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欠你們的了,你們就不能利用我去控製他了。
趙寧拖著明光劍和一身的血線離開,再也沒看閔先生一眼。
今天他趙寧三劍還恩,從這裏走出去以後,不管他趙寧今日是死是活,都跟他們再無關係了。
他可以心甘情願地做他們的棋子,幫助他們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但是徐鳳鳴不行,他是無辜的,他不欠趙寧任何東西,更不欠卓文姬、閔先生、趙玦,亦或是啟國任何東西。他不應該跟趙寧一樣,一輩子被困在那座大山下。
管家看見趙寧拖著血淋淋的長劍,不但嘴角上有血跡,連衣服上都在滲血,當即被嚇懵了:“殿下,您怎麽了?!”
趙寧沒理他,強撐著那口氣離開了丞相府。
他這麽樣沒人敢攔,大門口的侍衛也不敢攔他。
閔先生當即起身追出屋外,趙寧腳步踉蹌地往丞相府外走, 地上滿是他行走過後留下來的血跡。
他看了一眼屋內那個男人:“謝潛,你悄悄跟上去,保護殿下。”
謝潛淡淡的聲音響起:“那您呢?
“你先去保護他,”閔先生說:“別的我自己會處理,記住,千萬保護好他。”
“是。”刀疤男人聲音平靜,片刻後消失了。
管家看著這長廊上觸目驚心的血跡,惶恐地走過來:“大人,這……”
閔先生早已恢複了鎮靜,他瞥了一眼那鮮血染就的長廊:“收拾幹淨。”
管家應聲退下。
管家剛把走廊清洗幹淨,宮裏來傳,趙玦請丞相入宮,有事相商。
閔先生還來不及思考趙寧的事,隻得先進王宮,趙玦仍舊在書房批閱文書。
閔先生進了書房拜見了趙玦,天氣熱了,趙玦的病反而又嚴重了一點,坐在王案後不住咳嗽,手裏的竹簡都拿不住似的一直在抖。
“君上,身子要緊,”閔先生關心道:“您切莫太過操勞。”
趙玦好不容易停下來,又伴隨著氣喘,說話時氣息不穩:“唉——我怕是撐不了多久了……”
“君上何出此言,”閔先生誠惶誠恐,走到殿中央跪伏道:“君上福澤綿長,定能萬壽無疆……”
趙玦擺了一下手:“閔卿,請起,這裏就我們二人,無需多禮。”
閔先生起身,趙玦放下手中的竹簡:“福澤綿長、萬壽無疆……”
“誰不想福澤綿長、萬壽無疆?”趙玦有點好笑:“隻是……生死自有天意,豈非人力所能為也?”
“罷了……”趙玦歎了口氣:“眾王子們的考校怎麽樣了?”
閔先生很是疑惑,今日趙寧如此過激,定是為了徐鳳鳴。
他還以為是趙玦做過什麽逼迫趙寧和徐鳳鳴的事,才逼得趙寧不惜傷害自己,也要做出那三劍還恩的事來,以此來跟啟國劃清界限。
然而現在就趙玦的話來看,應當不是趙玦,那會是誰呢?
閔先生奇怪,趙寧剛開始去丞相府的時候都還是正常的,為什麽突然就變成這樣?
他這段時間一定是見了什麽人,一定是有人跟他說了什麽。
不是趙玦……難道是卓文姬?
不應該啊,他跟卓文姬就趙寧、徐鳳鳴二人的事,早在他找趙寧迴來之前就說清楚了,讓她不要管,自己會想辦法。
卓文姬應該不會蠢到這個地步。
他一時想不通其中關竅,於是收斂心神:“秦大人每日都會將各位王子的表現登記造冊,再呈上來,臣整理過後,都送到君上這裏來了。至於其他的,微臣也不清楚,秦大人向來剛正不阿,那別院又圍得鐵桶一般,還真不了解裏麵是何等情況。”
“如此也好,”趙玦咳嗽兩聲,點點頭:“不過算著日子,他們今日似乎有一日假?怎的不見阿寧人?”
