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中,趙寧一刀斬殺了一名騎馬的羌人,搶過馬,將歐陽先生放在了馬背上。
經過這麽一折騰,歐陽先生已經醒了,他費力地睜開眼,看見趙寧跟徐鳳鳴在奮力廝殺。
歐陽先生太過虛弱,他張了張嘴,嘴唇無聲地張合著:“殿下……”
突然,一個羌人騎著一匹馬從另一邊巷道衝出來,手持彎刀劈向徐鳳鳴後背。
趙寧反應極快,將手中彎刀狠狠擲出,他力道極大,那彎刀破空而出,旋轉著飛向那人,自他後背貫穿,劍尖帶著血線從他胸口冒了出來。
徐鳳鳴總算察覺到背後的動靜,迴頭一看,見那羌人從馬上跌落下來。
“上馬!”趙寧喝道!
徐鳳鳴反手一刀,將一名騎著馬的西戎人斬落於馬下,他迅速將那西戎人身上的弓箭取下來背在身上,抓住韁繩,身子一縱翻身上了馬。
趙寧重新撿起一把彎刀,殺了一人,也翻身上了馬。
逃跑的百姓也意識到不想死就必須拚命,紛紛撿起武器反抗,有些人有樣學樣,學著徐鳳鳴二人的樣子搶馬。
他們大概知道隻有跟著他們二人才有可能逃出去,紛紛向徐鳳鳴跟趙寧二人身邊聚集。
長街上,箭矢四處飛射,城中全是火光,廝殺聲變得大了起來,百姓漸漸被驚動,但卻沒人敢出門來看一眼。
徐鳳鳴騎著馬往城門處衝,趙寧緊隨其後,其餘百姓紛紛跟在身後,不一會兒,就形成了一支一兩百人的隊伍。
這些人裏麵有人騎馬,有人沒搶到馬,隻能拚命跟著跑,還有一些人知道自己逃不出去了,索性調轉方向往迴跑,替其餘人拖延時間。
現在驚動了全城的軍隊,徐鳳鳴還在擔憂該怎麽衝破城門關隘,然而真到了城門處,卻發現城門大開,沿著城門的整條街都已燒了起來,火勢迅速朝城門口蔓延。
城門口亂作一團,街道上不但有各種各樣服飾不一的軍隊,還有因為家裏著火,被迫逃出來的百姓。
軍隊奮力地想把人往迴趕,然而火勢太大,百姓們都爭先恐後地往外逃。
百姓太多了,那些人見轟不迴去百姓,於是紛紛抽出武器對準了百姓。
徐鳳鳴當機立斷,鬆開韁繩,手持長弓,反手從背後的箭筒裏抽出長箭,彎弓開弦,對準了一名手持彎刀衝向一個抱著小孩的女人,一鬆弦,一箭如流星般飛射而去!
那人被射中手臂,痛吼一聲,手上的彎刀應聲落地。
徐鳳鳴再次抽出一根箭矢,拉弓,再一箭射去,箭矢正中那人胸口。
那女人當即護著懷裏大哭的小孩,跟著人群跑去。
他再次搭弓射箭,接連將箭筒裏的羽箭射出,趙寧跟他並排而走,替他擋去從四麵八方飛來的箭矢。
徐鳳鳴將所有的箭射光,他扔掉長弓,左手抓住韁繩,右手手持彎刀。
“駕——!”
徐鳳鳴跟趙寧一抖韁繩,如一把長劍的劍尖一般,直直插入人群,硬生生在那水泄不通的人群裏劈出一道口子來,帶著身後的人往城門口衝去。
豁口倏然被打開,城內的老百姓跟著一起逃出城外。
一出了城,所有人都十分有默契地分散開來,如匯入大海的河流一般,四散逃去。
身後追出來的追兵隻得分散兵力去追,徐鳳鳴跟趙寧沒做停留,於黑暗中奔馳而去。
這麽一折騰,歐陽先生又暈了過去。
他們沒有立即趕往阿勒村,而是騎著馬帶著歐陽先生,以及一群跟在他們身後逃出來的百姓在草原上跑出去好遠,最後才折返迴了阿勒村。
胡濯塵正在家裏等著,見滿身是血的趙寧和徐鳳鳴帶著昏迷的歐陽先生迴來,忙迎了上來,幫助趙寧把歐陽先生放在榻上,開始替歐陽先生診治。
這一晚上的折騰,趙寧跟徐鳳鳴都已精疲力竭,兩人將手上的彎刀隨手扔在地上,那彎刀已經卷了刃,落地時發出一聲金戈相交的聲響,上麵滿是斑駁的血跡和大小不一的缺口。
二人坐在一旁喘氣,默默地看著胡濯塵替歐陽先生診治,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經過兩天的調養,依拉勒傷還沒好,不過能下地了,他倒了兩碗水,緩慢地挪動著步子,費力地將水送到徐鳳鳴跟趙寧麵前。
徐鳳鳴禮貌地笑了笑,微一點頭,才發現自己手抬不起來了。
趙寧當即急了:“受傷了?!”
