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貧困真相
權利巔峰:從獄警開始 作者:恰靈小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靜冷哼一聲,塗好口紅,轉頭盯著張碩:
“我問你,要是沒控製住,害嫂子懷了,以後怎麽辦?”
張碩立馬挺直腰背,正經答道:“沒這個可能!”
方靜“噗嗤”一笑,把口紅往收納處一丟:“去你的,跟你開玩笑呢,把手機拿給我,我打個電話,問問那小學的位置在哪。”
張碩趕緊遞上手機,擦了擦額頭的冷汗。
嫂子打給了誰,他不知道。
但肯定不是什麽小人物。
光客套,就客套了十來分鍾。
方靜再一問,一確認,就要到了那個所謂的小學地址,順帶還要來了一位鄉村教師的電話。
說起行動力,恐怕沒幾個人能比得上方靜,搞定這些後,她立馬就踩死了油門,語氣緊促道:
“時間不多,咱們動作快點,那小學不在江州,在溫山市,過去要四個多小時,我開累了,換你來開。”
溫山市?
省裏經濟最差的一個地方。
不是因為那裏的領導水平不行,而是那地方到處都是山。
正是因為這種地形,溫山市的經濟發展一直步履維艱。
十幾年前,這裏曾是礦產資源的寶地。
尤其是煤礦和鐵礦儲量豐富,吸引了不少企業前來投資。
然而,隨著礦產資源的逐漸枯竭和環保政策的收緊,許多企業紛紛撤資,留下的隻有廢棄的礦坑和荒蕪的工業區。
市內的主要產業,仍然是傳統的農業和小規模的手工業,缺乏現代化的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要說別的事情,張碩腦子可能沒那麽靈光,但跟地緣政治有關的,他一下就能迴憶起來。
溫山市的溫山二字,就是這麽由來,雖然市政府多次嚐試推動旅遊業,但基礎設施的落後和宣傳力度的不足,使得這一計劃始終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更深層次的原因,還在於其地緣政治的複雜性。
溫山市位於三省交界處,地理位置特殊,曆來是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
曆史上,這裏曾是兵家必爭之地,戰亂頻繁,民不聊生,雖然如今和平年代早已到來,但那種氛圍似乎依然籠罩在這片土地上。
近年來,隨著各省對邊疆地區的重視,溫山市的戰略地位再次凸顯。
省裏曾多次提出要將溫山市打造成三省交界的經濟樞紐,以便於各省之間你來我往,但由於各方利益的博弈,這一計劃始終未能落地。
市內的政治生態也頗為複雜,各方勢力明爭暗鬥,許多政策難以有效實施。
這些,有一部分是寫在書上的內容,也有一部分,是張碩自己看政策悟出來的。
張碩皺了皺眉,心中暗自思忖:這貧困小學,在溫山市,的確合理,並沒有什麽值得懷疑的地方,這趟過去,該不會空手而歸吧?
他側頭看了一眼方靜,發現她正全神貫注開車,似乎並沒什麽擔心的地方,張碩也不好再說什麽。
開上高速,兩個小時左右,方靜就表示累了,把車停在了服務區,讓張碩繼續開,自己則躺在一旁閉目養神, 恢複精神。
為了加快速度,張碩也進入了狀態。
四個小時後。
總算到達了溫山市。
不過那個貧困小學,還在山區裏麵,路非常不好走。
狹窄的山路蜿蜒曲折,路麵坑坑窪窪,車子顛簸得厲害,仿佛隨時都會散架。
張碩緊握方向盤,小心翼翼地避開路上的碎石和深坑,心裏不禁有些擔憂:這樣的路況,孩子們每天上學該有多艱難?
學校接受資助是一迴事,當地政府沒想著修路?
