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石七朗引路,帶著劉淮著急忙慌去尋海州府庫時,靠近城門的一座小院裏,高文富與高安仁父子兩人正在氣喘籲籲中相顧無言。
這個院落大概也是一座公舍,廊下比較寬闊,足以容下戰馬與甲士暫歇。
昨日高文富決定要守一守朐山的時候,就將此地清空,作為暫時屯兵之所。卻還沒來得及擴建,所以不太起眼。
這也是高文富等人能趁亂躲在此地卻不被發現的原因。
可這裏畢竟不是久留之地。
終於,高安仁在周圍人的目光中艱難開口:“走吧,父親,形勢已經無救了,剛剛俺看得清楚,城中的王家也反了,王世隆那廝打出了宋人旗號,圍堵府衙了!”
“是啊,府君,俺剛剛在城頭看得明白,宋人隻有百多騎兵,根本圍不得城。咱們隻需快馬加鞭,就能輕易衝出,待迴到益都府,卷土重來易如反掌!”
另一名親衛也勉力來勸。
高文富枯坐於廊下,良久之後才指著肥碩的肚子笑道:“二郎,你覺得老夫這個樣子,還能上馬突圍嗎?”
高安仁一愣,卻又立即咬牙說道:“孩兒必會拚死保護父親周全!”
高文富扶著肚子搖頭:“二郎,為父丟了州城,使得海州局勢大壞,哪怕逃出去也不會有好下場的。無論是益都府統軍司還是陛下,都不會饒過一個喪軍失地之人。
反而隻有我死了,高都統(高景山)才能從容出言,保你一保。”
高安仁大慟,跪倒在地哭泣出聲:“父親……全怪俺……俺不該出城浪戰,中了埋伏,連累的今日守城的兵馬都沒有,俺……”
高文富搖頭,撫著高安仁的頭頂:“二郎,你這個年紀,犯什麽錯都是可以原諒的,勝敗乃兵家常事,打了敗仗,了不起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再蓄勢打迴來就是了,所以前日我也沒有訓斥於你。
但到我這個年紀,該掌的權掌了,該享的福也享了,所以犯了錯,就得付出代價,總得給上上下下一個交代的。”
說著,高文富從腰間解下銅製的腰牌,並將其掛在高安仁的腰帶上。
這是金國世襲謀克的憑證。
高文富繼續說道:“二郎,你大哥習文,他自有他的前途。但是眼見宋金大戰再起,又要是亂世了,你一個武人,總脫不了上陣廝殺的。答應為父,以後做事要三思而後行好不好?”
高安仁跪倒在地,泣不成聲。
高文富頓了頓,對著周圍數名親衛笑道:“你們今日好運道,不用跟老夫一起去死,護著二郎走吧,去找高都統,到時自有你們一分前途。”
這幾名親衛如蒙大赦,連忙拖拽著高安仁上了馬。
高安仁也抹了一把眼淚,抱著羞愧痛苦憤怒混雜的心情,沿著南北大道,奔向幾乎沒有人把守,也沒有宋軍的北門,出了城。
高文富定定站在院中,良久之後才長歎一聲,拄著拐杖提著刀,緩緩走出了院落。
此時城中正混亂,因為有大軍入城,普通百姓閉門不出,而一些膽大的地痞流氓則是紛紛出動,有的在趁著混亂偷雞摸狗,渾水摸魚;有的則是跟在宋軍後麵,打起反金的旗號,滿城搜查女真人。
高文富雖然沒穿官袍,然而頭頂的辮發與金環卻是出賣了他金國貴人的身份,很快就有數道身影從角落中圍了過來。
高文富停住了腳步,渾濁的老眼四望一圈,卻發現沒有宋軍,隻有一群衣衫襤褸蓬頭垢麵的瘦弱孩子,不由得有些失望,又有些忿怒。他舉起刀來勃然作色:“我是來與宋賊拚命的,你們這群醃臢賤種,也敢來與老夫作對嗎?”
畢竟是沙場征戰多年,經曆過金國開國之戰,高文富怒意勃發時,倒真找迴了些許昔日悍將的英姿,那些乞兒立即連滾帶爬的四散而逃了。
高文富拄著拐杖喘息了片刻,又挪動腳步,向著喊殺聲最響亮,也就是曾經屬於他的州衙走去。
哪怕死,也要濺那些宋狗一身血。
渤海的兒郎,難道還畏懼那些懦弱無能了幾百年的漢人嗎?
