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鳳鳴:“還是讓她先養好身子再說吧。”
他說完,想了想,還是決定先去看看那個女人。
他去的時候那女人已經醒了,躺在榻上喝映月娘熬的粥。
那天徐鳳鳴匆匆一瞥,不曾細看,今日仔細一瞧,發現這女人年紀並不大,經過幾日的調養,她的氣色稍微好了些,雖然還是很瘦,但臉上到底有點人氣了。
女人見徐鳳鳴來,從著裝上就看出他身份不凡,定是此間主人,掀開被子下榻跪在地上:“多謝公子救命之恩。”
“不必客氣,救你的原不是我,而是另有其人。”徐鳳鳴說:“你先起來說話。”
映月娘將女人扶了起來,女人有些茫然地看了徐鳳鳴一眼,又無助地去看映月娘,映月娘:“姑娘,地上涼,你先起來吧。”
女人便有些茫然無措地起來了。
映月娘扶著她重新坐迴榻上,又隨手拉過被子裹著她。
“恕在下冒昧。”徐鳳鳴說:“姑娘怎麽會暈倒在路邊?”
女人姓花,名叫花想容。
是從北方逃難來的。
“北方?”徐鳳鳴問道。
花想容點點頭。
北方不是啟國嗎?
花想容身體很虛弱,說話還有些喘:“我原是啟國跟衛國邊境一個小村莊裏……”
花想容自小生在啟國跟衛國邊境的小村莊,邊境之地,沒人管,又常年征戰,時常還有被搶的風險,日子本來就過得艱難。
今年夏天先是大旱,緊接著又是一場大雨,徹底絕了他們的生路。
村裏人沒辦法,隻有舉村逃難,以求尋一條活路。
花想容今年春天才剛成了親,就遇到這等天災,踏上了逃亡之路。
他們是夏天那場洪水過後,就已經踏上了逃亡之路,到得如今已經走了幾個月了,現在才流落到這裏。
夏天還好,到了秋天以後日子便慢慢地涼了起來,入了冬以後,便更是折磨人了。
她一路挨餓受凍,到了這裏,實在扛不住暈了過去,被路過的徐文發現撿了迴來。
徐鳳鳴:“你們村有多少人?”
花想容:“隻有幾千人。”
徐鳳鳴:“就是說你們還有人還在路上?”
花想容點頭,徐鳳鳴問道:“有多少人?”
“我不知道。”花想容說:“很多人。”
徐鳳鳴:“很多?”
花想容:“是,很多,我們一路逃來,還遇到很多人。有衛國人,還有燕人。”
這也是,連啟國都被水淹了,就更不要說啟國以南的其它國家了。
徐鳳鳴:“你知道他們走到何處了嗎?你是跟他們走丟了嗎?”
花想容:“不,我是跟同村的姐妹一起逃跑的,是特意來打探消息的。”
“打探消息?”徐鳳鳴不理解,逃難又不是打仗,還需要打探什麽消息?
“你家人呢?”映月娘問道:“你不是成親了嗎?你相公呢?你怎麽沒跟你相公一起?他怎麽會讓你一個女人女人家出來打探消息?”
花想容聽得此言,便悲從中來,泣不成聲。
“別哭。”映月娘連忙拿著帕子給她擦眼淚:“你身子還沒好,不能哭。”
徐鳳鳴雖不理解那些男女間的情愛,但他能從花想容這悲痛欲絕的樣子看出來,映月娘方才那問題,定是戳到了她的傷心處。
想也知道。
若是跟丈夫一起出逃,她丈夫怎麽可能放心她一個女人出來探路?