閔先生:“……”
“罷了,想來是那別院太過無聊了,”趙玦不等閔先生說話,自顧自地說:“他好容易得著個機會出來,讓他好好放鬆放鬆吧。”
“君上說得有理。”閔先生冷汗都下來了,趙玦說:“閔卿,孤今日找你來,是為了你的草案。這草案孤看過了,關於針對塞北草原的改革確實可行,若是能成功實行,塞北以後一定能成為我大軍南下的重要糧草供給,隻是其他的……”
接下來,君臣倆針對閔先生的變法進行了兩個時辰的商議。
“罷了,”趙玦最後說:“就讓孤死之前,再用這殘破之軀,最後去為子孫後代做點事……”
“君上……”閔先生不由得眼酸,他跟趙玦除了是君臣,更是多年的好友。
雖然他承認,自己當初選擇幫助趙玦,也是想借著趙玦的勢為自己謀利。
但兩人的情分卻不是假的,如今看著趙玦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他又怎麽可能不擔憂?
“閔卿 ,遙想當初,我們在衛國相遇,彼時都還是無知無畏的少年。”趙玦看向跪在地上的閔先生,感歎道:“一晃這麽多年了,我們都老了。”
閔先生:“君上深明大義、仁厚禮賢,日後定能帶領啟國走出玉璧關,迴到中原。”
“我在這王宮裏,日日聽這些違心奉承的話,”趙玦失笑,這次他用的是我不是孤:“怎麽如今隻有我們兩人了,你還同他們一樣,如此違心?”
他望向殿內那搖曳的燭火,有些失神:“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我到了如今這年紀,還有什麽想不通的呢?你就不要再跟他們一起哄騙我了。”
閔先生:“……”
“君上……”他心裏五味雜陳,卻不知該怎麽應對趙玦這番話,隻得重新跪伏在地上,然而一開口,卻發現自己竟已無話可說。
“你今日也累了,”趙玦目光轉迴到閔先生身上:“早些迴去歇著吧。”
“是。”他行了禮,退出了殿外。
等閔先生身心俱疲出來的時候,心裏還得謀劃著替趙寧收拾爛攤子。
趙寧是拍拍屁股一走了之了,剩下這一大堆爛攤子,讓他簡直無從下手。
他還沒出王宮,就在宮裏遇見了卓文姬派來的內侍,那內侍一直等在他出宮門的必經之地,顯然,是特意來等他的。
那內侍見他出來,忙走前來行禮:“閔相,王後娘娘有請。”
趙寧親耳聽到卓文姬的話走了以後,卓文姬在宮內想盡辦法,仍束手無策,不知該如何補救。最後她別無辦法,隻得求助於閔先生,於是讓人出去找閔先生。
內侍去丞相府撲了個空,閔先生已經被趙玦宣進宮了,隻得迴去稟告卓文姬,又來出宮的必經之處等著。
閔先生本來不明白趙寧為什麽突然這麽大反應,反而看到這內侍的時候,他什麽都明白了。
他無可奈何地歎了口氣,跟著那內侍去了昭華殿。
剛到昭華殿,卓文姬就遣退了一眾侍人,隻剩下兩個一直跟在她身邊近身伺候的侍人。
“閔相,”卓文姬滿臉驚慌:“怎麽辦?阿寧他……”
閔先生看她那樣就知道是她多嘴了:“娘娘,你都跟殿下和那徐公子說了什麽?”
“我……”卓文姬有些猶豫,閔先生簡直對這母子倆無計可施,然而現在關鍵是弄清楚她究竟跟徐鳳鳴和趙寧說了什麽,他才能對症下藥,他隻得耐著性子道:“娘娘若是還想要這個兒子,就請說實話。”
“……”卓文姬隻得老老實實把事情從頭到尾跟閔先生說了一遍。
“男妃……”閔先生都氣笑了,他看向卓文姬那眼神十分玩味,像是在看一個傻子:“你竟然讓一個滿腹經綸、有經天緯地之才,還是師從天下第一學宮的男人當男妃?你怎麽想的?”