如此想著,高文富卻覺得頭頂一涼,下意識的抹了一把,才發現滿手是血。
直到這時疼痛才傳了過來,高文富有些遲鈍的轉頭,看見身側院牆上,一個乞兒再次拿起瓦片,投擲過來。
第二片的準頭不怎麽樣,落在高文富身前兩步之外。
然而還沒等高文富出言嗬斥,牆頭上的乞兒已經大罵出聲:“你們他娘的跑什麽?如今跑得了,就能找到飯食嗎?殺了這金賊,扒了他的衣服,金子,咱們就能吃飽飯了!”
說著,這個乞兒又是從房頂抓起一片瓦,奮力擲出,正中高文富的額角,將其砸得向後踉蹌了幾步。
“渠帥說的在理!殺金賊,吃飽飯啊!”
又有半大小子扯著公鴨嗓嘶吼,許多乞兒三三兩兩的從不起眼的角落中現身。
高文富手中還拿著一柄鋼刀,所以這些乞兒都不敢靠近,隻是學著那領頭乞兒一樣,撿起地上的石頭,砸向金國的海州知州。
“殺金賊啊!吃飽飯啊!”
聲音越來越大,石頭越來越密集,圍過來的乞兒也越來越多,高文富被砸倒在地時,心中竟然還有些奇怪,為什麽在他的治下,他所在的州治中,竟然有如此多的乞兒。
意識逐漸模糊,恍惚間,高文富突然想起了幾十年前的事情。
那時候,渤海人不堪被契丹人剝削,由高永昌帶領造反,可高永昌剛有些根基,就稱帝過上奢靡的日子,剝削甚至比契丹人更甚。
高文富清楚的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下午,他的親爹上戰場就沒迴來,親娘被同族賣了出去,他一個人無依無靠,隻能到官道上乞食。
就在快要餓死的時候,有一名雄壯將軍帶領大軍來到此地,用一碗羊湯將他救了迴來。
那名喚作完顏阿骨打的女真統帥對他說:跟著俺,俺讓你們渤海人都能吃飽飯。
殺高永昌,殺契丹狗,吃飽飯!
無數渤海健兒如此高喊著,加入了金國的大軍,打出了一個萬裏大國。
是啊,人必須要吃飽飯的。
意識漸漸時,高文富漸漸有了一些明悟,還沒有抓住這一點靈光,就陷入永久的黑暗中。
紹興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金海州知州高文富死,朐山光複。
這個院落大概也是一座公舍,廊下比較寬闊,足以容下戰馬與甲士暫歇。
昨日高文富決定要守一守朐山的時候,就將此地清空,作為暫時屯兵之所。卻還沒來得及擴建,所以不太起眼。
這也是高文富等人能趁亂躲在此地卻不被發現的原因。
可這裏畢竟不是久留之地。
終於,高安仁在周圍人的目光中艱難開口:“走吧,父親,形勢已經無救了,剛剛俺看得清楚,城中的王家也反了,王世隆那廝打出了宋人旗號,圍堵府衙了!”
“是啊,府君,俺剛剛在城頭看得明白,宋人隻有百多騎兵,根本圍不得城。咱們隻需快馬加鞭,就能輕易衝出,待迴到益都府,卷土重來易如反掌!”
另一名親衛也勉力來勸。
高文富枯坐於廊下,良久之後才指著肥碩的肚子笑道:“二郎,你覺得老夫這個樣子,還能上馬突圍嗎?”
高安仁一愣,卻又立即咬牙說道:“孩兒必會拚死保護父親周全!”
高文富扶著肚子搖頭:“二郎,為父丟了州城,使得海州局勢大壞,哪怕逃出去也不會有好下場的。無論是益都府統軍司還是陛下,都不會饒過一個喪軍失地之人。
反而隻有我死了,高都統(高景山)才能從容出言,保你一保。”
高安仁大慟,跪倒在地哭泣出聲:“父親……全怪俺……俺不該出城浪戰,中了埋伏,連累的今日守城的兵馬都沒有,俺……”
高文富搖頭,撫著高安仁的頭頂:“二郎,你這個年紀,犯什麽錯都是可以原諒的,勝敗乃兵家常事,打了敗仗,了不起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再蓄勢打迴來就是了,所以前日我也沒有訓斥於你。
但到我這個年紀,該掌的權掌了,該享的福也享了,所以犯了錯,就得付出代價,總得給上上下下一個交代的。”
說著,高文富從腰間解下銅製的腰牌,並將其掛在高安仁的腰帶上。
這是金國世襲謀克的憑證。
高文富繼續說道:“二郎,你大哥習文,他自有他的前途。但是眼見宋金大戰再起,又要是亂世了,你一個武人,總脫不了上陣廝殺的。答應為父,以後做事要三思而後行好不好?”