如今既然她來了,那就說明她丈夫很可能能已經兇多吉少了。
徐鳳鳴知道戳到了她的傷心處,剩餘的話再也問不出口了。
囑咐她好好休息,又叮囑映月娘好生照顧她,其餘的事等身子好了再說。
花想容放心不下在外麵挨餓受凍的姐妹,徐鳳鳴問了具體地點,讓她安心,自己會派人去將她們接來。
花想容便接了筆墨,寫了一封書信,又從懷裏摸出一支造型粗糙的玉簪給徐鳳鳴:“她們看到這個,便知道是怎麽迴事了。”
徐鳳鳴很驚奇,想不到她竟然識字。
一提起這個,花想容便臉上泛紅:“這是我家當家的教的。”
徐鳳鳴迴屋後喚來徐文,讓他去鋪子裏,找兩個人夥計,再雇幾個人,去接花想容的同鄉。
徐文當即去了,徐鳳鳴才想起來自己還有事沒吩咐,轉頭一看,徐文已經沒影了。
看來蘇儀說的不錯,確實該再找幾個人了,要不然隻有徐文一人忙不過來。
徐鳳鳴坐在椅子上蹙眉沉吟。
這麽多人從北方一路逃來,途中會經過啟國、衛國、燕國和陳國等幾個國家,他們為什麽會舍近求遠跑到安陽來?
難道是他們特意繞過這些國家直奔安陽?
不,這種可能性不大。
現如今王道沒落,天子勢微,各諸侯國早已不將天子放在眼裏了,何況這些平民百姓?
老百姓一生所求,不過是上有片瓦遮身,下有立錐之地。
於他們而言,唯一的願望就是吃飽穿暖,不再受戰亂之苦。天子是誰、國君是誰都沒有關係,
這樣的人,是絕對沒有那種舍去近處,長途跋涉來求天子庇佑的思想的。
除非……
除非他們不是沒去過,而是並沒有被其他國家接受。
從花想容的表現來看,很可能他們不但沒得到善待,反而還吃過不少悶虧。
要不然她是怎麽生出打探消息的想法的?
逃個難,還需要打探什麽消息?
如今天下群雄爭霸,各國使出渾身解數充盈國庫,隻為擴充軍隊,成為強國。
其實到得現在這地步,已經沒有誰對誰錯的說法了。
國與國之間就是如此,你不強大,就會被滅國。
各國國君為了不成為亡國之君,想方設法增強國力無可厚非。
可……
如果隻是為了增強自己的國力,便不顧百姓的死活,這樣的國家,這樣的國君,即便將來成為了霸主,將這四分五裂的神州重新凝聚在一起又怎麽樣呢?
這樣的國家,會成為神州大地未來的希望嗎?會是老百姓們的依仗嗎?
徐鳳鳴想到此處,不免一聲歎息。
徐文辦事效率還是很高的,沒過幾天,就將花想容的同鄉全部接了過來。
清一色全是女人,一群人足有十好幾個,聚在一起嘰嘰喳喳,吵得人腦殼疼。
這一大群鄉下來的女人,可不比他家裏的女人,循規蹈矩。
這群女人就像那沒見過世麵的蛐蛐似的,湊到一起就喳喳喳個不停,著實讓人受不了,徐文傻眼了:“少爺,怎麽辦?”
現下來了這麽大一群女人,安置她們又成了一個問題。
雖說徐鳳鳴不差那點錢,可畢竟男女有別,成日裏呆在府裏也不是辦法。
徐鳳鳴一時半會也想不到好辦法,隻得道:“……暫且先讓她們在後院住著,其餘的……讓我先想想再說。”
現在除了安置這些女人,還有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
如果花想容說的沒錯的話,那麽後麵還有一大群難民會抵達安陽,到時候該如何安置又成了一個大問題。
徐鳳鳴考慮著明日去找尚訓,先跟他把這話說清楚,讓他好早做準備。
這一夜雪又大了起來,第二日起來的時候,天地間已經白茫茫一片了。
一大早,徐文就風風火火闖進了徐鳳鳴的房間:“少爺!外麵來了好多人!”
徐鳳鳴:“什麽人?”