卓文姬:“我隻是不想他拖累阿寧,畢竟現在事態緊急,阿寧一不小心就會……”
“他拖累阿寧?”閔先生氣懵了,一時間都顧不得尊卑了,也開始當著外人喊趙寧的小名了。
自從趙寧恢複王子的身份後,為了避嫌,他很少喊趙寧的小名。一般隻有單獨跟趙寧在一起的時候偶爾會叫一兩句,但這種情況很少,在外人麵前他就更不會喊了。
閔先生:“你知不知道有他在,不但不會拖累阿寧,而且他以後會成為阿寧最大的助力?區區一個衛國公主算什麽?隻要他願意,他和那宋扶,還有阿寧一起強強聯手,將來整個神州……”
閔先生意識到自己失言,當即頓住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卓文姬說:“我隻是希望阿寧走迴正路……”
閔先生:“我不是跟你說過讓你別管,我會想辦法的嗎?你明明知道阿寧有多看重那個徐鳳鳴,你為什麽非要跟他過不去?”
“我……”卓文姬啞言:“我知道了……現在該怎麽辦?阿寧他一定很生氣……”
“何止是生氣?”閔先生冷笑道:“人家今天衝進丞相府,三劍還恩,兩劍還你跟君上的生育恩,一劍還我的栽培之恩,把自己弄得半死。說是要跟你、跟君上、跟啟國斷絕關係呢。”
卓文姬這次是真的被嚇到了:“那、那他怎麽樣?”
“我讓謝潛跟著他了。”閔先生長歎一聲。
閔先生倒是不害怕趙寧血淋淋地走出去會被人發現,因為有謝潛在,謝潛不會讓他這麽大剌剌地出現在大安城。
而且趙寧自己也不傻,明白自己身為王子,突然身受重傷在大安城招搖過市,那麽他很有可能就出不了大安城了。
他現在愁的是該怎麽跟秦川和趙玦解釋趙寧突然出走的事,畢竟現在是在考校選立太子的關鍵時期,趙寧不論有什麽理由,都不能隨意外出。
“我會想辦法盡量減小他出走的影響力,盡量不要影響考核,”閔先生說:“再想辦法讓他迴來……”
他說著,看向卓文姬,這個女人美則美矣,但也實在是蠢:“你以後,能不能不要再自作主張?”
他實在不想再看她一眼,轉身就走了。
卓文姬:“……”
閔先生還未走出昭華殿多遠,就聽見殿內傳來砸東西的聲音。
他的身形不由地一頓,那一瞬間,他在懷疑自己,當初選擇趙玦,選擇趙寧和卓文姬母子倆,究竟是對是錯?
他無聲地搖搖頭,歎了一口氣,離開了王宮。
“娘娘息怒!”
內侍見卓文姬氣得半死,忙勸慰道。
“息怒!”卓文姬大喊道:“息什麽怒?!你也看到了?我身為王後,哪裏有半點王後的樣子?!”
她怎能不氣,剛才閔先生臨走前,說話時的眼神和語氣,充滿了嫌棄和鄙夷。
她平時去給太後請安的時候,太後那老太婆就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眼神裏永遠充滿了嫌棄和鄙夷。
內侍:“王後您別生氣,閔相也是擔憂殿下,一時氣急所以才會這樣。”
卓文姬:“我自己生的兒子,我自己不擔憂嗎?!需要他擔憂嗎?!”
“娘娘說的是,”那內侍弓著身子,垂首低眉:“這都是誤會,娘娘跟殿下是骨肉血親,母子之間哪有隔夜仇?娘娘別擔憂,待過段時日,殿下想通了,自然就迴來了。”
卓文姬冷哼一聲:“迴來?我看有那姓徐的在,怕是我死了,都不一定能盼著他迴來。”
“俗話說解鈴還須係鈴人,”內侍說:“一切的結都在徐公子身上,隻要解決了徐公子的問題,殿下那裏自然就不成問題了。”
暴怒的卓文姬突然安靜下來,她兀自盯著那滿地狼籍的地麵出神,過了良久,似是自言自語地輕輕呢喃一聲:“是啊……解鈴還須係鈴人,解決了事情根源,那麽所有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那麽一切事情都會迴到原點,就像一年前一樣……”
她突然將目光移到那內侍身上:“我記得你叫李光?”
這內侍是她一迴來,趙玦親自指派給她的。
“迴稟娘娘,”內侍道:“是。”
卓文姬細細打量這內侍,這才是發現這內侍眉眼深邃,有點西域人的特征:“我看你不像是這邊幾個國家的人,倒有點西域人的特征。”
內侍:“娘娘好眼力,奴的祖上有西域血統,不過,傳到我這一代,已經很淡了。”
卓文姬:“那你怎麽會進宮做內侍呢?”