又開了一個多小時,他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眼前的景象讓張碩和方靜都愣住了。
小學坐落在一片荒涼的山坡上,幾間低矮的平房破舊不堪,牆皮剝落,屋頂上的瓦片殘缺不全,窗戶上的玻璃也碎了好幾塊,用塑料布勉強遮擋著風雨。
操場上雜草叢生,唯一的籃球架已經鏽跡斑斑,籃筐歪斜著,仿佛隨時都會掉下來。
張碩皺了皺眉。
他本以為,這所小學雖然貧困,但至少應該有基本的教學設施。
可眼前的景象,完全不像是一所可以受到資助的學校,就像二十年前,老家快要倒閉的學校一樣。
方靜下了車,環顧四周,臉色也有些凝重。
她走到校門口,輕輕推了推那扇搖搖欲墜的鐵門,門發出“吱呀”一聲,緩緩打開了。
“有人嗎?”方靜喊了一聲,聲音在空曠的校園裏迴蕩。
過了一會兒,一個穿著樸素的中年男子從教室裏走了出來,手裏還拿著一本破舊的課本。
他看見張碩和方靜,愣了一下,隨即露出熱情的笑容:
“你們是……?”
方靜給張碩打了個眼色,隨後微笑著說道:“您好,我們是市教育廳的,過來看看學校的情況,今年有新的資助政策下來,所以領導特意派遣過來,做一下調研。”
中年男子一聽,連忙放下課本,搓了搓手,顯得有些局促:“哎呀,原來是市裏的領導!快請進,快請進!”
張碩和方靜跟著他走進了教室。
教室裏光線昏暗,桌椅破舊不堪,黑板上還留著粉筆寫的字跡,但已經模糊不清。
牆角堆著幾摞舊書,看起來像是捐贈的教材,但顯然已經很久沒有更新了。
“這裏環境不太好,今天學校的老師又都感冒了,所以我來代課。”
中年男子介紹道:
“我是這裏的校長,姓李,讓領導們見笑了。”
張碩環顧四周,心裏有些沉重,他忍不住問道:“李校長,這裏的條件,一直都是這麽差?之前沒有過資助嗎?”
李校長歎了口氣,苦笑道:“資助是有的,但……唉,一言難盡啊。”
方靜敏銳地察覺到李校長的欲言又止,追問道:“李校長,有什麽困難您盡管說,我們這次來,就是希望能幫到你們。”
李校長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開了口:“其實,資助的錢是撥下來了,但到我們手裏的,隻有一小部分。”
“其他的,大部分都被……被截流了。”
“我問你,要是沒控製住,害嫂子懷了,以後怎麽辦?”
張碩立馬挺直腰背,正經答道:“沒這個可能!”
方靜“噗嗤”一笑,把口紅往收納處一丟:“去你的,跟你開玩笑呢,把手機拿給我,我打個電話,問問那小學的位置在哪。”
張碩趕緊遞上手機,擦了擦額頭的冷汗。
嫂子打給了誰,他不知道。
但肯定不是什麽小人物。
光客套,就客套了十來分鍾。
方靜再一問,一確認,就要到了那個所謂的小學地址,順帶還要來了一位鄉村教師的電話。
說起行動力,恐怕沒幾個人能比得上方靜,搞定這些後,她立馬就踩死了油門,語氣緊促道:
“時間不多,咱們動作快點,那小學不在江州,在溫山市,過去要四個多小時,我開累了,換你來開。”
溫山市?
省裏經濟最差的一個地方。
不是因為那裏的領導水平不行,而是那地方到處都是山。
正是因為這種地形,溫山市的經濟發展一直步履維艱。
十幾年前,這裏曾是礦產資源的寶地。
尤其是煤礦和鐵礦儲量豐富,吸引了不少企業前來投資。
然而,隨著礦產資源的逐漸枯竭和環保政策的收緊,許多企業紛紛撤資,留下的隻有廢棄的礦坑和荒蕪的工業區。
市內的主要產業,仍然是傳統的農業和小規模的手工業,缺乏現代化的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要說別的事情,張碩腦子可能沒那麽靈光,但跟地緣政治有關的,他一下就能迴憶起來。
溫山市的溫山二字,就是這麽由來,雖然市政府多次嚐試推動旅遊業,但基礎設施的落後和宣傳力度的不足,使得這一計劃始終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更深層次的原因,還在於其地緣政治的複雜性。
溫山市位於三省交界處,地理位置特殊,曆來是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
曆史上,這裏曾是兵家必爭之地,戰亂頻繁,民不聊生,雖然如今和平年代早已到來,但那種氛圍似乎依然籠罩在這片土地上。
近年來,隨著各省對邊疆地區的重視,溫山市的戰略地位再次凸顯。
省裏曾多次提出要將溫山市打造成三省交界的經濟樞紐,以便於各省之間你來我往,但由於各方利益的博弈,這一計劃始終未能落地。
市內的政治生態也頗為複雜,各方勢力明爭暗鬥,許多政策難以有效實施。
這些,有一部分是寫在書上的內容,也有一部分,是張碩自己看政策悟出來的。
張碩皺了皺眉,心中暗自思忖:這貧困小學,在溫山市,的確合理,並沒有什麽值得懷疑的地方,這趟過去,該不會空手而歸吧?