徐文:“大概是花夫人說的那些逃難的來了。”
“有多少人。”徐鳳鳴當即穿衣洗漱。
徐文:“不知道,反正烏泱泱的全是人。”
徐鳳鳴穿衣洗漱好,當即往外麵走。
徐文一路小跑著,跑到大門邊轟然拉開府門。
厚重的大門一打開,映入眼簾的便是烏泱泱的人頭。
天地間雪花簌簌、凜冽的寒風如刀鋒般鋼利,唿唿的風聲猶如鋼刀破空的聲音。
外麵的人凍得瑟瑟發抖擠作一團,身上胡亂裹著破衣爛衫禦寒,有些聰明的則躲在屋簷下躲避寒風。
外麵的人聽到開門聲,紛紛顫抖著側頭看來,然而他們沒有任何動作,隻是麻木地看著徐鳳鳴,眼神漠然、冷淡。
徐鳳鳴看著門外的人,門外的人則看著他。
門內的人錦帽貂裘、一身錦衣,門外的人衣衫襤褸、鶉衣百結。
府裏雕梁畫棟、富麗堂皇,府外寒風凜冽、滴水成冰。
僅一步之遙、卻是兩個世界。
一個衣食無憂,一個食不果腹。
徐鳳鳴站在距離門檻一步的位置,望向外麵的人,望向那一雙雙平靜淡漠的眼睛。
這一刻,他仿佛透過這一雙雙冷漠疏離的眼睛,透過這大雪紛飛的場景,看見了萬裏硝煙,看見了那硝煙四起的戰場。
這一刻 ,他再次想起自己曾經問過趙寧的話:“你有想過讀書是為了什麽嗎?”
其實這話,他幼年時也問過父親母親,更是問過祖父。
“讀書是為了入仕。”這是祖父說的迴答。
年幼的徐鳳鳴第一次聽見“入仕”這兩個字時,不懂什麽意思,便問祖父:“什麽是入仕?”
“入仕就是入朝做官。”那時候已經鬢發斑白的祖父說道:“然後封侯拜相。”
徐鳳鳴那時對權利懵懂無知,不知道為什麽祖父總是對封侯拜相這般執著:“為什麽要封侯拜相呢?”
“人這一生,所求的不過是位極人臣、封侯拜相。”祖父說:“到那時你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徐鳳鳴:“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之後呢?”
“之後?”祖父笑著說:“之後啊,之後你就光宗耀祖、光耀門楣啦。”
“可光耀門楣又有什麽用呢?”那時僅有六歲的徐鳳鳴說道:“他們也看不見了。”
祖父猛然間聽見徐鳳鳴這個問題,神情一滯。
徐鳳鳴記得那天祖父再也沒說一句話,獨自在屋裏坐了足足一天。
後來父親也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過這種話。
可徐鳳鳴始終不明白,為什麽要這樣做。
再後來,他也去問過母親。
當時母親隻告訴他:“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有些事不必執著,到了該知道的時候,自然就知道了。”
映月的出現讓徐鳳鳴又一次想起這個塵封已久的問題。
讀書是為了什麽?
是封侯拜相,是光耀門楣?
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其實祖父的話沒錯。
從古至今,多少人平民百姓,亦或者王侯將相出入仕途,在戰場上浴血拚殺,最後為的不過是封侯拜相、位極人臣?
可,隻是這樣嗎?
那天他去找趙寧,想從趙寧口中知道答案。
卻終究一無所獲。
祖父讓他努力讀書,將來入朝為官,光宗耀祖。
先生讓他學以致用,行以踐學,將所用所學發揮到極致。
將來不管他去哪一國,國君都希望他傾畢生所學,為他出謀劃策、治國安邦。
可……
然後呢?
徐鳳鳴站在原地,看著這府外命如草芥、如螻蟻一般的人,猶如雕塑一般矗立許久,才轉身往府裏走。
徐文趕緊關上府門,跟了上去。
外麵的人無動於衷地看著這扇華麗的大門緩緩關上,習以為常地轉過頭去,眼神如木偶一般木訥。
像一個個被押赴刑場,等待著死亡來臨的死囚。
“少爺,這麽多人……怎麽辦?”徐文疾步跟在徐鳳鳴身後:“要把他們趕走嗎?”
“讓老人孩子先進來。”徐鳳鳴道:“吩咐吳媽……吩咐後廚,熬粥。”
徐文:“可……人太多了,咱們府裏的餘糧不多,恐怕……”
徐鳳鳴:“按我說的做,別的先不管。”
徐文:“是。”
徐鳳鳴:“事太多,你一個人忙不過來,一會有空去找幾個人先幫著忙看顧著點。”
徐鳳鳴思忖片刻,道:“你先去通知映月娘,然後過來,我還有事吩咐。”
“是!”徐文立即往後院走去。
徐鳳鳴去書房寫了一封信,徐文跑過來時,徐鳳鳴將信遞給他,讓他找人日夜兼程送迴去。
他想了想,又將信收了迴來:“還是我親自去一趟,你去安置那些人。”
徐文見狀忙道:“少爺,你去哪?”
