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元之詔


    天武帝在朝堂上宣布了一道振奮人心的詔令:


    “朕修德治國,觀天道循環,欲順天地大道以濟民生。今大殷國運正昌,內外漸定,特改元為‘神道’,以彰天人合一之意。願我大殷萬世昌盛,國泰民安。”


    改元的決定在朝堂上引起了廣泛議論。天武帝以“神道”為元號,不僅表明了其追求天道長生的意誌,也隱含著對大殷國運的自信。


    東宮內,宗鄴文對蘇子恆說道:“父皇改元為‘神道’,這是他的政治信號,也在為一些重要決策鋪路。子恆,你可看出其中深意?”


    蘇子恆答道:“殿下,改元雖象征國運轉盛,但更可能為一些重大改革開路。而陛下對江南、對安公主的意圖,恐怕正是下一步棋。”


    幾日後,天武帝在乾極宮內宣布一項重要決定:


    “安公主宗清婉,雖幼年因特殊緣故托付荊山蕭氏養育,但其乃皇室宗女,德才兼備。東宮輔臣蘇子恆,忠誠謙恭,才智卓越,深得朕心。今特賜婚安公主與蘇子恆,以彰皇恩,亦為江南與東宮鋪就新局。”


    此言一出,朝堂一片嘩然。


    幾個月前,蘇蕭兩家聯姻的傳聞曾在朝野間引發討論。而此刻,安公主宗清婉真實身份的公開,卻讓這場聯姻被賦予了更深遠的政治意義。


    宗清婉雖名義上為蕭家女子,但因幼年被托付荊山蕭氏撫養,與江南士紳關係密切,近年來更是積極推動江南改革,成為士林推崇的典範。而蘇子恆則是太子宗鄴文的左膀右臂,這場婚姻顯然意在將江南完全納入東宮勢力。


    宗鄴晟在宗室議會上冷笑道:“陛下此舉,怕是要讓東宮與江南士族徹底連成一氣。如此一來,宗室與功勳的力量又將被進一步壓製。”


    東宮內,蘇子恆聽聞賜婚詔令後,表情複雜。他低聲對宗鄴文說道:“殿下,臣未曾料到陛下會賜婚安公主於臣。此事雖為恩典,但臣深知其政治深意,恐難以勝任。”


    宗鄴文笑道:“子恆,你多年輔佐本宮,忠心耿耿。此婚既是父皇對你的肯定,也是對東宮的支持。更何況,安公主自幼雖養於蕭家,但她的身份早已注定。她既是江南士紳的象征,更是皇室的宗女。此婚,對你我而言,都是絕佳的機會。”


    蘇子恆拱手道:“臣明白。但臣亦擔心,此婚恐成為江南士紳與朝廷派係爭鬥的焦點,徒增變數。”


    宗鄴文拍了拍他的肩膀:“子恆,你與安公主同心協力,必能安撫江南士紳,穩固朝局。父皇已替你我鋪下此局,我們隻需按步前行。”


    安公主宗清婉在江南聽聞賜婚詔令後,對貼身侍女說道:“父皇的賜婚之意,早在幾個月前便埋下伏筆。蘇家與蕭家的聯姻,本就是一場布局。而今父皇公開我的身份,更是要將江南完全納入皇室掌控。”


    她提筆寫信給宗鄴文,表明態度:


    “臣妹雖出身皇室,卻受蕭家撫育之恩,深知江南士林的重托。若此婚能助東宮鞏固大局,臣妹願盡心相助。但亦請殿下明察,莫讓臣妹的婚姻淪為朝野爭鬥的犧牲品。”


    宗鄴文迴信安慰道:


    “清婉不必多慮。你之身份正是父皇深意所在,既能穩江南,又可輔東宮。你與子恆同心協力,便是對本宮最大的支持。”


    賜婚的背後隱藏著重重暗流。


    宗鄴晟在密信中對定遠侯說道:“賜婚表麵是家國大事,實則是父皇與東宮的步步緊逼。江南既與皇室聯姻,東宮勢力必然大漲。此局若不破,宗室與功勳將再無翻身之日。”


    定遠侯迴信道:“蕭家本已與士紳聯合,此番再與東宮結合,江南改革將勢如破竹。若要製衡,唯有從婚禮籌備中設法幹擾,以彰顯我們仍有力量。”


    與此同時,東廠密探將這些消息一一呈報蘇子恆。蘇子恆對宗鄴文說道:“殿下,宗室與功勳的動作雖未明朗,但他們絕不會坐視賜婚順利進行。我們需加強對婚禮籌備的監控。”


    宗鄴文點頭:“子恆,此次婚事不僅關乎你與清婉,也關乎東宮的布局。宗室若敢妄動,本宮定讓他們付出代價。”


    夜深,蘇子恆看著宗清婉的來信,喃喃說道:“安公主既願以家國為重,臣也當全力以赴。此婚既為國事,亦當為家事。”


    宗清婉也在江南寫下信箋:“身為公主,便是家國之人。既入大局,便絕不退縮。”


    風雲激蕩,賜婚的背後是一場權謀與情感的交織。大殷的棋局因這一婚事再起波瀾,而東宮的未來,也將在這場婚禮中迎來新的轉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殷朝新政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樺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樺陽並收藏殷朝新政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