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報告引發的朝堂風波過去不過數日,蘇子恆的府中卻始終不安寧。那些威脅信件接連不斷,甚至連仆從都察覺出氣氛的異樣。
這一日深夜,蘇子恆正在燈下整理卷宗,忽然聽到院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仆從慌張進來稟報:“大人,東廠提督盛慕白派人送了東西過來。”
蘇子恆心中一緊,接過仆從遞來的錦盒,小心地打開,裏麵卻是一隻染了血的箭頭。錦盒底部放著一張紙條,上書四個字:“後果自負。”
他沉默片刻,將箭頭和紙條放迴錦盒,吩咐仆人將東西收起後,繼續埋頭處理手頭的事務。盡管內心如翻江倒海,但他的麵容依然冷靜,仿佛未曾受到任何幹擾。
“盛慕白,這已經不是警告,而是威脅。” 蘇子恆心中暗自警覺。他意識到,東廠不會坐視北疆報告對他們利益的進一步侵蝕。
次日清晨,東宮的密探傳來消息,太子宗鄴文要求蘇子恆立即前往東宮麵見。
走入偏殿時,太子正與詹事府學士周懷德低聲議事,見蘇子恆進來,宗鄴文揮退左右,隻留他一人。
“蘇主事,北疆報告的後續,你可察覺到了什麽?”宗鄴文問道,語氣透著一絲凝重。
蘇子恆將昨夜收到的威脅如實稟報,隨後說道:“殿下,東廠的反應已經超出常規,他們恐怕還有更大的圖謀。”
宗鄴文目光微微一沉:“你說得不錯。東廠背後的鹽商勢力根深蒂固,而盛慕白與魏若鬆的合作,遠遠不止於北疆的糧草問題。”
“殿下認為,他們會采取什麽行動?”蘇子恆問道。
“我已經收到消息,魏若鬆正在暗中推動新的官員任命,試圖掩蓋北疆的問題,並借此將你從吏部調離,徹底斷絕你的影響力。”宗鄴文頓了頓,眼中透出一絲鋒芒,“但你放心,我已經讓詹事府和錦衣衛暗中調查,必要時,我會親自出麵保你周全。”
蘇子恆拱手行禮:“下官多謝殿下信任,必不辜負。”
與此同時,吏部尚書陸廷光也在部署應對。
在一次小範圍的內部會議上,他對蘇子恆說道:“東廠的威脅不可忽視,但你若因此退縮,便是讓他們得逞。”
“尚書大人,下官無懼東廠,但若因此牽連吏部,該如何自處?”蘇子恆問道。
“你隻需繼續做好你的事。至於他們推動的官員任命,我已經準備了反製的對策。”陸廷光話語堅定,“你要記住,吏部是朝廷的根基之一,無論是魏若鬆還是盛慕白,都無法輕易撼動。”
隨後,陸廷光交給蘇子恆一份名單,上麵列著幾名北疆新任命的官員,以及他們背後的詳細關係網絡。
“這些人是他們的核心棋子,接下來,你需要幫助我整理出更清晰的證據,證明這些人確實存在問題。”陸廷光叮囑道。
蘇子恆接過名單,心中已有了計較。
另一邊,魏若鬆果然行動迅速。
在一次朝議上,他突然提出一份新的北疆官員任命名單,試圖以“迅速穩定北疆局勢”為由,加速通過這些人的任命。
“北疆局勢動蕩,糧草問題已有改善,若再耽擱官員任命,恐影響邊疆安穩。”魏若鬆的語氣似乎關切大局,但眼神卻始終落在陸廷光身上。
陸廷光冷冷一笑:“魏侍郎,你所謂的糧草改善,是基於北疆自查還是朝廷的實際調查?這些新任命的官員,是否經過吏部考核?”