“人太多了,我去城裏瞧瞧。”徐鳳鳴道:“你別跟著我,按我吩咐的去做,先去將老人孩子帶進來,府裏能安置多少算多少。”
“不行。”徐文道:“人太多了,我得守著你。”
徐鳳鳴:“不用管我,我會照顧自己。”
兩個人說話間,徐鳳鳴已經去後院馬廄牽了一匹馬出了府。
“現在人一多就魚龍混雜,誰也不知道這些難民會做些什麽事出來……”徐文說:“少爺,你別怪我話多,我的意思是,最好不要讓人進咱們府,雖然都是些老弱婦孺,可咱們府裏人手不夠。再說這些難民已經逃亡了幾個月了,誰也不知道他們會做出些什麽事來,若是萬一……少爺,你是家裏的獨苗,你要是有什麽事,老爺夫人該怎麽辦?”
徐文說的這些徐鳳鳴何曾沒想過?
他不是沒想過別的法子,可現在事發突然,外麵又冰天雪地,他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這些人凍死餓死在他家門前。
“所以我讓你在府裏守著。”徐鳳鳴牽著馬出府門:“就是讓你排查這些人。”
徐文:“可是……”
“你看。”徐鳳鳴示意徐文看這些人:“你看看他們,有什麽感覺。”
徐文一眼,便看見一個女人縮在人群裏,懷裏抱了個瘦骨嶙峋的孩子。
那孩子縮在母親的懷抱裏,睜著雙漆黑卻毫無生氣的眼睛,直直看著徐文。
雪不斷地下,凍得他小臉發青,可他卻像個死人般,動也不動。
徐文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了。
徐鳳鳴:“我知道你擔心我。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自己。”
徐文聞言隻好點頭。
徐鳳鳴拉了拉韁繩,翻身上馬。
擠滿了曠野的人群自覺讓出一條路來。
此時,趙府的門轟然打開,趙寧牽著馬走了出來。
擠在兩府之間的人再次挪出一條路來。
徐鳳鳴沒有牽動韁繩,佇馬而立,趙寧牽著馬走過來,走到徐鳳鳴身邊時翻身上馬。
兩人一言不發,騎著馬一前一後地往安陽城走。
徐鳳鳴騎術不精,加上連日來的雪,地上打滑,馬兒走得很是吃力。
“跟著我。”趙寧驅馬上前,走到徐鳳鳴前邊去了。
徐鳳鳴點了點頭跟在他身後。
趙寧控製著馬走著,徐鳳鳴亦步亦趨跟在他身後。
兩人到了安陽門時,見安陽城門大開,兩旁排列著士兵,難民們自覺排成幾排長隊,宋扶、蘇儀、薑黎幾人與眾師兄弟在門口給難民們登記。
“真奇怪。”趙寧眉頭緊蹙。
徐鳳鳴聞言道:“哪裏奇怪?”
趙寧:“全是老弱婦孺。”
趙寧一說,徐鳳鳴才猛地反應過來。
事實上這一路走來他也覺得有些奇怪,隻是他又想不出來到底哪裏奇怪。
現在他總算明白過來了。
這些難民中隻有老弱婦孺,年輕力壯的男人寥寥無幾。
事實上連年輕的女人和小孩都很少,大部分都是老嫗與頭發發白的老人。
按理說逃難的路上,最容易掉隊被扔在路上的應該是這些老人才對,可這次卻反過來了,逃過來的大部分都是些老人。
趙寧一抖韁繩,騎馬往城門口走,徐鳳鳴跟在身後。
兩個人過去,先跟眾人打過招唿。
徐鳳鳴走到蘇儀跟薑黎二人身旁,道:“怎麽樣?”
“我們一接到消息便過來了。”蘇儀說:“目前隻知道大部分是從北方逃過來的。”
徐鳳鳴問道:“這麽多人,該如何安置?”
“祭酒跟先生跟尚大人在商量對策。”薑黎接口道:“我們是來統計排查人數的。”
趙寧:“有多少人?”