高安仁跪倒在地,泣不成聲。
高文富頓了頓,對著周圍數名親衛笑道:“你們今日好運道,不用跟老夫一起去死,護著二郎走吧,去找高都統,到時自有你們一分前途。”
這幾名親衛如蒙大赦,連忙拖拽著高安仁上了馬。
高安仁也抹了一把眼淚,抱著羞愧痛苦憤怒混雜的心情,沿著南北大道,奔向幾乎沒有人把守,也沒有宋軍的北門,出了城。
高文富定定站在院中,良久之後才長歎一聲,拄著拐杖提著刀,緩緩走出了院落。
此時城中正混亂,因為有大軍入城,普通百姓閉門不出,而一些膽大的地痞流氓則是紛紛出動,有的在趁著混亂偷雞摸狗,渾水摸魚;有的則是跟在宋軍後麵,打起反金的旗號,滿城搜查女真人。
高文富雖然沒穿官袍,然而頭頂的辮發與金環卻是出賣了他金國貴人的身份,很快就有數道身影從角落中圍了過來。
高文富停住了腳步,渾濁的老眼四望一圈,卻發現沒有宋軍,隻有一群衣衫襤褸蓬頭垢麵的瘦弱孩子,不由得有些失望,又有些忿怒。他舉起刀來勃然作色:“我是來與宋賊拚命的,你們這群醃臢賤種,也敢來與老夫作對嗎?”
畢竟是沙場征戰多年,經曆過金國開國之戰,高文富怒意勃發時,倒真找迴了些許昔日悍將的英姿,那些乞兒立即連滾帶爬的四散而逃了。
高文富拄著拐杖喘息了片刻,又挪動腳步,向著喊殺聲最響亮,也就是曾經屬於他的州衙走去。
哪怕死,也要濺那些宋狗一身血。
渤海的兒郎,難道還畏懼那些懦弱無能了幾百年的漢人嗎?
如此想著,高文富卻覺得頭頂一涼,下意識的抹了一把,才發現滿手是血。
直到這時疼痛才傳了過來,高文富有些遲鈍的轉頭,看見身側院牆上,一個乞兒再次拿起瓦片,投擲過來。
第二片的準頭不怎麽樣,落在高文富身前兩步之外。
然而還沒等高文富出言嗬斥,牆頭上的乞兒已經大罵出聲:“你們他娘的跑什麽?如今跑得了,就能找到飯食嗎?殺了這金賊,扒了他的衣服,金子,咱們就能吃飽飯了!”
說著,這個乞兒又是從房頂抓起一片瓦,奮力擲出,正中高文富的額角,將其砸得向後踉蹌了幾步。
“渠帥說的在理!殺金賊,吃飽飯啊!”
又有半大小子扯著公鴨嗓嘶吼,許多乞兒三三兩兩的從不起眼的角落中現身。
高文富手中還拿著一柄鋼刀,所以這些乞兒都不敢靠近,隻是學著那領頭乞兒一樣,撿起地上的石頭,砸向金國的海州知州。
“殺金賊啊!吃飽飯啊!”
聲音越來越大,石頭越來越密集,圍過來的乞兒也越來越多,高文富被砸倒在地時,心中竟然還有些奇怪,為什麽在他的治下,他所在的州治中,竟然有如此多的乞兒。
意識逐漸模糊,恍惚間,高文富突然想起了幾十年前的事情。
那時候,渤海人不堪被契丹人剝削,由高永昌帶領造反,可高永昌剛有些根基,就稱帝過上奢靡的日子,剝削甚至比契丹人更甚。
高文富清楚的記得,那是一個炎熱的下午,他的親爹上戰場就沒迴來,親娘被同族賣了出去,他一個人無依無靠,隻能到官道上乞食。
就在快要餓死的時候,有一名雄壯將軍帶領大軍來到此地,用一碗羊湯將他救了迴來。
那名喚作完顏阿骨打的女真統帥對他說:跟著俺,俺讓你們渤海人都能吃飽飯。
殺高永昌,殺契丹狗,吃飽飯!
無數渤海健兒如此高喊著,加入了金國的大軍,打出了一個萬裏大國。
是啊,人必須要吃飽飯的。
意識漸漸時,高文富漸漸有了一些明悟,還沒有抓住這一點靈光,就陷入永久的黑暗中。
紹興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二日,金海州知州高文富死,朐山光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