說著就去扒拉徐鳳鳴,徐鳳鳴不知道被趙寧碰到什麽地方了,他隻覺得自己渾身都疼,被趙寧這麽一折騰,疼得他直吸氣:“好人,你先讓我喝口水。”
趙寧接過依拉勒遞過來的水,小心地端著碗湊到徐鳳鳴嘴邊喂他喝了。
徐鳳鳴喝了一口水,覺得舒服多了,滿足地往後靠,又疼得抽了一口氣。
趙寧什麽都顧不得了,抱著徐鳳鳴進了屋,他小心地把徐鳳鳴放在榻上,輕手輕腳地解開徐鳳鳴的衣衫,看見徐鳳鳴手臂上、肩膀上、和背上均有傷口。
好在那傷口不深,應該是在白城的時候被箭矢擦傷的。
受傷的徐鳳鳴還沒怎麽樣,趙寧那眼眶倏地紅了。
他沒吭聲,小心地替徐鳳鳴清洗了傷口上了藥,隨後隔著繃帶,心疼地在徐鳳鳴肩上的傷口處輕輕地落下一個吻。
那繃帶隻是薄薄的一塊布,他溫熱的氣息隔著繃帶傳到徐鳳鳴身上,徐鳳鳴被他這麽一折騰,傷口又疼又癢,伸出另一隻傷口相對較少的手推了推趙寧的腦袋:“別鬧,癢……”
趙寧抬眸看徐鳳鳴,徐鳳鳴瞧見他微張的嘴唇微微顫抖著,眼眶發紅,眼睛裏氤氳著水汽,仿佛下一秒,那水珠就要從眼眶裏滾出來。
徐鳳鳴:“……”
徐鳳鳴看著這樣的趙寧,有些心疼,腦子裏卻不合時宜地想起自己在王宮對卓文姬說過的話,和自己離開長離山莊時對母親說的話。
以及,把薑黎的遭遇全部強算在他的頭上這些事。
他突然覺得自己挺不是東西的,趙寧這麽待他,而他對趙寧的感情,始終保留著一絲餘地。
徐鳳鳴滿心愧疚,又無比心疼地伸手撫上趙寧的眉眼,輕輕拭去他眼角的血漬:“沒事,隻是小傷。”
他覺得是小傷,趙寧可不這麽想,他隻覺得是自己沒有保護好徐鳳鳴,才會讓徐鳳鳴受傷。
他無比自責,又想起五年前他去晚一步,隻看見滿地的廢墟時的情景。
趙寧沒說話,輕輕地去親吻徐鳳鳴的額頭,最後一路往下,含住了他柔軟的唇。
兩個人不是第一次親吻,然而這一次趙寧卻十分笨拙,他極其溫柔,卻格外稚拙,甚至比兩個人第一次時更顯拙笨。
他一下一下的,似乎總是不知該怎麽去親吻,然而徐鳳鳴卻在他笨拙的動作中,感覺到了趙寧未曾宣之於口的愛意。
趙寧像是在對待一個放在心底很久很久,最後費勁心思才終於得到的稀世珍寶一般,小心翼翼地,近乎虔誠地去接近,卻又怕把他弄疼了似的,不知道該怎麽做,隻得笨拙地靠親吻表達著自己的感情。
徐鳳鳴卻覺得這一次的親吻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讓他迷戀,他本能地抱住趙寧的脖頸,迴應趙寧。
徐鳳鳴受著傷,趙寧害怕自己忍不住,隻得依依不舍地放開他。
他直起身子,看著徐鳳鳴嫣紅的唇微張著,輕輕地喘著氣。
他知道徐鳳鳴在想什麽,然而現在徐鳳鳴還有傷在身,他生怕弄疼了他,隻得俯下身去,在徐鳳鳴嘴角親了一口,又溫柔地吻了吻他的額頭。
“你身上有傷,我們還有很多時間,等你好了。”趙寧低聲道,他也在喘氣,說話時氣息有點不穩。
趙寧起身坐在榻邊緩了一會兒,等自己緩過勁來,才複又抱著徐鳳鳴:“要睡會嗎?”
