為冉閔的智囊,葉塵同樣在為此發愁,攤開地圖,看著草原上的詳盡地圖,葉塵四處掃視,很快將目光定格在圖落什所部。
圖落什所部乃是鮮卑一個中型糧草,距離他們乞活軍也不算遙遠,快馬不過兩日便可抵達,若是遣一支精騎,突襲圖落什所部,應該能暫解乞活軍的燃眉之急。
隻要撐到大漢派遣大軍來援,屆時危機立解。
然而,如今鮮卑盡起大軍,慢則半月,快則十天就能抵達他們這邊,天知道圖落什所部現在聚集了多少鮮卑大軍,此刻進攻,未免有些危險。
可乞活軍糧草問題又不得不解決,想到這裏,葉塵還是將這條計劃告訴冉閔,至於如何決定,由冉閔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