薑黎:“目前為止,進城的不到一萬人。”
他說完,想了想,還是決定先去看看那個女人。
他去的時候那女人已經醒了,躺在榻上喝映月娘熬的粥。
那天徐鳳鳴匆匆一瞥,不曾細看,今日仔細一瞧,發現這女人年紀並不大,經過幾日的調養,她的氣色稍微好了些,雖然還是很瘦,但臉上到底有點人氣了。
女人見徐鳳鳴來,從著裝上就看出他身份不凡,定是此間主人,掀開被子下榻跪在地上:“多謝公子救命之恩。”
“不必客氣,救你的原不是我,而是另有其人。”徐鳳鳴說:“你先起來說話。”
映月娘將女人扶了起來,女人有些茫然地看了徐鳳鳴一眼,又無助地去看映月娘,映月娘:“姑娘,地上涼,你先起來吧。”
女人便有些茫然無措地起來了。
映月娘扶著她重新坐迴榻上,又隨手拉過被子裹著她。
“恕在下冒昧。”徐鳳鳴說:“姑娘怎麽會暈倒在路邊?”
女人姓花,名叫花想容。
是從北方逃難來的。
“北方?”徐鳳鳴問道。
花想容點點頭。
北方不是啟國嗎?
花想容身體很虛弱,說話還有些喘:“我原是啟國跟衛國邊境一個小村莊裏……”
花想容自小生在啟國跟衛國邊境的小村莊,邊境之地,沒人管,又常年征戰,時常還有被搶的風險,日子本來就過得艱難。
今年夏天先是大旱,緊接著又是一場大雨,徹底絕了他們的生路。
村裏人沒辦法,隻有舉村逃難,以求尋一條活路。
花想容今年春天才剛成了親,就遇到這等天災,踏上了逃亡之路。
他們是夏天那場洪水過後,就已經踏上了逃亡之路,到得如今已經走了幾個月了,現在才流落到這裏。
夏天還好,到了秋天以後日子便慢慢地涼了起來,入了冬以後,便更是折磨人了。
她一路挨餓受凍,到了這裏,實在扛不住暈了過去,被路過的徐文發現撿了迴來。
徐鳳鳴:“你們村有多少人?”
花想容:“隻有幾千人。”
徐鳳鳴:“就是說你們還有人還在路上?”
花想容點頭,徐鳳鳴問道:“有多少人?”
“我不知道。”花想容說:“很多人。”
徐鳳鳴:“很多?”
花想容:“是,很多,我們一路逃來,還遇到很多人。有衛國人,還有燕人。”
這也是,連啟國都被水淹了,就更不要說啟國以南的其它國家了。
徐鳳鳴:“你知道他們走到何處了嗎?你是跟他們走丟了嗎?”
花想容:“不,我是跟同村的姐妹一起逃跑的,是特意來打探消息的。”
“打探消息?”徐鳳鳴不理解,逃難又不是打仗,還需要打探什麽消息?
“你家人呢?”映月娘問道:“你不是成親了嗎?你相公呢?你怎麽沒跟你相公一起?他怎麽會讓你一個女人女人家出來打探消息?”
花想容聽得此言,便悲從中來,泣不成聲。
“別哭。”映月娘連忙拿著帕子給她擦眼淚:“你身子還沒好,不能哭。”
徐鳳鳴雖不理解那些男女間的情愛,但他能從花想容這悲痛欲絕的樣子看出來,映月娘方才那問題,定是戳到了她的傷心處。
想也知道。
若是跟丈夫一起出逃,她丈夫怎麽可能放心她一個女人出來探路?
如今既然她來了,那就說明她丈夫很可能能已經兇多吉少了。
徐鳳鳴知道戳到了她的傷心處,剩餘的話再也問不出口了。
囑咐她好好休息,又叮囑映月娘好生照顧她,其餘的事等身子好了再說。
花想容放心不下在外麵挨餓受凍的姐妹,徐鳳鳴問了具體地點,讓她安心,自己會派人去將她們接來。
花想容便接了筆墨,寫了一封書信,又從懷裏摸出一支造型粗糙的玉簪給徐鳳鳴:“她們看到這個,便知道是怎麽迴事了。”
徐鳳鳴很驚奇,想不到她竟然識字。
一提起這個,花想容便臉上泛紅:“這是我家當家的教的。”
徐鳳鳴迴屋後喚來徐文,讓他去鋪子裏,找兩個人夥計,再雇幾個人,去接花想容的同鄉。
徐文當即去了,徐鳳鳴才想起來自己還有事沒吩咐,轉頭一看,徐文已經沒影了。
看來蘇儀說的不錯,確實該再找幾個人了,要不然隻有徐文一人忙不過來。
徐鳳鳴坐在椅子上蹙眉沉吟。
這麽多人從北方一路逃來,途中會經過啟國、衛國、燕國和陳國等幾個國家,他們為什麽會舍近求遠跑到安陽來?