徐鳳鳴想了想,搖了搖頭,歐陽先生還沒醒,剛才還有好多人跟著他們一起迴來了,現在不是睡覺的時候。
於是趙寧起身拿了套衣服過來,替徐鳳鳴穿衣服,徐鳳鳴說:“我們出城的時候是誰在幫我們?”
徐鳳鳴也不是傻的,天底下沒有這麽巧的事,正好趕在他們出城的時候城門失火了。
當時一片混亂,徐鳳鳴雖然沒看見人,但他知道,一定有什麽人在幫助他們,甚至在他們跑出城後,幫他們擋住了追兵,否則他們不會那麽輕易就逃出來。
“應該是謝潛,”趙寧替徐鳳鳴穿上中衣,給他係上衣帶。
“謝潛?”徐鳳鳴想了想:“是閔先生身邊那個刺客?”
“嗯。”趙寧應了一聲。
現在徐鳳鳴能想通了,想來那謝潛,應該是趙寧跑出大安後,閔先生讓他來保護趙寧的。
徐鳳鳴穿好衣服,重新束發後,趙寧自己才換了一身衣服。
兩個人走出房門,看見院子裏擠滿了人。
跟著他們一起迴來的,還有三十幾人,均是從大牢裏逃出來的百姓,這裏麵有羌人、氐人、東胡人。
幾十個人安靜地擠在院子裏,或坐或躺,均沒有人出聲,見房門打開,所有人齊齊轉頭看了過來。
胡濯塵在人群中挨個給他們治傷,另一邊,一名沒有受傷的人在幫歐陽先生熬藥。
徐鳳鳴出門,趙寧要扶他,被他拒絕了,然而他一抬腳,就險些被門檻絆了一跤,趙寧眼疾手快拉住了他。
趙寧說什麽也不讓他自己走了,徐鳳鳴也沒再堅持,在趙寧的攙扶下走出去。
兩人走到胡濯塵旁邊,徐鳳鳴問:“歐陽先生怎麽樣?”
“沒什麽大事,身上的傷雖然看著嚇人,但均沒有傷及肺腑,”胡濯塵端著藥膏,一邊給一個小夥子上藥,一邊說:“別看他年紀大,身子還挺硬朗,隻是有點虛弱,待會兒喝了藥再睡一覺,晚上就能清醒過來了。”
徐鳳鳴放了心,歐陽先生沒事就好了,他們還得靠歐陽先生了解白城裏叛軍的情況呢。
院子裏一個羌人說了一句羌語,徐鳳鳴聽不懂,下意識去看趙寧,趙寧在外人麵前,又恢複了那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淡漠。
他說了兩句話,緊接著,院子裏的人都起身,恭敬地給他二人行了一個大禮,現在徐鳳鳴知道了,他們是在感謝他跟趙寧。
趙寧坦然受了他們的大禮,那些人複又坐了迴去,趙寧開始跟他們說話。
這些人有些跟依拉勒一樣,是去交公糧的時候被扣留下來的,還有些則是被抓進白城的。
這裏麵除了羌人、氐人、東胡人這些人數較多的人,還有些小部落的人,那些部落種族間的人數幾百到幾千人不等,有些全族都被抓走了。
徐鳳鳴有些不明白,抓其他部落的人他還能理解,為什麽自己人也抓呢?
“種族之間也分三六九等,”趙寧說:“就像我們那邊的人一樣,分士、農、工、商幾等。
隻是他們分的沒有那麽細致,分上、中、下三等。上等,就是部落首領,和那些當將軍的人;中等,則是參軍的人,專門保護貴族,通常出去打仗的都是他們;下等就是負責耕種和放牧的人,負責生產糧食來供養上等人。他們抓的,都是些下等人。”
徐鳳鳴聽完一時間不知道是該欣慰還是該傷感,誰說草原上的人未曾教化?這不是聰明得很嗎?
