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我們贏了!”
有人大喊道。
“贏了!”
“我們贏了!”
越來越多的人大喊道,緊接著,勝利的聲音響徹在整個大安城,全城軍民紛紛手持武器歡唿!
勝利的歡唿聲響徹全城,趙寧躺在王宮門口,他身上的衣服已經被敵人的鮮血浸透。
尹紹之站在他身旁,笑著說:“君上,我們贏了,敵軍已經退兵了。”
王宮裏,卓文姬在昭華殿內不住踱步。
“太後!”李光忽然快步從殿外跑來:“贏了!我們贏了!敵軍已經退了!”
“真的?!”卓文姬不可置信,上前疾走幾步:“可有聽錯?!”
“沒錯!”李光欣喜道:“太後你聽!現在還能聽到百姓們的歡唿聲!”
卓文姬凝神細聽,確實能聽到宮外百姓們的歡唿聲。
卓文姬:“君上呢?!”
“太後放心!”李光道:“君上沒事!”
卓文姬緊繃的神經終於鬆懈了,她身子一軟瞬間脫力,李光攙扶著她往軟榻旁走。
城門處,孟案收攏軍隊,重新整軍。
阮紹安滿臉是血,一身甲胄破爛不堪,正在收攏守城士兵,恢複城內的防禦係統。
顏臣安帶著幾名百姓抓著江衛和張昂過來,這二人頭發散亂、灰頭土臉,顯然已經被教訓過一頓了。
顏臣安身後的兩個壯漢拎小雞仔似的,把這二人拎過來往地上一扔。
“幸好我有先見之明,這兩個賣國賊正欲帶著家眷從城南逃跑。”顏臣安說。
齊言之瞥了一眼二人,說:“通敵叛國的賣國賊,殺了吧。”
“就這麽殺了太便宜他們了!”周景也是滿身狼狽,他咬牙切齒,恨不得撕了江衛和張昂:“他們為了一己之私,險些害得我們亡國,應當車裂!”
“車裂太便宜他們了!”林正陽說:“淩遲吧。”
戴躍麟附和:“這個主意不錯,應當在城門處架起高台,當著全城的麵,一刀一刀將他們淩遲處死,也好給那些心術不正的人看看,通敵叛國的下場。”
江衛和張昂已經嚇得說不出話了。
“還有個主謀呢?”齊言之問道:“那才是大魚,別讓他跑了。”
徐鳳鳴經他這一提醒,才想起來陳堯,於是提著明光劍去了陳府。
徐鳳鳴跟薑冕去了陳堯府上,鄭琰亦步亦趨跟在他們的身後。
阮紹安早就派人將陳府圍得水泄不通了,三人到陳堯府上的時候,陳堯沐浴更衣後氣定神閑地在家裏泡茶。
顯然,他是在等徐鳳鳴他們來。
相比起衣冠楚楚、坦然自若的陳堯,風塵仆仆急行軍趕迴來,又浴血奮殺了一天一夜的徐鳳鳴等人看起來就狼狽多了。
陳堯抬眸瞥了一眼三人,說:“老夫還以為來的會是君上呢,不過也罷,三位請坐。”
徐鳳鳴三人沒動,陳堯說:“怎麽?我一個半死不活的糟老頭子,難道徐大人還怕我不成?”
徐鳳鳴這才歸劍入鞘,跟薑冕走上前去坐在陳堯對麵,陳堯倒了兩杯茶,分別放在徐鳳鳴和薑冕麵前,做了個請的手勢。
鄭琰見狀忙走上前去,端起薑冕麵前的茶杯在鼻尖嗅了嗅,隨後先喝了一口。
陳堯瞥了一眼鄭琰,冷哼道:“你以為誰都跟你們這些不入流的刺客一樣,淨用這些下三濫的勾當?”