難道是他們特意繞過這些國家直奔安陽?
不,這種可能性不大。
現如今王道沒落,天子勢微,各諸侯國早已不將天子放在眼裏了,何況這些平民百姓?
老百姓一生所求,不過是上有片瓦遮身,下有立錐之地。
於他們而言,唯一的願望就是吃飽穿暖,不再受戰亂之苦。天子是誰、國君是誰都沒有關係,
這樣的人,是絕對沒有那種舍去近處,長途跋涉來求天子庇佑的思想的。
除非……
除非他們不是沒去過,而是並沒有被其他國家接受。
從花想容的表現來看,很可能他們不但沒得到善待,反而還吃過不少悶虧。
要不然她是怎麽生出打探消息的想法的?
逃個難,還需要打探什麽消息?
如今天下群雄爭霸,各國使出渾身解數充盈國庫,隻為擴充軍隊,成為強國。
其實到得現在這地步,已經沒有誰對誰錯的說法了。
國與國之間就是如此,你不強大,就會被滅國。
各國國君為了不成為亡國之君,想方設法增強國力無可厚非。
可……
如果隻是為了增強自己的國力,便不顧百姓的死活,這樣的國家,這樣的國君,即便將來成為了霸主,將這四分五裂的神州重新凝聚在一起又怎麽樣呢?
這樣的國家,會成為神州大地未來的希望嗎?會是老百姓們的依仗嗎?
徐鳳鳴想到此處,不免一聲歎息。
徐文辦事效率還是很高的,沒過幾天,就將花想容的同鄉全部接了過來。
清一色全是女人,一群人足有十好幾個,聚在一起嘰嘰喳喳,吵得人腦殼疼。
這一大群鄉下來的女人,可不比他家裏的女人,循規蹈矩。
這群女人就像那沒見過世麵的蛐蛐似的,湊到一起就喳喳喳個不停,著實讓人受不了,徐文傻眼了:“少爺,怎麽辦?”
現下來了這麽大一群女人,安置她們又成了一個問題。
雖說徐鳳鳴不差那點錢,可畢竟男女有別,成日裏呆在府裏也不是辦法。
徐鳳鳴一時半會也想不到好辦法,隻得道:“……暫且先讓她們在後院住著,其餘的……讓我先想想再說。”
現在除了安置這些女人,還有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
如果花想容說的沒錯的話,那麽後麵還有一大群難民會抵達安陽,到時候該如何安置又成了一個大問題。
徐鳳鳴考慮著明日去找尚訓,先跟他把這話說清楚,讓他好早做準備。
這一夜雪又大了起來,第二日起來的時候,天地間已經白茫茫一片了。
一大早,徐文就風風火火闖進了徐鳳鳴的房間:“少爺!外麵來了好多人!”
徐鳳鳴:“什麽人?”