他們不但把人分為三六九等,隻抓下等人去為他們幹苦力賣命,還知道不抓南方來的商人。
一方麵是知道商人的到來會給他們帶來好處,二方麵是商人來自南方,而且幾乎每一個人都用通商文書,在官府也有備案,要是動他們,很有可能會引起啟國的注意。
趙寧問他們平時都在哪裏挖礦,知不知道挖的都是什麽。
“在距離白城二十裏外的白璧山裏,是一座金礦。”
趙寧沉默了,他竟不知,白璧山竟然還有金礦。
徐鳳鳴見趙寧神色有異:“他說什麽?”
趙寧:“是座金礦。”
徐鳳鳴:“……”
“現在好了,”徐鳳鳴半開玩笑地說:“有了這座金礦,閔先生不用勒著褲腰帶過日子來接濟你們了。”
趙寧:”……
胡濯塵:“……”
胡濯塵那刮藥膏的小木片險些戳進他正在救治的那人的眼睛裏,那人嚇得臉都白了,下意識地縮了縮腦袋,偏生又不敢發脾氣,害怕胡濯塵報複他。
胡濯塵有些不好意思,跟那人道了聲歉,那人笑了笑,擺了擺手表示沒事。
“徐先生,”胡濯塵說:“您這麽不給殿麵子,真的好嗎?”
徐鳳鳴:“我說的也是實話,啟國現在確實靠閔先生節衣縮食養著呢。”
趙寧不但不難堪,反而十分讚成地點點頭:“確實是這樣。”
胡濯塵:“……”
“不過有一件事我得麻煩胡太醫,”徐鳳鳴說:“關於這金礦一事,殿下自有打算,還請胡太醫迴國以後幫我們保守秘密。”
胡濯塵:“徐先生言重了,什麽金礦?我剛才根本就沒聽到什麽金礦。”
徐鳳鳴心想這個脾氣古怪的小太醫還挺有眼力見,這次閔先生找他還真是找對了。
三人說話間,村長帶著村民們來了。
胡濯塵在這些村民們的幫助下,用一天的時間,將這三十幾個人的傷口處理好了。
然後村長帶著這些人走了,將他們安排在了別的地方養傷。
胡太醫不但有眼力見,醫術也十分精湛,說歐陽先生晚上醒,他還真就晚上醒了。
歐陽先生醒過來,胡濯塵替他把了脈,隨後給他喝了一碗粥,最後又守著他喝了藥,然後拿著藥碗,識趣地退了出去,還順便關上了門。
“多謝殿下救命之恩!”歐陽先生說,他想起來自己在白城醒過來時看見趙寧了,當然知道是趙寧把他救出來的。
趙寧眸色冷淡:“不用。”
徐鳳鳴站在一旁,跟歐陽先生打了個招唿。
歐陽先生乍一下看見徐鳳鳴,還有點難以置信:“你是……徐公子?你還活著?”
徐鳳鳴點點頭:“承蒙先生掛心,暫時還沒死。”
趙寧一聽見徐鳳鳴嘴巴裏吐出來的死字,眉頭就皺了起來,表情也變得有點不耐:“你那封信,是怎麽迴事?”
歐陽先生這才想起來正事,他想了想,緩緩開口:“四年前……”
四年前,塞北各部突然以天災為由,連續斷交了兩年的賦稅。
閔先生翻查過塞北這些年的賦稅記錄,發現從五六年前起,塞北各部就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斷交,或者減少上交的賦稅。
塞北的情況特殊,加上都是外族人,那幾年啟國又接連發生了先帝駕崩,新帝繼位,以及洛陽陷落等事件,導致朝廷一時無暇他顧,沒工夫管他們。
閔先生敏銳地察覺到這其中隱隱約約有些不對勁,塞北雖然苦寒,但一年之中有七個月是可以耕種糧食的,而且那幾年根本沒有什麽天災,怎麽可能會顆粒無收?
