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我倒覺得,這也並不一定就是壞事。”南衡先生喝了口酒,抬眸看了看天。
滄海閣位於縹緲峰之巔,此時二人坐在高殿閣樓裏。今夜月光朦朧,星光半隱在霧氣迷蒙的天際,若隱若現,似乎一伸手,就能觸摸到天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永遠無法滿足的欲望,”南衡先生說:“也是促使人類文明進步不可或缺的因素。
人隻有有了欲望,才會在打破規則的同時不斷地去創新,去改變。
倘若百姓沒有貪欲,覺著隻要餓不死就行了,那麽日子就不會越過越好,商人若是沒有貪欲,得過且過,那麽一個國家的經濟就不會有發展。
朝堂上的官員若是沒有貪欲,那麽就不會有明爭暗鬥,沒有明爭暗鬥,國家的廟堂就不能篩選出能力出眾的人才。
同樣的道理,君王若是沒有貪欲,一個國家便隻會止步不前,得不到更好的發展,那麽百姓的生活質量也不會提高。
人生來就是受七情六欲所拖累的,每個人自生下來開始,就已經不知不覺地受欲望所控製了。
可往往也因為欲望,人類才會發展到今天,才會創立規則、法度。”
徐鳳鳴神色肅穆,認真地聽著南衡的說話。
他從來沒想過,原來人的欲望也是有好處的,原來戰爭也是促進發展的一大要素。
若是真按南衡所說的那樣,那、那些戰場上無辜枉死的將士算什麽?
那這縹緲峰下,無家可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老百姓又算什麽?
那幾國發兵安陽和洛陽,被活埋在兩城廢墟之下的生命又算什麽?
然而他又不得不承認,南衡說得沒錯,人類從上古時期發展至今,有了規矩、法度、禮儀、研發出了字體、語言,到得如今知廉恥、識大義,步入文明社會,也統統是因為人的欲望。
規矩法度,就是為了約束人的欲望而製定的,試想這個世界,若是有一天沒了法度,會是個什麽樣的世界?
而且,正如南衡所說,一個人就是因為有欲望,才會在吃飽穿暖後,希望自己能過更好的日子,他才會為了這個目標去努力,去奮鬥。
一個商人也是因為有欲望,才會汲汲營營,使出渾身解數去創造更大的利益。
君王也是因為欲望,才會讓一個國家越來越強盛。
可自古以來的戰爭、老百姓的災難、戰士拋灑在戰場上的鮮血、朝代的更迭,也是因為欲望。
徐鳳鳴:“可……如今禮崩樂壞、戰亂四起,老百姓水深火熱,也是因為欲望……”
“正因如此。”南衡先生說:“這世間才需要拯救萬民於水火的英雄,才需要知大義、識大體,明大道的謀士來收複這傾覆的山河。”
這也就是滄海閣閣主盡管對人間心灰意冷,卻仍然在遠渡海外時留下他在這裏的原因。
因為人性不僅有卑劣的一麵,也有善良美好的一麵。
南衡先生覷著徐鳳鳴的眼神,沒再說下去,反而轉了話頭:“藏書閣的書,看過嗎?”
