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當前這座城規模並不宏大,對於易風和他的三十萬惡魔大軍而言,拿下它不過是探囊取物。


    “進攻!”


    易風凝視著前方的城牆,高聲下令,手中緊握大錘,率先朝城門衝去。


    “前進!”


    緊隨其後的三十萬惡魔大軍亦發起猛攻。


    不久,“轟”的一聲,易風一擊粉碎了城門,隨之挺進城內。


    “突擊!”


    片刻間,其餘三十萬大軍紛紛衝入羅馬帝國的這座城池,對著羅馬軍大開殺戒。


    “大秦大軍進城了!”


    “別殺我!我願意投降!”“留我一條生路吧!”


    “趕快逃跑!”


    隨即,羅馬軍隊土崩瓦解。


    呐喊聲、哀號聲、求救聲與投降聲混成一片,迴蕩於全城之中。


    但這些聲響並未長久,漸漸減弱,最終歸於靜默。與此同時,整座城市被鮮血覆蓋,羅馬士兵倒地不起。


    不論是城牆上還是街道兩旁,皆懸掛上了大秦帝國的旗幟。隨著羅馬最後的據點淪陷於易風之手,一度輝煌的羅馬帝國終告覆滅。


    征服羅馬後,易風帶領部隊繼續北上探索,卻發現前方乃是一片無垠的冰雪荒漠。於是,他們停止了進軍,並撤迴到了已征服的羅馬領土內的一座城市,駐紮休整。


    ……


    “武安王占領了羅馬帝國的最後一座城池,它完了!”“太棒了!”


    駐守羅馬都城的王翦聞訊後喜出望外。


    強敵羅馬終於臣服於大秦之下,


    具體說是被易風一手所滅。


    易風又立下大功,他作為副將自然分得不少榮耀。他也因追隨易風而獲益。


    “傳令下去,將此捷報迅速送達孔雀郡郡城,呈給陛下過目。”


    王翦迅速寫下一份關於羅馬敗亡的戰報,吩咐身邊的戰士速遞至孔雀郡城。


    “遵命,將軍!”


    這名士兵行禮應答,領受任務後躍上戰馬,即刻動身趕往孔雀郡郡城。


    孔雀郡即昔日的孔雀帝國,其都城亦未變更。


    之前巡幸到此的始皇帝至今未離開,因他預見到易風將帶來好消息,因此特意在孔雀停留等待佳音。


    在孔雀都城的一間書房裏,始皇帝正端坐書案前,仔細查閱各地提交的各種奏章。


    這份捷報無疑是其中最令人振奮的內容。


    有的從曾為大秦帝國中心——鹹陽遠道而來,亦有人從全球各方三教九流匯集而來,更有不少人出自這片孔雀之地。而來自西境的羅馬帝國者也數見不鮮。


    此人正是一朝大秦帝國之主——始皇大帝。一直以來,他皆居於孔雀郡首邑,四方表奏均送達此間,由他親自定奪。


    這一切歸功於大秦帝國不遺餘力構建的道路網絡,使得帝國各地往來更加便利快捷。若沿襲昔日舊製,一紙公文從鹹陽至孔雀郡,非經年累月不得送達。


    幸得今之水泥路與沿路設立的諸多驛站相輔,大大減少了傳遞時間。


    自易風率軍頻出征伐以來,大秦帝國之版圖不斷擴大,其廣度早已超出眾人的想象。最初大家以為僅征服六國統一華夏便是壯舉;但在易風的一次次征戰中,大秦帝國的領土日益擴展。


    即便在鹹陽城裏,不少官員私下裏感歎“疆域遼闊,已堪滿足”,並抱怨日日忙碌不已。然而,內心的歡喜遠勝於此。每一寸疆土的增長對每一個大秦國民而言都是至高的榮譽,即便辛勤操勞,也是甘之如飴。


    始皇帝在書桌上翻閱不已,仿佛在搜尋什麽特別的文書,但始終未能如願。


    “聖上是否在尋找羅馬帝國的奏議?”趙高自後輕聲問道。身為近侍,他對始皇帝的心理頗為熟稔。


    上迴始皇帝讀罷王翦來報易風攻克羅馬首都之事,便頻頻查閱關於羅馬帝國的消息,渴望得聞最新的戰況進展。


    因為他清楚知道,既然連羅馬都城都被攻陷,整個羅馬帝國淪亡也不過是早晚問題。所以這些日子以來,始皇帝始終翹首以盼羅馬帝國終結的喜訊。


    “近日是否有羅馬帝國的新戰報?”始皇帝反問,並未直接作答。


    “尚無新消息,但卑職一直密切關注此事,一旦有所發現,將立即呈報聖上知悉。”趙高謙恭應答,此時的他因畏忌始皇帝的存在而不敢有一絲懈怠。


    至於易風則未曾對趙高下手,在他眼中,趙高不過是一枚微不足道的角色,輕易便能取其性命。


    “恭祝聖上!武安王才略蓋世,羅馬帝國指日可待 ** 之日,到那時大秦國定然再添新領。”趙高手持微笑大聲祝賀道,聽得始皇帝滿心歡喜。


    此時恰有一名侍衛步入廳內:“啟稟陛下,王翦將軍處有新的戰情匯報!”