加上那時候啟國內部安定下來,閔先生針對塞北做了初步的計劃,他認為,或許可以幫助塞北建造城市,然後將南方的商人引到塞北,讓塞北也通商,這樣或許又有一大筆收入,也能促使塞北的經濟發展。
於是派出歐陽先生秘密出行查探消息,一方麵是調查塞北賦稅減少的真實原因,一方麵是考究塞北的地理位置和風土民情,以便為日後在塞北建城時做準備。
經過這麽一折騰,歐陽先生已經醒了,他費力地睜開眼,看見趙寧跟徐鳳鳴在奮力廝殺。
歐陽先生太過虛弱,他張了張嘴,嘴唇無聲地張合著:“殿下……”
突然,一個羌人騎著一匹馬從另一邊巷道衝出來,手持彎刀劈向徐鳳鳴後背。
趙寧反應極快,將手中彎刀狠狠擲出,他力道極大,那彎刀破空而出,旋轉著飛向那人,自他後背貫穿,劍尖帶著血線從他胸口冒了出來。
徐鳳鳴總算察覺到背後的動靜,迴頭一看,見那羌人從馬上跌落下來。
“上馬!”趙寧喝道!
徐鳳鳴反手一刀,將一名騎著馬的西戎人斬落於馬下,他迅速將那西戎人身上的弓箭取下來背在身上,抓住韁繩,身子一縱翻身上了馬。
趙寧重新撿起一把彎刀,殺了一人,也翻身上了馬。
逃跑的百姓也意識到不想死就必須拚命,紛紛撿起武器反抗,有些人有樣學樣,學著徐鳳鳴二人的樣子搶馬。
他們大概知道隻有跟著他們二人才有可能逃出去,紛紛向徐鳳鳴跟趙寧二人身邊聚集。
長街上,箭矢四處飛射,城中全是火光,廝殺聲變得大了起來,百姓漸漸被驚動,但卻沒人敢出門來看一眼。
徐鳳鳴騎著馬往城門處衝,趙寧緊隨其後,其餘百姓紛紛跟在身後,不一會兒,就形成了一支一兩百人的隊伍。
這些人裏麵有人騎馬,有人沒搶到馬,隻能拚命跟著跑,還有一些人知道自己逃不出去了,索性調轉方向往迴跑,替其餘人拖延時間。
現在驚動了全城的軍隊,徐鳳鳴還在擔憂該怎麽衝破城門關隘,然而真到了城門處,卻發現城門大開,沿著城門的整條街都已燒了起來,火勢迅速朝城門口蔓延。
城門口亂作一團,街道上不但有各種各樣服飾不一的軍隊,還有因為家裏著火,被迫逃出來的百姓。
軍隊奮力地想把人往迴趕,然而火勢太大,百姓們都爭先恐後地往外逃。
百姓太多了,那些人見轟不迴去百姓,於是紛紛抽出武器對準了百姓。
徐鳳鳴當機立斷,鬆開韁繩,手持長弓,反手從背後的箭筒裏抽出長箭,彎弓開弦,對準了一名手持彎刀衝向一個抱著小孩的女人,一鬆弦,一箭如流星般飛射而去!
那人被射中手臂,痛吼一聲,手上的彎刀應聲落地。
徐鳳鳴再次抽出一根箭矢,拉弓,再一箭射去,箭矢正中那人胸口。
那女人當即護著懷裏大哭的小孩,跟著人群跑去。
他再次搭弓射箭,接連將箭筒裏的羽箭射出,趙寧跟他並排而走,替他擋去從四麵八方飛來的箭矢。
徐鳳鳴將所有的箭射光,他扔掉長弓,左手抓住韁繩,右手手持彎刀。
“駕——!”
徐鳳鳴跟趙寧一抖韁繩,如一把長劍的劍尖一般,直直插入人群,硬生生在那水泄不通的人群裏劈出一道口子來,帶著身後的人往城門口衝去。
豁口倏然被打開,城內的老百姓跟著一起逃出城外。
一出了城,所有人都十分有默契地分散開來,如匯入大海的河流一般,四散逃去。
身後追出來的追兵隻得分散兵力去追,徐鳳鳴跟趙寧沒做停留,於黑暗中奔馳而去。
這麽一折騰,歐陽先生又暈了過去。
他們沒有立即趕往阿勒村,而是騎著馬帶著歐陽先生,以及一群跟在他們身後逃出來的百姓在草原上跑出去好遠,最後才折返迴了阿勒村。
胡濯塵正在家裏等著,見滿身是血的趙寧和徐鳳鳴帶著昏迷的歐陽先生迴來,忙迎了上來,幫助趙寧把歐陽先生放在榻上,開始替歐陽先生診治。
這一晚上的折騰,趙寧跟徐鳳鳴都已精疲力竭,兩人將手上的彎刀隨手扔在地上,那彎刀已經卷了刃,落地時發出一聲金戈相交的聲響,上麵滿是斑駁的血跡和大小不一的缺口。
二人坐在一旁喘氣,默默地看著胡濯塵替歐陽先生診治,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經過兩天的調養,依拉勒傷還沒好,不過能下地了,他倒了兩碗水,緩慢地挪動著步子,費力地將水送到徐鳳鳴跟趙寧麵前。
徐鳳鳴禮貌地笑了笑,微一點頭,才發現自己手抬不起來了。
趙寧當即急了:“受傷了?!”