李光麵有難色,卓文姬知道自己大約是提及到他的傷心事了:“你若不想說便不說吧。”
李光卻突然一下跪在地上:“娘娘恕罪!不是奴不願意說!是奴也不知從何說起!請娘娘恕罪!”
“起來吧,我又沒生氣,”卓文姬說:“你不過也是個可憐人罷了,我有什麽好生氣的?”
“謝娘娘!”李光磕了一個頭,從地上爬起來。
卓文姬看了他半晌:“李光,你自問,跟我這幾年,我待你如何?”
李光不知她是何用意,又跪在了地上:“娘娘待奴是最好的!”
卓文姬:“那你想迴西域去尋找你的親人嗎?”
李光:“……”
閔先生迴去絞盡腦汁,想了一晚上,最後決定從他跟趙玦商量的那針對塞北草原的改革入手。
最後成功讓趙玦“同意”趙寧以王長子的身份,代替國君去塞北實行改革前的親切慰問,以及跟各大民族兄弟間的深入交流,促進啟國跟各大同盟兄弟的友誼,以保證日後那兩全其美、一舉兩得,既能改善他們的生存環境,又能讓啟國受益的方案成功實行。
最後終於蒙混過關,總算是暫時糊弄住了趙玦、秦川,以及堵住了一眾大臣的悠悠之口,給趙寧找了個十分高大上的理由。
幾日後,內侍李光突然告假,迴去探親去了。
華陽店內,一名身穿錦袍,雍容華貴的老婦人悠閑地在殿內逗弄一隻毛發鮮豔的鳥兒,殿內還站著一名年輕婦人,正是那四王子的生母——陳妃。
“出使?”老婦人一邊逗弄著那鳥兒,一邊說,她麵容慈祥,語氣悠閑,聲音不急不徐。
“是。”陳妃說:“聽說已經走了好幾日了,君上似乎很高興,母後,我總覺得君上他總是有意偏袒。”
“他有意偏袒那母子倆又不是一日兩日。”太後麵色不變,語氣卻略帶嘲諷不屑之意:“隻是事關宗廟社稷,什麽事,也不是憑他一昧偏袒就能成的,這個國家,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的。”
陳妃麵帶憂色:“話雖如此,可若是他此去塞北,若是此番能立功,那……”
太後忽然放下那舀鳥食的勺子,側頭看向陳妃,冷笑道:“你還真以為他是去出使的?”
陳妃滿臉不解:“這不是……君上說的嗎?”
太後:“關於出使一事,那閔衡事先並沒提起,如今卻突然提起來了,而且還說走就走,事先連個準備都沒有,你不覺得可疑?而且,針對塞北一事,幾十年了都沒弄出個章程,現在卻突然就辦法了?”
陳妃:“……”
“那閔衡府上,不是有兩個客卿前些日子去遊曆了嗎?”太後慢條斯理地攪了攪鳥食:“那瘋子不是為了個男人整天瘋瘋癲癲、要死要活的?要我看他出使是假,為了追那男人才是真的。”
陳妃突然醍醐灌頂:“母後是說,那遊曆的客卿當中,有一個是……”
“若非如此,當初那瘋子會這麽輕易迴來?”太後舀了一勺鳥食,放進鳥架上的小盒子裏,那鳥兒立即跳過來,低頭啄食:“不過,不管是真是假,既然他喜歡塞北,那就讓他永遠留在那裏吧。順便再送他那個相好的一程,也算是成全了他們這對苦命鴛鴦。”
“周衝,這次你親自帶人去,”太後說:“記住,多帶點人,不要再失手了。”
“是。”一直站在華陽殿角落裏的一名作刺客打扮的男人微一頷首。
趙寧意誌力堅強,愣是強撐著那口氣出了大安城好幾裏地才暈過去,從馬上滾了下來。
等他再次醒來的時候,赤煉馬正守在他旁邊,不斷用頭輕輕地蹭他。
身上還沒來得及包紮的傷已經包紮好了,他不用想也知道是什麽人幹的,趙寧站在原地,環視四周:“迴去看好你主子,別跟著我。”
說罷,他翻身上馬,騎著馬朝著北方而去。
趙寧拖著明光劍和一身的血線離開,再也沒看閔先生一眼。
今天他趙寧三劍還恩,從這裏走出去以後,不管他趙寧今日是死是活,都跟他們再無關係了。
他可以心甘情願地做他們的棋子,幫助他們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但是徐鳳鳴不行,他是無辜的,他不欠趙寧任何東西,更不欠卓文姬、閔先生、趙玦,亦或是啟國任何東西。他不應該跟趙寧一樣,一輩子被困在那座大山下。
管家看見趙寧拖著血淋淋的長劍,不但嘴角上有血跡,連衣服上都在滲血,當即被嚇懵了:“殿下,您怎麽了?!”