“承讓,”鄭琰毫不客氣道:“防人之心不可無,再者,我雖是刺客,但也分得清自己人和外人。我不會敵我不分,把劍尖對準自己人,也不會為了一己之私通敵叛國。”
陳堯:“……”
徐鳳鳴垂眸,看著自己麵前那汩汩往外冒著熱氣的茶杯。
廳外大雪簌簌,屋頂瓦簷上已經落堆滿了雪,院子裏的樹枝上也滿是積雪。
“你們確實挺不是人的,居然想直接換個人來當國君。”鄭琰喝了茶,嗓子潤了,又開始嘴賤了:“你們若是真把君上拉下來了,拱趙暉上位,你們不照樣可以趁著這股風翻身嗎?
何必做得做麽絕?一來就奔著讓趙家亡國滅種去?
現在好了,偷雞不成蝕把米,新君沒迎來,倒把自己九族搭進去了。
嘖,就是不知道那死鬼趙暉在地底下會是個什麽心情。”
“陳大人,”徐鳳鳴有些疲憊地歎了口氣,他心裏頓時湧出一股無力感,不知道是累的,還是別的什麽原因造成的:“我真的沒想到,你們會做到這一步。你這麽做,陳家就再無延續下去的可能了。”
徐鳳鳴也沒想到,內戰歸內戰,自家人再怎麽打,那也是自家人的問題。
可一旦把別的國家牽扯進來,那就另當別論了。
何況,他還打算幫著別國,來滅自己的國家。
不但是徐鳳鳴,包括趙寧、薑冕甚至是閔先生都沒想到,陳堯這老東西居然這麽狠。
他根本就不想幫助趙暉,也沒打算扶持趙暉上位。
他是想直接將趙家人一起弄死,然後重新擁立一位新君。
對於他們來說,不管新來的國君是誰,他們這些舊士族的勢力都不會受損。
相反,不但不會受損,甚至有可能新的國君還要仰仗他們這些本地勢力,才能建立新的政權。
陳堯忽然冷笑一聲,陰陽怪氣道:“嗬,自古成王敗寇,今日不過是我棋差一招罷了,徐大人何必惺惺作態?”
“好一句成王敗寇,”鄭琰抄著手站在旁邊嘲諷道:“你知不知道你一句成王敗寇,有多少人會為此付出生命?”
“你一個殺人如麻的刺客,”陳堯不屑地睨了鄭琰一眼:“不覺得說這話很可笑嗎?你手上沾了多少鮮血?又有多少無辜人生命葬送在你手上?你有什麽資格來質問我?”
“他確實沒資格質問你,”薑冕神色平靜,直視著陳堯:“但同樣,你也沒有資格貶低他。
有一句話他說的對,他即使是個陰險下作,沒有道德底線的刺客,但他不會把劍尖對準自己人。
而身為士大夫的你,卻親手策劃了一場滅國大戰。
他陰險下作,殺人如麻縱然可恥,你為了自己的利益,棄江山社稷於不顧,棄天下蒼生於不顧,就不可恨了嗎?”
這是鄭琰從事刺客行業這麽多年以來,第一次有人如此維護他。
鄭琰沒想到他的小殿下現如今這麽討厭他,居然還會在外人麵前維護他。
鄭琰心裏驀地一酸,感動得都快哭了,恨不得抱著薑冕的大腿大哭一場:“殿下……”
薑冕:“閉嘴。”
陳堯嗤笑兩聲,薑冕卻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你故意放出今上並非先帝之子的謠言,又造大聲勢,讓國君和丞相君臣離心。
又故意誇大其詞彈劾閔相,逼走閔相,最後再用你編排好的謠言攛掇趙暉謀反。
這一樁樁、一件件,那一件光彩?”
“我不光彩,”陳堯說:“難道你們就光彩?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說自己絕對問心無愧,從來沒有做過半點壞事?!”
薑冕:“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這世上,有些錯可以犯,有些不能。”
陳堯:“薑冕,你可真是厚此薄彼啊,你們楚人都是這般虛情假意嗎?”
薑冕迴敬道:“我們楚人或許會同室操戈、兄弟鬩牆,但楚人再不濟,也不會通敵賣國。”
徐鳳鳴:“我能理解新法頒布後,貴族的權利受損,你們會做出各種反抗的舉動。但我沒料到,你們會真的賣國。”
自古以來,曆史上的每一次變法,都是一條血淋淋的血路。
隻要是變法就勢必會傷害一方的權利,爭鬥是不可避免的。
“什麽新法?那不過是一群沒有思想、愚昧無知、未曾教化的螻蟻罷了,偏生你們還把他們當人。”
陳堯嗤笑一聲,滿臉的鄙夷:“一群螻蟻,妄想與神論高低,難道不荒唐嗎?”