說著就去扒拉徐鳳鳴,徐鳳鳴不知道被趙寧碰到什麽地方了,他隻覺得自己渾身都疼,被趙寧這麽一折騰,疼得他直吸氣:“好人,你先讓我喝口水。”
趙寧接過依拉勒遞過來的水,小心地端著碗湊到徐鳳鳴嘴邊喂他喝了。
徐鳳鳴喝了一口水,覺得舒服多了,滿足地往後靠,又疼得抽了一口氣。
趙寧什麽都顧不得了,抱著徐鳳鳴進了屋,他小心地把徐鳳鳴放在榻上,輕手輕腳地解開徐鳳鳴的衣衫,看見徐鳳鳴手臂上、肩膀上、和背上均有傷口。
好在那傷口不深,應該是在白城的時候被箭矢擦傷的。
受傷的徐鳳鳴還沒怎麽樣,趙寧那眼眶倏地紅了。
他沒吭聲,小心地替徐鳳鳴清洗了傷口上了藥,隨後隔著繃帶,心疼地在徐鳳鳴肩上的傷口處輕輕地落下一個吻。
那繃帶隻是薄薄的一塊布,他溫熱的氣息隔著繃帶傳到徐鳳鳴身上,徐鳳鳴被他這麽一折騰,傷口又疼又癢,伸出另一隻傷口相對較少的手推了推趙寧的腦袋:“別鬧,癢……”
趙寧抬眸看徐鳳鳴,徐鳳鳴瞧見他微張的嘴唇微微顫抖著,眼眶發紅,眼睛裏氤氳著水汽,仿佛下一秒,那水珠就要從眼眶裏滾出來。
徐鳳鳴:“……”
徐鳳鳴看著這樣的趙寧,有些心疼,腦子裏卻不合時宜地想起自己在王宮對卓文姬說過的話,和自己離開長離山莊時對母親說的話。
以及,把薑黎的遭遇全部強算在他的頭上這些事。
他突然覺得自己挺不是東西的,趙寧這麽待他,而他對趙寧的感情,始終保留著一絲餘地。
徐鳳鳴滿心愧疚,又無比心疼地伸手撫上趙寧的眉眼,輕輕拭去他眼角的血漬:“沒事,隻是小傷。”
他覺得是小傷,趙寧可不這麽想,他隻覺得是自己沒有保護好徐鳳鳴,才會讓徐鳳鳴受傷。
他無比自責,又想起五年前他去晚一步,隻看見滿地的廢墟時的情景。
趙寧沒說話,輕輕地去親吻徐鳳鳴的額頭,最後一路往下,含住了他柔軟的唇。
兩個人不是第一次親吻,然而這一次趙寧卻十分笨拙,他極其溫柔,卻格外稚拙,甚至比兩個人第一次時更顯拙笨。
他一下一下的,似乎總是不知該怎麽去親吻,然而徐鳳鳴卻在他笨拙的動作中,感覺到了趙寧未曾宣之於口的愛意。
趙寧像是在對待一個放在心底很久很久,最後費勁心思才終於得到的稀世珍寶一般,小心翼翼地,近乎虔誠地去接近,卻又怕把他弄疼了似的,不知道該怎麽做,隻得笨拙地靠親吻表達著自己的感情。
徐鳳鳴卻覺得這一次的親吻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讓他迷戀,他本能地抱住趙寧的脖頸,迴應趙寧。
徐鳳鳴受著傷,趙寧害怕自己忍不住,隻得依依不舍地放開他。
他直起身子,看著徐鳳鳴嫣紅的唇微張著,輕輕地喘著氣。
他知道徐鳳鳴在想什麽,然而現在徐鳳鳴還有傷在身,他生怕弄疼了他,隻得俯下身去,在徐鳳鳴嘴角親了一口,又溫柔地吻了吻他的額頭。
“你身上有傷,我們還有很多時間,等你好了。”趙寧低聲道,他也在喘氣,說話時氣息有點不穩。
趙寧起身坐在榻邊緩了一會兒,等自己緩過勁來,才複又抱著徐鳳鳴:“要睡會嗎?”
