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郊卻沒有管村民如何反應,繼續大聲說道:“想要租田的,等下到安保正這裏報名。丁大興的家人來了嗎?海州鹽場的丁大興!”
人群中有人扭頭尋找,有人推搡指認,還有人直接唿喚出聲,許久之後,一個滿臉溝壑的老人顫顫巍巍的上前,來到魏郊麵前時就要拜倒,魏郊連忙扶助對方。
“官人,是不是俺家……俺家大小子又闖禍了?俺給官人賠個不是。”老人渾身哆嗦著。
魏郊臉上微笑燦爛:“丁大興不是闖禍了,是立功了!在忠義軍攻破海州後,丁大興就參了軍,他在攻打占平鎮時立了功,所以,今天授予丁大興五畝永業田,十畝職分田!”
老人第一時間卻沒有高興,反而是有些急眼:“他咋當兵去了呢?這野小子咋就去當兵去了?!”
台下卻有眼紅的村民,大聲說道:“丁老頭,有地拿哩,往日一條爛命能換十五畝地能燒高香哩。”
“你願意,你就讓你兒子去當賊配軍,俺家卻隻想過安生日子!”丁老頭當即跺腳,卻又立即流出淚來,轉頭對魏郊哀求:“俺家大小子不是廝殺漢的料,能不能讓他從軍中迴來,俺們家願多交一成糧。”
魏郊有些尷尬,他原本還以為丁大興的家人會感激涕零。然後他就可以用田產來誘惑更多人參軍,但他想差的一點是,世上絕大部分人還是日子人,沒被逼到風雪山神廟的程度是不會上戰場廝殺的。
如果說魏勝的忍耐度是一,見到家國淪喪,神州陸沉就要拔劍而起的話。
那麽丁大興的忍耐度應該算是三,他可以為了生存潛伏爪牙忍受,但有了過更好日子的機會時,他也會上戰場廝殺搏命。
丁老頭的忍耐度可以算作八,如果不是到了確實活不下去的關頭,他是不會做出任何反抗的。
還有茫茫多的人忍耐度是十,默默生,默默死,如同洪水中悄無聲息溺死的野狗般,無一點聲息。
就在魏郊猶疑著不知該如何勸丁老頭時,台下又跑上來幾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小的抱住丁老頭的腿喊爺爺,大的則是先勸丁老頭,又對魏郊作揖,片刻後一大家子終於將將丁老頭擁下台,而一個與丁老頭長相相似的青年伸出雙手,躬身接過地契,大唿三聲“謝忠義北伐軍恩義”後,也就下了台。
魏郊恍然之餘,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這定是丁家其餘人聽見丁老頭要許諾多繳一成糧而著急,所以丁家的老二或者老三趕緊接過地契,將此事做成定局。
這事確實讓人百味雜陳,一方麵與丁老頭的舐犢情深相比,這丁老二或者丁老三確實有些不顧兄弟情義;可另一方麵,北地民生多艱,這多收的一成糧說不定救得不止一人性命。
更別說還有五畝永業田與十畝職分田,換算起來丁家絕對算是賺了。
唯獨人命難以定價,而魏郊又是君子,他自覺是讓百姓從送兒郎上戰場廝殺與一成糧食之間做選擇,不由得有些羞愧。
可連選擇都不給的金國朝廷,有算個什麽東西呢?
懷著如此複雜的心情,忠義軍眾人終於在傍晚之時,處理完了分田及出租公田的差事,不由得俱是放鬆。
“安保正,孫長老,石裏長,此事能做得如此順利,全靠諸位襄助,魏某在此謝過了。”
魏郊將毛筆放在筆架上,對三名村裏長者微笑行禮。
安奎慌忙擺手:“不敢當不敢當,真是折煞俺了。”
他此時已經知曉了麵前的年輕人是忠義軍都統魏勝的二兒子,自然不敢怠慢,卻還是有心打探消息。
“魏官人,今日隻定了賦稅,卻未定徭役,敢問忠義軍對此有無章程?”
魏郊想了想,決定透個底:“徭役肯定不能免,但肯定要比金國要輕鬆。另外,金國秋收後會南下侵宋,山東兩路雖然不會是主戰場,但依舊會有戰鬥,屆時會征調民夫,充作徭役。”
安保正聽前一句話時不由長舒一口氣,但到後幾句時,他又迅速緊張起來。
畢竟,修橋補路修河之類的徭役雖然也辛苦,但總歸要比上戰場作民夫要安全的多。
安保正還要再說話,卻隻見丁家的那名青年領著一名婦人來到近前,那婦人懷中抱著個兩歲左右的娃子,手中緊緊攥著那十五畝地的地契。
青年來到近前,俯身行禮:“大官人,俺是丁家老二,丁二盛,這是俺的大嫂王氏,這是俺的侄兒丁小旺。俺們有感忠義軍恩義,特來再次謝過大官人。”
魏郊扶住丁二盛的胳膊,朗聲說道:“這不是誰的恩義,這是你大哥在戰場上殺敵換來的。”
此言一出,丁大嫂當即落淚,連帶著懷中的娃子也哇哇大哭起來。
原本在案幾後的魏如君連忙向前,低聲安慰起來。
“大嫂,莫要哭了,大哥上陣也是為了咱們。”丁二盛原本似乎就被丁老頭罵了一頓,此時聽到哭聲愈發煩躁:“咱們原本要交七成的租子,現在不止多了田地,還隻用交兩成,你還要如何?”
