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僅有這一個既封君又封侯的人
大秦:我融合獸魂後無敵了 作者:普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歡迎武安君勝利歸來!”“恭迎主人迴家!”
易風攜同五百名親兵和嬴綺籮剛剛抵達武安君府門前,早已在此等候的眾多仆役紛紛跪地迎接,個個臉上洋溢著興奮與激動的表情。家中的主人又取得了一場輝煌勝利,不僅如此,此次更殲滅了匈奴以及魏、楚、齊三 ** 隊,實為豐功偉績,足以證明主人聲望再攀高峰。
畢竟有句話怎麽說:一人得道雞犬**,隻要他們的主人升遷,他們的地位也會隨之提升,在人前更加風光,不受人欺淩。
“大家都起來吧!”易風語氣平穩道。
“趙峰,你安排人把他們都安頓下來。”易風吩咐站在最前的管事趙峰道,隨後下馬牽起嬴綺籮進府。
“遵命,主人。”趙峰連忙應答,並即刻進行相關布置。
入府以後,易風向身旁的嬴綺籮詢問家中情況:“近來家中如何?”
“一切均好,無任何差池。”嬴綺籮含笑迴答。
她接著繼續微笑著說,“你的母親與妹妹皆健康平安。前不久她們還在探詢你的消息。”
提及的母親和妹妹即是指易風的母親與他的妹妹易白雪。出兵之前,他就特囑托嬴綺籮多多關照家人。嬴綺籮也常差人問及是否需要幫助,並時常送來鹹陽當地的風味小吃供其嚐鮮。甚至親訪數次,將他的母親和易白雪接到鹹陽一同遊玩了些日子。
然而,或許由於生活方式的不適應,她們還是決定重返舊居。易風的母親認為故土更為舒坦自在,沒有那麽多繁瑣禮數,並習慣了當地社交圈;相比起鹹陽城裏那森嚴的生活模式與規則體係,顯然她們難以適應。
易風聽了,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便好,待鹹陽之事告一段落後,我們可以一同迴家看看。”
“好。”嬴綺籮乖巧地點點頭。
雖然平日在眾人麵前威風凜凜像個女強人,但在易風麵前,她依然是溫順的。
之後,嬴綺籮一路隨同邊走,一邊述說家中的各種狀況。主要是商業事務和易風領地的事宜。
而領地所帶來稅收收入,也就是那五萬戶人家,的確也是一筆不菲之財。然而與他在生意上取得收入相比,便顯得不是十分重要了。
在過去這一年中,嬴綺籮新建了多家造紙工坊和印刷工坊,那些銷售紙張和書籍的店鋪也在秦國各地的重要城市裏開了起來。如今,易風憑借每天巨大的銷售額,已然成為名副其實的秦國首富,財富之巨堪比國家財富。
除了這些,武安君府的商人也開始擴展到其它各類生意,特別是專注於高收入階層的業務以賺取豐厚利潤。至於普通百姓的生計,因為是自給自足型的小農經濟模式加上人們相當貧困的現狀,基本上很難從這裏獲得多少利潤。
關於封地部分,在北方的劉猛更是建設了幾片大規模的牧場,這些牧場所養殖的各種牲畜數量達到了幾百萬之眾。這幾個牧場的存在還大大促進了易風的武安城發展;以至於為和武安城交易上的便捷考慮,不少秦國內商人都在當地購房購置用地,派遣專人住進了該城。
使得原本人口隻有幾百的武安城在一年內暴增到了約四千至五千,而這一增長趨勢尚未有停止的跡象。
聽到嬴綺籮所描述的一切時,連易風也不免感到驚詫。未曾想到,僅僅是一年之內的發展,自己的勢力竟已達到這樣的程度。
當然,之所以武安君能有這樣顯赫的地位,全靠易風所做的都是獨家壟斷的買賣,因此賺頭特別大,並且作為武安君的他在背後撐腰,自然無人敢於對其生意下手。於是隔天早上,易風離開武安君府前去鹹陽宮參予朝廷的晨會。易風清楚在這場會議之上,秦王嬴政將會宣布對他的表彰決定。他自己也相當期盼看到這封賞究竟如何——
“見過武安君!”)