魏若鬆麵不改色:“陸尚書,此時考核是否過於遲緩?邊疆事務拖不得。”
朝堂上一片低語,太子宗鄴文適時開口:“邊疆事務確實重要,但吏部的程序同樣不可逾越。既然魏侍郎如此關心北疆事務,不妨再給吏部一些時間,詳細考核這些候選人,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這一句話,既沒有完全否定魏若鬆的提議,也為陸廷光爭取了時間。
宗成君思索片刻,最終下令:“吏部加緊審核,三日內提交最終名單。”
然而,當晚,蘇子恆卻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刺殺。
他正準備就寢時,屋外突然傳來兵刃碰撞的聲音。蘇子恆立即披上外袍,取出一柄短劍,謹慎地靠近窗邊。此時,他的隨從已經與刺客纏鬥在一起,火光映照下,那些刺客身手敏捷,顯然是經過嚴格訓練的死士。
混亂中,一名刺客衝破防線,直撲向蘇子恆。他反應迅速,將短劍擋在胸前,與對方硬碰一擊,勉強避開了要害。千鈞一發之際,府中趕來的錦衣衛迅速將刺客製服。
為首的錦衣衛指揮使程懷山當場查看了刺客的隨身物品,冷冷說道:“這些人是死士,沒有留下任何證據。但蘇主事,這背後是誰,你心裏應該有數。”
蘇子恆臉色凝重:“多謝指揮使救援。看來東廠已經不再掩飾,開始明目張膽地威脅。”
程懷山點頭:“此事我會向殿下稟報,你務必要小心行事。”
刺殺事件並未動搖蘇子恆的決心,三日後,吏部提交了針對魏若鬆名單的最終審核意見,其中明確指出數名候選人的資曆問題,並附上了詳盡的證據。
在早朝上,天武帝聽完陸廷光的奏報,怒拍禦案:“這些人竟然也敢謀求北疆之職!魏若鬆,此事你如何解釋?”
魏若鬆臉色鐵青,沉聲道:“陛下,這些問題或許是個別官員的失誤,臣並不知情。”
“很好,那這些人暫且擱置,由吏部重新舉薦。”天武帝冷聲說道,“北疆事務,絕不容許出任何紕漏!”
魏若鬆再次遭受重挫,而蘇子恆則以其細致入微的調查,徹底鞏固了自己在吏部的地位。
這一日深夜,蘇子恆正在燈下整理卷宗,忽然聽到院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仆從慌張進來稟報:“大人,東廠提督盛慕白派人送了東西過來。”
蘇子恆心中一緊,接過仆從遞來的錦盒,小心地打開,裏麵卻是一隻染了血的箭頭。錦盒底部放著一張紙條,上書四個字:“後果自負。”
他沉默片刻,將箭頭和紙條放迴錦盒,吩咐仆人將東西收起後,繼續埋頭處理手頭的事務。盡管內心如翻江倒海,但他的麵容依然冷靜,仿佛未曾受到任何幹擾。
“盛慕白,這已經不是警告,而是威脅。” 蘇子恆心中暗自警覺。他意識到,東廠不會坐視北疆報告對他們利益的進一步侵蝕。
次日清晨,東宮的密探傳來消息,太子宗鄴文要求蘇子恆立即前往東宮麵見。
走入偏殿時,太子正與詹事府學士周懷德低聲議事,見蘇子恆進來,宗鄴文揮退左右,隻留他一人。
“蘇主事,北疆報告的後續,你可察覺到了什麽?”宗鄴文問道,語氣透著一絲凝重。
蘇子恆將昨夜收到的威脅如實稟報,隨後說道:“殿下,東廠的反應已經超出常規,他們恐怕還有更大的圖謀。”
宗鄴文目光微微一沉:“你說得不錯。東廠背後的鹽商勢力根深蒂固,而盛慕白與魏若鬆的合作,遠遠不止於北疆的糧草問題。”
“殿下認為,他們會采取什麽行動?”蘇子恆問道。
“我已經收到消息,魏若鬆正在暗中推動新的官員任命,試圖掩蓋北疆的問題,並借此將你從吏部調離,徹底斷絕你的影響力。”宗鄴文頓了頓,眼中透出一絲鋒芒,“但你放心,我已經讓詹事府和錦衣衛暗中調查,必要時,我會親自出麵保你周全。”