“哪裏荒唐?”徐鳳鳴反問道:“你不過是借著你祖上的餘蔭方有如今的地位,若不是托庇於餘蔭,你跟你口中的螻蟻有什麽區別?你有什麽資格瞧不起他們?”
“你說得對,我確實沒資格瞧不起他們。”陳堯說:“可你真的覺得閔衡做的是對的嗎?
喂不飽的狗養不熟的狼,貪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你不會不明白吧?
人是永遠不會滿足的,他們一旦有了這個東西,就會想要別的東西。一個欲望得到滿足,就會滋生更大的欲望。
你以為,你們費盡心機促成的新法,讓他們有了如今這樣能吃飽穿暖的日子,他們就真的會對你們感恩戴德嗎?
不,他們隻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這都是他們應得的。並且,待日後日久天長,他們會滋生更大的欲望。
籠中的小鳥一旦見過籠子外的海闊天空,它就再也不會甘願待在籠子裏了。
被馴養的鷹一旦嚐過自由的味道,就再也不會甘願被束縛。
人也一樣,一旦有了不屬於他這層次的認知和見識,他就會不滿於現狀,會產生逆反心理,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打破這種平衡,然後製造各種各樣的麻煩和戰亂。
這樣一來,天下就會民不聊生,就會陷入戰亂。
而要想規避這樣的事情發生,就要將他們束縛在牢籠裏,讓他們忙起來,但又不能給他們創造太好的條件,勉強能維持溫飽就夠了。
就像馴獸一樣,你既不能讓它餓著,因為它餓極了就會傷人。
但你又不能喂太飽,這樣會讓它安於現狀,徹底失去獸性,也就完全沒有了利用價值。”
“所以,”鄭琰說:“這就是你叛國的理由嗎?”
徐鳳鳴:“他們是人,不是牛馬畜生。”
“人?”陳堯仿佛聽到了天大的笑話一般,不禁失笑出聲:“可笑,什麽是人?
生而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惡淵而為善,無尤也。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可這世界上千千萬萬的人,有幾個能做到?
人之初性本善,嗬,可人真的本性善良嗎?
荒田無可耕,一耕有人爭,肚裏無食無人知,身上無衣受人欺。
人啊,都是利字當頭,人性是會隨著利益的大小而變的,利益小時還好,利益大到一定程度時,人性的醜陋就會一覽無餘地顯現出來。
這世界上所有的關係都是利益關係,利益在哪,人心就在哪。
哪怕是父子手足之間,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都會兵戎相向,這世界上為了利益父子相殘、兄弟鬩牆的戲碼還少嗎?
哪怕是身為王室,都不能免俗,古往今來,上演過多少為了那萬人之上的位置殺父弑母、手足相殘的局麵?
什麽是人性?
貪婪、自私、虛偽、愚昧、無知、懶惰、驕傲、妒忌是人與生俱來的劣根性,貪得無厭、得寸進尺、得隴望蜀、欲壑難填才是人之本性。
多少人明明揣著私心,卻苟求別人大度,滿口仁義道德,背地裏幹的淨是肮髒不堪的勾當?!
明明一肚子壞水,一肚子算計,可偏偏還做出一副正義凜然冠冕堂皇的樣子。
更可笑的是那些螻蟻一般的人口口聲聲想要公平,他們無比憎惡我們貴族,卻又人人都想成為貴族!
人性本惡!人性若是沒有束縛,那麽這個世界早就變成人間煉獄了!”