    “哦,迅速呈上!”


    始皇帝一聽,麵色上的笑容愈加燦爛,立刻向守衛發出命令,內心的激動難以言喻。


    他深知,王翦此番遣使者前來,必定又是帶來了期待已久的重大喜訊。


    “卑職叩見聖上!”


    不多時,那守衛引領著一位軍士走入大殿,此人見駕後迅疾行禮,畢恭畢敬地道。


    “免禮,免禮,王翦大將軍的捷報何在?”


    始皇帝語氣溫和地詢問,接著朝向那軍士繼續追問:“這便是大將軍送來的戰報嗎!”


    軍士聞聽聖上發問,迅速行動,自懷中取出密封戰報遞交給始皇帝。


    始皇帝接住戰報,心急如焚地拆開閱讀起來,邊讀邊頻頻點頭,臉上洋溢著掩飾不住的愉悅與自豪。“太好了,簡直完美!


    武安王不僅是我輩的護國良將,更是大秦帝國的擎天棟梁啊!”


    待看完全部內容後,始皇帝不由自主地拍案叫好,言語間流露出對武安王無盡的讚譽。


    “趙高,速賜金帛以資嘉獎!”


    接著,始皇帝滿臉喜悅地下令。


    “遵旨!”


    趙高興應,隨即將懷中的獎品交給前方報告的軍士手中。


    “感激不盡,謝主隆恩!”


    軍士雙手接過賞賜,恭敬致謝,神情滿是感激。


    “愛卿所奏何事?難道說武安王又有重大勝利?”


    待軍士退下,趙高清楚地看出聖上麵帶喜色,不由自主地開口打聽起具體情由。


    “正是如此,王翦剛剛通報,武安定下了攻破羅馬最後要塞的大功,使整個羅馬疆域納入我大秦麾下。”


    始皇帝並未隱瞞這一事實,語氣歡快地向趙高宣布。


    “果然,世間無雙的統帥,大秦江山有幸得此人鼎力支持。”


    言至此時,始皇帝再添感慨。


    “皆因聖上看人獨到,知遇之恩使武安王得以展鴻圖大略。”


    一旁的趙高出聲恭維道。


    “哈哈,本是良駒,自難長久被埋沒。初見武安王之際,便知他非等閑人物。”


    始皇帝迴憶往昔,再次提及初遇易風之時的感受。


    彼時,他曾喬裝改扮拜訪蒙恬府邸,偶遇直言無忌、意氣風發的易風。自那一刻開始,君臣二人逐漸結成深厚的情誼,共同努力,終使今日大秦盛景可期。“羅馬已亡,那武安王歸來之日也不遠矣吧?”


    趙高的目光轉向未來,提出了自己的推測。


    “的確,想武安王班師之日亦當指日可待。那時,朕要與他共飲佳釀,迴味曾經並肩作戰的日日夜夜。”


    思及易風的英姿及過往豪情萬丈的相聚場景,始皇帝的情緒更加舒緩和愉悅。


    每當想起與易風共度的美好時刻,他總會有一種特別的心曠神怡感。“可是皇上,您前段時間不是剛與武安王在這大宴一場嗎?”


    趙高微微一笑道。


    “嗯?經你一提醒,朕確乎記得不久前才與武安王共享盛宴。”


    始皇帝聞言,腦海中迴溯起幾個月前那次宴請的情景,恍然發現自己近來的思念竟有些過分。


    或許因為對易風的渴望過於強烈,時間在他心中的流逝感變得緩慢起來,讓他感覺等待的時間尤為漫長。“趙高,你前去準備,當武安王到達之時,寡 ** 設盛宴與其共飲。”始皇帝轉首對身旁的趙高囑咐道。


    即使明知道易風可能還需一段時日才能歸來,但始皇帝已然難掩內心迫切的心情,提前做好準備,足見武安王在他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重要,這種地位幾乎是無可取代的。易風的聲望與功勳,確實擔得起始皇帝這樣的重視與禮遇。


    趙高不敢有絲毫怠慢,立即俯身迴應:“是,吾皇!”在整個帝國之中,如果說有誰能令趙高山敬畏,那麽第一位無疑是武安王易風,其次是他的主上始皇帝。趙高跟隨始皇帝已久,深知其心意,而對於易風,則總是難以揣摩,尤其是在麵對易風的目光時,他總會產生一種落入深淵的恐懼感。在當今的權力結構下,武安王若有意取他性命,可謂輕而易舉,即便是始皇帝也不大可能為他求情。因為,在始皇帝眼中,自己不過是隨時可以舍棄的棋子,相比之下,易風才是支撐帝國大廈的關鍵。


    正當始皇帝指令趙高布置歡迎儀式的同時,遠在羅馬的土地上,易風正在集結自己的部隊,準備從占領的城市出發前往羅馬的首都。隨著羅馬帝國的隕落,這裏已不再需要戰鬥的力量,易風計劃將大軍帶迴故土——大秦的京都鹹陽。然而,在啟程返京前,他還有一個重要的步驟——造訪羅馬的廢墟及孔雀郡府治所在,以示力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普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普化並收藏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