徐鳳鳴想了想,搖了搖頭,歐陽先生還沒醒,剛才還有好多人跟著他們一起迴來了,現在不是睡覺的時候。
於是趙寧起身拿了套衣服過來,替徐鳳鳴穿衣服,徐鳳鳴說:“我們出城的時候是誰在幫我們?”
徐鳳鳴也不是傻的,天底下沒有這麽巧的事,正好趕在他們出城的時候城門失火了。
當時一片混亂,徐鳳鳴雖然沒看見人,但他知道,一定有什麽人在幫助他們,甚至在他們跑出城後,幫他們擋住了追兵,否則他們不會那麽輕易就逃出來。
“應該是謝潛,”趙寧替徐鳳鳴穿上中衣,給他係上衣帶。
“謝潛?”徐鳳鳴想了想:“是閔先生身邊那個刺客?”
“嗯。”趙寧應了一聲。
現在徐鳳鳴能想通了,想來那謝潛,應該是趙寧跑出大安後,閔先生讓他來保護趙寧的。
徐鳳鳴穿好衣服,重新束發後,趙寧自己才換了一身衣服。
兩個人走出房門,看見院子裏擠滿了人。
跟著他們一起迴來的,還有三十幾人,均是從大牢裏逃出來的百姓,這裏麵有羌人、氐人、東胡人。
幾十個人安靜地擠在院子裏,或坐或躺,均沒有人出聲,見房門打開,所有人齊齊轉頭看了過來。
胡濯塵在人群中挨個給他們治傷,另一邊,一名沒有受傷的人在幫歐陽先生熬藥。
徐鳳鳴出門,趙寧要扶他,被他拒絕了,然而他一抬腳,就險些被門檻絆了一跤,趙寧眼疾手快拉住了他。
趙寧說什麽也不讓他自己走了,徐鳳鳴也沒再堅持,在趙寧的攙扶下走出去。
兩人走到胡濯塵旁邊,徐鳳鳴問:“歐陽先生怎麽樣?”
“沒什麽大事,身上的傷雖然看著嚇人,但均沒有傷及肺腑,”胡濯塵端著藥膏,一邊給一個小夥子上藥,一邊說:“別看他年紀大,身子還挺硬朗,隻是有點虛弱,待會兒喝了藥再睡一覺,晚上就能清醒過來了。”
徐鳳鳴放了心,歐陽先生沒事就好了,他們還得靠歐陽先生了解白城裏叛軍的情況呢。
院子裏一個羌人說了一句羌語,徐鳳鳴聽不懂,下意識去看趙寧,趙寧在外人麵前,又恢複了那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淡漠。
他說了兩句話,緊接著,院子裏的人都起身,恭敬地給他二人行了一個大禮,現在徐鳳鳴知道了,他們是在感謝他跟趙寧。
趙寧坦然受了他們的大禮,那些人複又坐了迴去,趙寧開始跟他們說話。
這些人有些跟依拉勒一樣,是去交公糧的時候被扣留下來的,還有些則是被抓進白城的。
這裏麵除了羌人、氐人、東胡人這些人數較多的人,還有些小部落的人,那些部落種族間的人數幾百到幾千人不等,有些全族都被抓走了。
徐鳳鳴有些不明白,抓其他部落的人他還能理解,為什麽自己人也抓呢?
“種族之間也分三六九等,”趙寧說:“就像我們那邊的人一樣,分士、農、工、商幾等。
隻是他們分的沒有那麽細致,分上、中、下三等。上等,就是部落首領,和那些當將軍的人;中等,則是參軍的人,專門保護貴族,通常出去打仗的都是他們;下等就是負責耕種和放牧的人,負責生產糧食來供養上等人。他們抓的,都是些下等人。”
徐鳳鳴聽完一時間不知道是該欣慰還是該傷感,誰說草原上的人未曾教化?這不是聰明得很嗎?