“看過。”徐鳳鳴說:“然而書海浩瀚如煙,晚輩實在連入門都不算。”
“哈哈……”南衡笑了兩聲:“不著急,有的是時間慢慢看。”
這次南衡迴來在山上待了一段時間。
徐鳳鳴跟薑黎在山上,每日醒來除了看看山上的雪景,便是與藏書閣的書作伴。
不知不覺間,竟然進了年關。
歲首那日,南衡先生在滄海閣的朱門上掛了個桃符,兩人這才驚覺,竟然是歲首了。
縹緲峰上常年下雪,徐鳳鳴還是偶有一日往山下眺望,瞧見那山下岸邊,開滿了粉嫩的桃花,這才發現春天來了。
一年四季更替,他們全無所覺,隻是偶爾站在山頂往山下眺望時,發現山下的景色變了,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又是一個季節了。
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時間如白駒過隙。
彈指一揮間,便是三年過去。
三年來,兩人竟然不知不覺間看了一麵牆的書籍。
南衡先生時常不在山上,隻是偶爾才迴來。
他想了很多辦法,仍然對薑黎的毒無可奈何。
三年來他使出渾身解數,沒有讓薑黎毒發身亡,但卻仍然阻止不了那毒在一點一點,慢慢地蠶食薑黎的五髒六腑。
薑黎雖然偽裝得很好,但徐鳳鳴看得出來,他的身體越來越差了。
他越來越畏寒、嗜睡,偶爾一次風寒,能要了他半條命。
整個人病態盡顯,臉上帶著病態的蒼白,嘴唇也沒有血色。
又是一年年關將至。
薑黎忽然想下山去看看,徐鳳鳴沒有攔他。
找了兩件鬥篷便下山了。
令人意外的是,兩個人走走停停,不到兩個時辰便到了山腳下。
可徐鳳鳴明明記得三年前上山時,那四個人抬著他們,愣是走了近兩天才到山頂。
徐鳳鳴有些莫名,轉念一想,大概是南衡先生不想讓人找到山上的路,布置了障眼法。
徐鳳鳴跟薑黎二人下了一趟山,去逛了逛湖對麵的小集市。
集市並不大,說是集市,但其實隻是住在河岸兩邊的百姓交換貨物的地方。
這集市上甚至很少用到錢,大部分人都還是采取以物換物的方式進行交易。
兩個人站在集市口,一眼便能看到頭。
人也不多,稀稀拉拉的,各個臉色都沒有辭舊迎新的喜悅,疲憊的眼神中反而帶著無法掩飾的麻木。
兩人走了一圈,集市上的人對這兩個突如其來的陌生人沒半點反應。
攤販麵無表情地守在攤位前,行人則死氣沉沉地穿梭在集市上,看見自己需要的東西,才會上前去詢問價格。
“唉——
這世道,還不知該怎麽辦呢。”
兩人走在路上,突然聽見一個蒼老的男聲。
兩人停住腳循聲望去,瞧見一個須發皆白的老人跪坐在地上,麵前擺了一張案幾,手上拿了一支筆,正在替一個婦人寫信。
“如今禮崩樂壞,”他低著頭一邊寫信,一邊感慨道:“天子王都都被水淹了,就連名揚天下的京麓學院都被一把火燒了,這世道,怕是沒盼頭咯。”
“哼!”老人冷笑一聲:“那些個諸侯們見太子殿下孤苦無依,個個都想將他擄迴去,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
殊不知大晉建朝至今七百年,姬家人豈是他們能控製的?
最後被太子殿下引來洛河水,幾乎全部埋葬在洛陽城,真是活該!”
“老先生,”坐在老人旁邊賣布料的男人問道:“照你這麽說,各國都損失慘重了?”
老人哂道:“他們還真當姬家人是軟柿子不成?”
“那是自然,天子血脈,豈是他們能隨意掌控的?”男人說:“隻是……倘若真如先生所說,各國損失慘重,那咱們或許能過幾年安生日子。”
“安生日子?”老人說:“以前天子還在的時候,他或許還會有些許顧忌。現下天子崩逝,太子殿下自戕,與洛陽一同化為了灰燼,他們日後會更加肆無忌憚,隻怕日後的日子會更難過。 ”
薑黎站在原地,徐鳳鳴站在他身旁,他一側眸,眼睛便被薑黎麵具上的光芒晃得有些睜不開眼。
他看不太清薑黎麵具下麵是怎樣的表情,然而他卻看見了他嘴唇繃得緊緊的,眉頭若隱若無地擰著。三年來都毫無波瀾的眼眸閃了閃,又氳上了久違的無奈和淡淡的憂愁。
他終究,還是放心不下那無根浮萍一般在戰火中漂浮的百姓。
“薑兄,岸邊風大,”徐鳳鳴說:“我們該迴去了。”
薑黎什麽都沒說,跟徐鳳鳴一起迴去了。
幾日後,南衡先生迴來了。
他這次迴來得晚,沒趕上歲首,到的山上時已經是歲首過後兩日了。
他將配好的藥交給徐鳳鳴去熬,自己給薑黎紮針。
薑黎喝了藥睡後,兩個人便一直守在薑黎身邊。
這次南衡先生一直守在山上觀察薑黎的狀況,空餘時看徐鳳鳴練劍。
他起初還有些新奇,萬萬沒想到徐鳳鳴竟然還有武學天賦,隻看了幾本劍譜,便能學得有模有樣。
“不錯。”南衡先生道:“不曾想小友竟然還有武學天賦,隻看一遍劍譜,便能有此造詣,了不得。”
“先生謬讚了。”徐鳳鳴說:“說穿了隻是些中看不中用的招式,嚇唬嚇唬人還行,一旦遇到武功高強的,便不成了。”
南衡隨手撿了根樹枝,猛然間喝道:“接招!”