“你說得對,人性本惡,所以這個世界才有規矩和法度。”徐鳳鳴原本對這個年過半百,所有算計和謀劃盡數付諸東流的人有那麽一絲一縷的憐憫。
畢竟站在他的立場來說,他其實是沒錯的,他祖上有功,子孫後代托庇餘蔭承襲功德,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
現在他的權勢一朝化為烏有,他心裏有恨也是人之常情,畢竟這事換在誰身上誰也受不了。
可當他聽見陳堯這一番話後,他對他最後的一點憐憫都沒了。
“欲求不滿、貪得無厭確實是人性,”徐鳳鳴說:“可就是因為人的這些劣根性,這個世界才有了規矩、法度、禮儀、研發出了字體、語言。
若是人沒有了欲望,社會就會止步不前,文明就不會進步。
人人都有劣根性,人人都是利己且極度自私的,可有的人能被道德良知或是規矩法度約束住。
衡量一個人的好壞標準不是道德,而是法度。”
“何況,誰說人性隻有卑劣的一麵?”徐鳳鳴看向陳堯,厭惡不屑的神情中,帶著幾分憐憫:“大安被圍城的時候,全城百姓沒有一人逃跑,所有百姓跟隨著君上死戰不降,這是人性的善。
當初造反的百姓得知大安被圍城的時候,紛紛拿著農具穿著草鞋,在明知道麵對敵人的是訓練有素、全副武裝的軍隊時,仍然義無反顧地衝出來跟敵人浴血拚殺的時候,也是人性的善。
還有,您的外孫趙暉全心全意信任你,以為你真的是一心一意替他謀劃,想扶持他上位。
最後聽你的話跟別國聯盟,導致引狼入室,讓自己死在亂軍中,這也是人性的善。
這是信任,他信任你,才會相信你,才會聽你的話謀反。
可是你辜負了他的信任,可悲的是趙暉到死都不知道,他的外祖父,從來就沒打算拱他上位。
陳大人,人性是複雜且不可論證的,有卑劣的一麵,也有善良的一麵。
人性不是你自以為看了點世態人情就能輕易下定論的,不過可惜,你隻有一麵,所以你隻能看見一麵。”
“還有,”薑冕接口道:“這不是你通敵叛國的理由,更不是你背棄盟約,害死趙暉的理由。
因為不管趙暉做出了多麽罪大惡極的事,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他自始至終、全心全意相信你。
你,比起古往今來那些父子相殘、兄弟鬩牆,亦或是謀反的人更為可恨。
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縱然為人所不齒,但他們起碼沒有出賣自己的國家。
要論通敵叛國,你是古往今來第一人。
就憑你,還想跟鄭琰比?你也配?”
鄭琰沒想到薑冕這麽在意自己,最後還不忘再齜陳堯一頓,心裏頓時暗爽。
陳堯:“……”
薑冕殺人誅心,一句話將陳堯強撐起來的那點心理防線徹底摧毀。
對陳堯這樣養尊處優,從小讀聖賢書長大,又極看重名聲的人來說,沒有什麽是比直接揭下他的遮羞布,讓他無遮無掩顯露在人前的行為來得更為致命。
話已至此,沒什麽好說的了,徐鳳鳴跟薑冕起身走了。
“現在外麵的百姓們計劃著把你淩遲以解心頭之恨,”鄭琰說:“我若是你的話,或許會先自盡,免得受皮肉之苦。”
鄭琰說完,跟在徐鳳鳴二人身後走了。
這天下午,鄭琰奉徐鳳鳴的命令,提著周衝的人頭去了大安城外的榆林行宮。
他將周衝的人頭放在太王太後的案幾上。
“我有時候真的不明白,不管是誰當國君,”鄭琰實在搞不懂這老太婆腦子裏裝的什麽:“你都是名正言順的太王太後,你為什麽非要作死?”
鄭琰說罷,轉身走了。
太王太後驀地一怔,與案幾上那個雙眼緊閉的人頭靜靜對峙許久。
大軍退去後,接下來的就是一係列的收尾工作。
守城的軍隊和禁軍幾乎全軍覆沒,要重新組織安排,壞掉的城牆和城門,以及城內垮塌破損的房屋要修葺,軍隊要安撫,大溪城還要重新派人去鎮守等等一係列問題。
別的不說,就說城內外的屍體都搬了好久,挖坑埋都埋了三天三夜才埋完。
(人性是複雜且不可論證的——康德。)
有人大喊道。
“贏了!”