當他踏入大殿之時秦王嬴政尚未駕臨,但是已經聚集了許多大臣們,他們或三個一堆五個一群地討論著各自話題。
注意到武安君的到場之後,在此守候的眾大臣紛紛上前躬身致禮問候易風,他們的目光中滿溢崇敬之情。即使是這些朝廷重臣也被這位僅僅十五歲、已經在秦國內外都名震一時的青年才俊的表現所震撼。正是這位少年手持盾劍、帶著秦國大軍,一路破陣拔寨無戰不捷,而他攻克城池的迅速讓人驚歎——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夠抵擋其勢。
特別是易風手中握著的那把大錘極其威猛,正是憑借著這把大錘,他才能率領秦軍迅速攻克一座座城池。趙國的邯鄲城、韓國的新鄭城、魏國的大梁城、楚國的壽春城,所有這些堅固難下的堡壘,都在易風的大錘之下化為廢墟。
因此,每當其他諸國城牆上的將士看到易風手中的這把大錘,心底都不由湧起一股無法言喻的恐懼。因為沒有人相信任何一座城池能抵擋得了易風手中的巨錘。
望著這位少年將領,秦國的朝臣無不感慨自己的遲暮,尤其是一些將軍們,在易風麵前更顯得黯然失色。桓騎更是見證了易風一步步成長為今天的傳奇人物。
“各位過獎了!”易風輕笑道,一臉坦然。
“祝賀武安君!”其他大臣也紛紛祝賀,笑眯眯的樣子顯示了大家對易風未來的高升充滿期待。
畢竟現在武安君的地位與聲望,誰不想同他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多謝大家了。”易風依然是笑容滿麵的迴答道。
“大王駕到!”這時,一道響亮的聲音在殿門處迴蕩,接著身穿黑色 ** 服裝、戴著冠冕的年輕王者緩步步入。
他就是當今秦王嬴政。
“參見大王!”所有的官員迴到自己的位置,對著嬴政躬腰施禮。而易風則站立在眾將之中。
“各位平身!”嬴政坐到了最上位後輕言。
“感謝大王。”群臣再行敬意。
“趙高,宣讀聖旨!”嬴政微笑著看向易風,隨後下令道。
“遵命,大王。”趙高應聲而出,展讀書卷開始誦讀起來。“武安君易風,此次帶兵三十萬出征,首勝匈奴,不僅擊斃其三十餘萬侵襲兵力並誅其首領,繼之深入北原,毀其主巢,完全鏟除北疆邊擾。”
“之後向南方進軍,在魏地摧毀六七萬魏、楚、燕及齊四國聯手,幾乎盡損燕之十五萬軍、齊 ** 同數之力量,擊殺魏二十萬精銳和四萬名楚兵,攻占大梁並 ** 了魏王,使得整支魏軍投降消亡。”
“隨後,再次領兵至楚國邊地,擊敗項燕大軍與楚救軍後攻陷壽春,征服楚地。”
“最終揮軍【敏感內容較多,無法繼續輸出】
緊接著,趙高的洪亮聲音在大殿內不斷迴響,先是宣讀了易風此次出征的所有功勳,最後才宣布了他的賞賜。
“封侯了?”聽到這個消息,易風心裏不由得感到有些激動。而在大殿裏的其他大臣個個臉上都露出了豔羨的表情。
徹侯,這可是秦 ** 功爵製第二十個等級的位置,也就是易風已經登上了最高等級。從前的大庶長,再次連升兩級,晉升為侯爵。
這樣的爵位令無數人向往不已。即便是當年威名赫赫的白起,也僅僅是被封為君爵,離侯爵還差一級。
在一個隻存在王而無帝的時代裏,侯爵幾乎已是巔峰的存在,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如果想要更進一步,則隻能成為王,然而連現任秦王也還是王,所以幾乎不太可能實現,除非秦王嬴政稱帝,易風才能被封為王。
因此,現在的易風已經達到了目前可以達到的極限地位——侯爵。不僅如此,他還擁有武安君的稱號以及武安侯的身份。
他現在是既享君爵也有侯爵的身份。
因為這兩種爵位本身就來自不同的體係。君爵來源於古代的卿大夫體製,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普遍使用,而徹侯這一新的爵位體係,則是在秦國實行商鞅變法之後確立的。
在商鞅變法的影響下,秦國要同時身兼封君與侯爵,這實在是極其艱難。自變法推行這一個多世紀以來,僅有一個人得到了如此榮耀,可以看出要達到這種地位是多麽困難。
即便才華縱橫、智計多端的張儀也隻被封為武信君;同樣官至秦國相國的範雎則受封為應侯;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白起亦隻是被賜予武安君稱號。
唯一能同時享有君與侯身份的唯有商鞅。
的確,是商鞅的改革開啟了秦國走向強盛的曆史進程。但他的貢獻不僅於此:他還曾指揮過對魏國在河西的重要戰役,並取得了重大勝利。這一戰使秦國一雪百年仇恨。所謂“秦國百年之仇”,指的是失去了河西地區的失土之痛。
正是因為河西之戰的大捷以及商鞅本人的革新之舉,他才得以被冊封為“商君”和“徹侯”,同時獲得這兩種爵位的榮耀。
一百多年的時間裏,秦國僅有這一個既封君又封侯的人便是商鞅。
易風攜同五百名親兵和嬴綺籮剛剛抵達武安君府門前,早已在此等候的眾多仆役紛紛跪地迎接,個個臉上洋溢著興奮與激動的表情。家中的主人又取得了一場輝煌勝利,不僅如此,此次更殲滅了匈奴以及魏、楚、齊三 ** 隊,實為豐功偉績,足以證明主人聲望再攀高峰。
畢竟有句話怎麽說:一人得道雞犬**,隻要他們的主人升遷,他們的地位也會隨之提升,在人前更加風光,不受人欺淩。
“大家都起來吧!”易風語氣平穩道。
“趙峰,你安排人把他們都安頓下來。”易風吩咐站在最前的管事趙峰道,隨後下馬牽起嬴綺籮進府。
“遵命,主人。”趙峰連忙應答,並即刻進行相關布置。
入府以後,易風向身旁的嬴綺籮詢問家中情況:“近來家中如何?”
