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宸都初雪。蘇子恆站在吏部大堂的窗前,看著雪花飄落。他心中明白,自己雖已在吏部立足,但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南疆糧道使的任命風波暫時平息,但吏部尚書陸廷光早已看穿魏若鬆的意圖。“蘇主事,”陸廷光在書房中看向蘇子恆,聲音低沉,“你上次的表現雖盡職盡責,但魏侍郎不會善罷甘休。若要繼續在吏部行事,還需更小心行事。”


    蘇子恆點頭:“大人教誨,下官定會謹守分寸。但若再遇到不公之事,下官是否該直言?”


    陸廷光眼中閃過一抹複雜:“有些事,該做不該說;有些話,能說不必做。你初來乍到,凡事以安穩為重。”


    蘇子恆垂首應聲,但心中卻暗暗思量:若朝堂皆以平穩為主,那如何匡扶正道?


    幾日後,一道詔令傳到吏部,命文選司準備北疆新防線建設相關的官員調配名單。這一任務看似例行公事,但因涉及北漠匪患,必然是朝廷的關注焦點。


    “蘇主事,陸尚書讓你負責協助整理北疆防務相關的官員資曆檔案。”文選郎中程書輝遞來一疊厚厚的文書,“這次的名單,東廠也會介入審核,你的工作會很棘手。”


    “東廠?”蘇子恆抬頭,眼神微微一凝。他知道,這意味著更多的隱秘政治鬥爭將卷入其中。


    不久後,魏若鬆的隨從帶來一份名單,直言這將是吏部向東廠提交的最終建議。“蘇主事,魏侍郎希望你能盡快完成歸檔。”


    蘇子恆翻看名單,眉頭微皺。他發現其中數名官員的資曆有明顯問題,甚至有人曾被地方巡察院彈劾過,卻因未知原因仍在地方重要職位任職。


    “這些人資曆存疑,恐難擔此重任。”他思索片刻,將問題標注清楚,寫入批注卷宗。


    魏若鬆得到消息後,冷冷一笑,命隨從傳話:“這份名單直接交東廠提督盛慕白,蘇主事無需多此一舉。”


    三日後,蘇子恆應命前往東廠提督府,與提督盛慕白麵談北疆名單。大殷東廠位於紫宸都的北城,門口高牆陰影籠罩,來往之人步履匆匆,麵帶寒意。


    “蘇主事。”盛慕白拿著名單坐在堂中,語氣帶著淡淡的嘲弄,“你對這份名單有什麽意見?”


    蘇子恆行禮答道:“提督大人,這幾人雖在地方有一定名聲,但根據吏部的記錄,他們或曾受彈劾,或履曆有瑕疵,下官以為,恐不合適。”


    “履曆有瑕疵?”盛慕白笑意加深,“年輕人,你是吏部的主事,不是巡察院的禦史。既然吏部已呈交此名單,便說明他們具備資格。”


    “但提督大人,這些問題或許會影響北疆防務。”蘇子恆據理力爭,“若因人事失當貽誤戰事,吏部恐難辭其咎。”


    盛慕白目光一冷,聲音卻依舊平靜:“北疆的事,你一個文官懂多少?決定這些官員去留的,不是吏部,也不是你,而是這份名單背後的力量。”


    蘇子恆拱手,強壓下心中不滿,語氣仍然平和:“下官不敢揣測背後事務,但職責所在,所言所行皆以殷朝安危為重。”


    盛慕白盯著他看了許久,忽然笑了:“好一個‘職責所在’。蘇主事,我倒要看看你能在這朝堂上走多遠。”


    從東廠提督府出來,寒風唿嘯,蘇子恆的心情沉重。這次交鋒雖未有直接後果,但東廠的強硬與魏若鬆的步步緊逼,讓他意識到,自己處在一個危險的權力漩渦之中。


    夜色下,他迴到住處,卻發現門口立著一輛熟悉的馬車。車中走下一位身影,一襲素袍,竟是蕭清婉。


    “清婉姑娘?”蘇子恆驚訝地行禮,“這麽晚,何事相擾?”


    蕭清婉眉眼帶霜,語氣卻溫和:“聽聞你今日與東廠提督對峙,魏侍郎正暗中與陸尚書施壓,恐怕不久後你會成為兩方爭鬥的目標。”


    “爭鬥的目標……”蘇子恆笑了笑,“看來我卷入的這場風波,比我想象的更複雜。”


    蕭清婉輕歎一聲:“你或許不知,東廠提督盛慕白與南疆的鹽商有千絲萬縷的聯係。若你的行事觸及其利益,便不僅僅是官場的風險了。”


    蘇子恆目光微沉:“清婉姑娘為何告知這些?”


    蕭清婉神色不變,卻擲地有聲:“蘇兄,我蕭家雖不幹涉政務,但既然今日你我在此相識,我不願見你因權謀而折損前程。”


    蘇子恆沉默片刻,拱手道:“多謝姑娘提醒,蘇某必銘記在心。”


    次日,吏部例會上,魏若鬆對北疆名單的審批態度強硬,陸廷光雖未直接反駁,但也未表示支持。一時間,大堂內的氣氛劍拔弩張。


    散會後,程書輝暗中提醒蘇子恆:“魏侍郎背後牽涉甚廣,但陸尚書不會輕易妥協。這次北疆名單之爭,不隻是人事問題,而是朝中兩派勢力的博弈。你要麽站邊,要麽遠離。”


    蘇子恆目光堅定,沉聲道:“程大人,下官隻求無愧於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殷朝新政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樺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樺陽並收藏殷朝新政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