他側頭看了一眼方靜,發現她正全神貫注開車,似乎並沒什麽擔心的地方,張碩也不好再說什麽。
開上高速,兩個小時左右,方靜就表示累了,把車停在了服務區,讓張碩繼續開,自己則躺在一旁閉目養神, 恢複精神。
為了加快速度,張碩也進入了狀態。
四個小時後。
總算到達了溫山市。
不過那個貧困小學,還在山區裏麵,路非常不好走。
狹窄的山路蜿蜒曲折,路麵坑坑窪窪,車子顛簸得厲害,仿佛隨時都會散架。
張碩緊握方向盤,小心翼翼地避開路上的碎石和深坑,心裏不禁有些擔憂:這樣的路況,孩子們每天上學該有多艱難?
學校接受資助是一迴事,當地政府沒想著修路?
又開了一個多小時,他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眼前的景象讓張碩和方靜都愣住了。
小學坐落在一片荒涼的山坡上,幾間低矮的平房破舊不堪,牆皮剝落,屋頂上的瓦片殘缺不全,窗戶上的玻璃也碎了好幾塊,用塑料布勉強遮擋著風雨。
操場上雜草叢生,唯一的籃球架已經鏽跡斑斑,籃筐歪斜著,仿佛隨時都會掉下來。
張碩皺了皺眉。
他本以為,這所小學雖然貧困,但至少應該有基本的教學設施。
可眼前的景象,完全不像是一所可以受到資助的學校,就像二十年前,老家快要倒閉的學校一樣。
方靜下了車,環顧四周,臉色也有些凝重。
她走到校門口,輕輕推了推那扇搖搖欲墜的鐵門,門發出“吱呀”一聲,緩緩打開了。
“有人嗎?”方靜喊了一聲,聲音在空曠的校園裏迴蕩。
過了一會兒,一個穿著樸素的中年男子從教室裏走了出來,手裏還拿著一本破舊的課本。
他看見張碩和方靜,愣了一下,隨即露出熱情的笑容:
“你們是……?”
方靜給張碩打了個眼色,隨後微笑著說道:“您好,我們是市教育廳的,過來看看學校的情況,今年有新的資助政策下來,所以領導特意派遣過來,做一下調研。”
中年男子一聽,連忙放下課本,搓了搓手,顯得有些局促:“哎呀,原來是市裏的領導!快請進,快請進!”
張碩和方靜跟著他走進了教室。
教室裏光線昏暗,桌椅破舊不堪,黑板上還留著粉筆寫的字跡,但已經模糊不清。
牆角堆著幾摞舊書,看起來像是捐贈的教材,但顯然已經很久沒有更新了。
“這裏環境不太好,今天學校的老師又都感冒了,所以我來代課。”
中年男子介紹道:
“我是這裏的校長,姓李,讓領導們見笑了。”
張碩環顧四周,心裏有些沉重,他忍不住問道:“李校長,這裏的條件,一直都是這麽差?之前沒有過資助嗎?”
李校長歎了口氣,苦笑道:“資助是有的,但……唉,一言難盡啊。”
方靜敏銳地察覺到李校長的欲言又止,追問道:“李校長,有什麽困難您盡管說,我們這次來,就是希望能幫到你們。”
李校長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開了口:“其實,資助的錢是撥下來了,但到我們手裏的,隻有一小部分。”
“其他的,大部分都被……被截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