“一切均好,無任何差池。”嬴綺籮含笑迴答。
她接著繼續微笑著說,“你的母親與妹妹皆健康平安。前不久她們還在探詢你的消息。”
提及的母親和妹妹即是指易風的母親與他的妹妹易白雪。出兵之前,他就特囑托嬴綺籮多多關照家人。嬴綺籮也常差人問及是否需要幫助,並時常送來鹹陽當地的風味小吃供其嚐鮮。甚至親訪數次,將他的母親和易白雪接到鹹陽一同遊玩了些日子。
然而,或許由於生活方式的不適應,她們還是決定重返舊居。易風的母親認為故土更為舒坦自在,沒有那麽多繁瑣禮數,並習慣了當地社交圈;相比起鹹陽城裏那森嚴的生活模式與規則體係,顯然她們難以適應。
易風聽了,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便好,待鹹陽之事告一段落後,我們可以一同迴家看看。”
“好。”嬴綺籮乖巧地點點頭。
雖然平日在眾人麵前威風凜凜像個女強人,但在易風麵前,她依然是溫順的。
之後,嬴綺籮一路隨同邊走,一邊述說家中的各種狀況。主要是商業事務和易風領地的事宜。
而領地所帶來稅收收入,也就是那五萬戶人家,的確也是一筆不菲之財。然而與他在生意上取得收入相比,便顯得不是十分重要了。
在過去這一年中,嬴綺籮新建了多家造紙工坊和印刷工坊,那些銷售紙張和書籍的店鋪也在秦國各地的重要城市裏開了起來。如今,易風憑借每天巨大的銷售額,已然成為名副其實的秦國首富,財富之巨堪比國家財富。
除了這些,武安君府的商人也開始擴展到其它各類生意,特別是專注於高收入階層的業務以賺取豐厚利潤。至於普通百姓的生計,因為是自給自足型的小農經濟模式加上人們相當貧困的現狀,基本上很難從這裏獲得多少利潤。
關於封地部分,在北方的劉猛更是建設了幾片大規模的牧場,這些牧場所養殖的各種牲畜數量達到了幾百萬之眾。這幾個牧場的存在還大大促進了易風的武安城發展;以至於為和武安城交易上的便捷考慮,不少秦國內商人都在當地購房購置用地,派遣專人住進了該城。
使得原本人口隻有幾百的武安城在一年內暴增到了約四千至五千,而這一增長趨勢尚未有停止的跡象。
聽到嬴綺籮所描述的一切時,連易風也不免感到驚詫。未曾想到,僅僅是一年之內的發展,自己的勢力竟已達到這樣的程度。
當然,之所以武安君能有這樣顯赫的地位,全靠易風所做的都是獨家壟斷的買賣,因此賺頭特別大,並且作為武安君的他在背後撐腰,自然無人敢於對其生意下手。於是隔天早上,易風離開武安君府前去鹹陽宮參予朝廷的晨會。易風清楚在這場會議之上,秦王嬴政將會宣布對他的表彰決定。他自己也相當期盼看到這封賞究竟如何——
“見過武安君!”)