蘇子恆拱手行禮:“下官多謝殿下信任,必不辜負。”
與此同時,吏部尚書陸廷光也在部署應對。
在一次小範圍的內部會議上,他對蘇子恆說道:“東廠的威脅不可忽視,但你若因此退縮,便是讓他們得逞。”
“尚書大人,下官無懼東廠,但若因此牽連吏部,該如何自處?”蘇子恆問道。
“你隻需繼續做好你的事。至於他們推動的官員任命,我已經準備了反製的對策。”陸廷光話語堅定,“你要記住,吏部是朝廷的根基之一,無論是魏若鬆還是盛慕白,都無法輕易撼動。”
隨後,陸廷光交給蘇子恆一份名單,上麵列著幾名北疆新任命的官員,以及他們背後的詳細關係網絡。
“這些人是他們的核心棋子,接下來,你需要幫助我整理出更清晰的證據,證明這些人確實存在問題。”陸廷光叮囑道。
蘇子恆接過名單,心中已有了計較。
另一邊,魏若鬆果然行動迅速。
在一次朝議上,他突然提出一份新的北疆官員任命名單,試圖以“迅速穩定北疆局勢”為由,加速通過這些人的任命。
“北疆局勢動蕩,糧草問題已有改善,若再耽擱官員任命,恐影響邊疆安穩。”魏若鬆的語氣似乎關切大局,但眼神卻始終落在陸廷光身上。
陸廷光冷冷一笑:“魏侍郎,你所謂的糧草改善,是基於北疆自查還是朝廷的實際調查?這些新任命的官員,是否經過吏部考核?”
魏若鬆麵不改色:“陸尚書,此時考核是否過於遲緩?邊疆事務拖不得。”
朝堂上一片低語,太子宗鄴文適時開口:“邊疆事務確實重要,但吏部的程序同樣不可逾越。既然魏侍郎如此關心北疆事務,不妨再給吏部一些時間,詳細考核這些候選人,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這一句話,既沒有完全否定魏若鬆的提議,也為陸廷光爭取了時間。
宗成君思索片刻,最終下令:“吏部加緊審核,三日內提交最終名單。”
然而,當晚,蘇子恆卻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刺殺。
他正準備就寢時,屋外突然傳來兵刃碰撞的聲音。蘇子恆立即披上外袍,取出一柄短劍,謹慎地靠近窗邊。此時,他的隨從已經與刺客纏鬥在一起,火光映照下,那些刺客身手敏捷,顯然是經過嚴格訓練的死士。
混亂中,一名刺客衝破防線,直撲向蘇子恆。他反應迅速,將短劍擋在胸前,與對方硬碰一擊,勉強避開了要害。千鈞一發之際,府中趕來的錦衣衛迅速將刺客製服。
為首的錦衣衛指揮使程懷山當場查看了刺客的隨身物品,冷冷說道:“這些人是死士,沒有留下任何證據。但蘇主事,這背後是誰,你心裏應該有數。”
蘇子恆臉色凝重:“多謝指揮使救援。看來東廠已經不再掩飾,開始明目張膽地威脅。”
程懷山點頭:“此事我會向殿下稟報,你務必要小心行事。”
刺殺事件並未動搖蘇子恆的決心,三日後,吏部提交了針對魏若鬆名單的最終審核意見,其中明確指出數名候選人的資曆問題,並附上了詳盡的證據。
在早朝上,天武帝聽完陸廷光的奏報,怒拍禦案:“這些人竟然也敢謀求北疆之職!魏若鬆,此事你如何解釋?”
魏若鬆臉色鐵青,沉聲道:“陛下,這些問題或許是個別官員的失誤,臣並不知情。”
“很好,那這些人暫且擱置,由吏部重新舉薦。”天武帝冷聲說道,“北疆事務,絕不容許出任何紕漏!”
魏若鬆再次遭受重挫,而蘇子恆則以其細致入微的調查,徹底鞏固了自己在吏部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