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太子謀反?
重生之迴到隋末之長孫皇後 作者:千葉杏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六月,大唐皇帝李淵到長安以北宜君縣仁智宮避暑,命秦王李世民、齊王李元吉隨從,太子李建成留守京師。
這天上午,李淵突然接到密報,大驚失色,立即召來秦王李世民。
“兒臣見過父皇。”李世民急匆匆地走進大殿,衝著李淵恭敬地行禮。
“世民,朕接到密奏,你看看。”李淵坐在主位上,一臉凝重。
李世民上前幾步,來到李淵身前,雙手接過密奏,打開仔細閱讀起來,眉頭也隨之皺起。
“這上麵說太子暗通慶州都督楊文幹,正籌集軍械謀反。”
李世民闔上奏章,思索片刻,道:“父皇,兒臣不信。”
李淵一挑眉,道:“你是不信太子會謀反,還是不信楊文幹會謀反?”
“楊文幹會不會謀反,臣不知,但臣相信太子不會,因為沒有理由。”李世民頓了頓,繼續道:“太子本就是未來的儲君,他沒有必要謀反。”
李淵皺著眉,點點頭,遲疑道:“按理說,是這樣。但是,凡事總有例外,朕建立大唐七年了,建成也當了七年太子,七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也許讓他覺得太久了,等不及了,這也不是沒可能。”
李世民想了下,搖搖頭,道:“臣還是覺得太子不會謀反,這裏麵想必有誤會。父皇,你不妨召太子往仁智宮見駕,親自問個明白?”
“那他萬一不來呢?”
“不來就說明心裏有鬼,這密報準確無誤。”
李淵讚同地點點頭,道:“有道理,以什麽理由讓他來呢?”
“隨便什麽理由都行,這不是重點,即便是個荒唐的理由,太子生疑,也敢隻身前來,那就說明他沒有謀反之心,反之亦然。”
“好,就照你說的辦,朕即刻命人去通知太子。”
長安大興宮東宮光天殿
晚上,太子李建成接到陛下派人傳來的口諭,命他即刻前往仁智宮,一時間猶豫起來。
“陛下前往仁智宮避暑,讓我留守京師,為何突然召我速去仁智宮?”李建成狐疑地看向身邊的幕僚。
“殿下,據臣得到的消息,陛下今天得到一份密報,說是太子殿下與慶州都督楊文幹暗通謀反。陛下震怒,當即找秦王商量,是秦王提議陛下召太子殿下前往仁智宮,陛下要親自過問。”
李建成的心咯噔一下,麵色慌張起來,道:“這可如何是好,陛下這是要興師問罪啊!”
“殿下,您當真夥同楊文幹要行謀反之事嗎?”
“楊文幹倒是提過,我沒答應。我乃未來儲君,何苦謀反呢,這不是自毀長城嘛!”
“就算殿下沒有答應,可陛下已然生疑,這就麻煩了。”
“那可如何是好!”李建成徹底慌了,一臉驚慌失措。
一人道:“殿下,瓜田李下,反正既然陛下生疑了,幹脆咱們就將計就計,據城起兵,如何?”
“起兵?那,我沒有謀反之心,一旦起兵,那我謀反之舉不就坐實了嘛!”
“可如果殿下不起兵,而是去了仁智宮,陛下不信任殿下,要治罪與殿下,那可怎麽辦?”
“這,會嗎?我們可是父子,我是陛下的嫡長子。”李建成一臉不可置信。
“皇權之下,哪有父子,隻有君臣!殿下,幹脆一不做二不休,起兵吧!”
“是啊,起兵吧。”其他人附和一句。
李建成焦急萬分,猶豫不定。這時,太子洗馬魏征適時開口。
“殿下,臣不同意起兵。”
李建成眸子一亮,看向魏征,道:“魏征,你說說理由。”
“殿下,臣隻問一句,您如果起兵,覺得勝算如何?”
額,這倒是把李建成問住了,他想了下,頹然地搖搖頭,道:“毫無勝算。一旦我起兵,陛下定會派秦王領兵討伐,都知道秦王軍事了得,我哪裏是他的對手。”
“不錯,當今大唐,要論帶兵打仗,秦王難逢敵手,所以,殿下如果起兵,那就是死路一條。唯今之計,隻能是殿下隻身前往仁智宮,負荊請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哀求陛下的寬恕,讓陛下覺得是楊文幹要作亂,不是殿下。”
李建成眉頭緊皺,思考一番,讚同地點點頭,道:“魏征言之有理,看來隻能這麽辦吧。”李建成從席子上站起身,一臉視死如歸道:“好,我這就去仁智宮,向父皇請罪,不管他相不相信我!”