趙寧沒理他,強撐著那口氣離開了丞相府。
他這麽樣沒人敢攔,大門口的侍衛也不敢攔他。
閔先生當即起身追出屋外,趙寧腳步踉蹌地往丞相府外走, 地上滿是他行走過後留下來的血跡。
他看了一眼屋內那個男人:“謝潛,你悄悄跟上去,保護殿下。”
謝潛淡淡的聲音響起:“那您呢?
“你先去保護他,”閔先生說:“別的我自己會處理,記住,千萬保護好他。”
“是。”刀疤男人聲音平靜,片刻後消失了。
管家看著這長廊上觸目驚心的血跡,惶恐地走過來:“大人,這……”
閔先生早已恢複了鎮靜,他瞥了一眼那鮮血染就的長廊:“收拾幹淨。”
管家應聲退下。
管家剛把走廊清洗幹淨,宮裏來傳,趙玦請丞相入宮,有事相商。
閔先生還來不及思考趙寧的事,隻得先進王宮,趙玦仍舊在書房批閱文書。
閔先生進了書房拜見了趙玦,天氣熱了,趙玦的病反而又嚴重了一點,坐在王案後不住咳嗽,手裏的竹簡都拿不住似的一直在抖。
“君上,身子要緊,”閔先生關心道:“您切莫太過操勞。”
趙玦好不容易停下來,又伴隨著氣喘,說話時氣息不穩:“唉——我怕是撐不了多久了……”
“君上何出此言,”閔先生誠惶誠恐,走到殿中央跪伏道:“君上福澤綿長,定能萬壽無疆……”
趙玦擺了一下手:“閔卿,請起,這裏就我們二人,無需多禮。”
閔先生起身,趙玦放下手中的竹簡:“福澤綿長、萬壽無疆……”
“誰不想福澤綿長、萬壽無疆?”趙玦有點好笑:“隻是……生死自有天意,豈非人力所能為也?”
“罷了……”趙玦歎了口氣:“眾王子們的考校怎麽樣了?”
閔先生很是疑惑,今日趙寧如此過激,定是為了徐鳳鳴。
他還以為是趙玦做過什麽逼迫趙寧和徐鳳鳴的事,才逼得趙寧不惜傷害自己,也要做出那三劍還恩的事來,以此來跟啟國劃清界限。
然而現在就趙玦的話來看,應當不是趙玦,那會是誰呢?
閔先生奇怪,趙寧剛開始去丞相府的時候都還是正常的,為什麽突然就變成這樣?
他這段時間一定是見了什麽人,一定是有人跟他說了什麽。
不是趙玦……難道是卓文姬?
不應該啊,他跟卓文姬就趙寧、徐鳳鳴二人的事,早在他找趙寧迴來之前就說清楚了,讓她不要管,自己會想辦法。
卓文姬應該不會蠢到這個地步。
他一時想不通其中關竅,於是收斂心神:“秦大人每日都會將各位王子的表現登記造冊,再呈上來,臣整理過後,都送到君上這裏來了。至於其他的,微臣也不清楚,秦大人向來剛正不阿,那別院又圍得鐵桶一般,還真不了解裏麵是何等情況。”
“如此也好,”趙玦咳嗽兩聲,點點頭:“不過算著日子,他們今日似乎有一日假?怎的不見阿寧人?”
