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案的處理以雷霆之勢清理了地方豪強,但餘波迅速傳迴京城,引發了新一輪的權力角逐。


    宗室派


    宗恆被貶,宗室一時噤若寒蟬。然而,這份平靜之下暗藏湧動。部分宗室成員試圖聯絡朝中中立派與地方豪強,為下一次反撲積蓄力量。


    功勳派


    戶部前尚書魏連景的倒台使功勳派一度陷入沉寂,但定遠侯李彥忠卻暗中聯絡北疆邊防的軍頭,顯然在為日後重整勢力做準備。


    宗鄴文對此洞若觀火。他召來蘇子恆與東廠提督夏桓,密謀進一步鞏固朝廷對地方與京城的掌控。


    “朕雖平江南亂象,但宗室與功勳的餘黨,顯然不會輕易認輸。他們若想再試探朕的耐性,那就先看看朕的刀鋒。”


    在京城巡查時,錦衣衛截獲了一封來自東南豪強代理人的密信,內容提及新的陰謀:


    “糧倉一事雖敗,但新朝控製力仍有疏漏。我們應以北疆為據點,聯合邊疆軍頭,借由外邦之力伺機破局。”


    蘇子恆將密信呈交宗鄴文,並分析道:


    “陛下,這封信暴露了宗室與功勳的新動向。他們已認識到單靠京城難以對抗新朝,試圖借助外部力量形成新的威脅。”


    宗鄴文冷然說道:


    “他們的野心從未停止。傳令東廠,嚴密監控北疆軍頭的一切動向。同時派密探滲透外邦,查清這些勾結的根源。”


    早朝之上,風雲暗湧。


    定遠侯李彥忠提出了一項頗具爭議的建議:


    “陛下,新朝初立,邊疆事務尤為重要。臣以為,應恢複地方軍頭的獨立駐守權,減少中央對邊疆的直接控製,以應對外邦威脅。”


    這一提議得到部分中立派的支持,但也引發了激烈爭論。


    蘇子恆隨即出列反駁:


    “陛下,邊疆事務由經略司與地方駐軍聯合管理,已卓有成效。若恢複獨立駐守,隻會讓地方權力重新分散,帶來更多隱患。”


    宗鄴文冷笑道:


    “地方權力的分散,曾讓宗室與豪強坐大,大殷的曆史,難道諸位都忘了?定遠侯,你莫非要步江南知府蔣鈞的後塵?”


    李彥忠麵露尷尬,連忙躬身認錯:“臣無意冒犯,請陛下恕罪。”


    東廠迅速展開一係列反製行動:


    監控北疆


    夏桓派遣密探深入北疆,與駐守的信王宗鄴衡接觸,試探其對功勳派的態度。信王表態堅定支持新朝,並暗中提供了北疆部分軍頭的活動情報。


    查封秘密資金


    錦衣衛突襲京城一處隱秘銀庫,發現大量資金來源於南越。這些資金被確認與宗室派的密謀有關,顯示出外邦的介入跡象。


    清理朝堂


    蘇子恆借助密報,對部分中立派與功勳派的朝臣展開調查,抓住數人貪腐與結黨的把柄,將其呈交宗鄴文處。


    退居幕後但依然關注政局的天武帝得知此事後,召見內閣次輔魏仲清,問道:


    “太子繼位後,動作頻頻。你以為,他能否穩住這江山?”


    魏仲清微微一笑,答道:


    “陛下,新皇之威已顯,但宗室與功勳的餘黨仍有殘存。雷霆手段固然重要,但仍需以德服人,方能徹底安撫朝堂。”


    天武帝頷首,歎道:


    “不錯。朕雖不幹政,但希望他能學會平衡鐵腕與仁德,這江山方能長治久安。”


    東廠的雷霆手段很快奏效:


    錦衣衛查封了北疆幾名軍頭的秘密軍械庫,並截獲書信,證實他們與宗室派之間的勾結。


    宗鄴文將證據遞交天武帝,獲得支持後在朝堂宣布:


    “北疆之事,已查明端倪。宗室餘孽與外邦勾結,意圖擾亂大殷,罪不可恕!朕命東廠即刻清理餘黨,任何膽敢反叛者,皆以叛國論處。”


    宗法司對涉案宗室成員迅速審判,多人被削爵為民,甚至流放邊疆。幾名功勳派老臣也因此喪失職務,黯然退場。


    夜深,乾極宮內燭火明滅。


    宗鄴文俯瞰京城,目光冷峻:“京城的暗流暫時壓製,但地方與邊疆的隱患不可忽視。”


    蘇子恆躬身說道:“陛下,江南與北疆的威脅已露端倪。接下來,應集中力量整頓東南,徹底清除外邦的滲透。”


    宗鄴文點頭:


    “傳令宗清婉,協同舶司徹查東南,將舊南越餘黨勢力連根拔起。朕要天下人明白,凡敢挑釁新朝者,隻有一條死路。”


    棋局仍在推進,江南與北疆的清算固然是宗鄴文鞏固新朝的重要一步,但更複雜的權謀正在醞釀。隱匿於東南與外邦的暗流,注定會成為新皇更大的挑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殷朝新政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樺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樺陽並收藏殷朝新政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