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百家爭鳴
斷命天師:將軍獨寵小命師 作者:頂蕩八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深秋的晨光中,明德堂迎來了一批特殊的訪客。嶽麓、白鹿洞、嵩陽、應天......各大書院的山長紛紛造訪,為的是一睹新式教育的真諦。
\"諸位遠道而來,有何見教?\"葉知秧親自接待,一邊引著眾人參觀。
嶽麓書院的山長率先開口:\"自從動亂平定,明德之風席卷天下。如今各地紛紛效仿,可學問一道,卻不是簡單模仿就能得其精髓......\"
\"正是此理。\"白鹿洞山長接話,\"我等這次來訪,就是想請教如何在保持傳統精華的同時,又能推陳出新。\"
葉知秧微微一笑:\"諸位請看。\"她引眾人走進一間特別的課堂。
課堂上,學生們正在進行一場別開生麵的辯論。題目是\"古今之學,孰重孰輕\"。有人主張守護傳統,有人提倡革新,雙方唇槍舌劍,卻都言之有物。
\"好!\"應天書院山長擊節讚歎,\"這些學生不是在背書咬文嚼字,而是真正在思考問題。\"
正說著,王子明匆匆趕來:\"先生,各地都在建新式學堂,可是......\"
\"出了什麽問題?\"
\"有的地方隻學表麵形式,卻不懂其中道理。更有甚者,打著明德堂的旗號招搖撞騙。\"
葉知秧不以為意:\"這是好事。正說明我們的理念得到認可。至於良莠不齊,正好給我們一個立標杆的機會。\"
她轉向各位山長:\"諸位以為,教育之道的根本是什麽?\"
\"傳道授業。\"
\"經世致用。\"
\"明德新民。\"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
\"都對,卻也都不全麵。\"葉知秧踱步說道,\"教育的根本,在於開啟智慧、培養能力。無論新舊,都要圍繞這個核心。\"
她取出一份教案:\"請諸位看看這個。這是我們針對不同地域、不同需求設計的課程體係。\"
眾人傳看,越看越是驚歎。這套體係既保留了傳統經典研習,又加入了實務訓練。更妙的是,根據各地特點有所側重,既統一標準,又保持靈活。
\"先生!\"李元禎突然趕來,\"江南那邊新辦的學堂,遇到了困難。\"
原來當地士紳雖然支持新式教育,但在具體操作上卻各執己見。有人主張全盤革新,有人堅持守舊,爭執不下。
\"讓我去吧。\"蕭遠珩說,\"正好給他們做個示範。\"
葉知秧點頭:\"去告訴他們,教育改革不是非此即彼。新的並不一定都對,舊的也不一定全錯。關鍵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正說著,林青雨也帶來了新情況:\"先生,民間私塾也開始改革了。他們自發組織起來,相互學習借鑒。不過......\"
\"遇到什麽問題?\"
\"有些人鑽營取巧,專門教授應試技巧。還有人為了招攬生源,誇大其詞,承諾包過科舉......\"
葉知秧沉吟片刻:\"這倒是個難題。教育一旦功利化,就失去了本質。\"
她想了想,說:\"去準備一場考核。不是考試學問,而是考察教學效果。讓那些私塾先生帶著學生來,我要看看他們到底教了些什麽。\"
這個主意立刻得到各位山長的讚同。白鹿洞山長感歎:\"明德堂不愧是天下教化之首,不是靠壓製競爭者,而是用實力樹立標準。\"
到了下午,葉知秧召集眾人商議建立教育聯盟的事。她的想法是:各大書院保持獨立特色,但在核心理念上達成共識,互相借鑒,共同提高。
\"具體來說,\"她展示了一份詳細方案,\"可以從這幾方麵著手:
首先,建立教學交流製度,各院師生定期切磋;
其次,統一基本標準,保證教育質量;
再次,保持多樣化發展,鼓勵各具特色;
最後,共同監督約束,維護教育聲譽。\"
方案得到普遍認可,但也有人提出疑慮:\"如此一來,豈不是限製了各家發展?\"
葉知秧笑道:\"恰恰相反。這是為了讓百家爭鳴更有序、更有效。就像園丁培育花木,既要讓每株都有充分生長的空間,又要保持整體的秩序美感。\"
夜幕降臨,眾人還在熱烈討論。這時,林月笙派人送來一份奏折,是各地官員反映教育改革遇到的問題。
\"陛下聖明。\"葉知秧看完奏折說,\"與其為這些問題煩惱,不如將計就計。讓這場教育改革來得更徹底些。\"
她立即擬了一份建議:將各地新辦學堂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示範學堂,由明德堂直接指導;第二類是聯盟學堂,接受統一標準;第三類是自主學堂,保持獨立發展但需定期考核。
\"這樣既保證了質量,又給了everyone充分的選擇空間。\"她解釋道,\"最重要的是,讓教育迴歸本質,不被功利所累。\"
深夜,送走了各路賓客,葉知秧還在書房批改各地報告。
\"累了吧?\"蕭遠珩送來熱茶。
\"不累。\"她抬頭笑道,\"看到教育的火種在各地生根發芽,再累也值得。\"