“我們贏了!”
越來越多的人大喊道,緊接著,勝利的聲音響徹在整個大安城,全城軍民紛紛手持武器歡唿!
勝利的歡唿聲響徹全城,趙寧躺在王宮門口,他身上的衣服已經被敵人的鮮血浸透。
尹紹之站在他身旁,笑著說:“君上,我們贏了,敵軍已經退兵了。”
王宮裏,卓文姬在昭華殿內不住踱步。
“太後!”李光忽然快步從殿外跑來:“贏了!我們贏了!敵軍已經退了!”
“真的?!”卓文姬不可置信,上前疾走幾步:“可有聽錯?!”
“沒錯!”李光欣喜道:“太後你聽!現在還能聽到百姓們的歡唿聲!”
卓文姬凝神細聽,確實能聽到宮外百姓們的歡唿聲。
卓文姬:“君上呢?!”
“太後放心!”李光道:“君上沒事!”
卓文姬緊繃的神經終於鬆懈了,她身子一軟瞬間脫力,李光攙扶著她往軟榻旁走。
城門處,孟案收攏軍隊,重新整軍。
阮紹安滿臉是血,一身甲胄破爛不堪,正在收攏守城士兵,恢複城內的防禦係統。
顏臣安帶著幾名百姓抓著江衛和張昂過來,這二人頭發散亂、灰頭土臉,顯然已經被教訓過一頓了。
顏臣安身後的兩個壯漢拎小雞仔似的,把這二人拎過來往地上一扔。
“幸好我有先見之明,這兩個賣國賊正欲帶著家眷從城南逃跑。”顏臣安說。
齊言之瞥了一眼二人,說:“通敵叛國的賣國賊,殺了吧。”
“就這麽殺了太便宜他們了!”周景也是滿身狼狽,他咬牙切齒,恨不得撕了江衛和張昂:“他們為了一己之私,險些害得我們亡國,應當車裂!”
“車裂太便宜他們了!”林正陽說:“淩遲吧。”
戴躍麟附和:“這個主意不錯,應當在城門處架起高台,當著全城的麵,一刀一刀將他們淩遲處死,也好給那些心術不正的人看看,通敵叛國的下場。”
江衛和張昂已經嚇得說不出話了。
“還有個主謀呢?”齊言之問道:“那才是大魚,別讓他跑了。”
徐鳳鳴經他這一提醒,才想起來陳堯,於是提著明光劍去了陳府。
徐鳳鳴跟薑冕去了陳堯府上,鄭琰亦步亦趨跟在他們的身後。
阮紹安早就派人將陳府圍得水泄不通了,三人到陳堯府上的時候,陳堯沐浴更衣後氣定神閑地在家裏泡茶。
顯然,他是在等徐鳳鳴他們來。
相比起衣冠楚楚、坦然自若的陳堯,風塵仆仆急行軍趕迴來,又浴血奮殺了一天一夜的徐鳳鳴等人看起來就狼狽多了。
陳堯抬眸瞥了一眼三人,說:“老夫還以為來的會是君上呢,不過也罷,三位請坐。”
徐鳳鳴三人沒動,陳堯說:“怎麽?我一個半死不活的糟老頭子,難道徐大人還怕我不成?”
徐鳳鳴這才歸劍入鞘,跟薑冕走上前去坐在陳堯對麵,陳堯倒了兩杯茶,分別放在徐鳳鳴和薑冕麵前,做了個請的手勢。
鄭琰見狀忙走上前去,端起薑冕麵前的茶杯在鼻尖嗅了嗅,隨後先喝了一口。
陳堯瞥了一眼鄭琰,冷哼道:“你以為誰都跟你們這些不入流的刺客一樣,淨用這些下三濫的勾當?”