說罷,他身體化作一道殘影,猶如獵豹一般急速撲出,眨眼間已經到了徐鳳鳴身前。
手上的樹枝已然化作一柄利劍刺向徐鳳鳴麵門,
徐鳳鳴忙一腳蹬在山石上,猛地用力便彈射至數米開外,避過那一劍。
南衡卻不依不饒,緊隨而上,手持樹枝自徐鳳鳴麵門掃拂而過,強勁的氣流如一把鋒利的尖刀。
徐鳳鳴身影一閃,再次躲過攻擊,那鋒利如刀的罡風掃過徐鳳鳴的鬢角,那長發直接脫落而去。
南衡先生步步緊逼,徐鳳鳴翻身彈起,竟然化守為攻向南衡先生直撲而去。
“不錯。”南衡先生道:“實力懸殊的情況下,隻有迷惑敵人,讓對方不知道你的底細,方有一線生機。”
南衡先生手中的樹枝一橫,輕巧地擋住了徐鳳鳴的攻勢。
他再一側身,出掌,一掌劈向徐鳳鳴的肩頭。
徐鳳鳴撤劍,空中旋身,用腳接了南衡一掌。
南衡先生推肘偏擊,徐鳳鳴再次一旋身,靈巧躲避。
兩人身影在空中交錯、翻滾,招式猶如疾風驟雨、連綿不斷,氣勢迅猛而激烈。
身形時而糾纏在一起,時而迅速分開,場麵瞬間變得火熱而激烈。
兩人纏鬥時,卷起一地的雪粉,雪粉紛紛擾擾,如雲霧一般。
二人最後對了一掌,徐鳳鳴身子往後掠出,站定後向南衡先生行了一個禮:“多謝先生指教。”
南衡先生隨手將樹枝一扔:“指教談不上,說到底是小友悟性高,一點就通。”
徐鳳鳴:“晚輩哪裏擔得起先生如此謬讚,說到底不過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罷了。”
“不必自謙,”南衡先生負著手往迴走:“你這本事,自保是綽綽有餘的了。”
徐鳳鳴跟在他身後,南衡先生問道:“那藏書閣的書,看得怎麽樣了?”
徐鳳鳴:“實不相瞞,在下看了不及三分之一。”
“那也不少了。”南衡先生說:“那麽,你對天下如今的形勢,有何看法?”
這幾年來,南衡先生每次上山,都會在閑談間,將各國的局勢告訴徐鳳鳴跟薑黎。
他也不發表意見,每次隻將局勢說完便轉移了話題。
徐鳳鳴因為薑黎的心病,從來也不曾與薑黎討論過這些。
三年了,今天終於到了考試的時候。
徐鳳鳴“……晚輩……實在才疏學淺……”
南衡先生道:“但說無妨。”
徐鳳鳴:“那……晚輩獻醜了。”
徐鳳鳴:“三年前洛陽一役,各國都遭到了重創……”
三年前洛陽一戰,不止是洛陽、安陽兩座天子王都被毀,其實那本來打算去擄走薑黎的各位國君、將軍們都沒討到便宜。
那時衛、燕、宋、楚、啟五國共百萬人圍攻天子王都,先是在安陽被管少卿和尚訓砍了十幾萬。
然後在洛陽城裏互相殘殺死了一批,洛陽城坍塌的時候又壓死了一批,靈山水崩的時候更是被淹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於是各國偷雞不成蝕把米,不但沒擄走太子,沒搶走象征王權的九鼎和玉璽,最後反而把帶去洛陽的大軍悉數賠在了洛陽的廢墟下。
五國傷亡慘重、實力大創,本來在二十幾年前就一蹶不振、國力日漸衰弱的衛國,與國土麵積不大的宋國更是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徐鳳鳴說:“原本群雄爭霸的各國,目前隻有燕、楚、啟三國能勉強算得上是實力強盛了。”
南衡先生:“依你之見,倘若要讓這天下重新統一,該當如何?”