“俺隻是……俺隻是想到你大哥可能傷了,病了,甚至亡了就……”丁大嫂哭泣不停:“小旺今年才兩歲……”
丁二盛無奈,見魏郊隻是望著自己,卻隻能歎氣:“大官人是不是以為俺冷心冷血,一點也不關心大哥死活?”
魏郊沉默不語。
丁二盛繼續歎氣:“大官人不懂俺們這種小門小戶,俺們總歸會死的,即便今年不餓死,明年也難熬。
今日看起來是奪了孫員外的地分給俺們,歸根結底是忠義軍奪了金國的地分給俺們,讓俺們有了活下去的機會。
如果俺們沒人出力去與金人廝殺,那若是忠義軍退了,金國豈不是會再次奪走這些地?俺們豈不是再次沒了活路?俺看的清楚,所以俺大哥是替俺們全家去死的,怨不得任何人。”
安保正在一旁聽完猛然怔住,上下打量著丁二盛,似乎是第一天認識他一樣。
魏郊同樣發怔,良久之後才拍了拍丁二盛的胳膊:“我的父親、兄長、親弟也都在前線,我……唉……你大哥一定會安然無恙的。”
丁二盛點了點頭,卻又立即小心翼翼的詢問:“俺……俺不識字,大官人能不能替俺給俺大哥寫封信?”
“說吧。”話聲還沒有落地,一旁的魏如君已經鋪開信紙,拿起毛筆擺開了架勢。
然而就在這時,提出寫信的丁二盛隻是張了張嘴,仿佛恍惚了一下,卻是突兀落淚,繼而泣不成聲。
一時間,支撐家庭的辛苦,擁有餘糧的慶幸,擔憂兄長的惆悵,前途難測的惶恐,得到田地的振奮,百般滋味同時湧上心頭,讓他的淚水止都止不住。
丁二盛隻能拍了拍停止哭泣的丁大嫂,讓她去問安危,訴離別。
他則是掩住臉龐,再難言語。
人群中有人扭頭尋找,有人推搡指認,還有人直接唿喚出聲,許久之後,一個滿臉溝壑的老人顫顫巍巍的上前,來到魏郊麵前時就要拜倒,魏郊連忙扶助對方。
“官人,是不是俺家……俺家大小子又闖禍了?俺給官人賠個不是。”老人渾身哆嗦著。
魏郊臉上微笑燦爛:“丁大興不是闖禍了,是立功了!在忠義軍攻破海州後,丁大興就參了軍,他在攻打占平鎮時立了功,所以,今天授予丁大興五畝永業田,十畝職分田!”
老人第一時間卻沒有高興,反而是有些急眼:“他咋當兵去了呢?這野小子咋就去當兵去了?!”
台下卻有眼紅的村民,大聲說道:“丁老頭,有地拿哩,往日一條爛命能換十五畝地能燒高香哩。”
“你願意,你就讓你兒子去當賊配軍,俺家卻隻想過安生日子!”丁老頭當即跺腳,卻又立即流出淚來,轉頭對魏郊哀求:“俺家大小子不是廝殺漢的料,能不能讓他從軍中迴來,俺們家願多交一成糧。”
魏郊有些尷尬,他原本還以為丁大興的家人會感激涕零。然後他就可以用田產來誘惑更多人參軍,但他想差的一點是,世上絕大部分人還是日子人,沒被逼到風雪山神廟的程度是不會上戰場廝殺的。
如果說魏勝的忍耐度是一,見到家國淪喪,神州陸沉就要拔劍而起的話。
那麽丁大興的忍耐度應該算是三,他可以為了生存潛伏爪牙忍受,但有了過更好日子的機會時,他也會上戰場廝殺搏命。
丁老頭的忍耐度可以算作八,如果不是到了確實活不下去的關頭,他是不會做出任何反抗的。
還有茫茫多的人忍耐度是十,默默生,默默死,如同洪水中悄無聲息溺死的野狗般,無一點聲息。
就在魏郊猶疑著不知該如何勸丁老頭時,台下又跑上來幾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小的抱住丁老頭的腿喊爺爺,大的則是先勸丁老頭,又對魏郊作揖,片刻後一大家子終於將將丁老頭擁下台,而一個與丁老頭長相相似的青年伸出雙手,躬身接過地契,大唿三聲“謝忠義北伐軍恩義”後,也就下了台。
魏郊恍然之餘,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這定是丁家其餘人聽見丁老頭要許諾多繳一成糧而著急,所以丁家的老二或者老三趕緊接過地契,將此事做成定局。
這事確實讓人百味雜陳,一方麵與丁老頭的舐犢情深相比,這丁老二或者丁老三確實有些不顧兄弟情義;可另一方麵,北地民生多艱,這多收的一成糧說不定救得不止一人性命。
更別說還有五畝永業田與十畝職分田,換算起來丁家絕對算是賺了。
唯獨人命難以定價,而魏郊又是君子,他自覺是讓百姓從送兒郎上戰場廝殺與一成糧食之間做選擇,不由得有些羞愧。
可連選擇都不給的金國朝廷,有算個什麽東西呢?