“承讓,”鄭琰毫不客氣道:“防人之心不可無,再者,我雖是刺客,但也分得清自己人和外人。我不會敵我不分,把劍尖對準自己人,也不會為了一己之私通敵叛國。”
陳堯:“……”
徐鳳鳴垂眸,看著自己麵前那汩汩往外冒著熱氣的茶杯。
廳外大雪簌簌,屋頂瓦簷上已經落堆滿了雪,院子裏的樹枝上也滿是積雪。
“你們確實挺不是人的,居然想直接換個人來當國君。”鄭琰喝了茶,嗓子潤了,又開始嘴賤了:“你們若是真把君上拉下來了,拱趙暉上位,你們不照樣可以趁著這股風翻身嗎?
何必做得做麽絕?一來就奔著讓趙家亡國滅種去?
現在好了,偷雞不成蝕把米,新君沒迎來,倒把自己九族搭進去了。
嘖,就是不知道那死鬼趙暉在地底下會是個什麽心情。”
“陳大人,”徐鳳鳴有些疲憊地歎了口氣,他心裏頓時湧出一股無力感,不知道是累的,還是別的什麽原因造成的:“我真的沒想到,你們會做到這一步。你這麽做,陳家就再無延續下去的可能了。”
徐鳳鳴也沒想到,內戰歸內戰,自家人再怎麽打,那也是自家人的問題。
可一旦把別的國家牽扯進來,那就另當別論了。
何況,他還打算幫著別國,來滅自己的國家。
不但是徐鳳鳴,包括趙寧、薑冕甚至是閔先生都沒想到,陳堯這老東西居然這麽狠。
他根本就不想幫助趙暉,也沒打算扶持趙暉上位。
他是想直接將趙家人一起弄死,然後重新擁立一位新君。
對於他們來說,不管新來的國君是誰,他們這些舊士族的勢力都不會受損。
相反,不但不會受損,甚至有可能新的國君還要仰仗他們這些本地勢力,才能建立新的政權。
陳堯忽然冷笑一聲,陰陽怪氣道:“嗬,自古成王敗寇,今日不過是我棋差一招罷了,徐大人何必惺惺作態?”
“好一句成王敗寇,”鄭琰抄著手站在旁邊嘲諷道:“你知不知道你一句成王敗寇,有多少人會為此付出生命?”
“你一個殺人如麻的刺客,”陳堯不屑地睨了鄭琰一眼:“不覺得說這話很可笑嗎?你手上沾了多少鮮血?又有多少無辜人生命葬送在你手上?你有什麽資格來質問我?”
“他確實沒資格質問你,”薑冕神色平靜,直視著陳堯:“但同樣,你也沒有資格貶低他。
有一句話他說的對,他即使是個陰險下作,沒有道德底線的刺客,但他不會把劍尖對準自己人。
而身為士大夫的你,卻親手策劃了一場滅國大戰。
他陰險下作,殺人如麻縱然可恥,你為了自己的利益,棄江山社稷於不顧,棄天下蒼生於不顧,就不可恨了嗎?”
這是鄭琰從事刺客行業這麽多年以來,第一次有人如此維護他。
鄭琰沒想到他的小殿下現如今這麽討厭他,居然還會在外人麵前維護他。
鄭琰心裏驀地一酸,感動得都快哭了,恨不得抱著薑冕的大腿大哭一場:“殿下……”
薑冕:“閉嘴。”
陳堯嗤笑兩聲,薑冕卻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你故意放出今上並非先帝之子的謠言,又造大聲勢,讓國君和丞相君臣離心。
又故意誇大其詞彈劾閔相,逼走閔相,最後再用你編排好的謠言攛掇趙暉謀反。
這一樁樁、一件件,那一件光彩?”
“我不光彩,”陳堯說:“難道你們就光彩?試問這天底下,誰敢說自己絕對問心無愧,從來沒有做過半點壞事?!”
薑冕:“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這世上,有些錯可以犯,有些不能。”
陳堯:“薑冕,你可真是厚此薄彼啊,你們楚人都是這般虛情假意嗎?”
薑冕迴敬道:“我們楚人或許會同室操戈、兄弟鬩牆,但楚人再不濟,也不會通敵賣國。”
徐鳳鳴:“我能理解新法頒布後,貴族的權利受損,你們會做出各種反抗的舉動。但我沒料到,你們會真的賣國。”
自古以來,曆史上的每一次變法,都是一條血淋淋的血路。
隻要是變法就勢必會傷害一方的權利,爭鬥是不可避免的。
“什麽新法?那不過是一群沒有思想、愚昧無知、未曾教化的螻蟻罷了,偏生你們還把他們當人。”
陳堯嗤笑一聲,滿臉的鄙夷:“一群螻蟻,妄想與神論高低,難道不荒唐嗎?”