徐鳳鳴:“……”
“晚輩不才,確實思慮過這個問題……”徐鳳鳴道:“隻是……”
徐鳳鳴確實就目前的情勢分析過這個問題,然而那終究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有時候就連他自己想起來,都覺得有些異想天開、漏洞百出。
南衡先生走到一塊石頭上,十分不介意地坐下,拿起酒葫蘆喝了一口酒:“無妨,你說就是。”
“那……我便賣弄了,若是說的不好,還請先生海涵。”徐鳳鳴說:“愚以為,首先要將大溪城的啟國軍隊趕出玉璧關,然後堅守玉璧關,讓他們隻能遊走於玉璧關外。
然後,便可以著手,先改變目前天下五分的局勢。”
南衡先生:“你覺得就目前各國的情況,誰能將啟國趕出玉璧關?”
徐鳳鳴搖了搖頭:“都不行。衛、宋二國自不必說,他們原本國力就不是各國中最強的,三年前那一戰後,他們就更是不行了。”
南衡先生:“那麽就隻剩下燕國和楚國了。”
“不錯。”徐鳳鳴說:“何況洛陽被毀,現在這兩個國家,要直麵大溪城的啟軍了。啟國人他們是了解的,那就是頭瘋狗,就算他們願意與他們和平共處,啟國人可不是這麽想的。隻要一找到機會,他們便會毫不猶豫地吃掉他們。”
南衡先生點了點頭,徐鳳鳴又道:“然而就憑其中一個國家的實力,現在要想成功地將啟君趕出大溪城,趕迴玉璧關外,卻是不容易的。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結盟,燕國跟楚國結盟,合力將啟國人趕出大溪城的同時,再一鼓作氣,將他們趕出玉璧關外。
隻要成功將他們趕出玉璧關外,並且死守玉璧關,讓他們出不來玉璧關。這樣 ,啟國便隻能在關外遊走,而中原便會恢複成四國割據的形式。
下一步,便可以開始著手改變四國割據的形勢了。
首先,衛國、燕國、楚國結盟,先吞掉宋國,讓四國割據的形勢變成三國鼎立。”
南衡先生捋了捋胡須:“為什麽是宋國?”
徐鳳鳴:“衛國與啟國接壤,若是先打衛國,玉璧關外的啟國一定會借機反撲,攻打玉璧關,那便得不償失了。”
南衡先生:“若是我沒記錯,宋國是你的母國,你真能幫著別人打自己國家?”
