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碩翻了翻報告,卻並未發現署名。


    忘寫了?


    怪了。


    這報告寫的如此厲害,怎麽就沒標注署名,這對於科員來說,可是大好的表現機會,就如同古代時期地方官獻策一樣,但凡皇帝在批奏折的時候,多看幾眼,心生欣賞,那麽此人便有進京麵聖的機緣。


    雖說張碩沒有把自己當皇帝,但他一個小小的鎮一把手,總有權力提攜新人吧?


    翻看了半天,也沒找到署名,張碩隻當這人忘記寫了,他便自顧自提筆批複:


    “思路清晰,方案可行,請盡快完善方案,提交班子會討論,最好能夠上台演講。”


    接下來的幾份報告大同小異,要麽是空談理想,要麽是照搬外地經驗,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張碩一一寫下批注,要求重新調研、完善方案。


    看到最後一份報告時,張碩的眉頭皺得更緊了。這份報告不僅內容空洞,還充斥著各種浮誇的表述:“打造全國標杆”“創造江安模式”“樹立行業典範”……


    張碩忍不住在報告上重重寫下:


    “腳踏實地,少說空話,多做實事!”


    “什麽狗屁標杆,都不要再談了!”


    批完報告。


    張碩長舒一口氣,靠在椅背上。


    窗外的夜色更深了,鎮政府大院一片寂靜,透過門縫,確認所有辦公室的燈光都已經關閉,他悄然伸出手來,將藏在櫃子底下的檔案袋拿了出來。


    裏麵的數據,他看了無數遍。


    這已經是數不清第幾遍了。


    這檔案上的東西,沒有錯。


    可他如果想往更深處查,還是太過困難了。


    他可以是科員,可以是主任,甚至可以是一個臨時工,但偏偏是一位黨委書記,偏偏是一個所有人都會注視的崗位。


    能怎麽辦?


    夾縫中,尋找策略。


    正麵不行,那就迂迴。


    這次集中垃圾處理廠的整改,可以視作一次掩人耳目的煙花。


    張碩在桌前,看了很長時間。


    最終寫出了兩個字。


    許,劉。


    轉動著手頭的筆。


    張碩陷入了良久的沉思。


    次日一早,冷風唿嘯。


    江州市地處沿海地區,江安鎮雖然更靠近山區,但氣溫還是跟著低了下來,不少前來鎮政府上班的同事,都穿上了棉襖。


    此時,距離過年,還有二十九天時間。


    張碩卻脫掉了常服,換上了一身工人的衣裝,手裏頭拿著鏟子,大清早便騎著摩托車,去往了劉振開設的集中垃圾處理廠。


    場子還是那副鳥樣,給劉振幹活的那兩個侄子,大概是覺得太冷,就沒來了。


    張碩一個人跑到裏頭,打開了處理垃圾的機器,把那些堆成山的垃圾,一點一點鏟了進去——這是個非常要命的體力活,因為需要長時間的彎腰、低頭、發力、直腰。


    不過一個小時多,張碩就渾身是汗了。


    迎著冷風,吹得汗水更是冰冷。


    他喝了口水。


    沒停。


    繼續一鏟子,一鏟子的往機器裏麵倒。


    機油不太夠,也沒有保養,除了臭味外,就是機器緩慢的轟鳴。


    其實這些年來,江安鎮也不是沒有在垃圾處理上麵用過功。


    劉振出主意建設這個垃圾處理廠,本質上是為了更好將村裏的垃圾歸類、集中處理。


    在沒有廠子之前,都是流動車一家一家的收,最後跑到大老遠,送到別的鎮子,或者往縣裏跑。


    這也是個體力活,倘若放在城裏,垃圾量大,收廢品那可是高利潤的活,可在村鎮,誕生不了多少能夠迴收利用的東西,轉賣自然也就無從一說。


    想要好好運行起來,得花錢啊!


    張碩這一大早過來,就是想弄明白一件事:請人工,得花多少。


    昨天那個匿名方案,他琢磨了很久,幹脆根據自己腦海裏的知識儲量,做了一些改良,最終成為了一個完整的方案。


    警校畢業那會兒,寫論文,他寫的頭皮發麻,死拖硬拖,最後才艱難搞定。


    可對這些東西,他還真就敏感的很。


    沒辦法,財政緊張,特殊時期,隻能特殊辦法。


    到了哪個地方,不都一樣?


    上頭給的錢就那麽點,那領導要做的事,無非就是開源節流,把錢花在刀刃上。


    差不多中午十二點左右,集中垃圾處理廠外,開來了一輛貼著某東物流的中貨車,張碩見狀,立馬停下手裏的工作,迎了上去。


    “哪位是張碩?”


    貨車上,下來一個叼著煙的師傅,大大咧咧喊了一句。


    “我就是。”


    “你定的300個防滲漏膠桶?搞這麽多玩意做什麽,我幹了三年的快遞員,還是頭一迴見到這麽多東西嘞,卸貨你得自己卸啊!”


    張碩表示沒問題,走到後頭,拉開車廂門,往裏麵看去。


    齊齊整整的膠桶,塞滿了整車。


    “還有兩三車呢,得分好幾批送過來,你先把這些弄下來吧。”


    “老楊,你過來,把咱們的推車給這小夥子,這垃圾場到底是咋迴事啊?上星期過來還有幾個人幹活,今天就這麽一個了。”


    在兩名快遞員的嘮叨之下,張碩開始一個個往下搬運膠桶。


    這些玩意,一共花了他1.5萬左右,是他專門打電話找人幫忙訂的,主要目的是解決垃圾轉運和暫存的問題。


    看到這,有人會問,為何不找本地的商家采購?


    這裏麵,又是另一個道道,政府的供應鏈裏頭,多少人想著靠采購吃點迴扣?張碩手裏的錢不多,網購,清晰透明。


    至於迴頭如何報給財政辦,畢竟用的還是公家的錢,他都說好了,寫條子,關主任也不敢有什麽怨言。


    一個桶一個桶往下搬,張碩卸完一整車,人都快累的虛脫了,旁邊那倆快遞員,絲毫沒有插手的意思,反而還遞了根煙給張碩,讓他慢慢卸,不著急走。


    下鄉幹活的快遞員,每天運送的家電可是不少,讓他們幫忙,要給錢,張碩不想花這個錢。


    花了快一個半小時,總算把所有的膠桶都給弄下來了。


    但是想要搬到廠子裏,又得費大勁。


    張碩拍了拍手,隻好給大柳村裏的幹部,打了個電話,讓他叫幾個農民工過來搭把手,把膠桶弄進廠子裏就行了,其餘的不用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利巔峰:從獄警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恰靈小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恰靈小道並收藏權利巔峰:從獄警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