閔先生:“……”
“罷了,想來是那別院太過無聊了,”趙玦不等閔先生說話,自顧自地說:“他好容易得著個機會出來,讓他好好放鬆放鬆吧。”
“君上說得有理。”閔先生冷汗都下來了,趙玦說:“閔卿,孤今日找你來,是為了你的草案。這草案孤看過了,關於針對塞北草原的改革確實可行,若是能成功實行,塞北以後一定能成為我大軍南下的重要糧草供給,隻是其他的……”
接下來,君臣倆針對閔先生的變法進行了兩個時辰的商議。
“罷了,”趙玦最後說:“就讓孤死之前,再用這殘破之軀,最後去為子孫後代做點事……”
“君上……”閔先生不由得眼酸,他跟趙玦除了是君臣,更是多年的好友。
雖然他承認,自己當初選擇幫助趙玦,也是想借著趙玦的勢為自己謀利。
但兩人的情分卻不是假的,如今看著趙玦身子一日不如一日,他又怎麽可能不擔憂?
“閔卿 ,遙想當初,我們在衛國相遇,彼時都還是無知無畏的少年。”趙玦看向跪在地上的閔先生,感歎道:“一晃這麽多年了,我們都老了。”
閔先生:“君上深明大義、仁厚禮賢,日後定能帶領啟國走出玉璧關,迴到中原。”
“我在這王宮裏,日日聽這些違心奉承的話,”趙玦失笑,這次他用的是我不是孤:“怎麽如今隻有我們兩人了,你還同他們一樣,如此違心?”
他望向殿內那搖曳的燭火,有些失神:“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我到了如今這年紀,還有什麽想不通的呢?你就不要再跟他們一起哄騙我了。”
閔先生:“……”
“君上……”他心裏五味雜陳,卻不知該怎麽應對趙玦這番話,隻得重新跪伏在地上,然而一開口,卻發現自己竟已無話可說。
“你今日也累了,”趙玦目光轉迴到閔先生身上:“早些迴去歇著吧。”
“是。”他行了禮,退出了殿外。
等閔先生身心俱疲出來的時候,心裏還得謀劃著替趙寧收拾爛攤子。
趙寧是拍拍屁股一走了之了,剩下這一大堆爛攤子,讓他簡直無從下手。
他還沒出王宮,就在宮裏遇見了卓文姬派來的內侍,那內侍一直等在他出宮門的必經之地,顯然,是特意來等他的。
那內侍見他出來,忙走前來行禮:“閔相,王後娘娘有請。”
趙寧親耳聽到卓文姬的話走了以後,卓文姬在宮內想盡辦法,仍束手無策,不知該如何補救。最後她別無辦法,隻得求助於閔先生,於是讓人出去找閔先生。
內侍去丞相府撲了個空,閔先生已經被趙玦宣進宮了,隻得迴去稟告卓文姬,又來出宮的必經之處等著。
閔先生本來不明白趙寧為什麽突然這麽大反應,反而看到這內侍的時候,他什麽都明白了。
他無可奈何地歎了口氣,跟著那內侍去了昭華殿。
剛到昭華殿,卓文姬就遣退了一眾侍人,隻剩下兩個一直跟在她身邊近身伺候的侍人。
“閔相,”卓文姬滿臉驚慌:“怎麽辦?阿寧他……”
閔先生看她那樣就知道是她多嘴了:“娘娘,你都跟殿下和那徐公子說了什麽?”
“我……”卓文姬有些猶豫,閔先生簡直對這母子倆無計可施,然而現在關鍵是弄清楚她究竟跟徐鳳鳴和趙寧說了什麽,他才能對症下藥,他隻得耐著性子道:“娘娘若是還想要這個兒子,就請說實話。”
“……”卓文姬隻得老老實實把事情從頭到尾跟閔先生說了一遍。
“男妃……”閔先生都氣笑了,他看向卓文姬那眼神十分玩味,像是在看一個傻子:“你竟然讓一個滿腹經綸、有經天緯地之才,還是師從天下第一學宮的男人當男妃?你怎麽想的?”