徐鳳鳴:“三年前,宋國攻打洛陽,逼得薑兄……那時候,宋國便不再是我的國家了。何況,我的母親是越人,越國就是宋國滅的,若真算起來,宋國還算是滅了我母親國家的罪魁禍首。我對宋國,著實沒什麽好感。”
南衡先生不置可否,示意徐鳳鳴繼續說。
徐鳳鳴:“三國鼎立後,三國聯盟,要先攻打啟國。就算滅不了國,也要打得他們再也出不了玉璧關,這樣燕國才能吞並衛國,將三足鼎立變成兩分天下。
再以長江為界,燕國居北,楚國居南,兩國休養生息,發展商貿。這樣,百姓也能喘一口氣。
待過得百年,兩國之間或可一戰,決一勝負,徹底統一天下。”
“至此。”南衡先生道:“這長達幾百年的戰亂,就可以結束了。”
徐鳳鳴:“說來慚愧,這也隻是晚輩的想法,漏洞百出,有諸多不足之處,我自己想想都覺得行不通。”
滄海閣位於縹緲峰之巔,此時二人坐在高殿閣樓裏。今夜月光朦朧,星光半隱在霧氣迷蒙的天際,若隱若現,似乎一伸手,就能觸摸到天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永遠無法滿足的欲望,”南衡先生說:“也是促使人類文明進步不可或缺的因素。
人隻有有了欲望,才會在打破規則的同時不斷地去創新,去改變。
倘若百姓沒有貪欲,覺著隻要餓不死就行了,那麽日子就不會越過越好,商人若是沒有貪欲,得過且過,那麽一個國家的經濟就不會有發展。
朝堂上的官員若是沒有貪欲,那麽就不會有明爭暗鬥,沒有明爭暗鬥,國家的廟堂就不能篩選出能力出眾的人才。
同樣的道理,君王若是沒有貪欲,一個國家便隻會止步不前,得不到更好的發展,那麽百姓的生活質量也不會提高。
人生來就是受七情六欲所拖累的,每個人自生下來開始,就已經不知不覺地受欲望所控製了。
可往往也因為欲望,人類才會發展到今天,才會創立規則、法度。”
徐鳳鳴神色肅穆,認真地聽著南衡的說話。
他從來沒想過,原來人的欲望也是有好處的,原來戰爭也是促進發展的一大要素。
若是真按南衡所說的那樣,那、那些戰場上無辜枉死的將士算什麽?
那這縹緲峰下,無家可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老百姓又算什麽?
那幾國發兵安陽和洛陽,被活埋在兩城廢墟之下的生命又算什麽?
然而他又不得不承認,南衡說得沒錯,人類從上古時期發展至今,有了規矩、法度、禮儀、研發出了字體、語言,到得如今知廉恥、識大義,步入文明社會,也統統是因為人的欲望。
規矩法度,就是為了約束人的欲望而製定的,試想這個世界,若是有一天沒了法度,會是個什麽樣的世界?
而且,正如南衡所說,一個人就是因為有欲望,才會在吃飽穿暖後,希望自己能過更好的日子,他才會為了這個目標去努力,去奮鬥。
一個商人也是因為有欲望,才會汲汲營營,使出渾身解數去創造更大的利益。
君王也是因為欲望,才會讓一個國家越來越強盛。
可自古以來的戰爭、老百姓的災難、戰士拋灑在戰場上的鮮血、朝代的更迭,也是因為欲望。
徐鳳鳴:“可……如今禮崩樂壞、戰亂四起,老百姓水深火熱,也是因為欲望……”
“正因如此。”南衡先生說:“這世間才需要拯救萬民於水火的英雄,才需要知大義、識大體,明大道的謀士來收複這傾覆的山河。”
這也就是滄海閣閣主盡管對人間心灰意冷,卻仍然在遠渡海外時留下他在這裏的原因。
因為人性不僅有卑劣的一麵,也有善良美好的一麵。
南衡先生覷著徐鳳鳴的眼神,沒再說下去,反而轉了話頭:“藏書閣的書,看過嗎?”