當他踏入大殿之時秦王嬴政尚未駕臨,但是已經聚集了許多大臣們,他們或三個一堆五個一群地討論著各自話題。
注意到武安君的到場之後,在此守候的眾大臣紛紛上前躬身致禮問候易風,他們的目光中滿溢崇敬之情。即使是這些朝廷重臣也被這位僅僅十五歲、已經在秦國內外都名震一時的青年才俊的表現所震撼。正是這位少年手持盾劍、帶著秦國大軍,一路破陣拔寨無戰不捷,而他攻克城池的迅速讓人驚歎——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夠抵擋其勢。
特別是易風手中握著的那把大錘極其威猛,正是憑借著這把大錘,他才能率領秦軍迅速攻克一座座城池。趙國的邯鄲城、韓國的新鄭城、魏國的大梁城、楚國的壽春城,所有這些堅固難下的堡壘,都在易風的大錘之下化為廢墟。
因此,每當其他諸國城牆上的將士看到易風手中的這把大錘,心底都不由湧起一股無法言喻的恐懼。因為沒有人相信任何一座城池能抵擋得了易風手中的巨錘。
望著這位少年將領,秦國的朝臣無不感慨自己的遲暮,尤其是一些將軍們,在易風麵前更顯得黯然失色。桓騎更是見證了易風一步步成長為今天的傳奇人物。
“各位過獎了!”易風輕笑道,一臉坦然。
“祝賀武安君!”其他大臣也紛紛祝賀,笑眯眯的樣子顯示了大家對易風未來的高升充滿期待。
畢竟現在武安君的地位與聲望,誰不想同他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多謝大家了。”易風依然是笑容滿麵的迴答道。
“大王駕到!”這時,一道響亮的聲音在殿門處迴蕩,接著身穿黑色 ** 服裝、戴著冠冕的年輕王者緩步步入。
他就是當今秦王嬴政。
“參見大王!”所有的官員迴到自己的位置,對著嬴政躬腰施禮。而易風則站立在眾將之中。
“各位平身!”嬴政坐到了最上位後輕言。
“感謝大王。”群臣再行敬意。
“趙高,宣讀聖旨!”嬴政微笑著看向易風,隨後下令道。
“遵命,大王。”趙高應聲而出,展讀書卷開始誦讀起來。“武安君易風,此次帶兵三十萬出征,首勝匈奴,不僅擊斃其三十餘萬侵襲兵力並誅其首領,繼之深入北原,毀其主巢,完全鏟除北疆邊擾。”
“之後向南方進軍,在魏地摧毀六七萬魏、楚、燕及齊四國聯手,幾乎盡損燕之十五萬軍、齊 ** 同數之力量,擊殺魏二十萬精銳和四萬名楚兵,攻占大梁並 ** 了魏王,使得整支魏軍投降消亡。”
“隨後,再次領兵至楚國邊地,擊敗項燕大軍與楚救軍後攻陷壽春,征服楚地。”
“最終揮軍【敏感內容較多,無法繼續輸出】
緊接著,趙高的洪亮聲音在大殿內不斷迴響,先是宣讀了易風此次出征的所有功勳,最後才宣布了他的賞賜。
“封侯了?”聽到這個消息,易風心裏不由得感到有些激動。而在大殿裏的其他大臣個個臉上都露出了豔羨的表情。
徹侯,這可是秦 ** 功爵製第二十個等級的位置,也就是易風已經登上了最高等級。從前的大庶長,再次連升兩級,晉升為侯爵。
這樣的爵位令無數人向往不已。即便是當年威名赫赫的白起,也僅僅是被封為君爵,離侯爵還差一級。
在一個隻存在王而無帝的時代裏,侯爵幾乎已是巔峰的存在,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如果想要更進一步,則隻能成為王,然而連現任秦王也還是王,所以幾乎不太可能實現,除非秦王嬴政稱帝,易風才能被封為王。
因此,現在的易風已經達到了目前可以達到的極限地位——侯爵。不僅如此,他還擁有武安君的稱號以及武安侯的身份。
他現在是既享君爵也有侯爵的身份。
因為這兩種爵位本身就來自不同的體係。君爵來源於古代的卿大夫體製,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普遍使用,而徹侯這一新的爵位體係,則是在秦國實行商鞅變法之後確立的。
在商鞅變法的影響下,秦國要同時身兼封君與侯爵,這實在是極其艱難。自變法推行這一個多世紀以來,僅有一個人得到了如此榮耀,可以看出要達到這種地位是多麽困難。
即便才華縱橫、智計多端的張儀也隻被封為武信君;同樣官至秦國相國的範雎則受封為應侯;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白起亦隻是被賜予武安君稱號。
唯一能同時享有君與侯身份的唯有商鞅。
的確,是商鞅的改革開啟了秦國走向強盛的曆史進程。但他的貢獻不僅於此:他還曾指揮過對魏國在河西的重要戰役,並取得了重大勝利。這一戰使秦國一雪百年仇恨。所謂“秦國百年之仇”,指的是失去了河西地區的失土之痛。
正是因為河西之戰的大捷以及商鞅本人的革新之舉,他才得以被冊封為“商君”和“徹侯”,同時獲得這兩種爵位的榮耀。
一百多年的時間裏,秦國僅有這一個既封君又封侯的人便是商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