“哪裏荒唐?”徐鳳鳴反問道:“你不過是借著你祖上的餘蔭方有如今的地位,若不是托庇於餘蔭,你跟你口中的螻蟻有什麽區別?你有什麽資格瞧不起他們?”
“你說得對,我確實沒資格瞧不起他們。”陳堯說:“可你真的覺得閔衡做的是對的嗎?
喂不飽的狗養不熟的狼,貪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你不會不明白吧?
人是永遠不會滿足的,他們一旦有了這個東西,就會想要別的東西。一個欲望得到滿足,就會滋生更大的欲望。
你以為,你們費盡心機促成的新法,讓他們有了如今這樣能吃飽穿暖的日子,他們就真的會對你們感恩戴德嗎?
不,他們隻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這都是他們應得的。並且,待日後日久天長,他們會滋生更大的欲望。
籠中的小鳥一旦見過籠子外的海闊天空,它就再也不會甘願待在籠子裏了。
被馴養的鷹一旦嚐過自由的味道,就再也不會甘願被束縛。
人也一樣,一旦有了不屬於他這層次的認知和見識,他就會不滿於現狀,會產生逆反心理,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打破這種平衡,然後製造各種各樣的麻煩和戰亂。
這樣一來,天下就會民不聊生,就會陷入戰亂。
而要想規避這樣的事情發生,就要將他們束縛在牢籠裏,讓他們忙起來,但又不能給他們創造太好的條件,勉強能維持溫飽就夠了。
就像馴獸一樣,你既不能讓它餓著,因為它餓極了就會傷人。
但你又不能喂太飽,這樣會讓它安於現狀,徹底失去獸性,也就完全沒有了利用價值。”
“所以,”鄭琰說:“這就是你叛國的理由嗎?”
徐鳳鳴:“他們是人,不是牛馬畜生。”
“人?”陳堯仿佛聽到了天大的笑話一般,不禁失笑出聲:“可笑,什麽是人?
生而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惡淵而為善,無尤也。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可這世界上千千萬萬的人,有幾個能做到?
人之初性本善,嗬,可人真的本性善良嗎?
荒田無可耕,一耕有人爭,肚裏無食無人知,身上無衣受人欺。
人啊,都是利字當頭,人性是會隨著利益的大小而變的,利益小時還好,利益大到一定程度時,人性的醜陋就會一覽無餘地顯現出來。
這世界上所有的關係都是利益關係,利益在哪,人心就在哪。
哪怕是父子手足之間,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時候都會兵戎相向,這世界上為了利益父子相殘、兄弟鬩牆的戲碼還少嗎?
哪怕是身為王室,都不能免俗,古往今來,上演過多少為了那萬人之上的位置殺父弑母、手足相殘的局麵?
什麽是人性?
貪婪、自私、虛偽、愚昧、無知、懶惰、驕傲、妒忌是人與生俱來的劣根性,貪得無厭、得寸進尺、得隴望蜀、欲壑難填才是人之本性。
多少人明明揣著私心,卻苟求別人大度,滿口仁義道德,背地裏幹的淨是肮髒不堪的勾當?!
明明一肚子壞水,一肚子算計,可偏偏還做出一副正義凜然冠冕堂皇的樣子。
更可笑的是那些螻蟻一般的人口口聲聲想要公平,他們無比憎惡我們貴族,卻又人人都想成為貴族!
人性本惡!人性若是沒有束縛,那麽這個世界早就變成人間煉獄了!”