“看過。”徐鳳鳴說:“然而書海浩瀚如煙,晚輩實在連入門都不算。”
“哈哈……”南衡笑了兩聲:“不著急,有的是時間慢慢看。”
這次南衡迴來在山上待了一段時間。
徐鳳鳴跟薑黎在山上,每日醒來除了看看山上的雪景,便是與藏書閣的書作伴。
不知不覺間,竟然進了年關。
歲首那日,南衡先生在滄海閣的朱門上掛了個桃符,兩人這才驚覺,竟然是歲首了。
縹緲峰上常年下雪,徐鳳鳴還是偶有一日往山下眺望,瞧見那山下岸邊,開滿了粉嫩的桃花,這才發現春天來了。
一年四季更替,他們全無所覺,隻是偶爾站在山頂往山下眺望時,發現山下的景色變了,才後知後覺地發現又是一個季節了。
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時間如白駒過隙。
彈指一揮間,便是三年過去。
三年來,兩人竟然不知不覺間看了一麵牆的書籍。
南衡先生時常不在山上,隻是偶爾才迴來。
他想了很多辦法,仍然對薑黎的毒無可奈何。
三年來他使出渾身解數,沒有讓薑黎毒發身亡,但卻仍然阻止不了那毒在一點一點,慢慢地蠶食薑黎的五髒六腑。
薑黎雖然偽裝得很好,但徐鳳鳴看得出來,他的身體越來越差了。
他越來越畏寒、嗜睡,偶爾一次風寒,能要了他半條命。
整個人病態盡顯,臉上帶著病態的蒼白,嘴唇也沒有血色。
又是一年年關將至。
薑黎忽然想下山去看看,徐鳳鳴沒有攔他。
找了兩件鬥篷便下山了。
令人意外的是,兩個人走走停停,不到兩個時辰便到了山腳下。
可徐鳳鳴明明記得三年前上山時,那四個人抬著他們,愣是走了近兩天才到山頂。
徐鳳鳴有些莫名,轉念一想,大概是南衡先生不想讓人找到山上的路,布置了障眼法。
徐鳳鳴跟薑黎二人下了一趟山,去逛了逛湖對麵的小集市。
集市並不大,說是集市,但其實隻是住在河岸兩邊的百姓交換貨物的地方。
這集市上甚至很少用到錢,大部分人都還是采取以物換物的方式進行交易。
兩個人站在集市口,一眼便能看到頭。
人也不多,稀稀拉拉的,各個臉色都沒有辭舊迎新的喜悅,疲憊的眼神中反而帶著無法掩飾的麻木。
兩人走了一圈,集市上的人對這兩個突如其來的陌生人沒半點反應。
攤販麵無表情地守在攤位前,行人則死氣沉沉地穿梭在集市上,看見自己需要的東西,才會上前去詢問價格。
“唉——
這世道,還不知該怎麽辦呢。”
兩人走在路上,突然聽見一個蒼老的男聲。
兩人停住腳循聲望去,瞧見一個須發皆白的老人跪坐在地上,麵前擺了一張案幾,手上拿了一支筆,正在替一個婦人寫信。
“如今禮崩樂壞,”他低著頭一邊寫信,一邊感慨道:“天子王都都被水淹了,就連名揚天下的京麓學院都被一把火燒了,這世道,怕是沒盼頭咯。”
“哼!”老人冷笑一聲:“那些個諸侯們見太子殿下孤苦無依,個個都想將他擄迴去,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
殊不知大晉建朝至今七百年,姬家人豈是他們能控製的?
最後被太子殿下引來洛河水,幾乎全部埋葬在洛陽城,真是活該!”
“老先生,”坐在老人旁邊賣布料的男人問道:“照你這麽說,各國都損失慘重了?”
老人哂道:“他們還真當姬家人是軟柿子不成?”
“那是自然,天子血脈,豈是他們能隨意掌控的?”男人說:“隻是……倘若真如先生所說,各國損失慘重,那咱們或許能過幾年安生日子。”
“安生日子?”老人說:“以前天子還在的時候,他或許還會有些許顧忌。現下天子崩逝,太子殿下自戕,與洛陽一同化為了灰燼,他們日後會更加肆無忌憚,隻怕日後的日子會更難過。 ”
薑黎站在原地,徐鳳鳴站在他身旁,他一側眸,眼睛便被薑黎麵具上的光芒晃得有些睜不開眼。
他看不太清薑黎麵具下麵是怎樣的表情,然而他卻看見了他嘴唇繃得緊緊的,眉頭若隱若無地擰著。三年來都毫無波瀾的眼眸閃了閃,又氳上了久違的無奈和淡淡的憂愁。
他終究,還是放心不下那無根浮萍一般在戰火中漂浮的百姓。
“薑兄,岸邊風大,”徐鳳鳴說:“我們該迴去了。”
薑黎什麽都沒說,跟徐鳳鳴一起迴去了。
幾日後,南衡先生迴來了。
他這次迴來得晚,沒趕上歲首,到的山上時已經是歲首過後兩日了。
他將配好的藥交給徐鳳鳴去熬,自己給薑黎紮針。
薑黎喝了藥睡後,兩個人便一直守在薑黎身邊。
這次南衡先生一直守在山上觀察薑黎的狀況,空餘時看徐鳳鳴練劍。
他起初還有些新奇,萬萬沒想到徐鳳鳴竟然還有武學天賦,隻看了幾本劍譜,便能學得有模有樣。
“不錯。”南衡先生道:“不曾想小友竟然還有武學天賦,隻看一遍劍譜,便能有此造詣,了不得。”
“先生謬讚了。”徐鳳鳴說:“說穿了隻是些中看不中用的招式,嚇唬嚇唬人還行,一旦遇到武功高強的,便不成了。”
南衡隨手撿了根樹枝,猛然間喝道:“接招!”