卓文姬:“我隻是不想他拖累阿寧,畢竟現在事態緊急,阿寧一不小心就會……”
“他拖累阿寧?”閔先生氣懵了,一時間都顧不得尊卑了,也開始當著外人喊趙寧的小名了。
自從趙寧恢複王子的身份後,為了避嫌,他很少喊趙寧的小名。一般隻有單獨跟趙寧在一起的時候偶爾會叫一兩句,但這種情況很少,在外人麵前他就更不會喊了。
閔先生:“你知不知道有他在,不但不會拖累阿寧,而且他以後會成為阿寧最大的助力?區區一個衛國公主算什麽?隻要他願意,他和那宋扶,還有阿寧一起強強聯手,將來整個神州……”
閔先生意識到自己失言,當即頓住了。
“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卓文姬說:“我隻是希望阿寧走迴正路……”
閔先生:“我不是跟你說過讓你別管,我會想辦法的嗎?你明明知道阿寧有多看重那個徐鳳鳴,你為什麽非要跟他過不去?”
“我……”卓文姬啞言:“我知道了……現在該怎麽辦?阿寧他一定很生氣……”
“何止是生氣?”閔先生冷笑道:“人家今天衝進丞相府,三劍還恩,兩劍還你跟君上的生育恩,一劍還我的栽培之恩,把自己弄得半死。說是要跟你、跟君上、跟啟國斷絕關係呢。”
卓文姬這次是真的被嚇到了:“那、那他怎麽樣?”
“我讓謝潛跟著他了。”閔先生長歎一聲。
閔先生倒是不害怕趙寧血淋淋地走出去會被人發現,因為有謝潛在,謝潛不會讓他這麽大剌剌地出現在大安城。
而且趙寧自己也不傻,明白自己身為王子,突然身受重傷在大安城招搖過市,那麽他很有可能就出不了大安城了。
他現在愁的是該怎麽跟秦川和趙玦解釋趙寧突然出走的事,畢竟現在是在考校選立太子的關鍵時期,趙寧不論有什麽理由,都不能隨意外出。
“我會想辦法盡量減小他出走的影響力,盡量不要影響考核,”閔先生說:“再想辦法讓他迴來……”
他說著,看向卓文姬,這個女人美則美矣,但也實在是蠢:“你以後,能不能不要再自作主張?”
他實在不想再看她一眼,轉身就走了。
卓文姬:“……”
閔先生還未走出昭華殿多遠,就聽見殿內傳來砸東西的聲音。
他的身形不由地一頓,那一瞬間,他在懷疑自己,當初選擇趙玦,選擇趙寧和卓文姬母子倆,究竟是對是錯?
他無聲地搖搖頭,歎了一口氣,離開了王宮。
“娘娘息怒!”
內侍見卓文姬氣得半死,忙勸慰道。
“息怒!”卓文姬大喊道:“息什麽怒?!你也看到了?我身為王後,哪裏有半點王後的樣子?!”
她怎能不氣,剛才閔先生臨走前,說話時的眼神和語氣,充滿了嫌棄和鄙夷。
她平時去給太後請安的時候,太後那老太婆就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眼神裏永遠充滿了嫌棄和鄙夷。
內侍:“王後您別生氣,閔相也是擔憂殿下,一時氣急所以才會這樣。”
卓文姬:“我自己生的兒子,我自己不擔憂嗎?!需要他擔憂嗎?!”
“娘娘說的是,”那內侍弓著身子,垂首低眉:“這都是誤會,娘娘跟殿下是骨肉血親,母子之間哪有隔夜仇?娘娘別擔憂,待過段時日,殿下想通了,自然就迴來了。”
卓文姬冷哼一聲:“迴來?我看有那姓徐的在,怕是我死了,都不一定能盼著他迴來。”
“俗話說解鈴還須係鈴人,”內侍說:“一切的結都在徐公子身上,隻要解決了徐公子的問題,殿下那裏自然就不成問題了。”
暴怒的卓文姬突然安靜下來,她兀自盯著那滿地狼籍的地麵出神,過了良久,似是自言自語地輕輕呢喃一聲:“是啊……解鈴還須係鈴人,解決了事情根源,那麽所有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那麽一切事情都會迴到原點,就像一年前一樣……”
她突然將目光移到那內侍身上:“我記得你叫李光?”
這內侍是她一迴來,趙玦親自指派給她的。
“迴稟娘娘,”內侍道:“是。”
卓文姬細細打量這內侍,這才是發現這內侍眉眼深邃,有點西域人的特征:“我看你不像是這邊幾個國家的人,倒有點西域人的特征。”
內侍:“娘娘好眼力,奴的祖上有西域血統,不過,傳到我這一代,已經很淡了。”
卓文姬:“那你怎麽會進宮做內侍呢?”