這天上午,李淵突然接到密報,大驚失色,立即召來秦王李世民。
“兒臣見過父皇。”李世民急匆匆地走進大殿,衝著李淵恭敬地行禮。
“世民,朕接到密奏,你看看。”李淵坐在主位上,一臉凝重。
李世民上前幾步,來到李淵身前,雙手接過密奏,打開仔細閱讀起來,眉頭也隨之皺起。
“這上麵說太子暗通慶州都督楊文幹,正籌集軍械謀反。”
李世民闔上奏章,思索片刻,道:“父皇,兒臣不信。”
李淵一挑眉,道:“你是不信太子會謀反,還是不信楊文幹會謀反?”
“楊文幹會不會謀反,臣不知,但臣相信太子不會,因為沒有理由。”李世民頓了頓,繼續道:“太子本就是未來的儲君,他沒有必要謀反。”
李淵皺著眉,點點頭,遲疑道:“按理說,是這樣。但是,凡事總有例外,朕建立大唐七年了,建成也當了七年太子,七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也許讓他覺得太久了,等不及了,這也不是沒可能。”
李世民想了下,搖搖頭,道:“臣還是覺得太子不會謀反,這裏麵想必有誤會。父皇,你不妨召太子往仁智宮見駕,親自問個明白?”
“那他萬一不來呢?”
“不來就說明心裏有鬼,這密報準確無誤。”
李淵讚同地點點頭,道:“有道理,以什麽理由讓他來呢?”
“隨便什麽理由都行,這不是重點,即便是個荒唐的理由,太子生疑,也敢隻身前來,那就說明他沒有謀反之心,反之亦然。”
“好,就照你說的辦,朕即刻命人去通知太子。”
長安大興宮東宮光天殿
晚上,太子李建成接到陛下派人傳來的口諭,命他即刻前往仁智宮,一時間猶豫起來。
“陛下前往仁智宮避暑,讓我留守京師,為何突然召我速去仁智宮?”李建成狐疑地看向身邊的幕僚。
“殿下,據臣得到的消息,陛下今天得到一份密報,說是太子殿下與慶州都督楊文幹暗通謀反。陛下震怒,當即找秦王商量,是秦王提議陛下召太子殿下前往仁智宮,陛下要親自過問。”
李建成的心咯噔一下,麵色慌張起來,道:“這可如何是好,陛下這是要興師問罪啊!”
“殿下,您當真夥同楊文幹要行謀反之事嗎?”
“楊文幹倒是提過,我沒答應。我乃未來儲君,何苦謀反呢,這不是自毀長城嘛!”
“就算殿下沒有答應,可陛下已然生疑,這就麻煩了。”
“那可如何是好!”李建成徹底慌了,一臉驚慌失措。
一人道:“殿下,瓜田李下,反正既然陛下生疑了,幹脆咱們就將計就計,據城起兵,如何?”
“起兵?那,我沒有謀反之心,一旦起兵,那我謀反之舉不就坐實了嘛!”
“可如果殿下不起兵,而是去了仁智宮,陛下不信任殿下,要治罪與殿下,那可怎麽辦?”
“這,會嗎?我們可是父子,我是陛下的嫡長子。”李建成一臉不可置信。
“皇權之下,哪有父子,隻有君臣!殿下,幹脆一不做二不休,起兵吧!”
“是啊,起兵吧。”其他人附和一句。
李建成焦急萬分,猶豫不定。這時,太子洗馬魏征適時開口。
“殿下,臣不同意起兵。”
李建成眸子一亮,看向魏征,道:“魏征,你說說理由。”
“殿下,臣隻問一句,您如果起兵,覺得勝算如何?”
額,這倒是把李建成問住了,他想了下,頹然地搖搖頭,道:“毫無勝算。一旦我起兵,陛下定會派秦王領兵討伐,都知道秦王軍事了得,我哪裏是他的對手。”
“不錯,當今大唐,要論帶兵打仗,秦王難逢敵手,所以,殿下如果起兵,那就是死路一條。唯今之計,隻能是殿下隻身前往仁智宮,負荊請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哀求陛下的寬恕,讓陛下覺得是楊文幹要作亂,不是殿下。”
李建成眉頭緊皺,思考一番,讚同地點點頭,道:“魏征言之有理,看來隻能這麽辦吧。”李建成從席子上站起身,一臉視死如歸道:“好,我這就去仁智宮,向父皇請罪,不管他相不相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