說罷,他身體化作一道殘影,猶如獵豹一般急速撲出,眨眼間已經到了徐鳳鳴身前。
手上的樹枝已然化作一柄利劍刺向徐鳳鳴麵門,
徐鳳鳴忙一腳蹬在山石上,猛地用力便彈射至數米開外,避過那一劍。
南衡卻不依不饒,緊隨而上,手持樹枝自徐鳳鳴麵門掃拂而過,強勁的氣流如一把鋒利的尖刀。
徐鳳鳴身影一閃,再次躲過攻擊,那鋒利如刀的罡風掃過徐鳳鳴的鬢角,那長發直接脫落而去。
南衡先生步步緊逼,徐鳳鳴翻身彈起,竟然化守為攻向南衡先生直撲而去。
“不錯。”南衡先生道:“實力懸殊的情況下,隻有迷惑敵人,讓對方不知道你的底細,方有一線生機。”
南衡先生手中的樹枝一橫,輕巧地擋住了徐鳳鳴的攻勢。
他再一側身,出掌,一掌劈向徐鳳鳴的肩頭。
徐鳳鳴撤劍,空中旋身,用腳接了南衡一掌。
南衡先生推肘偏擊,徐鳳鳴再次一旋身,靈巧躲避。
兩人身影在空中交錯、翻滾,招式猶如疾風驟雨、連綿不斷,氣勢迅猛而激烈。
身形時而糾纏在一起,時而迅速分開,場麵瞬間變得火熱而激烈。
兩人纏鬥時,卷起一地的雪粉,雪粉紛紛擾擾,如雲霧一般。
二人最後對了一掌,徐鳳鳴身子往後掠出,站定後向南衡先生行了一個禮:“多謝先生指教。”
南衡先生隨手將樹枝一扔:“指教談不上,說到底是小友悟性高,一點就通。”
徐鳳鳴:“晚輩哪裏擔得起先生如此謬讚,說到底不過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罷了。”
“不必自謙,”南衡先生負著手往迴走:“你這本事,自保是綽綽有餘的了。”
徐鳳鳴跟在他身後,南衡先生問道:“那藏書閣的書,看得怎麽樣了?”
徐鳳鳴:“實不相瞞,在下看了不及三分之一。”
“那也不少了。”南衡先生說:“那麽,你對天下如今的形勢,有何看法?”
這幾年來,南衡先生每次上山,都會在閑談間,將各國的局勢告訴徐鳳鳴跟薑黎。
他也不發表意見,每次隻將局勢說完便轉移了話題。
徐鳳鳴因為薑黎的心病,從來也不曾與薑黎討論過這些。
三年了,今天終於到了考試的時候。
徐鳳鳴“……晚輩……實在才疏學淺……”
南衡先生道:“但說無妨。”
徐鳳鳴:“那……晚輩獻醜了。”
徐鳳鳴:“三年前洛陽一役,各國都遭到了重創……”
三年前洛陽一戰,不止是洛陽、安陽兩座天子王都被毀,其實那本來打算去擄走薑黎的各位國君、將軍們都沒討到便宜。
那時衛、燕、宋、楚、啟五國共百萬人圍攻天子王都,先是在安陽被管少卿和尚訓砍了十幾萬。
然後在洛陽城裏互相殘殺死了一批,洛陽城坍塌的時候又壓死了一批,靈山水崩的時候更是被淹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於是各國偷雞不成蝕把米,不但沒擄走太子,沒搶走象征王權的九鼎和玉璽,最後反而把帶去洛陽的大軍悉數賠在了洛陽的廢墟下。
五國傷亡慘重、實力大創,本來在二十幾年前就一蹶不振、國力日漸衰弱的衛國,與國土麵積不大的宋國更是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徐鳳鳴說:“原本群雄爭霸的各國,目前隻有燕、楚、啟三國能勉強算得上是實力強盛了。”
南衡先生:“依你之見,倘若要讓這天下重新統一,該當如何?”