徐文:“大概是花夫人說的那些逃難的來了。”
“有多少人。”徐鳳鳴當即穿衣洗漱。
徐文:“不知道,反正烏泱泱的全是人。”
徐鳳鳴穿衣洗漱好,當即往外麵走。
徐文一路小跑著,跑到大門邊轟然拉開府門。
厚重的大門一打開,映入眼簾的便是烏泱泱的人頭。
天地間雪花簌簌、凜冽的寒風如刀鋒般鋼利,唿唿的風聲猶如鋼刀破空的聲音。
外麵的人凍得瑟瑟發抖擠作一團,身上胡亂裹著破衣爛衫禦寒,有些聰明的則躲在屋簷下躲避寒風。
外麵的人聽到開門聲,紛紛顫抖著側頭看來,然而他們沒有任何動作,隻是麻木地看著徐鳳鳴,眼神漠然、冷淡。
徐鳳鳴看著門外的人,門外的人則看著他。
門內的人錦帽貂裘、一身錦衣,門外的人衣衫襤褸、鶉衣百結。
府裏雕梁畫棟、富麗堂皇,府外寒風凜冽、滴水成冰。
僅一步之遙、卻是兩個世界。
一個衣食無憂,一個食不果腹。
徐鳳鳴站在距離門檻一步的位置,望向外麵的人,望向那一雙雙平靜淡漠的眼睛。
這一刻,他仿佛透過這一雙雙冷漠疏離的眼睛,透過這大雪紛飛的場景,看見了萬裏硝煙,看見了那硝煙四起的戰場。
這一刻 ,他再次想起自己曾經問過趙寧的話:“你有想過讀書是為了什麽嗎?”
其實這話,他幼年時也問過父親母親,更是問過祖父。
“讀書是為了入仕。”這是祖父說的迴答。
年幼的徐鳳鳴第一次聽見“入仕”這兩個字時,不懂什麽意思,便問祖父:“什麽是入仕?”
“入仕就是入朝做官。”那時候已經鬢發斑白的祖父說道:“然後封侯拜相。”
徐鳳鳴那時對權利懵懂無知,不知道為什麽祖父總是對封侯拜相這般執著:“為什麽要封侯拜相呢?”
“人這一生,所求的不過是位極人臣、封侯拜相。”祖父說:“到那時你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徐鳳鳴:“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之後呢?”
“之後?”祖父笑著說:“之後啊,之後你就光宗耀祖、光耀門楣啦。”
“可光耀門楣又有什麽用呢?”那時僅有六歲的徐鳳鳴說道:“他們也看不見了。”
祖父猛然間聽見徐鳳鳴這個問題,神情一滯。
徐鳳鳴記得那天祖父再也沒說一句話,獨自在屋裏坐了足足一天。
後來父親也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過這種話。
可徐鳳鳴始終不明白,為什麽要這樣做。
再後來,他也去問過母親。
當時母親隻告訴他:“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有些事不必執著,到了該知道的時候,自然就知道了。”
映月的出現讓徐鳳鳴又一次想起這個塵封已久的問題。
讀書是為了什麽?
是封侯拜相,是光耀門楣?
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其實祖父的話沒錯。
從古至今,多少人平民百姓,亦或者王侯將相出入仕途,在戰場上浴血拚殺,最後為的不過是封侯拜相、位極人臣?
可,隻是這樣嗎?
那天他去找趙寧,想從趙寧口中知道答案。
卻終究一無所獲。
祖父讓他努力讀書,將來入朝為官,光宗耀祖。
先生讓他學以致用,行以踐學,將所用所學發揮到極致。
將來不管他去哪一國,國君都希望他傾畢生所學,為他出謀劃策、治國安邦。
可……
然後呢?
徐鳳鳴站在原地,看著這府外命如草芥、如螻蟻一般的人,猶如雕塑一般矗立許久,才轉身往府裏走。
徐文趕緊關上府門,跟了上去。
外麵的人無動於衷地看著這扇華麗的大門緩緩關上,習以為常地轉過頭去,眼神如木偶一般木訥。
像一個個被押赴刑場,等待著死亡來臨的死囚。
“少爺,這麽多人……怎麽辦?”徐文疾步跟在徐鳳鳴身後:“要把他們趕走嗎?”
“讓老人孩子先進來。”徐鳳鳴道:“吩咐吳媽……吩咐後廚,熬粥。”
徐文:“可……人太多了,咱們府裏的餘糧不多,恐怕……”
徐鳳鳴:“按我說的做,別的先不管。”
徐文:“是。”
徐鳳鳴:“事太多,你一個人忙不過來,一會有空去找幾個人先幫著忙看顧著點。”
徐鳳鳴思忖片刻,道:“你先去通知映月娘,然後過來,我還有事吩咐。”
“是!”徐文立即往後院走去。
徐鳳鳴去書房寫了一封信,徐文跑過來時,徐鳳鳴將信遞給他,讓他找人日夜兼程送迴去。
他想了想,又將信收了迴來:“還是我親自去一趟,你去安置那些人。”
徐文見狀忙道:“少爺,你去哪?”