他們不但把人分為三六九等,隻抓下等人去為他們幹苦力賣命,還知道不抓南方來的商人。
一方麵是知道商人的到來會給他們帶來好處,二方麵是商人來自南方,而且幾乎每一個人都用通商文書,在官府也有備案,要是動他們,很有可能會引起啟國的注意。
趙寧問他們平時都在哪裏挖礦,知不知道挖的都是什麽。
“在距離白城二十裏外的白璧山裏,是一座金礦。”
趙寧沉默了,他竟不知,白璧山竟然還有金礦。
徐鳳鳴見趙寧神色有異:“他說什麽?”
趙寧:“是座金礦。”
徐鳳鳴:“……”
“現在好了,”徐鳳鳴半開玩笑地說:“有了這座金礦,閔先生不用勒著褲腰帶過日子來接濟你們了。”
趙寧:”……
胡濯塵:“……”
胡濯塵那刮藥膏的小木片險些戳進他正在救治的那人的眼睛裏,那人嚇得臉都白了,下意識地縮了縮腦袋,偏生又不敢發脾氣,害怕胡濯塵報複他。
胡濯塵有些不好意思,跟那人道了聲歉,那人笑了笑,擺了擺手表示沒事。
“徐先生,”胡濯塵說:“您這麽不給殿麵子,真的好嗎?”
徐鳳鳴:“我說的也是實話,啟國現在確實靠閔先生節衣縮食養著呢。”
趙寧不但不難堪,反而十分讚成地點點頭:“確實是這樣。”
胡濯塵:“……”
“不過有一件事我得麻煩胡太醫,”徐鳳鳴說:“關於這金礦一事,殿下自有打算,還請胡太醫迴國以後幫我們保守秘密。”
胡濯塵:“徐先生言重了,什麽金礦?我剛才根本就沒聽到什麽金礦。”
徐鳳鳴心想這個脾氣古怪的小太醫還挺有眼力見,這次閔先生找他還真是找對了。
三人說話間,村長帶著村民們來了。
胡濯塵在這些村民們的幫助下,用一天的時間,將這三十幾個人的傷口處理好了。
然後村長帶著這些人走了,將他們安排在了別的地方養傷。
胡太醫不但有眼力見,醫術也十分精湛,說歐陽先生晚上醒,他還真就晚上醒了。
歐陽先生醒過來,胡濯塵替他把了脈,隨後給他喝了一碗粥,最後又守著他喝了藥,然後拿著藥碗,識趣地退了出去,還順便關上了門。
“多謝殿下救命之恩!”歐陽先生說,他想起來自己在白城醒過來時看見趙寧了,當然知道是趙寧把他救出來的。
趙寧眸色冷淡:“不用。”
徐鳳鳴站在一旁,跟歐陽先生打了個招唿。
歐陽先生乍一下看見徐鳳鳴,還有點難以置信:“你是……徐公子?你還活著?”
徐鳳鳴點點頭:“承蒙先生掛心,暫時還沒死。”
趙寧一聽見徐鳳鳴嘴巴裏吐出來的死字,眉頭就皺了起來,表情也變得有點不耐:“你那封信,是怎麽迴事?”
歐陽先生這才想起來正事,他想了想,緩緩開口:“四年前……”
四年前,塞北各部突然以天災為由,連續斷交了兩年的賦稅。
閔先生翻查過塞北這些年的賦稅記錄,發現從五六年前起,塞北各部就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斷交,或者減少上交的賦稅。
塞北的情況特殊,加上都是外族人,那幾年啟國又接連發生了先帝駕崩,新帝繼位,以及洛陽陷落等事件,導致朝廷一時無暇他顧,沒工夫管他們。
閔先生敏銳地察覺到這其中隱隱約約有些不對勁,塞北雖然苦寒,但一年之中有七個月是可以耕種糧食的,而且那幾年根本沒有什麽天災,怎麽可能會顆粒無收?
加上那時候啟國內部安定下來,閔先生針對塞北做了初步的計劃,他認為,或許可以幫助塞北建造城市,然後將南方的商人引到塞北,讓塞北也通商,這樣或許又有一大筆收入,也能促使塞北的經濟發展。
於是派出歐陽先生秘密出行查探消息,一方麵是調查塞北賦稅減少的真實原因,一方麵是考究塞北的地理位置和風土民情,以便為日後在塞北建城時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