徐鳳鳴:“……”
“晚輩不才,確實思慮過這個問題……”徐鳳鳴道:“隻是……”
徐鳳鳴確實就目前的情勢分析過這個問題,然而那終究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有時候就連他自己想起來,都覺得有些異想天開、漏洞百出。
南衡先生走到一塊石頭上,十分不介意地坐下,拿起酒葫蘆喝了一口酒:“無妨,你說就是。”
“那……我便賣弄了,若是說的不好,還請先生海涵。”徐鳳鳴說:“愚以為,首先要將大溪城的啟國軍隊趕出玉璧關,然後堅守玉璧關,讓他們隻能遊走於玉璧關外。
然後,便可以著手,先改變目前天下五分的局勢。”
南衡先生:“你覺得就目前各國的情況,誰能將啟國趕出玉璧關?”
徐鳳鳴搖了搖頭:“都不行。衛、宋二國自不必說,他們原本國力就不是各國中最強的,三年前那一戰後,他們就更是不行了。”
南衡先生:“那麽就隻剩下燕國和楚國了。”
“不錯。”徐鳳鳴說:“何況洛陽被毀,現在這兩個國家,要直麵大溪城的啟軍了。啟國人他們是了解的,那就是頭瘋狗,就算他們願意與他們和平共處,啟國人可不是這麽想的。隻要一找到機會,他們便會毫不猶豫地吃掉他們。”
南衡先生點了點頭,徐鳳鳴又道:“然而就憑其中一個國家的實力,現在要想成功地將啟君趕出大溪城,趕迴玉璧關外,卻是不容易的。
最穩妥的辦法就是結盟,燕國跟楚國結盟,合力將啟國人趕出大溪城的同時,再一鼓作氣,將他們趕出玉璧關外。
隻要成功將他們趕出玉璧關外,並且死守玉璧關,讓他們出不來玉璧關。這樣 ,啟國便隻能在關外遊走,而中原便會恢複成四國割據的形式。
下一步,便可以開始著手改變四國割據的形勢了。
首先,衛國、燕國、楚國結盟,先吞掉宋國,讓四國割據的形勢變成三國鼎立。”
南衡先生捋了捋胡須:“為什麽是宋國?”
徐鳳鳴:“衛國與啟國接壤,若是先打衛國,玉璧關外的啟國一定會借機反撲,攻打玉璧關,那便得不償失了。”
南衡先生:“若是我沒記錯,宋國是你的母國,你真能幫著別人打自己國家?”
徐鳳鳴:“三年前,宋國攻打洛陽,逼得薑兄……那時候,宋國便不再是我的國家了。何況,我的母親是越人,越國就是宋國滅的,若真算起來,宋國還算是滅了我母親國家的罪魁禍首。我對宋國,著實沒什麽好感。”
南衡先生不置可否,示意徐鳳鳴繼續說。
徐鳳鳴:“三國鼎立後,三國聯盟,要先攻打啟國。就算滅不了國,也要打得他們再也出不了玉璧關,這樣燕國才能吞並衛國,將三足鼎立變成兩分天下。
再以長江為界,燕國居北,楚國居南,兩國休養生息,發展商貿。這樣,百姓也能喘一口氣。
待過得百年,兩國之間或可一戰,決一勝負,徹底統一天下。”
“至此。”南衡先生道:“這長達幾百年的戰亂,就可以結束了。”
徐鳳鳴:“說來慚愧,這也隻是晚輩的想法,漏洞百出,有諸多不足之處,我自己想想都覺得行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