懷著如此複雜的心情,忠義軍眾人終於在傍晚之時,處理完了分田及出租公田的差事,不由得俱是放鬆。
“安保正,孫長老,石裏長,此事能做得如此順利,全靠諸位襄助,魏某在此謝過了。”
魏郊將毛筆放在筆架上,對三名村裏長者微笑行禮。
安奎慌忙擺手:“不敢當不敢當,真是折煞俺了。”
他此時已經知曉了麵前的年輕人是忠義軍都統魏勝的二兒子,自然不敢怠慢,卻還是有心打探消息。
“魏官人,今日隻定了賦稅,卻未定徭役,敢問忠義軍對此有無章程?”
魏郊想了想,決定透個底:“徭役肯定不能免,但肯定要比金國要輕鬆。另外,金國秋收後會南下侵宋,山東兩路雖然不會是主戰場,但依舊會有戰鬥,屆時會征調民夫,充作徭役。”
安保正聽前一句話時不由長舒一口氣,但到後幾句時,他又迅速緊張起來。
畢竟,修橋補路修河之類的徭役雖然也辛苦,但總歸要比上戰場作民夫要安全的多。
安保正還要再說話,卻隻見丁家的那名青年領著一名婦人來到近前,那婦人懷中抱著個兩歲左右的娃子,手中緊緊攥著那十五畝地的地契。
青年來到近前,俯身行禮:“大官人,俺是丁家老二,丁二盛,這是俺的大嫂王氏,這是俺的侄兒丁小旺。俺們有感忠義軍恩義,特來再次謝過大官人。”
魏郊扶住丁二盛的胳膊,朗聲說道:“這不是誰的恩義,這是你大哥在戰場上殺敵換來的。”
此言一出,丁大嫂當即落淚,連帶著懷中的娃子也哇哇大哭起來。
原本在案幾後的魏如君連忙向前,低聲安慰起來。
“大嫂,莫要哭了,大哥上陣也是為了咱們。”丁二盛原本似乎就被丁老頭罵了一頓,此時聽到哭聲愈發煩躁:“咱們原本要交七成的租子,現在不止多了田地,還隻用交兩成,你還要如何?”
“俺隻是……俺隻是想到你大哥可能傷了,病了,甚至亡了就……”丁大嫂哭泣不停:“小旺今年才兩歲……”
丁二盛無奈,見魏郊隻是望著自己,卻隻能歎氣:“大官人是不是以為俺冷心冷血,一點也不關心大哥死活?”
魏郊沉默不語。
丁二盛繼續歎氣:“大官人不懂俺們這種小門小戶,俺們總歸會死的,即便今年不餓死,明年也難熬。
今日看起來是奪了孫員外的地分給俺們,歸根結底是忠義軍奪了金國的地分給俺們,讓俺們有了活下去的機會。
如果俺們沒人出力去與金人廝殺,那若是忠義軍退了,金國豈不是會再次奪走這些地?俺們豈不是再次沒了活路?俺看的清楚,所以俺大哥是替俺們全家去死的,怨不得任何人。”
安保正在一旁聽完猛然怔住,上下打量著丁二盛,似乎是第一天認識他一樣。
魏郊同樣發怔,良久之後才拍了拍丁二盛的胳膊:“我的父親、兄長、親弟也都在前線,我……唉……你大哥一定會安然無恙的。”
丁二盛點了點頭,卻又立即小心翼翼的詢問:“俺……俺不識字,大官人能不能替俺給俺大哥寫封信?”
“說吧。”話聲還沒有落地,一旁的魏如君已經鋪開信紙,拿起毛筆擺開了架勢。
然而就在這時,提出寫信的丁二盛隻是張了張嘴,仿佛恍惚了一下,卻是突兀落淚,繼而泣不成聲。
一時間,支撐家庭的辛苦,擁有餘糧的慶幸,擔憂兄長的惆悵,前途難測的惶恐,得到田地的振奮,百般滋味同時湧上心頭,讓他的淚水止都止不住。
丁二盛隻能拍了拍停止哭泣的丁大嫂,讓她去問安危,訴離別。
他則是掩住臉龐,再難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