李光麵有難色,卓文姬知道自己大約是提及到他的傷心事了:“你若不想說便不說吧。”
李光卻突然一下跪在地上:“娘娘恕罪!不是奴不願意說!是奴也不知從何說起!請娘娘恕罪!”
“起來吧,我又沒生氣,”卓文姬說:“你不過也是個可憐人罷了,我有什麽好生氣的?”
“謝娘娘!”李光磕了一個頭,從地上爬起來。
卓文姬看了他半晌:“李光,你自問,跟我這幾年,我待你如何?”
李光不知她是何用意,又跪在了地上:“娘娘待奴是最好的!”
卓文姬:“那你想迴西域去尋找你的親人嗎?”
李光:“……”
閔先生迴去絞盡腦汁,想了一晚上,最後決定從他跟趙玦商量的那針對塞北草原的改革入手。
最後成功讓趙玦“同意”趙寧以王長子的身份,代替國君去塞北實行改革前的親切慰問,以及跟各大民族兄弟間的深入交流,促進啟國跟各大同盟兄弟的友誼,以保證日後那兩全其美、一舉兩得,既能改善他們的生存環境,又能讓啟國受益的方案成功實行。
最後終於蒙混過關,總算是暫時糊弄住了趙玦、秦川,以及堵住了一眾大臣的悠悠之口,給趙寧找了個十分高大上的理由。
幾日後,內侍李光突然告假,迴去探親去了。
華陽店內,一名身穿錦袍,雍容華貴的老婦人悠閑地在殿內逗弄一隻毛發鮮豔的鳥兒,殿內還站著一名年輕婦人,正是那四王子的生母——陳妃。
“出使?”老婦人一邊逗弄著那鳥兒,一邊說,她麵容慈祥,語氣悠閑,聲音不急不徐。
“是。”陳妃說:“聽說已經走了好幾日了,君上似乎很高興,母後,我總覺得君上他總是有意偏袒。”
“他有意偏袒那母子倆又不是一日兩日。”太後麵色不變,語氣卻略帶嘲諷不屑之意:“隻是事關宗廟社稷,什麽事,也不是憑他一昧偏袒就能成的,這個國家,也不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的。”
陳妃麵帶憂色:“話雖如此,可若是他此去塞北,若是此番能立功,那……”
太後忽然放下那舀鳥食的勺子,側頭看向陳妃,冷笑道:“你還真以為他是去出使的?”
陳妃滿臉不解:“這不是……君上說的嗎?”
太後:“關於出使一事,那閔衡事先並沒提起,如今卻突然提起來了,而且還說走就走,事先連個準備都沒有,你不覺得可疑?而且,針對塞北一事,幾十年了都沒弄出個章程,現在卻突然就辦法了?”
陳妃:“……”
“那閔衡府上,不是有兩個客卿前些日子去遊曆了嗎?”太後慢條斯理地攪了攪鳥食:“那瘋子不是為了個男人整天瘋瘋癲癲、要死要活的?要我看他出使是假,為了追那男人才是真的。”
陳妃突然醍醐灌頂:“母後是說,那遊曆的客卿當中,有一個是……”
“若非如此,當初那瘋子會這麽輕易迴來?”太後舀了一勺鳥食,放進鳥架上的小盒子裏,那鳥兒立即跳過來,低頭啄食:“不過,不管是真是假,既然他喜歡塞北,那就讓他永遠留在那裏吧。順便再送他那個相好的一程,也算是成全了他們這對苦命鴛鴦。”
“周衝,這次你親自帶人去,”太後說:“記住,多帶點人,不要再失手了。”
“是。”一直站在華陽殿角落裏的一名作刺客打扮的男人微一頷首。
趙寧意誌力堅強,愣是強撐著那口氣出了大安城好幾裏地才暈過去,從馬上滾了下來。
等他再次醒來的時候,赤煉馬正守在他旁邊,不斷用頭輕輕地蹭他。
身上還沒來得及包紮的傷已經包紮好了,他不用想也知道是什麽人幹的,趙寧站在原地,環視四周:“迴去看好你主子,別跟著我。”
說罷,他翻身上馬,騎著馬朝著北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