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明德堂格外熱鬧。來自各國的使節團陸續抵達,有西域商路上的大食國使者,有南洋群島的航海者,也有遠道而來的天竺國學者。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教育文化交流大會。


    \"貴國的教育理念很有意思。\"大食國的使者阿布杜勒用不太流利的漢語說道。他已經在明德堂觀察了三天,被這裏的教學方式深深吸引。


    葉知秧親自帶領各國使者參觀。走到醫學堂時,一個特別的場景引起了眾人注意:一位天竺醫者正在和中土學生交流診病之法。


    \"你們通過脈象診斷,我們則重視體液平衡。\"天竺醫者說,\"如果能把兩種方法結合起來......\"


    \"妙!\"在場的醫學生眼前一亮,立即開始嚐試結合兩種診斷方法。他們發現,不同的醫學體係竟能互相印證,得出更準確的診斷。


    葉知秧欣慰地說:\"這就是交流的意義——不同的智慧相遇,往往能擦出新的火花。\"


    來到工藝學堂,南洋使者帶來了一種特殊的造船技術。他們的船隻能在風浪中保持穩定,特別適合遠洋航行。


    \"這個構造很特別。\"工藝學堂的學生仔細研究著圖紙,\"如果把它和我們的水密艙技術結合......\"


    很快,一個改良方案誕生了。這種融合了多種技術的船型,既穩固又靈活,獲得了各國航海者的讚賞。


    最熱鬧的要數商學堂。來自絲路各國的商人帶來了不同的貿易方式和金融製度。學生們發現,每種製度都有其獨特的智慧。


    \"比如大食的合夥製,\"一個學生解釋,\"很好地解決了風險分擔的問題。而南洋的以物易物體係,則在某些情況下比用金銀更有效。\"


    正說著,林月笙也來了。這次教育交流,本身就是他推動的\"開放政策\"的一部分。


    \"陛下,\"阿布杜勒說,\"我們想在大食也建立類似明德堂的學校。不知是否可能......\"


    \"當然可以。\"林月笙欣然應允,\"教育不分國界。我們願意分享經驗,也期待學習各國的智慧。\"


    這個提議立即得到各國使節的響應。很快,一個宏大的計劃形成了:沿絲綢之路建立教育網絡,讓知識能夠自由流動。


    但挑戰隨之而來。有人擔心文化輸出會威脅國家利益,有人怕異國思想會動搖根本。


    \"恰恰相反。\"葉知秧說,\"文化的生命力在於交流。閉門造車隻會固步自封,唯有互鑒才能與時俱進。\"


    為了證明這一點,明德堂舉辦了一場特別的展示會。各國來訪者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而明德堂的學生則展示如何在理解和吸收中創新。


    天竺的冥想術與中土的靜坐相結合,產生了新的修身方法;大食的幾何學與中土的算術融合,創造了更精確的計算方式;南洋的航海術與中土的造船技藝結合,開發出更先進的船型。


    \"看,\"葉知秧對擔心的大臣們說,\"這正是文明交流的魅力。它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而是在理解和融合中創造新的價值。\"


    夜晚的明德堂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晚宴。各國使者帶來了自己的美食,學生們則即興創作詩文。觥籌交錯間,文化的隔閡在消融,智慧的火花在迸發。


    一位年輕的大食學者即興用漢語寫下詩句:


    \"萬裏同風月,八方共典籍。


    才智無國界,教育通四極。\"


    雖然文法不夠純熟,但表達的情感打動了所有人。


    第二天的會議上,各國代表開始討論具體的合作計劃:


    - 互派師生交流學習;


    - 翻譯對方的重要典籍;


    - 共同研究實用技術;


    - 建立定期交流機製。


    最特別的是\"文化使者\"計劃:選派優秀學生赴各國學習,同時接待外國學子來華,讓他們成為溝通不同文明的橋梁。


    \"這些年輕人,\"葉知秧對林月笙說,\"將是推動文明交流的生力軍。他們不帶偏見,充滿好奇,最容易接受新知識,也最善於融會貫通。\"


    臨別時,各國使節都表示要在本國推廣明德堂的教育理念。但葉知秧提醒他們:\"教育要因地製宜。重要的不是照搬形式,而是理解精神,結合本土實際創新發展。\"


    這次交流的影響遠超預期。不久後,第一批\"文化使者\"啟程遠行。他們帶去的不隻是知識,更是一種開放包容的態度,一種求知若渴的精神。


    \"教育的意義,\"葉知秧在送別儀式上說,\"就是要打開心靈的窗戶,讓不同的文明之光照亮彼此。唯有如此,人類的智慧才能不斷進步。\"


    望著遠行的年輕人,她想起一個古老的比喻:文明如同星空,每個文明都是一顆星辰。星星的光芒交相輝映,才能照亮整個夜空。


    而教育,就是連接這些星辰的橋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斷命天師:將軍獨寵小命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頂蕩八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頂蕩八荒並收藏斷命天師:將軍獨寵小命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