窗外傳來朗朗讀書聲。在這個秋夜裏,無數個明德堂的分身正在全國各地孕育成長。這場教育改革的浪潮,終將匯成曆史的長河。
\"諸位遠道而來,有何見教?\"葉知秧親自接待,一邊引著眾人參觀。
嶽麓書院的山長率先開口:\"自從動亂平定,明德之風席卷天下。如今各地紛紛效仿,可學問一道,卻不是簡單模仿就能得其精髓......\"
\"正是此理。\"白鹿洞山長接話,\"我等這次來訪,就是想請教如何在保持傳統精華的同時,又能推陳出新。\"
葉知秧微微一笑:\"諸位請看。\"她引眾人走進一間特別的課堂。
課堂上,學生們正在進行一場別開生麵的辯論。題目是\"古今之學,孰重孰輕\"。有人主張守護傳統,有人提倡革新,雙方唇槍舌劍,卻都言之有物。
\"好!\"應天書院山長擊節讚歎,\"這些學生不是在背書咬文嚼字,而是真正在思考問題。\"
正說著,王子明匆匆趕來:\"先生,各地都在建新式學堂,可是......\"
\"出了什麽問題?\"
\"有的地方隻學表麵形式,卻不懂其中道理。更有甚者,打著明德堂的旗號招搖撞騙。\"
葉知秧不以為意:\"這是好事。正說明我們的理念得到認可。至於良莠不齊,正好給我們一個立標杆的機會。\"
她轉向各位山長:\"諸位以為,教育之道的根本是什麽?\"
\"傳道授業。\"
\"經世致用。\"
\"明德新民。\"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
\"都對,卻也都不全麵。\"葉知秧踱步說道,\"教育的根本,在於開啟智慧、培養能力。無論新舊,都要圍繞這個核心。\"
她取出一份教案:\"請諸位看看這個。這是我們針對不同地域、不同需求設計的課程體係。\"
眾人傳看,越看越是驚歎。這套體係既保留了傳統經典研習,又加入了實務訓練。更妙的是,根據各地特點有所側重,既統一標準,又保持靈活。
\"先生!\"李元禎突然趕來,\"江南那邊新辦的學堂,遇到了困難。\"
原來當地士紳雖然支持新式教育,但在具體操作上卻各執己見。有人主張全盤革新,有人堅持守舊,爭執不下。
\"讓我去吧。\"蕭遠珩說,\"正好給他們做個示範。\"
葉知秧點頭:\"去告訴他們,教育改革不是非此即彼。新的並不一定都對,舊的也不一定全錯。關鍵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正說著,林青雨也帶來了新情況:\"先生,民間私塾也開始改革了。他們自發組織起來,相互學習借鑒。不過......\"
\"遇到什麽問題?\"
\"有些人鑽營取巧,專門教授應試技巧。還有人為了招攬生源,誇大其詞,承諾包過科舉......\"
葉知秧沉吟片刻:\"這倒是個難題。教育一旦功利化,就失去了本質。\"
她想了想,說:\"去準備一場考核。不是考試學問,而是考察教學效果。讓那些私塾先生帶著學生來,我要看看他們到底教了些什麽。\"
這個主意立刻得到各位山長的讚同。白鹿洞山長感歎:\"明德堂不愧是天下教化之首,不是靠壓製競爭者,而是用實力樹立標準。\"
到了下午,葉知秧召集眾人商議建立教育聯盟的事。她的想法是:各大書院保持獨立特色,但在核心理念上達成共識,互相借鑒,共同提高。
\"具體來說,\"她展示了一份詳細方案,\"可以從這幾方麵著手:
首先,建立教學交流製度,各院師生定期切磋;
其次,統一基本標準,保證教育質量;
再次,保持多樣化發展,鼓勵各具特色;
最後,共同監督約束,維護教育聲譽。\"
方案得到普遍認可,但也有人提出疑慮:\"如此一來,豈不是限製了各家發展?\"
葉知秧笑道:\"恰恰相反。這是為了讓百家爭鳴更有序、更有效。就像園丁培育花木,既要讓每株都有充分生長的空間,又要保持整體的秩序美感。\"
夜幕降臨,眾人還在熱烈討論。這時,林月笙派人送來一份奏折,是各地官員反映教育改革遇到的問題。
\"陛下聖明。\"葉知秧看完奏折說,\"與其為這些問題煩惱,不如將計就計。讓這場教育改革來得更徹底些。\"
她立即擬了一份建議:將各地新辦學堂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示範學堂,由明德堂直接指導;第二類是聯盟學堂,接受統一標準;第三類是自主學堂,保持獨立發展但需定期考核。
\"這樣既保證了質量,又給了everyone充分的選擇空間。\"她解釋道,\"最重要的是,讓教育迴歸本質,不被功利所累。\"
深夜,送走了各路賓客,葉知秧還在書房批改各地報告。
\"累了吧?\"蕭遠珩送來熱茶。
\"不累。\"她抬頭笑道,\"看到教育的火種在各地生根發芽,再累也值得。\"
窗外傳來朗朗讀書聲。在這個秋夜裏,無數個明德堂的分身正在全國各地孕育成長。這場教育改革的浪潮,終將匯成曆史的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