“你說得對,人性本惡,所以這個世界才有規矩和法度。”徐鳳鳴原本對這個年過半百,所有算計和謀劃盡數付諸東流的人有那麽一絲一縷的憐憫。
畢竟站在他的立場來說,他其實是沒錯的,他祖上有功,子孫後代托庇餘蔭承襲功德,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
現在他的權勢一朝化為烏有,他心裏有恨也是人之常情,畢竟這事換在誰身上誰也受不了。
可當他聽見陳堯這一番話後,他對他最後的一點憐憫都沒了。
“欲求不滿、貪得無厭確實是人性,”徐鳳鳴說:“可就是因為人的這些劣根性,這個世界才有了規矩、法度、禮儀、研發出了字體、語言。
若是人沒有了欲望,社會就會止步不前,文明就不會進步。
人人都有劣根性,人人都是利己且極度自私的,可有的人能被道德良知或是規矩法度約束住。
衡量一個人的好壞標準不是道德,而是法度。”
“何況,誰說人性隻有卑劣的一麵?”徐鳳鳴看向陳堯,厭惡不屑的神情中,帶著幾分憐憫:“大安被圍城的時候,全城百姓沒有一人逃跑,所有百姓跟隨著君上死戰不降,這是人性的善。
當初造反的百姓得知大安被圍城的時候,紛紛拿著農具穿著草鞋,在明知道麵對敵人的是訓練有素、全副武裝的軍隊時,仍然義無反顧地衝出來跟敵人浴血拚殺的時候,也是人性的善。
還有,您的外孫趙暉全心全意信任你,以為你真的是一心一意替他謀劃,想扶持他上位。
最後聽你的話跟別國聯盟,導致引狼入室,讓自己死在亂軍中,這也是人性的善。
這是信任,他信任你,才會相信你,才會聽你的話謀反。
可是你辜負了他的信任,可悲的是趙暉到死都不知道,他的外祖父,從來就沒打算拱他上位。
陳大人,人性是複雜且不可論證的,有卑劣的一麵,也有善良的一麵。
人性不是你自以為看了點世態人情就能輕易下定論的,不過可惜,你隻有一麵,所以你隻能看見一麵。”
“還有,”薑冕接口道:“這不是你通敵叛國的理由,更不是你背棄盟約,害死趙暉的理由。
因為不管趙暉做出了多麽罪大惡極的事,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他自始至終、全心全意相信你。
你,比起古往今來那些父子相殘、兄弟鬩牆,亦或是謀反的人更為可恨。
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縱然為人所不齒,但他們起碼沒有出賣自己的國家。
要論通敵叛國,你是古往今來第一人。
就憑你,還想跟鄭琰比?你也配?”
鄭琰沒想到薑冕這麽在意自己,最後還不忘再齜陳堯一頓,心裏頓時暗爽。
陳堯:“……”
薑冕殺人誅心,一句話將陳堯強撐起來的那點心理防線徹底摧毀。
對陳堯這樣養尊處優,從小讀聖賢書長大,又極看重名聲的人來說,沒有什麽是比直接揭下他的遮羞布,讓他無遮無掩顯露在人前的行為來得更為致命。
話已至此,沒什麽好說的了,徐鳳鳴跟薑冕起身走了。
“現在外麵的百姓們計劃著把你淩遲以解心頭之恨,”鄭琰說:“我若是你的話,或許會先自盡,免得受皮肉之苦。”
鄭琰說完,跟在徐鳳鳴二人身後走了。
這天下午,鄭琰奉徐鳳鳴的命令,提著周衝的人頭去了大安城外的榆林行宮。
他將周衝的人頭放在太王太後的案幾上。
“我有時候真的不明白,不管是誰當國君,”鄭琰實在搞不懂這老太婆腦子裏裝的什麽:“你都是名正言順的太王太後,你為什麽非要作死?”
鄭琰說罷,轉身走了。
太王太後驀地一怔,與案幾上那個雙眼緊閉的人頭靜靜對峙許久。
大軍退去後,接下來的就是一係列的收尾工作。
守城的軍隊和禁軍幾乎全軍覆沒,要重新組織安排,壞掉的城牆和城門,以及城內垮塌破損的房屋要修葺,軍隊要安撫,大溪城還要重新派人去鎮守等等一係列問題。
別的不說,就說城內外的屍體都搬了好久,挖坑埋都埋了三天三夜才埋完。
(人性是複雜且不可論證的——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