“人太多了,我去城裏瞧瞧。”徐鳳鳴道:“你別跟著我,按我吩咐的去做,先去將老人孩子帶進來,府裏能安置多少算多少。”
“不行。”徐文道:“人太多了,我得守著你。”
徐鳳鳴:“不用管我,我會照顧自己。”
兩個人說話間,徐鳳鳴已經去後院馬廄牽了一匹馬出了府。
“現在人一多就魚龍混雜,誰也不知道這些難民會做些什麽事出來……”徐文說:“少爺,你別怪我話多,我的意思是,最好不要讓人進咱們府,雖然都是些老弱婦孺,可咱們府裏人手不夠。再說這些難民已經逃亡了幾個月了,誰也不知道他們會做出些什麽事來,若是萬一……少爺,你是家裏的獨苗,你要是有什麽事,老爺夫人該怎麽辦?”
徐文說的這些徐鳳鳴何曾沒想過?
他不是沒想過別的法子,可現在事發突然,外麵又冰天雪地,他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這些人凍死餓死在他家門前。
“所以我讓你在府裏守著。”徐鳳鳴牽著馬出府門:“就是讓你排查這些人。”
徐文:“可是……”
“你看。”徐鳳鳴示意徐文看這些人:“你看看他們,有什麽感覺。”
徐文一眼,便看見一個女人縮在人群裏,懷裏抱了個瘦骨嶙峋的孩子。
那孩子縮在母親的懷抱裏,睜著雙漆黑卻毫無生氣的眼睛,直直看著徐文。
雪不斷地下,凍得他小臉發青,可他卻像個死人般,動也不動。
徐文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了。
徐鳳鳴:“我知道你擔心我。放心,我一定會照顧好自己。”
徐文聞言隻好點頭。
徐鳳鳴拉了拉韁繩,翻身上馬。
擠滿了曠野的人群自覺讓出一條路來。
此時,趙府的門轟然打開,趙寧牽著馬走了出來。
擠在兩府之間的人再次挪出一條路來。
徐鳳鳴沒有牽動韁繩,佇馬而立,趙寧牽著馬走過來,走到徐鳳鳴身邊時翻身上馬。
兩人一言不發,騎著馬一前一後地往安陽城走。
徐鳳鳴騎術不精,加上連日來的雪,地上打滑,馬兒走得很是吃力。
“跟著我。”趙寧驅馬上前,走到徐鳳鳴前邊去了。
徐鳳鳴點了點頭跟在他身後。
趙寧控製著馬走著,徐鳳鳴亦步亦趨跟在他身後。
兩人到了安陽門時,見安陽城門大開,兩旁排列著士兵,難民們自覺排成幾排長隊,宋扶、蘇儀、薑黎幾人與眾師兄弟在門口給難民們登記。
“真奇怪。”趙寧眉頭緊蹙。
徐鳳鳴聞言道:“哪裏奇怪?”
趙寧:“全是老弱婦孺。”
趙寧一說,徐鳳鳴才猛地反應過來。
事實上這一路走來他也覺得有些奇怪,隻是他又想不出來到底哪裏奇怪。
現在他總算明白過來了。
這些難民中隻有老弱婦孺,年輕力壯的男人寥寥無幾。
事實上連年輕的女人和小孩都很少,大部分都是老嫗與頭發發白的老人。
按理說逃難的路上,最容易掉隊被扔在路上的應該是這些老人才對,可這次卻反過來了,逃過來的大部分都是些老人。
趙寧一抖韁繩,騎馬往城門口走,徐鳳鳴跟在身後。
兩個人過去,先跟眾人打過招唿。
徐鳳鳴走到蘇儀跟薑黎二人身旁,道:“怎麽樣?”
“我們一接到消息便過來了。”蘇儀說:“目前隻知道大部分是從北方逃過來的。”
徐鳳鳴問道:“這麽多人,該如何安置?”
“祭酒跟先生跟尚大人在商量對策。”薑黎接口道:“我們是來統計排查人數的。”
趙寧:“有多少人?”
薑黎:“目前為止,進城的不到一萬人。”